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

書城自編碼: 394624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许卫红,申珅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0135293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5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瘦肝
《 瘦肝 》

售價:NT$ 454.0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48
《 考古有意思 》
+

NT$ 703
《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
+

NT$ 347
《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二):楚汉争雄 》
+

NT$ 356
《 探解秦皇秦俑之谜 》
+

NT$ 653
《 地下秦朝 》
+

NT$ 579
《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秦朝 》
編輯推薦: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许卫红,携手《中国考古大会》十佳选手、全国第一位中学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申珅,倾力打造兵马俑坑考古现场挖掘手记,和“考古侦探”一起走进发掘现场,沉浸式破解被掩盖的秦朝历史真相。
2.呈现考古现场一手资料,结合近年秦汉考古重大发现,收录大量考古现场珍贵照片、珍贵文物照片和专业考古绘图,打破对秦始皇的历史滤镜,直面大秦王朝历史本真。
3.兵马俑是“会说话”的历史,是破解大秦历史的一把“密钥”,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读懂秦王朝为华夏文明种下的基因符号,找寻中华文明传承不衰的动力。
4.许宏、马伯庸、于赓哲倾力推荐!
5.100 幅精美插图,四色全彩印制,线装裸脊可平摊,凸显大秦帝国的气度与雅致。书附赠精美藏书票、考古现场手记折页和明信片。
內容簡介:
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军团,其千军万马的形象,气势宏大的军队阵容,无不彰显出秦王统御天下的威势和统御万世的雄心壮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秦军所向披靡的军事传奇,而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關於作者:
许卫红
女,1966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参加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掘20余年,担任一号坑第三次发掘领队,现任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考古领队。
从事秦汉考古研究30余年,深刻体会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大众普及考古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考古公开课》等节目分享考古故事,并成为小红书、B站、抖音等平台知识博主,微博拥有近60万粉丝。
已出版作品《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等。



申珅
女,1992年生,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第九届全国?佳“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2021年《中国国宝大会》十佳选手。
从事青少年文博教育近10年,从全国第一位中小学博物馆专职教师,到文博教育自主创业者,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科研工作者,近年来更以科普短视频、组织“薪火文博”公益活动等新的方式,在薪火相传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已发表《浅说通俗性考古读物的写作》《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没有女俑》等文章,主笔编写《博物致智·博物馆课程理念与实践·实践篇》等作品。
目錄
第一章·初识
01·书写秦嬴政 
02·兵马俑坑的考古岁月
03·烧成灰的麻绳与俑坑的盗扰
04·考古探案一波三折 
05·创作灵感哪里来 

第二章·兵马俑坑建筑问题
06·初问俑坑建筑质量 
07·建筑“夯墙”闹乌龙 
08·故作玄虚那点事 
09·建筑结构的量身打造 
10·修建秦陵的三种人 
11·修陵人的后方基地

第三章·奇迹的诞生与重构
12·尘埃散尽遇见你 
13·几枚秦人鞋印 
14·陶俑塑造工具 
15·寻找陶俑制作地 
16·一根刷子毛 
17·是妥协还是务实 
18·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19·模块化方式做陶俑 
20·兵马俑在陵中属老几 
21·还期本色似从前
22·漆工技艺秀 
23·秦始皇不好色

第四章·兵器的神话
24·杀器寒光令人生畏
25·强弩中的绝绝子
26·兵器真是“真”的 
27·这件铜戈有点怪
28·岁久遗戈金不销
29·弹性“收兵”
30·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第五章·从兵马俑发散开去
31·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2·让他们叶落归根 
33·历史的接力棒 
34·汉惠君的心爱物 
35·华县东阳去“救火” 

