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印刷电子是一项非常贴近应用的新兴技术,随着无机纳米材料开始应用于印刷电子领域,相关方向的研究越来越被科研界和产业界重视,中国在印刷电子领域的发展也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书作者在印刷电子材料与技术领域深耕近20年,基于深厚的科研与教学背景撰写此书,各章节以描述基本原理为主,辅以大量实例与图表,在突出其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同时,深入浅出,避免了烦琐的数学描述,既适合从事印刷电子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学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对具有大学物理、化学基础的各行业读者,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七章,第1章概述了印刷电子的起源与发展,对印刷电子的技术特征、应用领域及所用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对本书将要重点介绍的各种印刷电子材料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可印刷无机导电材料、有机与复合导电材料、电介质材料以及印刷电子基材,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印刷电子材料的诸多门类。第六章专门针对导电油墨制备与后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这是导电油墨在整个印刷电子技术中所起到的基础核心作用所决定的。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的书籍系统介绍与此相关的内容。第七章介绍了一类印刷电子技术典型的应用产品——柔性透明导电膜。考虑到印刷电子本身的学科交叉性,读者可能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因此本书各章均以描述基本原理为主,辅之以大量实例与图表,避免了烦琐的数学描述,突出其基础性与前沿性。作为一本专门介绍印刷电子材料的书籍,本书既可以作为印刷电子学的入门读物,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度,适于具有大学物理、化学基础的读者。同时,本书可供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于从事印刷电子研究与实践的研究生与科研人员阅读。
|
關於作者: |
莫黎昕
男,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刷电子材料与技术,瑞典林雪平大学有机电子实验室访问学者,国际印刷电子标委会(IEC TC119)委员,曾获雅昌教育奖、北京印刷学院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教wei高校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与项目资助,2021年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发明创业项目金奖、2019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指导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京彩大创”等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参编教材、书籍4部,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件,向企业转化4件。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印刷电子的起源与发展
1.2 印刷电子的技术特征
1.2.1 印刷电子与微电子
1.2.2 印刷电子与经典印刷
1.3 印刷电子应用领域
1.3.1 印刷显示
1.3.2 印刷传感
1.3.3 印刷储能
1.3.4 印刷太阳能电池
1.3.5 其他
1.4 印刷电子工艺
1.4.1 新型印刷电子技术
1.4.2 印后烧结技术
1.5 印刷电子材料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可印刷无机导电材料
2.1 引言
2.2 金属材料
2.2.1 银
2.2.2 铜
2.2.3 金
2.2.4 金属材料在印刷电子中的应用
2.3 碳材料
2.3.1 富勒烯
2.3.2 碳纳米管 (CNTs)
2.3.3 石墨烯
2.3.4 碳材料在印刷电子中的应用
2.4 新型无机导电材料
2.4.1 液态金属
2.4.2 MXene
2.5 半导体材料
2.5.1 硅基半导体
2.5.2 过渡金属氧化物 (MOS)
2.5.3 过渡金属硫化物 (TMDs)
2.5.4 过渡金属氢氧化物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可印刷有机与复合导电材料
3.1 引言
3.2 有机导电聚合物材料
3.2.1 具有不同载流子的导电聚合物
3.2.2 导电机理
3.2.3 合成方法
3.2.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3 有机小分子导电材料
3.3.1 并五苯与杂环并五苯小分子材料
3.3.2 芳胺类蓝光小分子材料
3.3.3 蒽类 (二芳香基) 衍生物
3.3.4 咔唑类蓝光小分子材料
3.3.5 有机小分子的导电机理
3.4 有机导电复合材料
3.4.1 导电机理及影响因素
3.4.2 有机导电复合材料的分类
3.4.3 制备方法
3.4.4 发展前景
3.5 有机与复合导电材料的应用
3.5.1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3.5.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OFET)
3.5.3 有机太阳能电池
3.5.4 电致变色
3.5.5 热电发电机与温度传感器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可印刷电介质材料
4.1 引言
4.2 极化原理
4.2.1 电子极化
4.2.2 原子极化
4.2.3 取向极化
4.3 介电性能表征
4.3.1 电容量
4.3.2 相对介电常数
4.3.3 介电损耗
4.3.4 介电弛豫
4.3.5 击穿电场
4.4 有机电介质
4.4.1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4.4.2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用有机电介质
4.4.3 生物高分子电介质
4.5 无机电介质
4.5.1 钛酸钡
4.5.2 CCTO
4.5.3 其他铁电材料
4.6 复合电介质
4.6.1 不同类型的复合电介质
4.6.2 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4.6.3 影响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介电性能的因素
4.6.4 复合电介质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印刷电子基材
5.1 引言
5.2 印刷电子基材性质
5.3 高分子基材
