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卖点
1.讲述决定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经典战役,带您轻松读懂中国战争史。书中既有壮阔的战役局势,也有精彩的斗智斗勇,作者还写出了故事背后的人心难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怎么打?打仗为何要先办厂、先种树,还要带上自己的棺材?外交官已经成功说降敌方,为何大将还要撕破脸继续进攻?……读罢本书,都能了然。
2.阐释《孙子兵法》的深奥理论,深入浅出,解析胜败原理,传授决策之道。着眼《孙子兵法》的宏观视野:从国家战略到战场布局,从国际形势到敌我心态。引导读者通过理解和应用《孙子兵法》,学会因应时代变化,处理复杂且前所未遇的状况。
3.解析成语、名句、典故,丰富作文案例库。书中分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战争史上的传奇,解读了《孙子兵法》中“后发先至”“穷寇勿迫”等心法口诀,方便我们在写作文、演讲时信手拈来,化为己用。
4.故事简明生动,方便读者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作者文笔古雅平顺,节奏明快,读者可以利用课余、通勤等碎片时间完成轻松愉快的历史阅读。
编辑推荐
这本书从头读到尾,大的感触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导致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越来越像普通人了。比如最
|
內容簡介: |
《制胜之道》以《孙子兵法》为“心法”,讲述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22个战争故事,串讲中国古代战争史。
既客观评价“不战而屈人之兵”“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战争史上的传奇,也推崇戚继光自成体系的练兵术和阵法,分析左宗棠如何在政治经济层面发挥才能助益军事力量。将《孙子兵法》中脍炙人口的“后发先至”“穷寇勿迫”等心法口诀,同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相互印证。并配以简明示意图,具象呈现战争态势。带领读者轻松阅读汉语古籍、重温中国历史、学习决策之道。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简介:
“故事里的中国”丛书一套共7本,分7个主题,讲了近400个故事。书中故事的讲述以《吴越春秋》《史记》《左传》《资治通鉴》及几种“纪事本末”为依据,佐以《孙子兵法》《搜神记》《列女传》《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水经注》《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及“敦煌变文”等多种典籍。故事讲述、典籍节选与精妙评析穿插,补充历史课堂未尽的视角和细节。让读者在快意阅读的过程中,熟悉传统文化、重温历史脉络、提升语文能力。
公孙策致力于“讲故事”已经许多年,讲故事丝丝入扣,讲道理鞭辟入里。就算是初涉历史的年轻学生,或忙碌的社会人,也能在碎片时间里轻松读完这四百个故事。读懂中国历史,读懂典籍。
|
關於作者: |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喜欢以史为鉴。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代表作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史记经典100句》《战国策经典100句》等。
|
目錄:
|
序 :化险为夷是运气,履险如夷才是本事
一、前事
1.兵家祖师爷姜子牙
2.兵圣孙武
二、本事
1.司马穰苴——不战而屈人之兵
2.吴起——为小兵吮疽的大将
3.长平之战——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卒
4.钜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5.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
6.昆阳之战——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经典
7.班超——三十六人威震西域
8.官渡之战——曹操把握住袁绍的每一个失误
9.赤壁之战——心态影响了战术,风向决定了结果
10.诸葛亮——最会处理败战的名将
11.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2.虎牢之战——围点打援,以逸待劳
13.李靖——迅雷不及掩耳
14.徐世勣——智勇忠义兼备
15.高梁河之战——北宋败在逃得比契丹快
16.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7.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猎杀”陈友谅
18.戚继光——近代中国的练兵宗师
19.萨尔浒之战——大明从此不敢望关外
20.左宗棠——政治军事财政算计高手
|
內容試閱:
|
化险为夷是运气,履险如夷才是本事
完成这本历史故事,得到一个很好的收获:由于印证《孙子兵法》,发现那几场改变历史的战役,往往是运气使然,但所有名将都不靠运气,都是凭本事。
例如昆阳之战,是因为玄汉诸将刚好都在昆阳,而王莽大军已经逼近眼前,无处可逃,才造成昆阳“城小而坚,兵多粮足”,否则任凭刘秀再怎么勇敢,恐怕也没机会打赢这么一场扭转乾坤的大战,最终成就了东汉王朝。换言之,当时会出现那样的情境,有运气的成分。(当然不能以此否定刘秀的成功。)
但是名将不靠运气,例如韩信,称得上用兵如神,他暗度陈仓、安渡井陉、木罂渡河,“三渡”都是涉险,却都不是碰运气,而是建立在精确的情报与敌情研判上面。
于是提供给本书读者一个建议:从名将的故事,学他们如何正确执行《孙子兵法》的心法;而战役部分要正反面一起看,看胜方的正确决策,也看败方的失误。
我讲孙子兵法时,最常被问到的,是这两个问题:
现代人学《孙子兵法》干什么?
