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本情景交融的唯美散文集。全书共有六个章节,分为家乡回忆、乡间四季、生活见闻、独特景致、真挚友情和难舍亲情等方面。作者用真诚的心,向读者讲述了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分享了她童年时光中的诙谐逗趣,回忆里乡音不改的情话俗语,有人间烟火的描摹,也有行吟大地的凯歌。她对亲情的倾诉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就像一缕春风,拂动着读者的心扉,令人如醉如痴,怡然自乐。
|
關於作者: |
王槐菊,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人,土家族,中教高级职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东莞市作协会员,张家界市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天津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作品常发表在《参花》《青年文学家》《人生与伴侣》《西部散文选刊》《中国教工》《文学天地》《河南经济报》等报刊杂志。曾获“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特等奖,首届“天津散文杯”三等奖,散文集《路边黄》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
目錄:
|
第一辑 炊烟里的乡愁 001
月上柳梢头 002
九月板栗香 005
棠梨叶茶 008
家乡的节气 011
山里的油茶 015
大年三十话猪头 022
正月里来 025
夜色朦胧 032
脚夫 035
回家的路悠长 039
第二辑 子规声里下桑田 049
柳树·木楼·戏台 050
槐 057
明天有雪 062
鞋 066
生活随记 071
银幕内外 074
第三辑 窗外飘浮着一朵云 083
来福 084
致敬,环卫工人 089
鱼为人食 091
推开那扇窗 094
捕蛇新说 097
我们的笑容不泛黄 102
寻医散记 106
生活是多彩的 114
第四辑 这里有一片绿 119
樱花润岳麓 120
乌衣巷口夕阳斜 123
内蒙古之旅 127
一路风景 143
大峡谷玻璃桥 146
踏青,在水濂山 150
远古足音 153
第五辑 拾起一片红叶 157
雪莲花开 158
饮其流者怀其源 164
这不是你的座位 170
她在诗意中行走 173
哥哥和妹妹 177
幽谷一枝青兰 184
烟雨丝丝润琴声 187
江英姐姐 191
第六辑 杜鹃声声里 199
三月桃花九月菊 200
她不曾埋怨过任何人 204
小雅、小猫和老人 209
我的母亲 214
最后两天 227
杜鹃声声里 232
后记 238
|
內容試閱:
|
“我是山里人。”第一次结伴出游爬燕岭时,她走在最前面,第一个爬到峭壁下的一块大红石上。她踅转身,伸出一只手:“来,玲姐,拉住我的手,我是山里长大的。”下一个拉着的就是我了。就这样,熟识了她,喜欢上了她的散文。本人不是作家,也不是文学评论家,文中所叙,只是第一个阅读者的一吐为快。以此为序,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王老师的《三月菊》是一本清新淡雅韵味悠长的散文集,作者用真诚向读者讲述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有童年时光的诙谐逗趣,又有赤足雪山的苦难;有人间烟火的描摹,也有行吟大地的凯歌;亲情的倾诉和田园生活的描绘就像一缕春风,撩动着心扉,让人如醉如痴,意味深长。她童年时在山花茶林中沐浴过,在山沟坡头劳动过,挨过饿、流过汗、洒过泪。她把山里的风物冷暖用纯粹的笔墨回馈给了养育她的山水、她的乡亲。淡墨轻描中,作者讴歌了生命的力量,凸显了浓浓的人文情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作者文笔细腻,文字质朴清新,有乡音不改的山歌俗语,也有清丽绚烂的辞章。
本书虽然是散文集,然而有一条主线,就是作家成长发展的历程。慈利的天地风霜、日月星辰、山水石岩、虫鱼鸟兽,酿就了她童年的梦想;插秧种菜、采果背柴,磨砺出了她勤劳坚毅的品质。亲情友情的慰藉,滋润了一颗善良感恩的心。笔耕文苑、交游诗林,豁开了美的境界。这本集子无论深读浅读,都能感受到温润,得到慰藉,从而激起生发感动的力量。
