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NT$
495.0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NT$
1340.0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NT$
299.0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NT$
495.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NT$
495.0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多样性形成了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特质的冰雪文化。中国北方地区属“泛北极文化圈”范畴,东北地区每年有长达半年以上的寒冷季节,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生存条件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冰雪文化也融入到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冰雪文化的研究,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发掘民族冰雪文化的生态学、民族学和教育学价值,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与自然环境适应发展的文化模式。少数民族冰雪文化及冰雪运动内容丰富,涉及朝鲜族、赫哲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锡伯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图瓦人等十几个民族和族群。在古代北方民族中,由于地域特点,长期以来流行着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牧民在不同的季节“游牧”的生活方式,让草场得到修养生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狩猎民族则以“游猎”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均衡发展。这是他们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生存法则的体现,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又如蒙古族的冰雪那达慕有赛马、哈萨克族猎人的猎鹰是狩猎文化和古老的毛皮滑雪、满族冰鞋跑等。这些冰雪运动源于生活和生产,融于生活,既有娱乐,又有竞技,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冰雪智慧。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创造了灿烂的冰雪文化,体现在民族信仰、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和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出各民族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伦理、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等。 第一章 少数民族冰雪文化概述
本章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数民族冰雪文化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将冰雪文化进行分类并总结出文化特点,三是论述研究冰雪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冰雪文化与生态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地区自古就有匈奴、东胡、突厥、通古斯、吐蕃等族系在这里生息繁衍,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各民族在这里与生态地理环境相适应,创造了灿烂的冰雪文化。
从地区分布来看,具有典型冰雪文化特征的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从民族分布来看,主要有靠近渤海和分布在华北平原的满族,长白山区域的朝鲜族,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大小兴安岭森林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西北高原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图瓦人,青藏高原的藏族等。从整个地形来看,呈东低西高状分布,由平原过度到高原,形成了农耕、采集狩猎和游牧等多种经济文化类型,也形成了多样性的冰雪文化特征。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寒冷地区最低温度达到-50℃以下,冰冻期达到8个月左右。在青藏高原地区,雪山冰川四季常在,也形成了雪山崇拜等冰雪文化。
本节通过对中国冰雪民族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介绍,从冰雪文化的视角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冰雪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冰雪文化从类型方面可分为农耕冰雪文化、江河渔猎冰雪文化、深林狩猎冰雪文化、草原游牧冰雪文化和高原山地冰雪文化等。从内容方面上可以分为信仰文化、生产生活和娱乐活动等。类型分类主要是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具有共同和不同特点的文化形式,内容分类主要是在文化表现方面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
从冰雪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入手,抓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文化特征的事项入手进行深入研究是研究的特点,对语言、实物和行为的研究是冰雪文化研究的主要方面。
第三节 冰雪文化的社会价值
冰雪文化的政治价值。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通过中国少数民族冰雪文化的研究,可以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并为加强国际交流、展示国家形象、增进文化认同提供材料。同时,少数民族冰雪文化的挖掘可以为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等提供展示民族风采。
冰雪文化的精神价值。少数民族将长期生存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指引后人的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等生存理念给民族的发展带来了精神依托。鄂伦春族的山神“白那恰”、藏族的“神山崇拜”以及北方民族的共同信仰萨满教等等均反映出民族的精神信仰。少数民族史诗和传说是研究冰雪精神价值的重要渠道。