结语
內容試閱
序言一
在我写《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的时候,考古普及读物还难以被认定为专业研究成果。虽然那本小书最终在时任三秦出版社副总编辑的李郁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出版,并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的“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但回想其过程,不被认可的孤独以及心灵深处隐匿的羞愧感,一度令我脸红、心跳加速,表情很不自然。
其实专业研究成果和科普读物的差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前者是学术派研究的理论新成果,后者需写得通俗易懂以便于推广新成果。更直白一点说,前者是给专家们看的,后者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很显然,给普通老百姓看也很重要。因为人民创造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人民来参与。
但应该是习惯了专业文体的写作方式,我讲故事的能力可真不行。作为《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一书的第一位试读者,我女儿申珅曾给出的反馈意见是“根本不知所云”,“你讲的知识无趣、不好玩,又不是我的刚需”。
这些年来每当我准备分享一些考古知识的时候,耳畔都会响起“无趣”“不知所云”这样的声音。这本书的销量也证明她的反馈很有道理,书的可读性严重影响了发行,印量只有3000册还严重滞销。但与不被承认是“科研成果”不同,这样的结果激发了我的好胜心、好奇心,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和努力的方向。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地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对考古工作者来说,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办一场讲座,出一本普及读物,策划一场展览,走近人民的“大众考古”正是发挥以史育人作用的重要方式。
融入大局,滋养社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践行国家号召,我想认真对待科普读物的创作,拥有一点创新精神,即使不被认可为“研究成果”又如何?至少分享的过程已足以使我喜悦。渐渐地我在不同平台以各种形式发布考古普及作品时,有了底气,有了动力。
写一部科普读物,讲一些中国故事,践行一点使命,我觉得我可以再试试。
来吧,再努力一次。这次我邀请了申珅来加持,她比我更擅长讲故事。再试试,还是从兵马俑考古开始。现在人们对大秦帝国的热度、对历史文化的着迷、对科普读物的需求都与几年前不同,而我又有一种喜欢分享幸运的性格。也因为在那里,我变老,她长大,那个地方有我们的共同记忆。
我俩携手尝试去呈现历史如何有趣、考古发现如何好玩;尝试如何以兵马俑为引线,带领公众了解真实的大秦帝国,让蜂拥而至的观众至少在参观兵马俑时“不踩坑”。原本以为“再试试”宛如炒剩饭,最后却发现别有洞天。各个章节中的新发现、新亮点,让我觉得这本书还颇有“科研成果”的色彩呢。
许卫红

序言二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考古工作者。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曾经不看他们写的论文,体会不到他们那些新发现、新成果有何酷炫。
为什么在专业著作或者论文之外,不能再把研究成果既不媚俗又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让更多人感到好玩、有趣呢?毕竟“隔行如隔山”,毕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读研究生期间,我曾写了一篇小文《浅说通俗性考古读物的写作》,发表在《中国文物报》,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蛮认真的思考。
首先,仅从受欢迎的通俗性考古读物来说,我觉得一本书所提供的信息量应当适度。适度,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如何拿捏好信息量的多少,这需要构建写作过程中读者和作者的互动关系。如果肯放下身段和读者沟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一定会从他们那里获得极大的启发,如此作品可能实现由信息的单向性输入转变为双向性共赢。
非常点赞我的妈妈、尊敬的许卫红老师接受了我的观点,并开启了她的实践之旅。从2013年尝试写《说说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记事》,到2014年以网名“探方里的资深美人”试水微博,到2020年出版《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到2023年入驻多个新媒体平台,她在分享考古知识、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越“玩”越嗨,欲罢不能。
显然,从业30多年,许老师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化的写作模式,比如精准的数据、晦涩难懂的术语、不加桥段的呈现方式,还有一些“我不多说,你也应该能明白所云为何”的潜意识,因此她的分享常常会让我觉得知识点“散”“乱”“杂”,从而降低了阅读或者倾听的兴趣和耐心。非常有幸,我再一次成为她首选的试读人,更有幸受邀参与若干章节的策划和执笔,使我有了机会来实践曾经的一些设想。
虽然说从考古人的考古学变成大众共享的考古学,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景象,也有很多包括许老师在内的学者改变了原来的表达方式,但是普及所面对的“大众”绝不意味着全社会所有人。那些将正常的考古发掘一律视为“盗宝”“挖墓”而表现得很“愤青”的人,对他们开展公众考古可能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因此,我期望这本书能被想了解兵马俑、想了解秦始皇、想了解秦国历史、想了解“百代皆因秦法”的一部分读者喜欢。
申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