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276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张忠民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12894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10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NT$ 218.0
生活在低处
《 生活在低处 》

售價:NT$ 291.0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售價:NT$ 260.0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售價:NT$ 510.0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售價:NT$ 354.0
锦衣玉令
《 锦衣玉令 》

售價:NT$ 510.0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售價:NT$ 406.0
法国小史
《 法国小史 》

售價:NT$ 49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4
《 房地产从入门到精通——市场调研·项目策划·投资分析 》
+

NT$ 549
《 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
+

NT$ 916
《 旅游绿皮书:2022-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
+

NT$ 495
《 房地产项目运营最佳实践(第二版) 》
+

NT$ 458
《 氢能革命:清洁能源的未来蓝图 》
編輯推薦:
了解近代中国工业发展、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关系的可靠作品。
內容簡介:
以往对近代上海工业或者说对近代中国工业的考察,大致可以分成:从发展的阶段性上考察,如19世纪后半叶的上海工业、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工业等;分行业、分门类考察,如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近代上海面粉工业等;依照工业企业不同的产权主体考察,如晚清上海官办工业的研究、近代上海民营工业的研究等;对典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研究,如荣家企业研究、刘鸿生企业研究等。
此书在学界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相关的重大问题,分条线、分阶段、分问题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深入研究,推进和加深了对近代上海工业在近代中国工业,以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此书在史料的挖掘、问题的展开、方法的使用,以及话语的表述等方面,系统、弘敞、细致、认真,在当今海内外的同类学术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其所具的学术价值及社会价值体现在为上海经济史、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解读,而且可以对当今上海以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有说服力的历史借鉴。
關於作者:
张忠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陆兴龙,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朱婷,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徐琳,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方书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何兰萍,女,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岸冰,女,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
吴福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
目錄
目 录


绪 论 001
上 篇 示范、扩张、竞合:近代上海的外商工业
第一章 外商工业的发轫(1843—1894 年) 012
第一节 开埠前后的上海社会经济概况 012
第二节 近代上海外商工业的起源(1843—1859 年) 025
第三节 外商工业的初步发展 034
第二章 外商工业行业的确立时期(1895—1913 年) 061
第一节 外商工业行业确立的条约及城市投资环境因素 061
第二节 外商工业行业的确立 071
第三节 1895 年前后日商工业的萌芽 098
第四节 日商工业的初步发展(1902—1913 年) 101
第三章 外商工业格局之变异(1914—1936 年) 117
第一节 日商纺织工业的迅猛扩张(1914—1925 年) 117
第二节 日商纺织以外工业的扩展(1914—1925 年) 128
第三节 一战影响下的西商工业 137
第四节 日商纺织工业的持续扩展(1926—1937 年) 153
第五节 日商纺织以外工业的发展(1926—1937 年) 164
第六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十年间西商工业的发展状况 176
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上海的外商工业(1937—1945 年) 183
第一节 日商工业的初步扩张(1937 年 7 月—1938 年 6 月) 183
第二节 战争相持阶段日商工业的急速扩张 191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西商工业 198
第四节 日商工业的下降以及对英美企业的侵占
(1940 年 7 月—1942 年 6 月) 206
第五节 日趋衰落的日商工业企业 213
第五章 战后上海的外商工业格局(1945—1949 年) 223
第一节 上海敌伪工业企业的接收和处理 223
第二节 外商工业企业短暂的再度繁荣 234
第三节 上海外商工业的收缩与转移 246
第四节 上海解放前夕的外商工业 259
中 篇 仿效、起步、自立:近代上海的本国工业
第六章 在仿效中产生的本国工业(1865—1894 年) 264
第一节 率先起步的官办工业 264
第二节 民营资本对近代工业的投资及近代民营工业的产生 280
第七章 求强图存中的本国民营工业(1895—1911 年) 295
第一节 清政府实业政策的转变 295
第二节 若干初具规模的民营工业行业 302
第三节 官办工业的行业演化 312
第八章 崛起与奋争中的本国工业(1912—1936 年) 323
第一节 本国工业崛起的环境因素 323
第二节 民营工业的崛起和奋争 356
第三节 国营重化工业的起步与扩张 416
第四节 抗战全面爆发前上海本国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431
第九章 抗战环境下的本国工业(1937—1945 年) 448
第一节 国民政府工业政策的调整 448
第二节 上海民营工业内迁壮举以及在后方的发展 455
第三节 日军占领下的上海工业 470
第四节 上海国营工业的境遇 488