二千五百年前的兵法书,今天还管用吗?
我的回答,总是先引述一则新闻:硅谷的高科技大厂在近一两年,雇用了一百多名特战部队退役军官。我反问学员:“那可不是少数,而是一两百位喔。不具备高科技知识背景的特战人员,能对科技公司有什么贡献?”
然后我给出我的答案:“硅谷的高科技大厂都曾领一时之风骚,事实上,这个世界也因为高科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而改变。然而,世界变得太快了,变化的面向太广了,变革的内容太深了——这是一个巨变时代,太多前所未遇的状况随时出现,连高科技公司都难以处理,而特战高手正是处理前所未遇状况的专家。”
战场,正是变化最快、最大的地方;战场上每一个士兵的心思都不一样,所以战场又是变化最复杂的地方;同时你可以确定,你的敌人肯定用尽心思制造让你无法预测的状况,正如你肯定也会那样对待他。
这就是现代人学兵法的用处所在:因应巨变时代,处理复杂且前所未遇的状况。
中国的兵法书很多,可是愈往后,兵法书就愈专业,也就是只适用于军事(如布阵、战术编组等)。而《孙子兵法》是心法,从国家战略到战场布局,更能深入分析军队在各种处境下的心态与指挥官处理原则,即使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由于人性并没有改变,所以仍然适用,而且适用于几乎每一个领域,包括商战、管理、投资,乃至就业、跳槽。
特别是后二者,社会新鲜人选择“要不要加入这个企业”,其实跟“要不要发动一场战争”或“要不要转换战场”情况一样——复杂且没有经验可循。
我二十多年前首次讲《孙子兵法》就发现,多数人对经典句解的耐性很低,可是都喜欢听实战印证,也就是历代名将的取胜之道,他们是如何印证《孙子兵法》,或看似不合《孙子兵法》,其实正合《孙子兵法》的精义(例如韩信攻赵)。
因此,这本书完全就是实战印证:包括十场足以扭转天下大势的战役过程,以及十位用兵如神的名将事迹,看他们如何将《孙子兵法》的心法运用于处理“复杂且前所未遇”的状况。
关键战役既然是历史的转折点,本书乃以时间为轴线,自古代到近代,一路写下来,等于顺便将中国历朝做了一次爬梳。同时整理出一张图表,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
公孙策
因为《封神榜》太好看太有名了,我们理解周朝推翻商朝的战争时,很难逃开天道、神仙等浪漫的元素。公孙策先生则是完全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重新理解牧野之战。姜子牙作为总司令,他能够准确把握敌我局势的变化、令数十万天南海北集结而来的杂牌军整齐划一,开战前就料定己方能获胜,确实“如有神助”。
——编者按
兵家祖师爷姜子牙: 牧野之战前姜子牙为什么让已集结的八百诸侯解散回家?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决定性战役,传统说法是黄帝战胜蚩尤的“涿鹿之战”,但那一场战役的神话含量太高。三千多年信史当中的第一场决定天下大势之战,应属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的胜方是“八百诸侯联军”,也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八百个部落。那时候八百个部落各自说不同的语言,穿不同的服装,操不同的兵器,总兵力虽然推估可达数十万人,但肯定是一支完全没有默契的杂牌军。
他们的对手是当时的天下共主殷(商)王朝。根据考古证据,殷商民族的铸青铜技术远高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在新石器时代,那意味着国防科技超级领先,因此它是个好战民族,一贯以武力平服不顺从的部落,军队战无不胜。虽然一部分军队远征东夷,但是朝歌(殷王朝都城,在今河南境内)政府仍然动员了七十万部队,服装、武器整齐划一,指挥系统明确。
