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6341072.jpg)
《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技术
》
售價:NT$
551.0
![敦煌两千年](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44431.jpg)
《
敦煌两千年
》
售價:NT$
403.0
![海外藏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北美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1223564.jpg)
《
海外藏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北美卷
》
售價:NT$
9996.0
![群星闪耀——大数学家传(上下册)("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68551311.jpg)
《
群星闪耀——大数学家传(上下册)("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售價:NT$
806.0
![客家魂:广东白企村人文图谱 揭秘“红色之村”“华侨之村”“厨师之村”,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客家人的追“根”铸“魂”之旅](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18179179.jpg)
《
客家魂:广东白企村人文图谱 揭秘“红色之村”“华侨之村”“厨师之村”,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客家人的追“根”铸“魂”之旅
》
售價:NT$
449.0
![博物馆里的传世珠宝:珍藏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122444080.jpg)
《
博物馆里的传世珠宝:珍藏版
》
售價:NT$
1010.0
![山东馆藏文物精品大系--青铜器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30795410.jpg)
《
山东馆藏文物精品大系--青铜器卷
》
售價:NT$
15198.0
![墨色事业:从英国内战到美国内战的报纸史(万镜·历史)](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72028427.jpg)
《
墨色事业:从英国内战到美国内战的报纸史(万镜·历史)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书有助于人类在精神层面更从容地认识死亡、应对死亡
|
內容簡介: |
从生死学的视角来看,临界死亡的经历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认知水平、信仰体系、价值观念。在这种改变中,伦理学上称为善的东西常常露出其动人的身影,如果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向死而善”,那么,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在伦理学上进行深入考察。
《向死而善:“死亡之思”的伦理学考察》从死亡之思的缘起、死亡之思的表达、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向死而善的逻辑、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等方面,由浅入深地探讨了“向死而善”在“死亡之思”中的伦理学意义及其在生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有助于人类在精神层面更从容地认识死亡、应对死亡。
|
關於作者: |
雷爱民
----------------------------
雷爱民 (1984- ),原籍湖南衡阳,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物资学院教师。北京市癌症防治学会“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副主委,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殡葬文化研究》杂志特约编辑,民政部101所专家库专家。个人研究兴趣有:伦理学、哲学(尤其是生死哲学),中国当代生死学、西方死亡学、生死教育等,在《哲学与文化》(台湾)、《伦理学研究》《广东社会科学》《鹅湖》(台湾)、《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哲学》等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已出版专著《知识与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死亡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直面与超越》(华龄出版社),《中国当代生死学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与“秋叶静美生死学系列丛书”(主编,全六册,华龄出版社)。
|
目錄:
|
导论 向死而善:一种生死学现象的伦理学考察
第一章死亡之思的缘起
第一节死亡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怕死的界定与区分
第三节生死之际的大转身
第二章死亡之思的表达
第一节三种载体和传述形式
第二节诗歌、小说与死亡洞见
第三节宗教神话与死亡信仰
第四节哲学证明与死亡分析
第三章死亡镜像与生命之美
第一节意志、力量与命运
第二节自然、生意与忘我
第三节脱俗、境界与超越
第四章死亡真相与理性认识
第一节怕死与求真
第二节怕死与不确定性
第三节真理与确信
第五章死亡信仰与终极祈愿
第一节仁体与不忍之心
第二节生化与自然
第三节赎罪与永恒
第四节轮回与慈悲
第六章向死而善的逻辑
第一节假我与真我
第二节成己与成人
第三节成人与成物
第七章向死而善的理念及启示
第一节至善:作为教化的死亡
第二节劝善:死亡意识的伦理道德倾向
第三节行善:生死教育与生死两安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