目 录 003
第十章 战后上海本国工业的兴衰变化(1945—1949 年) ……… 493 第一节 国营工业的迅速扩张和主导地位的形成……………………493
第二节 民营工业的短暂复苏与最终困境 512
下 篇 体系、总量、空间、制度、地位: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的总体分析
第十一章 近代上海工业体系的生成与演化 533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工业门类 535
第二节 近代前中期上海的工业体系 544
第三节 工业体系演化的趋势及含义(1937—1949 年) 555
第十二章 近代上海工业总产值的估算 565
第一节 近代上海工业总产值再估算的基础与可行性 566
第二节 基于工业用电量的工业总产值再估算 571
第三节 估算结果的文献佐证与评论 576
第十三章 近代上海工业的空间 584
第一节 近代上海工业的空间分布 584
第二节 近代上海工业的空间形态 589
第十四章 近代上海工业的制度演进 598
第一节 近代上海工业发展中的企业制度演进 598
第二节 近代上海工业的管理制度变革 638
第三节 近代上海工业发展中的融资制度演变 650
第四节 近代上海工业发展中的工人薪资与生活 682
第十五章 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 705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与工业发展路径 705
第二节 近代中国工业体系及格局中的上海工业 718
附 录 754
附录一 西商在上海设厂明细表(1843—1894 年) 754
附录二 西商在上海设厂明细表(1895—1945 年) 763

附录三 1942 年上海日商工厂一览表 775
附录四 1895—1911 年上海民营工厂企业统计表 822
附录五 20 世纪 20—30 年代上海民营工业部分著名品牌一览表 … 826
附录六 抗战时期上海内迁民营工业工厂一览表 830
附录七 “八一三”期间上海部分民营工厂损失一览表 836
附录八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上海国营工业企业概况表
(1945 年 9 月—1949 年 5 月) 840
参考文献 844
后 记 857
內容試閱
总 序

2012 年 5 月 6 日至 9 日,根据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的要求,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组织学部委员赴上海考察。其间,学部委员们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上海的航运、金融、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深深感受到上海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改革开放率先发展的巨大活力。
正是在这次考察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致力于改进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充分发挥当代史研究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努力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双方达成了共同开展当代上海研究的意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时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党组书记、所长李捷和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等的具体推动下,2012 年 10 月 2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成立后, 双方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凝聚京沪两地高端研究人才,积极开展国情调研、对策研究和经验总结,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为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并推动双方的研究体制机制创新。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快速而深刻的变革,需要我们对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及时加以分析和总结。上海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使其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历史不能不研究上海历史和当代上海。为此,基地成立后不久,即提出合作开展“纵观上海” 和“当代上海”两大系列课题研究,并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列入了规划办的特别委托项目。此后,项目又继续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和上海社科院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两大系列共计 16 个课题,全方位展示上海的历史和现当代上海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都会、社区、民生、党建等方面的发展演进。
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论及开放的历史,很少有其他国内城市能与上海相提并论。自 1843 年开埠以来,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上海逐渐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国际化大都会,在经济、金融等方面独领风骚,也吸引了各派政治力量的竞相角逐。在晚清以来的各种政治思潮和政治活动中,上海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 上海更成为另一个政治中心。
上海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早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大量的人口、产业、资金、技术、信息和文化的集聚,在推动上海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把中国带进了世界现代化的舞台。可以说,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也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在中西文明的交汇融合过程中发挥过如此关键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开放传统又一次重焕生机。经济、贸易、航运、金融全面发展,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上海抓住了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历史机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大胆突破各种束缚,在现代工业、城市建设、高新科技等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2018 年 11 月 5 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这是对上海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上海的殷切期望,更突显了总结上海发展历史和发展经验的重要时代意义。
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建立的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在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协同创新方面作出了积极尝试。衷心希望当代中国研究所国情调研(上海)基地“纵观上海”和“当代上海” 两大系列课题的成果,能进一步深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特别是深化对上海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研究,从而总结和提炼出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充分展示作为排头兵、先行者的创造性,全面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向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献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