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研究方法为轴线对经济-能源-环境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总结、提炼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为投入-产出模型及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在能源、环境领域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证研究方面,碳排放强度指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CO2排放量)衡量了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评价指标常常被用来作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减排目标时的评价标准,例如中国。本书分别基于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采用乘性SDA和归因分析对中国CO2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部门贡献进行量化研究,并对需求和供给视角下有差异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城市是国家能源的主要消费者,以中国为例,城市能源消费占国家能源消费的85%左右。因此,城市对于国家能源问题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其对国家能源表现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中国的能源问题上,城市间存在着广泛且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别地,伴随着区域间贸易的加剧,城市间能源相关的空间差异呈现越来越显著的趋势。因此,在城市层面,考虑存在空间差异的情况下,制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能源目标和能源政策对中国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改善能源表现至关重要。本书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空间结构分解分析(spatial-SDA)方法评价中国四个直辖市的能源表现并量化分析其能源表现的空间差异。特别地,鉴于最终需求(即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出口、国内省外净流出)对能源表现的重要作用,本书将分别从总体和最终需求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的意义:在理论方面,本书在方法论层面延申了投入-产出模型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比、论述了Leontief和Ghosh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得益于Leontief投入-产出模型的成熟发展,本书建立了基于Ghosh投入-产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中国的能源和碳排放研究中。在实践方面,本书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对中国的能源及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探索。分别从需求和供给的视角,锁定驱动国家能源和碳排放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行业层面,绘制对国家能源和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产业链; 在城市层面,探索国家区域间能源表现空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我国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靠经验和数据。
|
關於作者: |
闫俊娜,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现任教于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建模及政策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3项。2019年度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9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中国节能减排现状
1.3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
2.1投入-产出模型相关文献综述
2.2分解分析方法在能源环境领域文献综述
2.3其他方法在能源环境领域文献综述
2.4文献评述
第3章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3.1投入-产出模型概述
3.2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概述
3.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概述
第4章需求视角下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引言
4.2研究方法
4.3数据来源
4.4实证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5章供给视角下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引言
5.2研究方法
5.3数据来源
5.4实证结果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行业碳排放强度敏感性分析
6.1引言
6.2研究方法
6.3数据来源
6.4实证结果分析
6.5本章小结
第7章中国能源消费和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1引言
7.2研究方法
7.3数据来源
7.4实证结果分析
7.5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8章能源表现的空间差异——以直辖市为例
8.1引言
8.2研究方法
8.3数据来源
8.4实证结果分析
8.5结论
第9章结论与展望
9.1研究工作总结
9.2研究展望
附录A中国能源表现变化的归因分析结果
附录B直辖市间能源表现空间差异的直接空间结构分解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