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哲学自古希腊诞生以来就是以追求宇宙的终极真理为己任,这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才能做到,一是要承认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亘古不变的客观法则,二是要坚信人类的理性完全能够认识宇宙真理。前者构成了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后者则构成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就哲学认识真理而言,本体论离不开认识论,认识论也离不开本体论,二者的统一才是哲学真理的最终实现。西方哲学进入到近代,由“我思”奠基的认识论成为了哲学的主题,包括真善美在内的真理如何能够在人类自我意识中本真地澄明和显现成为了当时哲学家们最核心的理论关切,主体性形而上学成为了现代性哲学的“显学”,并一直延展到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之中。
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范式只是沉浸在认知真理的解释世界之中,而哲学的真正使命是要通过改变世界来实现人类现实的解放。因此,马克思哲学并关注人类理性如何占有真理而获得的主体精神自由或理性自由,而是要实现人类能够按照自我真实意愿去生产的实践自由或创造性的生产自由。其实马克思的实践自由同样也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要使生产处于无异化的生产关系中,达到符合人性的生产方式;二是必须要丰富每个社会成员的主体类性,即在主体中完成自我意识的“类本质”化,实现个体对类的全面占有。长期以来,我国学界更多地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联系在一起,而对人类解放中必然存在着的、“个体类化”的主体性之维重视不够。严格说来,这两个前提是缺一不可的,并且后者更为根本。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被遮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个体类化”的思想在马克思的文本中阐述的并不多,但它却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且在理论上得到了详尽的阐释。马克思直接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资源,所以说,“个体类化”思想是以潜在的方式内置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自明性的理论自觉。这样,我们要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主体性思想要素,就必须对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便是本部著作的研究主题——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开始全面反思和审查人类的自我意识,形成了以“先验自我”的根基的批判哲学体系,并将人类的自由实现指向道德领域中的自我立法;黑格尔按照思辨运动的法则,将绝对理念融入到人类的自我意识之中而塑造成人类的精神,这不仅实现了主体自我意识的客观化和真理化,同时也将伦理理念内化到社会的每个成员之中,并宣告理念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即为人类自由的终极完成;费尔巴哈更是直接将“类本质”视为在人类社会后天生成的本质集合,个体意识只有占有了“类本质”才能成为拥有了人的社会属性的“类存在物”,宗教从人类身上中夺取了属人的“类本质”,因而消除宗教异化、人类重新占有自己的类本质,便是人类获得最终解放的当然路径。在马克思看来,康德用道德实践理性填充自我意识,这便不可避免地将人类自由限定在主体意志中的形式空洞性;黑格尔用绝对理念来填充自我意识的神学性质,其实现出来的只是理念的自由,与人却是无关的;费尔巴哈用类本质来填充自我意识,但类本质仍不过是费尔巴哈的主观抽象之物,并且他企图用“爱的宗教”来实现人类自由同样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人性类化”思想的同时保留了其内在的合理内核,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生成、不断丰富自身,最终会内化为人类主体中的实践类本性。同时,类本质又直接关乎着人类生产自由能否实现,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就是将人类以劳动作为中介,将自我的实践类本性对象化给自然的过程。这样,人类自由就是变革世界的自由自觉的类活动,人类生产就自然地成为了类本性的自由外投式的自我创造性活动,共产主义也就成为了人人可以按照自我主体意愿去自由生产的“自由人联合体”。如此看来,马克思是把实践类本性注入到了人类的自我意识之中,从而让人类变革世界的现实自由成为了可能,这也构成了自我意识理论从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马克思哲学的全部演进逻辑。
|
關於作者: |
张笑笑,女,满族,1986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2020年博士毕业于辽宁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师从叔贵峰教授。现今工作于嘉兴大学,任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恩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研究在《求是学刊》《世界宗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
|
目錄:
|
导言 关于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来源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中“自我意识”理论来源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对近年来马克思哲学中“自我意识”理论来源的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一章 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源起、发展和困境
第一节 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源起
第二节 近代哲学中“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困境
第二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确立与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主体性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理论实质
第三章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青年黑格尔派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在宗教批判中的运用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理论的社会批判价值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是黑格尔和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中介
第四章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理论的缺陷
第二节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
第三节 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理论批判的实质
第五章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在实践中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确立过程考察
