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32.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編輯推薦: |
1.中国问题专家瑞贝卡·卡尔经典之作,全方位呈现扣人心弦的历史内容!
2.以世界革命的宏观视野讲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从易为忽视的寻常处还原毛泽东与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时间递进为序讲述毛泽东的人生,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较为重要的事件作为阐述划分的节点,对中国革命进行动态的梳理,以中性、客观的叙事者立场来阐述、再现20世纪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及中国革命,展现毛泽东的情感世界、理想信念和领袖人格,全景式展示这位世纪伟人为中国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瑞贝卡·卡尔,美国杜克大学史学博士,自2003年起担任纽约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教授,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此前她曾在佛罗里达大学历史系担任副教授。对于中国近代政治有深厚的研究。
译者简介
龚格格,史学博士,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
|
目錄:
|
中文版序
英文版原序
第一章 少年毛泽东时期的中国
第二章 从自由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1912—1921年)
第三章 从城市走向农村(1921—1927年)
第四章 建立革命根据地,从井冈山到陕北(1927—1935年)
第五章 延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35—1949年)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
第七章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恢复(1957—1965年)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政治挂帅(1966—1969年)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结局和毛泽东去世(1969—1976年)
尾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少年毛泽东时期的中国
中国中南部的湖南省,有一个名为韶山冲的小山村。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便出生在这里。这个村子距离东北方向的省会城市长沙大约八十一英里,位于南岳衡山脚下的山谷之间,其间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种植。毛泽东出生时,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僻静、闭塞的小山村,既不为外界所识,也不受外界思想的影响。不过,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整个国家的政治与社会局势正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
自由贸易,鸦片,茶叶和白银
毛泽东出生时,中国正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下。17世纪,满族人从他们的大本营满洲(今中国东北地区)出发,横扫整个中国,打败了汉人建立的王朝——明朝,建立了清朝。19世纪初,一度十分强大的清朝开始走向长期的衰弱和腐朽。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遭遇了以英国为首的外国列强的反复侵略,意图迫使清朝政府接受其一再反对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所遭遇的破坏,始于19世纪中叶的一场战争,它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起初,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中、英两国之间。早在18世纪,中、英两国之间的商业贸易就已经非常兴盛和繁荣。到了19世纪初,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从英国人那里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任何大宗商品,显然,两国之间的贸易无法在一种平衡或互为抵消的状态下维持。加上当时正值南美洲人民反殖民热情高涨,旨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爆发,南美洲大量的银矿关闭,继而引发了具有全球范围影响的白银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迫切需要找到为其国内日渐风靡的饮茶习惯买单的替代品。他们的目光最终锁定在鸦片上。因为鸦片不仅极易种植,而且吸食后极易上瘾。他们在与中国毗邻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毒品,然后由英国商人将其大量销往中国,以换回因茶叶贸易所导致的英中贸易逆差而流入中国的白银。鸦片犹如火势一般,迅速在中国境内蔓延,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影响。有鉴于此,道光皇帝颁布禁令,强行禁止两国间的鸦片贸易往来。英国人认为自己的鸦片贸易特权受到了限制,于是维多利亚女王十分震怒,声称要对中国发动战争,以维护大英帝国实行自由贸易的权利。
面对强大的英国海军的来袭,清朝军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他们在沿海设置的要塞在英国军队的炮火下被严重摧毁。而在这之前,清朝军队还从未与装备现代军械的英国军队遭遇过,随之而来的失败自然可以想见,并且这种失败在此后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份条约完全依照英国的利益和立场拟定。其中“治外法权”是清朝政府当时被迫做出的一项关键性的让步。根据这项法令条款,凡是在中国领土上居留、通商的英国公民,他们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活动都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而只需遵守英国本土的法律。另外,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实行开放,清政府不再对此进行和既往所实施的政策一样的限制或干扰。同时,广州、福州、宁波、厦门等中国沿海港口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向外国人开放。香港也被迫割让给英国,成为英国人在中国沿海居留、活动的据点。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伴随着英国殖民势力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加强,鸦片种植量急剧增加,输入中国的鸦片也随之成倍增长。