但是,结果却是杂牌军大胜正规军:杀死十八万人,俘虏三十三万人。联军为什么能赢?所有功劳都指向一个人:联军总司令姜太公,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兵家的始祖。
姜太公是尊称,他还有很多名字:本姓姜,名牙;祖先封地在吕,所以又称吕牙;《史记》称他为吕尚;小说里称他姜尚;民间则多半称他姜子牙。古人名字中间加个“子”是尊敬之意。
起初,姜子牙空有一肚子本事,却只能在殷商都城朝歌屠牛为生(摆牛肉摊)。当时,由于殷纣王无道,人心离异,诸侯都心向西伯,也就是周文王姬昌,很多才学之士投奔西岐的周国。姜子牙既然不得志于殷,也就转去西岐碰碰运气。
姜子牙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去向西伯自我推销,而是每天到渭水滨去钓鱼。据说,他钓鱼的鱼钩是直的,于是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事实上,姜子牙想钓的不是鱼,而是人,也就是西伯姬昌,而且期待“愿者上钩”。终于,给他等到了,西伯上钩了!
那一天,西伯要出外打猎,先卜一卦,卦辞说:“今天的猎获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是霸王的辅佐。”
西伯在渭水滨遇到了姜子牙,一番交谈之后,惊为天人,说:“我家太公曾说:‘将来会有圣人来到我们周国,周国就此兴盛。’阁下莫非就是那位圣人吗?我太公盼望你好久了!”于是载姜子牙一同回城,奉为国师,尊称他为“太公望”,这是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的由来。
西伯采纳姜太公的战略,一方面修德以招揽天下人心,一方面致力富国强兵。渐渐地,天下诸侯(其实都还是部落)三分之二归心周西伯,称他为“文王”,而周集团的实力,此时已经可以跟殷集团相抗衡。
文王崩逝,儿子姬发继位为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师尚父”,取意“师之,尚之,父之”,也就是言听计从、最高礼遇、事之如父。
周武王决定讨伐殷纣王,由姜子牙担任总司令,周军渡过黄河,到达盟津(黄河渡口)。四方诸侯前来会师,为数八百。八百诸侯都主张一鼓作气攻向朝歌,可是武王对他们说:“还不行。”于是诸侯各自回家。
大军集结却无功而返,这不是犯兵家之大忌吗?周武王号召诸侯会师,诸侯来了,却又让大家回去,那不是寻开心吗?
事实上,那是姜子牙的既定计划—先试探八百诸侯的向心力与动员能量。了解己方实力足以一战之后,耐心等待敌方露出破绽。
周武王派出探子,刺探朝歌内部情况,探子回报:“殷已经乱了。”武王问:“乱到什么程度了?”回答:“谗慝小人凌驾贤良之士。”武王说:“还不行。”
探子再去,又回报:“乱象更严重了。”武王:“乱到什么程度?”答:“贤良之士出走了。”武王:“还不行。”
探子又去,又回报:“混乱到极点了。”问:“到什么程度了?”答:“老百姓已经不敢批评、抱怨了。”周武王听到这个,“喔”了一声,即刻将情况告诉姜太公。
姜子牙说:“谗慝凌驾贤良,显示国君是非不明,贤良受到羞辱,国政势必大坏;贤良之士出走,政府将无能解决人民的问题,迟早崩盘;百姓不敢批评、抱怨,显示刑罚太过。殷国的确已经乱到极点,无以复加了。”
于是再向诸侯发出通告,约期会合。周军动员兵车三百乘,虎贲(勇武之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向东进发,再次渡过盟津,与诸侯会合。武王对诸侯说:“这次必须一举成功,我们不可能有下次机会!”
