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故事里的中国7:帝王之路

書城自編碼: 392383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公孙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6355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现代工笔重彩画技法解析
《 现代工笔重彩画技法解析 》

售價:NT$ 463.0
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欧洲学创始人陈乐民巨作,深度解析欧洲的发展真相)
《 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欧洲学创始人陈乐民巨作,深度解析欧洲的发展真相) 》

售價:NT$ 718.0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售價:NT$ 374.0
家风三书——《家风十章》《齐家》《治家》三册函套装
《 家风三书——《家风十章》《齐家》《治家》三册函套装 》

售價:NT$ 731.0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售價:NT$ 930.0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宝鸡出土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售價:NT$ 1394.0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售價:NT$ 5190.0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售價:NT$ 40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8
《 故事里的中国6:制胜之道 》
+

NT$ 381
《 安史之乱:一首记载百年帝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诗 》
+

NT$ 336
《 明代的宦官和宫廷:白话版《明史》,加强版《万历十五年》! 》
+

NT$ 269
《 长安乱:中晚唐的帝国硝烟 》
編輯推薦:
本书卖点
讲述开国之君的创业故事,带您轻松读懂朝代更迭,读懂中国历史。通过这本书,我们能 读懂改朝换代背后深刻的历史原因,能看到每个朝代各自的永续方案,这些方案有弊有利,作 者都一一为我们解析。比如刘邦打败项羽,打破的也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阶级壁垒;刘秀胜出 得益于人心思汉,也因延续西汉制度埋下祸根;“天可汗 ”李世民,善战、开放、包容,却给 自己的后代留下巨大隐患等等。 解读皇帝的性格特点和策略偏好,剖析他们的成功经验。如果出身卑微,只能从事最繁忙 最危险的工作,这时要如何快速实现自我提升?如果看准一个好机会,但团队犹豫不决,要如 何推动大家作出抉择?这本书讲述了皇帝们遇到的这些问题,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读者能 够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决策之道,从乱局中脱颖而出。
3.深度解析成语、名句、典故,丰富作文案例库。本书在讲故事的同时,还讲述了“得陇望蜀 ” “驱狼吞虎 ”“推心置腹 ”等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解析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周公吐 哺,天下归心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等千古名句的写作情境和深意。方便我们在写作文、演讲时信手拈来,化为己用。
4.故事简明生动,方便读者利
內容簡介:
《帝王之路》讲述了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五位帝王打江山的故事。书中以 《史记》《资治通鉴》为依据,把建立新王朝比作创业,分析五位帝王的出身、性格、战略偏 好、业余爱好、个人优势和劣势、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通过剖析帝王的抉择,来解读历史和人性。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与其说是“天命 ”,不 如说是“人心 ”。从五位理想各异的大英雄的成长经历中,读者一定能读出共鸣、读到经验教 训。本书属于“故事里的中国 ”系列。

“故事里的中国 ”丛书简介:
“故事里的中国 ”丛书一套共 7 本,分 7 个主题,讲了近 400 个故事。书中故事的讲述以 《吴越春秋》《史记》《左传》《资治通鉴》及几种“纪事本末”为依据,佐以《孙子兵法》《搜 神记》《列女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水经注》《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及“敦煌 变文”等多种典籍。故事讲述、典籍节选与精妙评析穿插,补充历史课堂未尽的视角和细节。让 读者在快意阅读的过程中,熟悉传统文化、重温历史脉络、提升语文能力。
公孙策致力于“讲故事 ”已经许多年,讲故事丝丝入扣,讲道理鞭辟入里。就算是初涉历 史的年轻学生,或忙碌的社会人,也能在碎片时间里轻松读完这四百个故事。读懂中国历史, 读懂典籍。
關於作者: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喜欢以史为鉴。曾任“ 中时报系 ”记者、主任、 副总编辑,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代表作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 说唐诗故事》《史记经典 100 句》《战国策经典 100 句》等。
目錄
序:什么是天命?
卷一,流氓得天命:汉高祖刘邦
1.男儿立志——大丈夫当如是也
2.超越项羽——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大胆用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4.脸皮够厚——必欲烹尔翁,分我一杯羹
5.诛杀功臣——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6.万世一系——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卷二,耕读世家子弟得天命:东汉光武帝刘秀
1.起义前后——娶妻当得阴丽华
2.能伸能屈——从昆阳到洛阳
3.大度能容——推赤心入人腹中
4.驱狼赶虎——借赤眉灭玄汉
5.一统天下——既得陇,复望蜀
6.光武中兴——因袭西汉,以柔道治天下
卷三,宦官后人终不得天命:三国魏武帝曹操
1.千古定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睥睨群雄——挟天子以令诸侯
3.赤壁之战——一着错天下三分
4.自明本志——终于未能称帝
5.立储正确——成功套用周文王模式
卷四,豪族子弟得天命:唐太宗李世民
1.关陇集团——没有隋炀帝就没有唐太宗
2.隋失其鹿——李渊举兵入关中
3.用兵如神——削平河北群雄
4.骨肉喋血——玄武门兵变
5.天可汗——中华夷狄,爱之如一
6.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卷五,赤贫阶级得天命:明太祖朱元璋
1.红巾军起义——小和尚成了副元帅
2.龙盘虎踞——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3.鄱阳大战——灭陈友谅抚平东南
4.大局在握——遥控各路远征军
5.诛杀大臣——削除帝国权杖上的蒺藜刺
6.绝对皇权——大明王朝的性格就此确定
跋:得人才者得天下
內容試閱
《帝王之路》序
什么是天命?


