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从南方到北方,从东方到西方,孩子一路名校,家长一路陪伴。
一位北大学生的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一位中年父亲自我完善的教育探索。
书中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部给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
|
內容簡介: |
《不畏将来》是一位中年父亲自我完善的教育探索,也是一位北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书中可以看到一位奔波于南北之间的“陪读家长”的心路历程,一位中年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告白,一位十分接地气的作家真挚而干净的文字。
《不畏将来》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部给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书中可觅温暖的时间表、爱的路线图、共同成长的任务书。
《不畏将来》是一部有态度的书,作者说的是掏心窝子的真话;这是一部有力量的书,家长如何发挥引导力、关怀力、包容力和托举力。
|
關於作者: |
吴重生,现任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编委,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著有《屋后园》《倾听传媒的声音》《吴重生笔下的人物》《砚边生华》《你是一束年轻的光》《捕云录》《捕星录》《太阳被人围观》《隐形河流》《重生谈艺》等专著,文学和新闻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等,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
|
目錄:
|
目录
第一辑?仗剑万里望家国
女儿的梦?/ 003
以父母名义捐建学校的堂妹?/ 007
教育家,“家”教育?/ 011
为学弟学妹高考加油?/ 017
与一棵桑树的风雨守望?/ 021
一把铅笔刀的“溢出价值”?/ 025
女儿的手撕台历?/ 029
游百馆:私人定制的高效研学?/ 032
找到身边的榜样?/ 037
一本走读运河的“少年中国说”?/ 040
仗剑万里望家国?/ 043
相信自己的选择?/ 047
时时仰望凌云木?/ 050
彰善之家有余庆?/ 05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056
汗水浇灌青春之花?/ 059
考试是一种待遇?/ 061
给张桂梅校长的一封信?/ 064
北大中文系,为你许下一个心愿?/ 067
我与文字有个约定?/ 071
黄蝴蝶大战白头翁?/ 074
第二辑?往日崎岖应记取
最好的继承是什么?/ 079
找对的人来把把脉?/ 082
和孩子同做“行动派”?/ 085
让孩子享受书房之趣?/ 088
记录日常点滴之爱?/ 091
和孩子一起学会经营?/ 094
父母的示弱,是孩子无法抗拒的温柔?/ 097
从“主动揽活”到“袖手旁观”?/ 100
人生上半场和下半场?/ 104
和孩子一起直面人生?/ 107
陪孩子用心过好中国节?/ 111
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美?/ 114
陪孩子去看一场落日?/ 116
舌尖上的乡愁?/ 119
让孩子把心做“大”?/ 122
要有正确的“护航观”?/ 125
“巴澜”南瓜初长藤?/ 128
往日崎岖应记取?/ 131
要适时发表感言?/ 134
倾听不只是一种修养?/ 136
经常运动者智?/ 140
友情在远处?/ 144
闲时多问候亲友?/ 147
聚会要有道?/ 150
珍惜人生的际遇?/ 153
造物主“独一份”的创造?/ 156
有趣才有真生活?/ 159
人无根不立?/ 162
有小满而无大满?/ 164
爱别人家的老人?/ 167
第三辑?人生有梦不觉寒
长风万里待后生?/ 173
不畏浮云遮望眼?/ 177
人生有梦不觉寒?/ 180
不臣服于局限性?/ 184
随缘就好?/ 187
我们要铭记什么?/ 190
人无癖不可交?/ 193
谨记天有不测风云?/ 197
合力同心万事成?/ 201
好风凭借力?/ 204
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207
爱出者爱返?/ 210
第四辑?少年之心贵沉淀
求证的态度和智慧?/ 215
做好准备迎接机遇?/ 218
高考志愿首选大城市?/ 221
做人要有深谋远虑?/ 224
倒逼自己努力一回?/ 227
不要困于“用”的视角?/ 231
要有“大我”意识?/ 234
消除人生的盲区?/ 236
努力量化你的学习?/ 239
熟读深思《古文观止》?/ 242
赶路也要抬头看路?/ 245
有“见”方有“识”?/ 248
要有沉淀之心?/ 251
第五辑?努力请从早起始
努力请从早起始?/ 259
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262
识得苦难真财富?/ 265
品尝生活的真味?/ 268
归期未定说挂念?/ 271
为生活而艺术?/ 274
惜食者有福报?/ 277