联军在距离朝歌七十里外的牧野集结,周武王与诸侯一同誓师,姜子牙则颁布了他的战斗指导军令:“六步七步”,每前进六步或七步,要停下来齐整队形,然后继续前进;“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军队每刺击四、五、六、七下,必须重整一次队形。
指挥一支来自八百个部落,语言不一样、服装不一样、兵器不一样,人数却多达数十万人(史书记载兵车四千乘,以每乘搭配一百步兵估算)的杂牌军,姜子牙的首要课题是,如何使我军不致因无法辨识而自相残杀;其次是如何让杂牌军发挥整体战力。而“六七”步与“四五六七”伐,就是他想出来的,简单易懂,又能始终维持集体战力的战斗指令。在新石器时代,指挥一个来自八百个部落的数十万人大军团,那称得上是天才设计了。
然而,杂牌军作为锋锐,冲击力却不够。因此,姜子牙率一百名健卒打冲锋,武王率“大卒”(主力部队,包括兵车三百五十乘,虎贲三千人,士卒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人)随后跟进。
纣王这边,虽然人数占优势,可是士卒不愿意为纣王而战,甚至暗自希望周武王能够“拯救他们于倒悬”。周军一发起冲锋,殷军阵脚就出现松动,随后殷军开始“倒兵以战”,也就是自动倒戈,转为帮周武王开路,攻向纣王。七十万大军瞬间崩溃,不可收拾。
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登上鹿台。鹿台由纣王兴建,用来积聚搜刮来的财宝。他登上鹿台,取一种不怕火烧的“天智玉”,将自己环绕起来,然后自焚而死。
周王朝就此建立,周公完善了封建制度,所有部落与姬姓王族各有封地。
东方比较不平静,所以周武王将姜太公封到齐国去维护东方稳定。后来又发生管蔡之乱,于是武王又授权姜太公:“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山东临朐),北到无棣(辽东半岛西部),都得以征伐。”齐国享鱼盐之利,又得到征伐之权,于是成为东方的大国。
而姜太公的兵法就此在齐国流传下来:《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齐国人;在孙武之前,齐国出过一位名将田穰苴,他的兵书《司马法》是“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名将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辅佐汉高祖刘邦的张良,在齐地得到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三国演义》里用兵如神的诸葛亮,也是山东人,他高卧隆中,等待刘备三顾茅庐,不就是姜太公“钓周文王”的翻版吗?以上,能够让我们同意:中国的兵法DNA源自姜太公。
孙子兵法印证
姜太公是兵家祖师爷,当然不能用他的事迹来印证《孙子兵法》,可是《孙子兵法》中却有姜子牙“出现”,在《用间第十三》: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这一段叙述了“汤武革命”成功的一大要素:商汤打败夏桀,因为有伊尹(也就是伊挚)辅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因为有姜子牙辅佐。而伊尹原本是夏朝的人才,姜子牙熟悉朝歌附近地形(屠牛于朝歌,卖饭于盟津,“盟津”就是周武王会合诸侯的渡口)。
换言之,己方的高级人才一旦投靠敌方阵营,就成了敌方的高级“间谍”,因为他能够完全掌握己方虚实。
而周武王与姜太公评估殷国内部“已经乱到无以复加”才出兵,则成为《始计第一》的思想由来: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多数人读《孙子兵法》,总是想要学习“无敌韬略”,所以初读者很容易误以为“计”就是计谋,但孙武的意思却是“计算”,也包含评估的意思。
简单说,殷国兵力强大,必须它内部乱到相当程度,周国与诸侯联军才有胜算。而姜太公先测试了诸侯联军的动员能力,然后运用情报分析,评估殷国与周国的实力消长,认为有胜算才出兵。
也就是说,姜太公主导的牧野之战为“王道之胜”做了最佳示范,因而成为《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