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诗经选(余冠英古诗选注系列) 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商务印书馆

書城自編碼: 395010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余冠英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2863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花外集斠箋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有兽焉.8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5
《 骆玉明古诗词课 》
+

NT$ 500
《 婉约词全解(典藏版)(上下册) 》
+

NT$ 398
《 唐诗印象 》
+

NT$ 377
《 古诗词课 》
+

NT$ 768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

NT$ 704
《 东坡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东坡相遇;宝藏文人苏轼的诗词书法与人生故事;复旦大学朱刚教授序言导读) 》
編輯推薦:
余冠英的《诗经选》是《诗经》最经典的选本,注释深入浅出,翻译雅俗共赏,历时数十年经久不衰,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古代文学爱好者,是了解和学习《诗经》的经典入门读物。
內容簡介:
余冠英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诗经选》一书,在当时属于首创,影响极大,选目精严,解题精要,注释明晰,使现代读者易于接受,后来作者将其与《诗经选译》一书合并,增加了诗经的白话翻译部分,并将选目扩大。翻译部分用富有民歌特色的韵文将诗经原文译为白话,更为学者读者所称赞。出版数十年畅销不衰,至今读者已逾百万,是现代《诗经》选中影响非常大的一种。
關於作者:
余冠英(1906—1995),著名学者,中国古典文学专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主编。著有《汉魏六朝诗论丛》,选注《诗经选》《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等。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优秀选本之一。
目錄
前言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芣苢
汉广
召南
行露
摽有梅
小星
野有死麕
邶风
柏舟
绿衣
燕燕
击鼓
凯风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简兮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鄘风
柏舟
相鼠
载驰
卫风
硕人

河广
伯兮
木瓜
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兔爰
采葛
郑风
将仲子
大叔于田
女曰鸡鸣
山有扶苏
萚兮
褰裳
东门之?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齐风
鸡鸣
东方未明
卢令
魏风
葛屦
园有桃
陟岵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唐风
蟋蟀
绸缪
鸨羽
葛生
秦风
驷驖
蒹葭
黄鸟
晨风
无衣
权舆
陈风
宛丘
东门之枌
衡门
东门之杨
墓门
月出
桧风
隰有苌楚
匪风
曹风
候人
豳风
七月
鸱鸮
东山
狼跋

雅·颂
小雅
常棣
伐木
采薇
出车
杕杜
车攻
鸿雁
庭燎
白驹
黄鸟
斯干
无羊
节南山
正月
小弁
巷伯
大东
北山
大田
采绿
隰桑
苕之华
何草不黄
大雅

生民
公刘
周颂
载芟
良耜
內容試閱
前言
余冠英

祖国的文学遗产使我们感到自豪,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因为它丰富灿烂,有优秀的传统。我们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的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两千五百年前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创造。《诗经》以外的“逸诗”往往是些零章断句,又多伪托,远不如《诗经》里的作品重要。
这些作品,积累到三百零五篇,编定成一部总集,大约在纪元前六世纪中。《左传》所记吴国季札到鲁国观乐时,鲁国为季札所歌各国风诗的次第,和今本《诗经》是相同的。而“诗三百”一语不止一次出于孔子之口,见于《论语》书中。可见在孔子时代《诗经》里的篇数和今本也是差不多的。季札观乐的事在公元前544年,正当孔子的幼年。文学史家假定在那时候已经有了和今本大致相同的《诗经》通行本,是可信的。至于《诗经》这个名称,当然起于这部总集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后。我们现在仍叫这部书为《诗经》,不过是依照习惯,沿用旧称,并非将它看作“圣贤”的著作,或表示它和一般的诗歌总集有何区别。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古人说“秦风”“魏风”“郑风”如同今人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风”字的意思就是声调。
《诗经》有十五国风。其中邶、鄘、卫三风实际都是卫国一国的风。《周南》《召南》都是“南国”之风。这里所谓“南国”泛指洛阳以南直到江、汉的广大地域。全部风诗产生的地域不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作雅乐,正如周人的官话叫作雅言。雅字也就是“夏”字,也许原是从地名或族名来的。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两个部分。“大”“小”之别向来没有圆满可信的解释。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诗经》里的《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近人王国维《说周颂》道,“颂之声较风雅为缓”,因为颂诗多无韵,不分章,篇制短小,而根据《仪礼》知道奏一首颂的时间是很长的,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声缓来解释。声缓可能是颂乐的一个特点。清人阮元《释颂》说颂字就是“容”字,容就是“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种样子,因为有这一特点所以叫作颂。这一说近人采取的比较多,但是颂中虽有舞曲,其全部是否为舞曲尚无从证明。所以阮说只是可供参考的一种假说。(容字也有舒缓的意义,读颂为容,可以助成王说。)
颂诗分《周颂》《商颂》《鲁颂》。《商颂》大约是公元前八、七世纪之间宋国的诗,《鲁颂》是公元前七世纪鲁国的诗,体裁风格受了《风》《雅》的影响,和《周颂》不同。
综上所说,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墨子?公孟》篇道:“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
三百零五篇中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的制作。歌谣的采集方法,先秦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汉朝人却作过一些说明。《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这是说周朝负责采诗的人是“行人”之官。何休《公羊传注》却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间采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是说国家为了采集歌谣还养了大批的人。这些大概都是根据汉朝乐府采诗的情形所作出的想象,周人是否有一套采诗制度还是疑问。汉人所想象的情形也是可能有的,但我们以为各国的歌诗聚集到周天子的朝廷,更可能由于诸侯的进献。《论语》和《左传》有列国之间赠乐的记载,诸侯进献土乐于天子也应该是可能有的事。《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晋悼公)以师悝、师触、师蠲(三人都是郑国的乐师),歌钟二肆(三十六钟),及其镈罄,女乐二八(女子能奏乐者十六人)。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晋国是诸侯盟长的地位,可以得郑国赠送音乐,以周天子的地位,列国向他献乐该不是稀有的事。从上引这段记载,更可注意的是乐师可以送给别国。乐师本是掌管音乐的官儿和专家,他们以歌诗诵诗为职业。他们不但熟悉本国的歌谣,还可能是本国采诗工作的负责人或参加者。这些人除了被送给别国之外也能够自由到别国去,如《论语?微子》篇记载着鲁国的“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挚、干、缭、缺都是乐人的名字。乐师们往来于列国,就帮助了各国乐章的传播,他们聚集到王廷,也就使得各国的歌诗汇集于王廷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