在《南京条约》中,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款是其中最具破坏性的一项。按照这一条款的规定,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商业或其他方面的权利,英国根据“均沾”原则也同时可以获得。两年后,法国和美国又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一些新的不平等条约,紧接着,葡萄牙、意大利、俄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采取类似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人所谓的“百年之辱”的开始,直到1949年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努力建立了强大的主权国家,这一近百年的耻辱才被彻底清洗。
国家衰落与日本入侵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直接导致了中国皇权统治的削弱。几个世纪以来,这种皇权统治依靠受过良好教育的官员,以及由他们组成的严密的官僚系统来维持政权的正常运转。但随着中央政府的权威性的递减,地方统治势力也随之得以抬头。鸦片战争造成的社会分裂和国家力量的疲弱,直接导致了19世纪中叶一连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爆发。为了应对内乱,清朝皇帝不得不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力,以便让他们镇压本地区的起义。在这些起义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著名。这场运动持续了长达十四年时间,才最终被清政府完全镇压。
同时,欧美列强的商业贸易、传教活动、殖民扩张也接踵而至。而在列强武力入侵中国之前,这些均被严格地限制在沿海地区。毛泽东出生时,正值19世纪的最后十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触角也早已深入至内陆地区。借助资本的投资与扩张、西方传教士深入内地的传教活动,大量的外国人开始涌入,他们正以其行动潜移默化地破坏着大清王朝现行的国家秩序。农民以原始手工业制作方式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贸易空间被严重压缩。尽管中国国内的交通运输系统尚不健全,但已有铁路在各地修建,传统的贸易模式也最终因此发生改变。教会学校和医院的建立,并没有获得当地老百姓的认可,反而使之因此产生了敌对的紧张情绪。传教士同样看不起当地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不遵从主的旨意,皈依基督。彼此间的猜忌,使得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外国人的在华活动保持高度的怀疑和敌视。
中国的软弱可欺,也激起了邻国日本贪婪的掠夺欲望,当时它正是远东地区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长久以来,在中国人眼里,日本民族不过是“东方的矮人族”(“倭族”),是长期在中国沿海制造麻烦的海盗(“倭寇”)。但在中、日两国围绕朝鲜王国所引发的争端中,巧藏心机的日本击败了中国的驻朝军队,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一举摧毁了清政府苦心孤诣创建的新式海军。这支军队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法国和英国海军的指导与帮助,建成后便被誉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舰队。这场为时短暂的战争于1895年结束,最终以中日两国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收场。根据这一条约,中国被迫将台湾岛割让给日本,并向日本政府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各处开放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清王朝的统治变得更加脆弱,这个末代王朝也由此陷入了最后的垂死挣扎的境地。面对来自过去比本国弱小的邻国的挑衅,清政府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打击深深地震撼了中国国内的士绅精英阶层和商业人士,他们开始严重质疑清政府,怀疑它是否真的具备保护中国免受外来欺侮的能力。1898年,中国的一群文化政治精英发起“戊戌变法”运动,以此来推动清王朝的维新与变法,结果惨遭失败。这两次失败,与中国国内正普遍滋长和蔓延的社会矛盾相混合,使得整个国家显得更加贫弱。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1895年后的日本等外国殖民势力的侵入,以及国内地方势力所享有的特权,引发了中国国内普通民众的不满,渐渐地,一些地方性的农民暴乱开始出现,并最终在1899年至1901年发展成为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这场起义,最初由一个传播武术的秘密团体发动,该团体被人们习称为“义和拳”,其成员也被许多外国人称为“拳民”。最初,他们的打击目标仅是外国在华的传教士和其在中国境内的信众,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基督徒严重扰乱了地方的社会秩序。义和团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全面的反帝反教会运动,并迅速蔓延到了北京,许多外国人以及数以千计的国内信教徒在这场运动中被杀害。清政府一度对这一运动表示支持,并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它在人民中的威信。但是义和团运动很快受到外国人的强烈抵制,八国联军随即入侵中国,作为报复,凡是被怀疑同情义和团的中国民众,都因此遭到八国联军的屠戮。面对战争威胁,清廷只得放弃北京外逃。屠戮之下,北京城内血流成河。在武力淫威的胁迫下,清政府被迫同以英、美、德、日为首的外国势力进行谈判,接受了后者提出的种种苛刻的惩罚。从此以后,清王朝虽然仍在苟延残喘,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沦为了它的债权人——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代理人。
经历20世纪初期的动荡岁月之后,中国社会更加分裂,涌现出了多支争夺国家权力的势力。而毛泽东的家乡湖南,恰恰成了当时各种反对帝制的运动的策源地。然而,对毛泽东而言,这一切都还没有进入他的视野,他对周遭世界的观察,仍需一段时间。
毛泽东在湖南老家
毛泽东的父母共育有七个孩子(五男两女),但仅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毛泽东居长,老二叫毛泽民,老三叫毛泽覃。小的时候,他们三兄弟关系密切,感情很好。在父辈们耕作的土地上,毛泽东渐渐成长。他们住着宽敞的农家庭院,院落周边环绕着高低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的梯田和澄亮如镜的池塘。在这里,毛泽东过着相对富足的童年生活,甚至在弟弟们出生以后,他还拥有着一间自己单独居住的卧室。六岁时,毛泽东开始帮助家里干农活,无论是他在外祖母家念私塾时,还是后来在韶山的几个私塾念书期间,他都在清晨和傍晚时分去田间劳作。童年时期,毛泽东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后来他仍能记忆犹新地回忆自己担肥到田里去的往昔岁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