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47.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市场上同类版本较多,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另具优势。 全新修订,完善版本。本书为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作品,行文流畅简明,文字生动活泼,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故事读本。
2. 特为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制作,配套辅助阅读材料。本书特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附有“知识链接”。导读深入浅出,知识链接翔实、实用,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
內容簡介: |
《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世界名着,讲述一位遇险的航海商人独自一人飘流到一座荒岛。他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的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遇救返回故乡。塑造了一种新人物。鲁滨逊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五次三番地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肯于劳动并善于劳动,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不坐叹命运不济,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
|
關於作者: |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他出生在伦敦的一个信奉新教的家庭,他在二十一岁时投身工商业,写文章办刊物,也曾周游欧洲列国。他屡败屡战,事业大起大落,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国王赏识,一时被捕入狱。年近六十岁时他开始动笔写虚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1719),竟然大获成功。
|
目錄:
|
目 录
导读1
原序 1
鲁滨逊漂流记 1
知识链接 226
|
內容試閱:
|
导 读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他出生在伦敦的一个信奉新教的家庭,父亲是屠夫(一说是油烛商),在王政复辟时期曾因为追随不肯宣誓效忠国教的牧师而举家迁徙。按照父母的安排,笛福本应成为一名教士,但是他在二十一岁时思虑再三,决定“下海”经商。此后,他投身工商业,参与政治甚至间谍活动,还写文章办刊物,也曾周游欧洲列国。他屡败屡战,事业大起大落,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国王赏识,一时被捕入狱。年近六十岁时他开始动笔写虚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1719),竟然大获成功。这促使他数月后便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并在短短五年内一鼓作气写出《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罗克萨娜》(1724)等好几部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首先,它塑造了一种新人物。像其创造者笛福一样,小说的叙述者兼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是个永不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是那个不断扩张、不断攫取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典型产物。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五次三番地抛开小康之家,出海闯天下。他理智明达,肯于劳动并善于劳动。他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他在海外冒险多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
鲁滨逊又是个彻头彻尾的“经济人”。他热衷于航海,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浪漫的追求,而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他在海岛上曾发过几句金钱无用的感慨,但说过以后立刻就把见到的钱币一一收好,最后又一个不落带回英国。在他看来,非经济的社会关系和活动是次要的,父母之言不足信,安乐之家不足恋。这部自述体小说几乎不曾记录任何消遣活动(如果和鹦鹉说话不算在其中),也几乎不从纯欣赏的角度(或说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自然景象或异国风光。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也首先是契约关系、借贷关系、主仆关系。鲁滨逊心安理得地把贩卖黑奴看作利润丰厚的风险事业。他被海盗俘获时曾鼓动同为海盗奴隶的小男孩佐力一起逃跑,并许诺要使他成为“了不起的人”。然而一旦出逃成功又有人出了个好价钱,他只稍经犹豫,略讲价钱,就把那孩子卖了。后来他在荒岛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给他起名“星期五”,便顺理成章地把他收作自己的奴仆。他回到欧洲之后找到他的代理人,即当年救过他的葡萄牙船长。那老人此时已经穷困潦倒,但仍然倾其所有拿出一百六十金币还欠鲁滨逊的钱,并交出一份详细的收支账目。鲁滨逊感动万分,热泪盈眶,同时却不忘记一丝不苟地写—张收据。总之,就其思想而言,鲁滨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而是以“占有”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的拓荒人。他的荒岛经历是早期西方殖民者的开拓史诗的一个缩影。“落难”最终成了一首占有狂想曲,经过了占有、开发和改善等资本主义“进步”历程。唯其如此,鲁滨逊才成为现代文学中影响最深远的原型或神话人物之一。
......