童心一念即为善?/ 280
成功请从日课始?/ 282
幸福是人间烟火?/ 285
第六辑?迟钝一些又何妨
让好习惯成自然?/ 289
打造好人生底色?/ 292
做学生的邓丽君?/ 295
家长要反省纠错?/ 299
守时是基本素养?/ 302
迟钝一些又何妨?/ 305
真诚者不患无友?/ 308
天生我材必有用?/ 310
大智若愚实非愚?/ 313
请不要误会自由?/ 315
爱人者人恒爱之?/ 318
奋力划桨必“上岸”?/ 320
要重视技能教育?/ 322
互信难得胜千金?/ 325
万卷诗书堪用世?/ 328
谨防“迷路之困”?/ 331
相信未来就是相信历史?/ 334
后?记?/ 337
|
內容試閱:
|
前?言
这是一位中年父亲自我完善的教育探索,也是一位北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翻开书,你可看到一位奔波于南北之间的“陪读家长”的心路历程,一位中年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告白,一位十分接地气的作家真挚而干净的文字。这些文字带着花香、冒着热气,给人指引。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内卷’了!”聊起教育的话题,许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内卷”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内卷”?就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只是表象,根源在于人们做不到“不忧过往,不畏将来”。家长的焦虑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让背负沉重学业负担的孩子倍感辛苦。“学习的本质是快乐的”,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本书作者却以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个梦是可以实现的。
书中有实操案例、经验教训,堪称一本给新手家长的指南书,一味给困惑家长的“醒脑丸”。书中可觅温暖的时间表、爱的路线图、共同成长的任务书。
这是一部有态度的书,作者说的是掏心窝子的真话;这是一部有力量的书,家长如何发挥引导力、关怀力、包容力和托举力?翻开书,你会找到一串金色的钥匙。
后?记
一本书的问世需要有一种机缘。这本书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应《经济观察报》所约写的专栏文章,还有一部分发表于各地报刊,收入本书时对标题和内容做了修改。因此,首先要感谢“经观传媒”总裁王咏静老师及其同事的鼓励和鞭策。
我本来并不想出这样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更不敢以“成功家长”自居。事实上,我同千千万万的家长一样,有过欣喜、快慰,也有过焦虑、困惑。因为曾经“卷”过,才真正明白“舒”的可贵。孩子要茁壮成长,家长就要带孩子一起逃离那些自觉和不自觉的“内卷”现场,进入“舒展”的境界。这些文章,并非我的“经验之谈”,而是人生感悟,是与家长的坦诚交流,是和孩子的平等对话。之所以取名为《不畏将来》,是因为“畏将来”是家长焦虑的根源所在。之所以不取名为《父亲的叮咛》或者《给家长的忠告》,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渴望平等交流,现在的家长都很睿智,无须我在此饶舌。因此,这不是一本只讲道理的书,而更多的是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在一个家庭里,“爸爸有话说”的前提是,先听孩子说,孩子说完,再听妈妈说。孩子和妈妈都说了,最后爸爸举手说:“我也有话说。”。
书中的这些文章,本来想收到一部杂文集中,大约有六十万字。今年7月25日,我碰到了几位教育界的朋友,跟他们探讨出杂文集的构想,他们极力主张把其中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文章抠出来,单独出一本书。我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第二天利用午休和晚饭后的时间,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就把文章整理出来了。我把书稿发给了人大附中的吴兆华老师,请她提提宝贵意见。吴老师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曾担任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阅卷老师,一直关心着小女的成长。吴兆华老师对书稿中的文章认真做了分类。假如这本书是一个婴儿,那么吴兆华老师是名副其实的“催生婆”。教育观察家、美学博士吴志翔先生利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脱产学习的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书稿,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资深教育出版人金晓光先生研读了书稿并贡献了智慧。衷心感谢他们的友情支持!