冰雪文化的生态学价值。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适应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鄂伦春族在狩猎中素有“得一兽而还”“正在交配的动物不打”“怀孕的母兽不打”等条规。狩猎民族采用“游猎”、游牧民族“游牧”“转场”等等,均反映出各民族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观。
冰雪文化的文化价值。少数民族冰雪文化反应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赫哲族的鱼皮衣、鄂伦春族的狍皮服、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等是适应冰雪季节和地域特征的服饰。游猎民族和游牧民族为了便于迁徙移动,在冬季住狍子皮撮罗子和羊皮蒙古包,发明了滑雪板、马拉爬犁、驯鹿雪橇、冰车等,在生产活动中发明了鹰猎、冬捕、冰钓等,还有游戏娱乐的篝火活动等。少数民族冰雪文化反映出冰雪民族勤劳智慧、人爱生活的精神品质,节庆活动是研究民族冰雪文化的重要方面。
冰雪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冰雪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创新,可以进行产业化加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
第二章 民族冰雪信仰文化
游猎和游牧文化在中国冰雪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东北到西北再到青藏高原,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民族。历史上,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交往与冲突中形成了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特别是清朝以后,两大文化体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农耕文明逐渐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章主要从冰雪信仰文化的视角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农耕文化与游猎、游牧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视角论述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本章通过农耕民族冰雪信仰文化的研究,透视各族人民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质朴、纯洁和善良的美好心灵。
第一节 农耕民族冰雪信仰文化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规划了一条从龙门至碣石的农牧分区,随着西汉向西域的军师活动开展,农牧界线不断向西、向西北深入,通过屯田、移民农区面积逐渐扩大,形成了以关中为依托,河西、核桃、何湟、天上南部农业区连为一片的农耕生产区域。两汉时期就出现了农耕礼仪作为岁时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普遍存在。
中国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内容丰富,农耕文化信仰和祭祀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在冬季冰雪覆盖时节,人们在农闲节日里开展各种活动。满族的农耕民俗在其日常借宿中有“压帘子”、“打墨画儿”、“验月份”、“填哈什”、“开犁埋蛋”、“耍青”、“祭虫王”、“八蜡节”、“祈谷”、“社稷祀”、“庆丰收祭”等节庆活动。朝鲜族的”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
第二节 渔猎民族冰雪信仰文化
渔猎是冰雪民族的重要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民族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他们把林中的野兽、水中的游鱼视为衣食之源,不把猎获到的野兽视为个人的力量所致,而是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所赐。他们同时认为,某些猛兽具有神性,甚至可以成为图腾,成为人类祖先,能保护人们不收到危害,可以帮助人们猎获猎物。那些被猎人京城猎取的猎物,他们一方面认为是山神所赐,同时又怀有某种不安、愧疚的心理,一旦自己或者族人患有急症,就认为是这类动物的精灵在作崇报复,需要供祭求得其宽恕。赫哲族人崇拜鱼神、鄂温克人崇拜鸟神、鄂伦春族人崇拜鹿神等。
第三节 游牧民族冰雪信仰文化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人的宗教信仰是以萨满教为基础,以佛教为核心,辅之以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生活在西北高原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则以伊斯兰教为主。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以藏传佛教为主。游牧是高原民族的主要生活方式,高原民族的信仰也始终以宣扬因果报应观念形成了包含保护草原、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想而展开的。蒙古族的祭祀敖包、祭祀火神,藏族的深山崇拜等等都是游牧冰雪民族的信仰活动。
第三章 民族冰雪生产生活
本章从冰雪民族的生产劳动、衣食住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冰雪文化。
第一节 农耕民族冰雪生产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以内地农耕民族与西北、青藏高原和北方游牧民族集团的矛盾战争持续不断,直至清代这一矛盾才得以缓和。在长期的征战和接触中,农耕文化也不断进入游牧民族地区,特别是清朝政府实行的戍边、屯田等政策使农耕文明加快进入。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北方地区的旗盟制等都是中央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边去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也促进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由于气候的寒冷,冰雪民族的农耕文明受内地的影响,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风采。
游牧、游猎、渔猎采集民族早期居住在“撮罗子”“马架子”“窝棚”中,使用木材作为骨架支撑,覆盖上茅草或动物毛皮等制作而成。后来又出现了了“地窨子”“地窖”等。农耕经济的发展使他们迁徙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草泥房、木刻楞等。满族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口袋房”,在建房时先盖西房,再建东房,上屋中以西屋为大。这种建筑可以抵御寒冷与风雪,南面与北面的墙上开了窗户。火炕的发明是满族最重要的居住文化特点,他们用火炕保暖、耐寒、除湿等。