史书上一再出现一个词“王者不死”,意思是,某人系“天命所归”,所以能大难不死,甚至屡屡逢凶化吉,想要害他的人都不成功,因此说他是上天注定的“王者”。可是这个说法是倒果为因,其实是某人在群雄逐鹿天下的淘汰赛中赢得了最后胜利,其他逐鹿对手都死了、投降了,而他没死、胜利了,他才成为王者。
本书选择的五位开国君主,都是因为前朝天命终结而兴起,其中只有曹操未能建立“天命”,另外四位: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都建立了一个长久的王朝。他们也因此赢得了撰史权,史书上于是充斥关于他们的各种神迹,例如:母亲与龙交合而生、相貌隆准日角、黄龙现身出生地、出生时二龙戏于门外、生产时红光满室等,也是要为他们的“天命”做佐证。
然而他们确实屡次逢凶化吉,难道真是因为生有异象、王者不死吗?还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对了什么?本书要窥探的,就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面对机会出现(好运或危机)时所做的决断。他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是在怎样的情境、心境之下,依循怎样的思考做出决定?至于曹操,正好是一个对照,他距离一统天下可说只差一步之遥,他的功业更丝毫不逊于另外四位,那么,他又为什么可以称帝而终其一生不称帝?
为此,本书在述说历史时,增加了两个单元“赞”和“觇”,前者是评论,近似史书作者的曰、言,后者是觇探当事人在当下的心境,和他做成决定、采取作为的思考因素。
用这样的方式说历史故事,其实是希望带动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钱穆先生说:“读历史要在现实中找问题,到历史里寻答案。”然而时空迥异、人事殊非,想要复制前人的成功,事实上不可能,但是进入历史情境,体会前人当时的心境,探索他们取得成功或化险为夷的决策思考——当时局势中,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甚至该赌、不该赌,却是可以学到,而且有事实结果可验证的。

释“天命”
“天命”不应该是阴阳学的定义,本书对“天命”尝试做不一样的诠释。
上古时代有信仰而无宗教,农业民族凡事看老天的脸色,于是人们信仰“天”。而地上的政权为了巩固它在人民心中的正当性,乃宣称自己得到“天命”。
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度,不必托言天命,因为人心(四方部落)认同舜、禹最贤能,他俩继承尧、舜为领袖理所当然。可是,禹死后,四方部落不归向禹所指定的继承人益,而归向禹的儿子启,因为启比较贤能,却就此走入君主世袭。
夏朝传到桀,桀暴虐,商汤伐桀是顺应人心,但是夏朝建立既久,人心认同夏朝有“天命”,商汤要颠覆夏朝的正统,于是在誓师之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凯旋之时又说“敢昭告于上天神后”,意思是夏朝失去了天命,并于人心广植“商朝有新天命”的观念。后来商朝传到纣,纣暴虐,周武王伐纣,同样模式再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简单说,所谓“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应人”是必要条件,“顺天”则是充分条件。
到了春秋时代,虽然周天子沦为名义上的诸侯共主,已经毫无实力,可是当楚庄王向周王室“问鼎”时,王孙满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天命未改”。
楚庄王当时讨伐戎人得胜,班师途中将大军开到雒邑城外示威,派出使者向周天子“问鼎”,王孙满对楚使说:“重点在德而不在九鼎,周王室虽然式微,天命却还没改变,不是你们楚王可以问的。”王孙满这番话点出了一个铁则:若前一个“天命”尚未终结,就没有下一个“天命”。
直到秦始皇削平六国,周朝的“天命”才结束了。秦始皇得了天下后,用和氏璧镌刻一方传国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目的当然是彰显秦朝建立是拥有“天命”的,可是这方传国玺却在仅仅十五年之后就被呈献给了刘邦。刘邦拿到了传国玺,并且击败项羽得到天下,但是汉朝的“天命”却不是因传国玺而建立,而是因为西汉政府的治理得人心,国祚延续了两百多年。
于是对前述铁则有必要做一些修改:周的天命告终,而秦的天命不能建立,汉朝才有了机会。虽然必要条件“应人”不变,但充分条件“顺天”不同了:“天命”不是制造神话或拥有传国玺就能建立,必须年祚够长,而年祚久远则建立在治理得人心上面。汉朝董仲舒说得最明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简单说,就是得人心才能得天命。
本书五位主人翁都是在前朝失去“天命”,兵革四起的情势下,赢了逐鹿大赛,后来也能长治久安,乃建立了“天命”。