这本书的执笔者是我——曾经的“海淀家长”“陪读家长”,但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爱人和女儿,也是本书广义上的“作者”。希望这本集子能够给您带去些许有用的信息或者启示,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孩子每一天都在长大,终将飞离父母身旁,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吴重生
2023年9月20日于北京
女儿的梦
北京时间11月6日凌晨4点56分,收到女儿从纽约发来的微信:“刚刚做了一个梦,午休的时候,梦到老爸来到哥大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硕士,说是单位派你来的,然后咱俩还一起在哥大学习。”
收到这条微信时,我还在睡梦中。早上7点多看到这条信息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曾有过去高校当老师的梦想,但绝对没想过要漂洋过海到美国去读研究生,何况是女儿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女儿的梦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既然我不能去美国读研(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说我不能去),我能否考虑去美国,甚至去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一次个人画展?今年春天,我陪杭州汤兄伉俪考察浦江通济湖,夜间在湖边漫步时曾做此动议,汤兄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并表示届时一定鼎力支持。转眼两个季度过去,因为工作繁忙,筹备哥大画展的事早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记得2023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去金华武义女儿外公家拜年,女儿特意给外公带了一本哥大中文版的教科书,并在该书的扉页上用签字笔给外公写了一段长长的话,大意是外公快九十岁了,还那么热爱学习,一想到她能和外公在不同的地方读同一本书,就感到无比幸福。
由此我想到,“我与孩子共成长”是所有家长的心愿。那么,孩子的心愿呢?就是“我与爸妈共学习”。因为“同学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最高境界。“同学”,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代名词,是相互信赖、值得托付的潜台词。作为父母,不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知学、爱学、乐学,跟孩子一起学。
记得2006年7月24日,新华社播发过一则《浙江五旬父亲到高二当插班生,和儿子一起考上大学》的消息,说的是时年五十三岁的浙江金华市民施晨光成了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后浙江省考入重点大学年龄最大的考生。
两年前,施晨光将自己的企业转让给别人经营,到儿子就读的金华市曹宅高级中学高二当插班生。父亲与自己同班、同桌、同寝室,儿子最初很不高兴,经过日复一日的交流,儿子最终理解了父亲。两年里,施晨光最大的收获是帮助厌学的儿子重新找回了读书的信心。在相互帮助下,不仅儿子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父子的感情也更融洽了。结果他和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双双考上大学。
施晨光是我的老朋友,其父施明德老先生是一位享年一百零八岁的大画家,我和爱人曾多次登门拜访过施老先生。我爱人专门写过一篇反映施老先生如何养生的文章,发表在《当代家庭》杂志上。因为这种渊源,我对施晨光父子同上大学的事记得特别清楚,但在我的潜意识里,这终归是“别人家的事”,从未想过父女同上学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女儿在遥远的美国做的梦点燃了我未竟的求学梦。我为什么不可以赴海外求学?年龄不是问题。女儿在送给外公那本书扉页的赠言里,记述了她一位美国同学的故事。那位同学已经七十多岁,每天坚持按时到校上课,风雨无阻。这位同学课余时间喜欢看报纸,这使她想起同样喜欢阅读报纸的鲐背之年的外公,有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
因为时代不同,人生际遇不同,一些父母早早地把读书的事完全“交”给了孩子,自己总是以工作太忙、年岁渐长等理由,与“读书”渐行渐远。殊不知,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学习和生活、学习和工作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学而时习之,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有的父母习惯于给孩子唠叨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如何用功,却忘了你的唠叨无法“复盘”你当年的学习情景,不可能给孩子真切的感受。只有当你自己拿起书本,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才会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情感召唤:“爸爸妈妈正在跟我一起学。”父母在学习上给孩子做榜样,比什么空洞的说教都强。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每天早上醒来,一打开手机,各种信息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文字交流。文字交流不同于语言交流。使用文字表达,能更好地沉淀一个人的思想,反映一个人更成熟、更真实的情感。就像本文开头所记述的那样,假如女儿做了梦没有以微信文字的形式发给我,我不会生发那么多的感慨。
真实和梦幻交织,温暖和寒冷相融,各种各样的梦境,构成了我们喜怒哀乐的人生。2016年9月23日,《光明日报》在“光明文化周末·文荟”版,发表了女儿写的短篇小说《不曾发生的事》。她在这篇描写梦境的小说中写道:“对不起,我没有办法编织一个六年的梦给你。我不是上帝,也不是什么造物主,我不能更改你进入梦境的周期。我所能做的只有我一直在做的。”“我的软肋在于虚无,我的铠甲亦是虚无。正因为不曾发生的事不曾发生,所以有无限种可能。”——当时,女儿正在读高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惊讶于她的想象力。
为什么会有“梦想成真”的美好祝愿?因为梦和现实之间有着隐秘的连接通道。很多梦做过了也就忘记了,但如果能在梦醒时分及时把梦境记录下来,谁又能说,这梦境是虚幻的呢?
女儿的梦就是我的梦。只要心之所向,未来“做女儿同学”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延伸阅读
从小到大,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无形当中给了孩子很多压力。我们为什么不学着跟孩子一起做梦呢?譬如说尝试着跟孩子读同一本书,讨论同一个话题。当书读了一半或话题刚刚开了一个头,想着夜已深,第二天再继续的时候,你会和孩子进入同一个梦乡。在那里,你会享受到亲情和幸福的真味。
女儿的这个梦,是不是她潜意识希望我们家长能与她共同进步,追上她成长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