鲁滨逊漂流记
一六三二年,我出生在约克城的一户殷实人家。我称不上是当地人,因为我父亲是外来户,来自德国的不来梅。他先前住在赫尔城,靠经商发了一笔大财,歇了买卖,来到约克城定居,娶了我母亲。母亲家姓鲁滨逊,在当地是一个很体面的家族,于是我也跟着母亲的姓叫鲁滨逊·克鲁兹纳耶。由于外来词在英国常被讹用,人家称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也称自己或把自己的姓写成克鲁索。我的同伴们就这么叫我了。
我有两个哥哥,其中一个是英国陆军步兵团的中校,曾经驻扎在弗朗得,效力于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麾下,在反西班牙人的敦刻尔克战役中殉难。第二个哥哥的下落,我一直无从得知,就像我父母后来弄不清我的下落一样。
我是家中的小儿子,学无专长,脑子里很早就装满了远游的幻想。年迈的父亲把我安排在公费学校读书,家教不辍,尽其可能地让我得到充分的教育,并为我设计好了学法律的前程,但我除了航海,其余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和父亲的意愿,或者不如说是命令拗着干,对母亲的恳求和朋友的规劝充耳不闻,这股子钻牛角尖的脾气注定把我引向等待着我的悲惨命运。
我那睿智而严肃的父亲充分预料到我的梦想将会给我带来的不幸,对我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苦口婆心的劝告。一天早上,他把我叫到他的房间,备受痛风折磨而不能出门的父亲和蔼地对我说,他想知道,除了天性好游荡之外,我究竟为什么非要离开自己的家和家乡。在这里,我不愁没人引荐,靠实干和勤奋,能得到一个美好的前程,过上快乐而舒适的日子。他告诉我,只有那些穷困潦倒之徒或上流阶层不安分之辈或是财大气粗之人,才会去海外游历,靠铤而走险发迹,指望另辟蹊径成名。这几种人对我来说,不是高不可攀就是低不能就。我是属于中产阶级的,或者说是低级生活方式的最高一层,这个阶层,据他以往的经验,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阶层,最符合人类幸福的标准。既不像一般老百姓那样在生活的重荷之下苟延残喘,饱经不幸,又不像达官贵人那样囿于傲慢、奢侈、野心和妒忌而无法自拔。中产阶层的人幸福不幸福,仅就这一点就能作出判断,所有的人都对这种生活方式无不羡慕。国王经常抱怨出生于帝王之家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幸,他们希望自己处于两极之中,既不渺小又不伟大。智者就声称既不贫穷也不富有是他们追求的真正幸福的标准。
他要我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上等人和下等人的生活祸患不断,而中产阶级却少有灾难,也不像前两个等级那样沉浮不定。中层人身心平静,而前两类人呢,一类沉溺于骄奢淫逸的堕落生活,另一类则辛苦劳作、衣食不周,这两种生活方式必然导致身心动荡不安。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囊括了所有的美德和快乐。平和、富足伴随着中产阶级,中庸、宁静、健康、友谊,所有这一切美好的消遣和乐趣都对中产阶级情有独钟。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们可以怡然自得地度过一生,不必劳心费力,为糊口而挣扎,也不会因陷入复杂的环境而被剥夺身心平静,更不会在嫉妒、野心的阴暗欲火中备受煎熬。相反,这类人在悠然的环境中从容不迫地活着,有节制地吸吮生活的甜蜜而不是苦汁,品味着自己的幸福,这种幸福感随着每天的过去,会有愈来愈深的体会。
言毕,他极为动情地要求我不要耍小孩子脾气,把自己抛入与自己出身背道而驰的悲惨世界中,我无须自己挣面包,他会为我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努力让我过上他刚才所说的那种生活。如果我仍旧郁郁寡欢,那只能说我是因为自身的缺陷和命运注定了我无福消受,那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硬要自讨苦吃,他也无可奈何。总之,如果我照他的吩咐留在家乡安居乐业,就能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他绝不会鼓励我闯荡江湖,也不会为我将要得到的不幸推波助澜,他要我看看我的哥哥,他也曾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参加低地战役,可他不听,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从军出征,谁知战死沙场。他说他虽然会不停地为我祈祷,但他敢断言如果我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上帝也不会保佑我的,今后我有的是时间为自己的冲动蛮干而后悔,但真到了那时,就没人帮我跳出苦海了。
他的话预示着我的未来,虽然我敢说他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我注意到,他的谆谆教诲临近尾声时,已是热泪盈眶了,尤其是提到死去的哥哥,提到我将在懊悔中孑然一身地度过余生时,言语哽咽,最后他告诉我他心里堵得慌,不能再谈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