朝鲜族人民长期以来,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以农业劳动为主,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棉花著称,因而服饰原料中大多为棉麻纺织品,偶有羊毛、毛毡等畜牧产品。气候的寒冷,使朝鲜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内一般都设有火炕,为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随便轻松,朝鲜族男子裤腿肥大的“灯笼裤”应运而生,并受到朝鲜族人民喜爱。朝鲜族冬至前后有看冰块预卜欠丰的习俗,叫龙犁地。就是观看当地水池里冰块翻倒走向,由于天寒地冻,池水结成冰就是用耙子翻过似的,冰块都向两边斜倒着。人们说这是龙的作为,翻倒的冰块如果是由南向北,那么这一年就是丰收年;如果是由西向北,向中间,那就是个欠丰年;如果是东南西北都被翻过来,则既不是丰年,也不是欠年。朝鲜族妇女有顶罐走的生活习俗,冬季她们将冰块放在罐子里,用头顶着踏雪回家。满族妇女在冬季结伴在雪地行走,称为“走百病”。
满族妇女有“雪地走”的习俗。《清稗类抄》第一册《时令?满洲岁时纪略》载:“正月十六日妇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满语称爬犁为“法喇”,“关东山,太奇怪,没轮大车跑得快。”
这里说的“没轮大车”指 的就是爬犁。清代学者高士奇在其所著的《扈从东巡日录》载道:“爬犁也,车而无轮,犁而有箱,载不以盈,险不以倾,冰雪时利用焉。”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卷十三中载曰:“法喇,似车无轮,似榻无足。覆席如龛,引绳如御。利行冰雪中,俗呼扒犁。以其底平似犁,盖土人为汉语耳。”据粗略统计,满族爬犁种类较多,有马爬犁、牛爬犁和狗爬犁等多种,以畜为动力,既可载人又可载物。由于爬犁底部光滑且与冰面摩擦力较小,“马拉爬犁”比陆地马车跑得还快。
冰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冰雪文化,我们可以从民居、服饰、饮食、交通工具等冰雪民族习俗中对冰雪文化进行解读。
第二节 渔猎民族冰雪生产生活
狩猎民族的祖先“以涉猎为务,食肉衣皮”、“桦皮盖屋”、“骑木而行”,按照季节和动物的特点迁徙游猎是狩猎民族最典型的生活方式。据《黑龙江志稿·职官志》记载“鄂伦春民族,散处黑龙江沿岸山谷中游猎为生,迁徙糜定,原无管辖。”
鄂伦春人在狩猎中“幼小的动物不打、怀孕的母兽不打、正在交配的动物不打”,“得一兽而还”、“一家获牲,必各家同飨,互为聚食”,狩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绝不滥杀。他们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每次狩猎前和狩猎后都要敬拜山神“白那恰”,请求山神赐予猎物并原谅他们的猎杀行为。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森林知识,形成了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创造了灿烂的狩猎文化。
20世纪70年代,萨林斯用经济人类学“实质论”提出了狩猎民族“原始的富足社会”的观点。布鲁斯和艾瑞克提出了狩猎采集社会在生存策略的经济‘合理性’,合理是适应进化的产物。
米歇尔的《狩猎采集者的生存之道与定居》试图构建对狩猎采集者的经济行为模式是特定生态环境社会本质的预测。人类学家通过研究采集狩猎文化的经济模式对现代工业社会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危机等对当代主流文化产生了怀疑,针对采集狩猎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合理性、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和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这也使我们要对游猎文化进行重新界定,探讨这种文化对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警醒价值。
中国东北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满族等都曾以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了各种形式的狩猎方法,形成了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冰雪文化。冬季第一场雪下了以后,预示着是狩猎季节的到来,狩猎民族利用扎枪、弓箭等狩猎,用动物皮毛做服饰,滑雪板、驯鹿等做交通工具,渔猎民族还发明了冰钓、冬捕等。
据《喀纳斯志》中记载:狩猎是图瓦人的主要生产方式。秋季狩猎多骑马出行,冬季在大雪封山之后,猎手们滑着自制的滑雪板出猎。世居深山的图瓦人,人人都有高超的滑雪技能……狩猎工具主要有:猎枪、弓箭、铁夹子、套索。渔猎民族冰雪生产生活方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本研究的重点。
第三节 游牧民族冰雪生产生活
“游牧”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他们认为比居住权更重要的是移动权。其木德道尔吉认为:“对于蒙古族人来讲,草木生长枯荣的实践和牲畜繁殖的时间都具有决定性意义,人们只能根据草场和牲畜的变化来决定四季游牧的时间。”
罗康隆教授提出:“‘五畜’和各类牧草是一个整体,由于‘五畜’的结构是控制在蒙古族牧民的手中,因而这样的‘五畜’整体实质上是认为构建的生态运行整体。” 游牧民族根据草场的变化以骆驼、马、山羊、牛和绵羊为组合进行移动放牧,形成了一种“五畜”与草场之间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而人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控制者。牧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原则,他们热爱草原、爱护家畜、维护环境,传统的游牧文化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意识。游牧民族根据季节的变换有转场放牧的习俗等。
由于冬季的寒冷,游牧民族形成了地域严寒的生活方式,蒙古族用动物毛皮制作蒙古包、蒙古袍、靴子,用牛粪烧火取暖,用骆驼、勒勒车、雪橇、爬犁等拉运货物,食用高热量的奶茶、手把肉、牛肉干和马奶酒等饮食习惯等。
|
關於作者: |
萧泳红,女,1991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师从人类学家张小军,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
|
目錄:
|
第一章 冰雪文化生态区 001
第一节 东北冰雪文化生态区 006
第二节 华北冰雪文化生态区 011
第三节 西北冰雪文化生态区 017
第四节 西南冰雪文化生态区 026
第二章 冰雪民族生产类型 034
第一节 捕鱼/狩猎型冰雪文化 040
第二节 游牧型冰雪文化 049
第三节 农耕型冰雪文化 064
第三章 冰雪民族服居饮食 070
第一节 冰雪民族的服饰文化 070
第二节 冰雪民族的居住文化 083
第三节 冰雪民族的饮食文化 104
第四章 冰雪民族娱乐节庆 129
第一节 冰雪民族的娱乐活动 131
第二节 冰雪民族的节庆活动 149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