5.3.1 高分子薄膜表面处理
5.3.2 BOPET薄膜
5.3.3 PEN薄膜
5.3.4 PI膜
5.4 纸张基材
5.4.1 纤维导电纸
5.4.2 纳米纸
5.5 新型印刷电子基材
5.5.1 可拉伸基材
5.5.2 可自愈基材
5.6 柔性玻璃
5.7 纤维织物
5.8 铝基
5.9 陶瓷材料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导电油墨制备与后处理技术
6.1 引言
6.2 导电油墨的组成与性能
6.3 导电油墨制备技术
6.3.1 金属纳米颗粒导电油墨制备技术
6.3.2 金属有机化合物导电油墨制备技术
6.4 导电油墨印后处理
6.4.1 热烧结
6.4.2 光子烧结
6.4.3 其他后处理技术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柔性透明导电膜
7.1 引言
7.2 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膜
7.2.1 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膜简介
7.2.2 制备方法
7.3 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
7.3.1 超薄金属透明导电膜简介
7.3.2 制备方法
7.4 导电高分子透明导电膜
7.5 碳基材料透明导电膜
7.6 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膜
7.6.1 金属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简介
7.6.2 制备方法
7.7 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
7.7.1 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简介
7.7.2 制备方法
7.8 柔性透明导电膜应用与发展
7.8.1 柔性透明导电膜的应用
7.8.2 柔性透明导电膜发展要求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印刷术*早用于文字、图像信息的复制传播。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印刷技术的功能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向多功能、交叉性方向发展。 印刷技术越来越多地与材料、化学、物理、电子、生物等学科交叉融合,其产品的多样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在一些新兴产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如印刷显示、印刷光伏、印刷传感等。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见证了印刷技术从图文信息复制到功能性拓展这一转变过程,是一项颠覆性技术。我则有幸见证并亲身参与了我国印刷电子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2005年,我在硕士阶段便接触到了印刷电子方面的研究课题,毕业论文 《导电油墨构成与导电性能关系的研究》从无机和有机导电材料两方面研究了导电油墨的构效关系。
2008年我来到天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仍然选择了印刷电子材料,博士论文 《保护剂对纳米银喷墨导电墨水性能的影响研究》进一步对纳米银导电油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2011年我回到北京印刷学院工作,加入了北京市印刷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印刷电子材料与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近20年。在这20年间,我有幸得到了一批国内印刷电子领域知名学者的指导,包括邹竞院士、李路海教授、崔铮研究员、宋延林研究员、杨力研究员等,目睹了中国印刷电子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我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第1次有写一本关于印刷电子材料的专业书籍的想法是在2015年,当时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工程专业进行了培养方案修订,增加了“印刷制造”培养方向,其中印刷电子是*为重要的一个支撑。但彼时受制于自身的积累还不够,于是直到2019年我才正式着手撰写本书。本书共分7章。第1章概述了印刷电子的起源与发展,对印刷电子的技术特征、应用领域及所用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对本书将要重点介绍的各种印刷电子材料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到第5章分别介绍了可印刷无机导电材料、可印刷有机与复合导电材料、可印刷电介质材料及印刷电子基材,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印刷电子材料的门类。第6章专门针对导电油墨制备与后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这是由导电油墨在整个印刷电子技术中所起到的基础核心作用所决定的。同时,这也是我自己多年深耕的研究领域,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的书籍系统介绍与此相关的内容。第7章介绍了一类印刷电子技术典型的应用产品——柔性透明导电膜。考虑到印刷电子本身的交叉性,读者可能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因此本书各章均以描述基本原理为主,辅之以大量实例与图表,避免了烦琐的数学描述,突出其基础性与前沿性。作为一本专门介绍印刷电子材料的书籍,本书既可以作为印刷电子学的入门读物,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深度,适于具有大学物理、化学基础的读者。同时,本书可供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于从事印刷电子研究与实践的研究生与科研人员阅读。
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方一、辛智青、李亚玲、韩少波、李修、孙志成、陈寅杰、韩璐、梁丽娟、王旭亮、李晓明、经鑫等多位老师的帮助。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崔铮研究员担任本书主审。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王芳冬、马维娟、刘媛琪、赵静、韩紫芸、耿明天也参与了本书的校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出版得到了北京市教wei市属高校一流专业(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程专业)建设经费的支持。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莫黎昕
2023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