作者认为,在逐鹿大戏中取得最终胜利,并守住胜利果实,最重要的就是识人用人。说起来简单的四个字,其实是对人的巨大考验。首先,把真正的人才从庸才和骗子之中挑选出来,及已经考倒了很多逐鹿英雄。这里列举了本书的五位主角各自的“求贤令”,并就“求贤令”分析了每位皇帝各自的出身和性格,视角新颖,很有意思。
——编者按

得人才者得天命:不同出身的皇帝,各有独特的方法和态度,从自己的关系网中挑出真正的人才

写完五位逐鹿胜利者之后,虽然仍旧无法得出“胜利方程式”,但是却对一句老生常谈更加肯定——得人才者得天命。
强调老生常谈,其实是因为一个感叹:乱世英雄逐鹿大赛的最后胜利者,未必是一位多么优秀的人。因为当时的“参赛者”就这些人,并不是“天”(假如有的话)派一个人格、能力都无瑕的人来,而是“天”只能在当时现成的人当中“拣”一个。
易言之,如果“被拣中”就是天命,那么,他的对手应该都不如他,但事实上却不尽然。例如,项羽比刘邦差吗?然而,最后“被拣中”的必定是手下人才济济。本书五位主人翁都满足这个条件,而且他们都求才若渴,又能识人用人,因此人才都乐为他们所用。曹操最终不得天命,是因为对手孙权、刘备具备同样特质。
项羽最终败给刘邦的一大原因,就是阵营中人才不济。另外举三个最显著的反证:本书提及的更始皇帝刘玄,另外唐朝末年的黄巢、明朝末年的李自成,他们都曾打进前朝都城,并且坐上龙椅当起皇帝,可是都没能坐稳,都成为“败寇”,而且就没听过他们手下有什么卓越的文臣武将。
然而,由于五位主人翁的出身背景不同,他们的求贤作风也互异。刘邦和朱元璋是白衣出身,求贤诏言辞恳切:

(周文王、齐桓公)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今贤士多隐岩穴,岂有司失于敦劝欤,朝廷疏于礼待欤,抑朕寡昧不足致贤,将在位者壅蔽使不上达欤。不然,贤士大夫,幼学壮行,岂甘没世而已哉。天下甫定,朕愿与诸儒讲明治道。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

刘邦的诏书说:天下贤士每个时代都有,就看君主能不能结交贤士,我就是因为得到老天眷顾和贤士相助而得天下,希望能够国祚绵长,世世不绝。贤人既然已经跟我一同平定天下了,怎么可以不跟我一起治理天下呢?
最后那两句是刘邦特有的江湖气,朱元璋虽然也措辞恳切,表示“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可是态度却谦虚多了。又说:如今贤人都隐居不出,是因为官吏没去敦请吗?是朝廷礼数不周吗?还是我的德行不足以招来贤士?
曹操、李世民就不一样了,他俩都是贵胄子弟出身,求贤的态度乃是上对下的。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意思是,自古开国君主都是得到贤人才能治理天下,他们发现人才不是偶然的际遇,是在上位者主动寻求的,而现在正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书中有述及,曹操非常努力罗致寒门士人,以对抗高门世家,因此虽然是上对下求才,但至少态度是积极的。
李世民就又不同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李世民出身于关陇执政集团,夺取政权是“换人做”,而非“打天下”,关陇集团现成有可以立即上手的各种人才,而李世民刚好有着收纳对手干部的肚量和因才器使的能力。所以他需要新进人才乃不是求贤,甚至不是访才,而是举贤。封德彝举贤不努力,而以“今世未有奇才”搪塞,被唐太宗修理“怎么可以诬赖一世之人”。
至于刘秀,他出身耕读世家,又曾游学长安,所以不会特别笼络士人,以邓禹为例,是主动前往追随刘秀。刘秀反倒是对待武将有独到之处,就是写亲笔信问候、慰劳,同时以实际行动让武人归心,例如昆阳之战激励绿林兵将领、轻骑巡视铜马部队、休闲装束接见马援、对赤眉首领说“不服气,我们重新打过”等。
换一个角度,他们五位由于出身不同,成功历程也不同,所谓“识才用才”,表现得自然不同。
李世民跟另外四位最大不同在于,他的“初心”不是打天下,而是“换人做做看”。因为他生长在关陇执政集团,原来隋朝的人才(如李靖、封德彝等)他都认识,收服的对手人才也都因为交过手而认识,所以他需要的是量才器使。刘秀跟曹操原本有自己的班底,革命初期固然努力吸收人才,但刘秀在称帝之后、曹操在赤壁之后,其核心团队就不太有新血加入,他们需要的是展现海纳百川的气度(如推心置腹、跣足出迎)。刘邦和朱元璋则是赤脚打天下,他们靠自己辨认少年时期的弟兄或早期前来投靠的英雄豪杰,哪个是人才、哪个是坏胚,人才又能担当什么任务,他俩的识才天赋应该是最高等级。
无论如何,五位都有自己的一套,也有独特的领袖魅力,使得他们能够将人才聚集在自己身边而击败对手,也因人才鼎盛而让帝国长治久安。也就是说,兵多将广不是一定会赢得最后胜利,灭了前朝当了皇帝也不见得能建立天命,只有得人才者能得天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