王老师的散文,体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突出的表现是真诚:真诚地描绘自然,礼赞山水;真诚地关注生活,关注生命。作者对于家乡的遗闻逸事,名人辞章,如数家珍。那种无比的自豪感,那股浓烈的爱,洋溢于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往往是用最自然、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首先,真挚的感情是人生的调色板,在困顿的时候能调出些微的火光,继而点燃希望。《柳树》一文中写道:“那次,我好像见了大世面。”这句感叹里,有意外的惊喜,有得意,有自豪。那时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至少是同伴中最幸运的人。而这是一个怎样的“大世面”呢——“这是慈利县高桥人民公社唯一的一所中心完小的操场。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下面的初小都要派代表来这里,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还要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第一眼看到那个操场,就觉得它很大,边上的柳树也很大,那一次我好像见了大世面,我想要是能和我的伙伴们在这个操场上跳跳绳,踢踢毽子,那该有多好啊!”其实,那个操场并不大。这里原本是一个小荒丘,人们将它平整后就变成了操场,黄泥夹着少许沙石的地面,下雨时就积满了水,水坑里积满了泥糊。如果单从当时的感叹而言,这种快乐感来自与此前生活对比的局限。但是,一个甲子都过去了,作家已经是见过世面有所成就的人,此时笔端流出的依然是快乐的心迹,讲述时依然是孩童般的语气,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那懵懂的神情。《木楼》里“用破开了的竹棍夹着的报纸”,用旧报纸裱糊着的木格子窗,还有那小小的“戏台”,简直成了作者念兹在兹的快乐源泉。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关照,无论多么卑微贫困的人都能拥有幸福快乐的追求。幸福快乐刺激的内容不同,但追求的价值同样可贵,追求的过程同样美。语言的表达没有任何修饰,而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了单纯的快乐。“大山里的人从不悲秋”,因为在此时节,正收获着山野的金黄。大山的人就是这么质朴,容易满足。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也很谦虚。《一路风景》的结尾,这样写道:“呵呵,不知不觉把它写成了解说词,我才疏学浅。朋友,如果你觉得它是一段解说词,那就顺其自然吧。”其实,一路的风景会让你陶醉。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与作者的旨趣最贴切的符号。质朴的语言最能表达真挚的情感。《山里的油茶》中对茶泡的描写有滋有味:“我们只要一进茶山就会遍山地采集,把厚实的叶叶茶泡摘下来,轻轻地放在手里欣赏一会儿,再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一会儿,天然美味啊……”似曾相识的情形,更有亲切感。读着这样的文章,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满足不快乐的呢!“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王老师以其“诚”,谱写着生活的乐章。
其次,王老师对人物的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三月菊》中刻画了较多的人物形象,有奶奶,有父母,有哥哥妹妹,有孙子孙女;有清洁工、有老师、有生意人;有脚夫劫匪;还有儿时的伙伴、工作时的同事、退休后的笔友。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等等。王老师特别擅长抓住这些细节来描写。《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叙写了藤老师的形象。当时的“我”在村里的初小结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公社中心小学的高小。学校与家里相距二十多里地,要住校。入学不到三天,就很想家了,常常偷偷地落泪。老师看在眼里,跑到附近农户家里买了一个大梨子(也许是好多个)。