第二节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建构逻辑
第三节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的实践变革及意义
第四节 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变革的实质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导言 关于马克思“自我意识”理论来源的研究现状导言
马克思将感性的物质活动作为人的本质,将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类存在”方式,突破了近代哲学以来的“内在性意识”哲学的范式,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改变。由此,彻底解决了主客体对立的问题,创造性地统一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对立,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认识论也不同于知识学的、新的哲学路径。虽然马克思否定了哲学中意识“第一性”的地位,但他对于“自我意识”本身是十分关注的,马克思在哲学界的第一次亮相——《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简称“博士论文”)的内容就是关于“自我意识”。最初“自我意识”被看作只与认知形式和自由意志相关,而最终马克思论证了“自我意识”是与宗教、经济、政治、法、国家一样的社会意识形态,正因此,马克思实现了哲学与现实世界的沟通。
第一节马克思哲学中“自我意识”
理论来源的研究现状近代哲学被看作主体性哲学的开端,“我思”被理解为近代哲学的基础,哲学的关注点从古希腊的本体论转向了人的内在性主体意识,这是哲学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自我(思维)与世界(存在)二元对立的开始。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马克思哲学中的“自我意识”不仅涉及思维与存在、自我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包含着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外国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中“自我意识”理论的研究现状
1837年秋天,身处柏林大学的马克思开始研读起黑格尔的主要著作,从此他的一生发生了改变。马克思不仅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博士俱乐部的活动,还实现了自己思想的重新熔炼,彻底放弃了浪漫的唯心主义,放弃了法学与诗歌。当时的德国哲学开始注重现实问题,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们想通过宗教批判现实主体“神学人格”的消解,使人们获得政治上的自由。所以,马克思自进入黑格尔哲学领域、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最终目的是指向“自由”,且是实现社会生活中的人的现实自由,于是马克思对与自由相关的“自我意识”产生兴趣就不足为奇了。与青年黑格尔派中的大多数人主张运用精神哲学去诠释社会现实不同,马克思强调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这也预示了马克思终将有一天会与强调“自我意识”精神性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对“自我意识”进行重新考察,形成属于自己的哲学理论。
(一)马克思早期的“自我意识”理论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自我意识”的。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不仅与认知相关,更与自由相关,他说:“要得到真正的自由,你必须为哲学服务。凡是倾心降志地献身于哲学的人,他就用不着久等,他立即会变得自由,因为服务于哲学本身就是自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学者们对于马克思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解多是来源于他的“博士论文”,很多学者将其称为马克思早期的“自我意识”理论。
1马克思的“自我意识”理论与宗教批判相关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分析了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提出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神,明确表明他对于传统宗教中的人们基于信仰而确信的“创世说”、神的恩典使得人变得完满等观念,是持批判态度的。
美国学者罗伯特·瑞斯艾认为,马克思的“自我意识”既能反对现实桎梏和权威,又能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马克思的无神论就是出自这样一种自由独立的意识。在马克思看来,一切超越人的意义所进行的对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的存在要靠人的意义体现,而人的最高的意义就是拥有“自我意识”。罗伯特·瑞斯艾在他的《奴隶,主人,暴君:尼采的自由概念》一书中写道:“马克思把伊壁鸠鲁这一希腊启蒙的伟大人物放到了与宙斯的反对者普罗米修斯并列的地位。这是一场在人类自我意识的自治王国中反对诸神和信仰,自我意识恰恰联合了这两者。马克思的无神论也是真真正正出自这一关于完全独立之人的理想,这一理想之人最终除却自身之外不需要任何主人。”罗伯特·瑞斯艾奴隶,主人,暴君:尼采的自由概念[M].卫茂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0同样,戴维·麦克莱伦提出,马克思早期的思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极端战斗无神论”的宗教批判理论。戴维·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与《莱茵报》时期,已经与鲍威尔、费尔巴哈一道“使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格言”,不同的是,马克思不仅以宗教和艺术为中介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观,还实现了将“上帝、宗教、永恒被从它们的王座上推下来,人类被宣告为上帝”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第4版[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马克思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之后并没有完成像鲍威尔的《基督教真相》《复类福音及约翰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和施特劳斯的《耶稣传》那样著名的关于宗教批判的著作,此时的马克思更多的是通过精神哲学去化解法学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完全针对宗教进行批判,更重要的一点是马克思很快认识到要实现将对宗教批判转向对政治的批判。
神权和政权必有联结之处,经形而上学的改造之后,“上帝”成了等同于“绝对”的理性精神,尤其是通过康德的改造后,“上帝”更是成了人类道德行为的监督者,进而宗教与神权对人的影响从人的思维和行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层面。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宗教与国家世俗权力结合越紧密,越会阻碍人的理性认知的发展,甚至终将阻碍人的自由人格的形成,很快人们就发现,再虔诚的宗教信仰也不能使人们获得现实中的权利与自由,反而形成了一种压力与束缚,而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愈加强烈的。终于,马克思在1840年开始了从宗教批判向政治批判的转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