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1.《茶经》位居世界三大茶书之首,是了解中国茶文化的首选之作,凡学茶者应读此书;
2.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其作品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极大;
3.本书汇集100多幅珍贵而精美的唐代茶器图片,以图释文,图文并茂,形式新颖;
4.本书注者明洲为国内资深茶人,采用全新视角,精心注释,并深度解读《茶经》背后的秘密。
|
內容簡介: |
《茶经》是最为重要的茶学古籍,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调,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茶书,然而对这部茶书的解读却远未穷尽。通过还原当时的工艺,我们得以重新认识《茶经》中的很多描述。而借助其他传统文化板块多层面与全方位的考察,我们得以发现更多隐藏在《茶经》中的秘密……
本书原文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我们试图回到那个历史瞬间,重拾古人曾体验的幸福。
|
關於作者: |
陆羽,一介草根,却成为千古茶圣;风华年少,却著述千古茶经;江湖野人,却被请去编撰浩繁字典,陆羽身上有太多的谜团。易被我们忽略的是他的多方面深厚的国学修养与实践,这些是普通儒家学者所不具备的,而恰恰是这些特质,将引领我们进入《茶经》背后精彩的世界。
明洲,文化学者、资深茶人,整理并校注香学典籍《香乘》,茶学典籍《茶经》《大观茶论:宋代经典茶书八种》等。创立古树茶收藏机构“茗寿堂”,致力于传统智慧在当下的生活化。
|
目錄:
|
导读·
《茶经》的秘密(一):风生水起
《茶经》的秘密(二):性命相关
陆羽:从笑话到神话
茶经·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四之器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附录·
茶史第一公案:评选优秀茶妈妈
陆羽“邢不如越”的背后
诗人、女明星和一片树叶的故事
|
內容試閱:
|
发现神秘的新世界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唐代中国人均饮茶量和现在中国人均饮茶量哪个更大?我们查证各种史料,都会发现,尽管具体数字不能确定,但唐代人均饮茶量比现代人大得多,相当于现在的数倍。
那我们再问一个问题。这种现象背后意味着什么?有人可能会说,中国茶繁琐,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其实这也只是肤浅之见。中国茶文化传播所及之处,从东亚之日本,到西亚、中东、北非,乃至欧洲大陆、英伦三岛,都不乏人均饮茶量比中国大得多的国家,而这些国家中,袋泡茶或喜茶之类的饮料直到今日也不是消费主流,袋泡茶消费量最大的反而是缺乏饮茶传统的加拿大。
总不能说日本人就不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或者英国、爱尔兰社会不够发达,可见这些都不能提供信服的解释。我们再换个角度来看,精品咖啡的冲泡实际上绝不比茶更简单,但恰恰是近些年兴起的新潮。可见单纯追求效率绝不是饮不饮茶的核心考量。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蕴含着一个大的背景,就是饮茶的文化。人并不是机器,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人们饮茶并不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一种文化的形成看似虚无缥缈,却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潜移默化,有着巨大的能量。
过去很多人认为明代废团茶、兴散茶,工艺上的炒青、呈现上的冲泡逐渐成为主流,这是茶文化的进步。其实大不然。如果说崖山之后,中华文化进入了漫长的下滑时代,洪武以降则进入了一个断崖区间。
这当然不是说明代没有茶文化,实际上明代茶文化也有自身特点。而是说从洪武时代对文化生活的深入管控开始,中华文化优雅、鲜活、自尊、磅礴、厚重的正脉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缺少原创性的力量。但人毕竟要生活,要娱乐,禁止也是禁止不完的,于是后来江南感官娱乐为核心追求的市井文化大行其道,炒茶直白之香,泡茶方便之简,恰恰是适应这种社会生活的产物。如果我们考察香道、花道、书画等其他领域,会有类似的发现。
中华茶道由此也进入了完全不同的轨道,这种影响从明清至民国,直至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世界的本质就是成住坏空交替上演,文化现象也概莫能外,我们也不必徒然长叹。实际上其中因缘变幻,万象森罗,并非只有文化一种视角,也实在不能以好坏得失计量。
离开当下人心的需要,空谈所谓文化复兴,难免有泥古不化之忧。但如果我们能从那些被我们忽视或误读的兰台芸帙、吉光片羽入手,践履古人芳踪,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发现会引导我们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而那里蕴藏着带给现代人心灵安宁与生活喜悦的智慧。只有把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核发掘出来,才能真的超越时空,裨益当下。
七年前,抱着梳理中国茶文化精神传承的想法,开始入手重新校注唐宋时期的茶学经典,其中第一本当然就是《茶经》。由文本而进入情境,我渐渐发现,这本书并非简单的茶学知识读本,实际上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于是便有了《茶经的秘密》系列文章,作为我们入门的导读。
近年来,更多了解中古时期道家、禅宗、内外丹、中医、香学相关背景之后,更觉得,当时的解读也只是开了一个头,只是刚刚迈入这个新世界的大门。而这些年在云南古茶山的制茶藏养实践也让我对茶的理解大有进境,知行相合,方见真谛。
茶究竟该怎样制?又该怎样喝?人与茶、与天地是怎样的关系?果然是常思常新,奥秘无穷。
我们今日已有六大茶类之分,各地名茶也数不胜数,但每道工艺的底层逻辑究竟何在?每种茶与人体作用如何?今日的制茶饮茶是否臻于陆羽所言“体均五行去百疾”的目标?
而《茶经》“坎上巽下离于中”所蕴含的茶修奥义,除了白玉蟾这样的大师,用“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这样的诗句来暗通款曲,现在又有几人能管窥少许呢?
古人的世界是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每每感慨,现代人对日本仪式化的茶道尚能理解,对真正的中国文化却很难契入了。日本茶道由茶之外围的仪式与器物入手,与此大不同,我们的古人认为道“即”在茶中。天炉地鼎自运化,天地精神相往来,一片树叶中本来就蕴含了天地人的和谐共鸣,蕴藏了阴阳五行的全部密码,而如何看待,如何运用,也正是大机大用,人生智慧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