有一次上算术课,我竟然在课堂上哭开了,站在教室外面的藤老师发现后将我领出教室,牵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办公桌一侧,先是为我擦去眼泪,接着把一个大梨子塞在我手中,温和地对我说:“别哭了,周六下午就可以回家了,你就可以见到你的家人了。”“没多久,我止住了哭,把梨子揣在怀里,走出办公室,回头看到老师慈祥的目光,就像见到了我的父亲一样……”回到教室,“我”就开始认真地听讲了。藤老师第一次就是这样出场,没有从头到脚的外貌描写,没有任何溢美之词。只是截取了一个小小的片段,这个小小的片段有一个完整的情节,从发现偷偷掉眼泪开始,藤老师就更留心观察,同时也在分析了解原因,不是身体不舒服,不是因为挨批评,也没有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伤心的原因一定是想家了。要安慰孩子,就得给她家庭的温暖。孩子得到了家的温暖,思家的伤感就会慢慢消融。这一段通过行动描写和神情描写,把藤老师的耐心和蔼、严谨智慧写活了。这是一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好老师的形象。老师把某个学生领出来,让他坐在办公桌的侧面,这是常有的事。但是接下来的不是谆谆教诲,没有大道理,没有抽象的说教,有的是父亲的慈祥。
王老师的描写生动又风趣。例如,还是写藤老师:“老师笑的时候,左边的嘴角不停地往上翘,老师生气的时候,嘴角也是不停地往上翘,因此,每当看到他这个表情时,我们就在私下里猜测,老师是要笑呢,还是要生气呢?”藤老师的情态特点给孩子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集子中的其他人物诸如奶奶、清洁工、茶吧里的妙龄少女等,典型的个性中带有较强的时代感。他们和藤老师的形象一样鲜活。
文学是人学,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既要抓住人物的典型性,又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确实有难度,而王老师笔下的人物都能呼之欲出。
《林中的杜鹃声声》中的父亲有远见有担当有温度,是“我”依靠的山,也是村里人信赖的好队长。《脚夫》写得有张有弛。脚夫的艰辛与武陵山脉的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肚子饿了,很想下一次面馆,摸了摸口袋,口袋里就那几个铜板,家人还等着急用呢,赶紧缩回手,讨了一碗面汤,吞咽几口发了霉的苞谷米粑粑,日夜兼程。”脚夫在布满血迹的山路匍匐前行,与卑微命运的抗争,更显示出了生命的崇高。
此外,王老师的作品中还有着优美清淡的景物描写和原生态的画面呈现。刘家山的奇峰、岳麓山的樱花、水濂山的细流、大峡谷的玻璃栈桥,都能让你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徜徉在《九月板栗香》里,能得到视觉嗅觉味觉的多重享受。“在月光下,田埂上的小草茂盛地生长着,顶着夜的露珠,一棵接着一棵,一片接着一片”,“夹在小草丛中开放的路边黄、野牡丹、喇叭牵牛也把它们流溢的芬芳随着阵阵清风一并送来”。这幅画是月光下的田园。《月上柳梢头》一文,描写了月亮爬过山来,掠过柳梢,笼罩山村田野,钻进云层又游走出来时,人们的遐想。那种静谧、那种朦胧、那种淡雅,让人浮想联翩,不知装饰了多少少年的梦。
王老师在《山里的油茶》中特意穿插了一段包着各色头巾的人们对歌的风俗画。对歌场景的描写,展示了慈利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山乡生活的诗意。这山唱“一阵木叶吹上岗,不知情妹在何方。上岗吹到下岗上,秋天的日子哟有许长”,那岭对“隔山隔岭又隔塆,隔河隔水隔渡船。一对鸳鸯隔太远,如何得到一笼关”。人们在山歌中收获,在山歌中激发爱情的热望,在山歌中看到生活的希望。人之为人,是因为人在获得物质需要的同时,还有精神的追求。精神追求是生命价值高层次的体现。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使人增长见识,获得审美愉悦,还要为心灵寻找一个栖息之所。王老师作品里的山水,不论是什么地方的,都颇有灵性,可以安顿心灵。
王老师的前一本集子《路边黄》已经有了热烈的反响。《三月菊》在行文中保持了质朴的本真美,而在散文的章法上更趋成熟,语言的表达更有美感,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淡淡的诗意。
我想,在以生活经历来展开散文的过程中,如果还能再加上些许特殊的社会背景的投影,更将锦上添花,但这丝毫不影响我阅读的兴趣,因为“玉在山而木润”。
2022年6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