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唐人街五城记

書城自編碼: 39131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美]徐灵凤
國際書號(ISBN): 9787514236651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大模型推荐系统:算法原理、代码实战与案例分析 》

售價:NT$ 445.0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逆风翻盘 危机时代的亿万赢家 在充满危机与风险的世界里,学会与之共舞并找到致富与生存之道 》

售價:NT$ 625.0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NT$ 445.0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NT$ 295.0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家、金钱和孩子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57
《 东亚视阈下的明初中琉关系研究(1368-1435) 》
+

NT$ 428
《 历史学家的技艺 》
+

NT$ 481
《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
+

NT$ 203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NT$ 551
《 历史教育哲学 》
+

NT$ 428
《 文化融合:基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文化批判 》
編輯推薦:
选美、舞狮、排华法案、家族移民……全景展示美国唐人街百年历史
通过唐人街,透视百年来华人的奋斗、辛酸、荣辱与命运变迁,华人文化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深情而敏锐……作者的视野穿过了五颜六色的旅游门面,探寻到了独特的社区,这些社区对一些人来说是家,对一些人来说是庇护所,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充满记忆的地方。
——邝丽莎,《上海女孩》《雪花秘扇》作者
☆关于五座城市唐人街真实生活的深度报道,极具感知力和洞察力。
——威廉·王,《旧金山纪事报》
內容簡介:
本书作者出于对自身唐人街经历的探寻,前往五个不同的著名唐人街,采访了生活在这里的众多华人。这五个唐人街,各具特色:旧金山唐人街历史最久、纽约唐人街规模最大、洛杉矶唐人街是好莱坞地标之一、檀香山唐人街拥有最多元族裔、拉斯维加斯唐人街位于购物中心内……作者讲述了五个唐人街的异同、唐人街所受到的歧视、艰苦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唐人街百年来的演变,揭开了在唐人街这个充满活力的缩影背后,深藏其中的华人的生命力与文化底蕴。
關於作者:
徐灵凤,于1977年出生于纽约的法拉盛,第三代华人移民。曾担任《旅游休闲》杂志编辑,也为《国家地理》《沙龙》《旅行者》等杂志撰稿。曾获得过拉德克利夫旅游奖学金、洛厄尔?托马斯旅游新闻奖以及简?欧宝奖。本书曾获2009年美国亚太文学奖。
译者简介:
邢逸帆,媒体人,译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语言学系毕业。
目錄
第一篇 最古老的唐人街——旧金山
第1章 美国佛塔 旅游建筑的背后 / 003
第2章 街头小子 年轻人的唐人街革命 / 022
第3章 拖家带口 家族式移民没那么简单 / 041
第二篇 最大的唐人街—纽约
第4章 城中城 唐人街工业改变了纽约 / 057
第5章 新的中文学校 学着去读、去写,去传承 / 075
第6章 幸运饼干 小饼干的发展讲述着社区的变迁 / 094
第三篇 好莱坞印象——洛杉矶
第7章 唐人街地标 好莱坞和唐人街的长期合作 / 113
第8章 唐人街老家 分崩离析的社区里,孩子们在此相会 / 131
第9章 传道授业 初来乍到者的定心丸 / 145
第四篇 交叉路口——檀香山
第10章 大杂院式唐人街 在这里,“鱼龙混杂”是永恒的叙事 / 161
第11章 邻里之交 本地男孩偶然成了大厨 / 178
第12章 历史的一课 唐人街失意的一代怎么保存过去、塑造未来 / 192
第五篇 最年轻的唐人街——拉斯维加斯
第13章 下一出口,中国城 一个男人开创了新派唐人街 / 207
第14章 全美唐人街小姐 沙漠中的选美皇后与舞狮人 / 227
第15章 新租户 赌城大道上的新一代移民 / 243
后 记 流动中的画卷 / 259
致 谢 / 263
采 访 / 266
参考文献 / 276
內容試閱
有的人到了一个新城市会先打开行李箱,但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当地的唐人街。
这种习惯可能是从我外公外婆那一辈开始的。1960年,他们跨越半个地球,从中国香港来到曼哈顿唐人街。他们后来搬去了皇后区的法拉盛华埠,但就像钟表指针转着圈走一样,他们还是经常回到曼哈顿老街坊。每天早上,他们都坐Q26路公交,再换乘地铁七号线转六号线到运河街。我外公在街上一家幸运饼干厂工作,外婆在附近当裁缝。每天晚上,他们都带着在相熟的老板那儿买好的菜回家。
我想象着他们每天从皇后区到曼哈顿下城的通勤路线,这条路线在纽约市公交图上清晰可见。当我来到这里,我深深感到自己是在循着他们的脚步前行。
1977年,纽约,我出生在法拉盛。我的第一个家是一间昏暗狭小的公寓,天花板漏水,我哥哥总是小心翼翼地拉我避开滴水的地方。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之下的法拉盛开始逐渐从意大利希腊移民区变成今天的华埠。我没有机会跟法拉盛建立更多的感情,在我和哥哥上小学之前,爸妈就带我们搬去了长岛,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好是那边的一大卖点。但长岛不是让我们成为中国人的地方—曼哈顿唐人街才是。
我和唐人街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在这里吃婚礼喜酒, 受洗礼,买杂货,跟大家族里的姨姨、堂兄弟、舅公,还有爸妈的朋友们一起过日子。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这里人人都是我亲戚。
小时候我不喜欢去唐人街。从小孩的身高看过去,唐人街不好的一面都被放大了:街上污水横流,下水道里扔着外卖盒子,人群推推搡搡。但在小孩眼里,唐人街也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们这帮孩子聚在一起,在黑黑的臭水坑上跳来跳去,盯着路边的陌生人看, 对香港进口的龙虾缸子和养小乌龟的池子指指戳戳。我们挤在小店走道里,在老板娘的眼皮底下打开一桶一桶李子蜜饯和陈皮。尽管我们不让人省心,但当我们从橱窗边溜过时,店主们还是会大声招呼我们来尝一口。
我童年记忆中的唐人街跟罗曼·波兰斯基的同名黑色电影a《唐人街》里拍的差不多。但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导演的来头,也没想到他创造的经典范式“忘了吧,杰克……这里是唐人街”将会主导美国电影业几十年。但我并不真正属于唐人街—毕竟我半只脚踏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长岛郊区,那里几乎全是白人。唐人街有很多不同之处:点心店里卖的鸡爪;对外人来说有点儿唐突的行为方式;同一个屋檐下住着一大家子人,互相插手对方的生活;大家说话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大。
这些细节上的不同反映了想法、价值观的不同:不管菜用什么餐具装,有什么彩头—比如为了吉利把鸡爪叫“凤爪”—吃东西就是为了口味和口感,好吃就行,没有那种“食物分脏净”的矫情;嫌贫爱富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不是真贵族,有文化底蕴才是真高贵;一家人聚在一起才能保护你免受外人的误解和偏见,你知道你永远不孤独,永远有依靠;最后,如果声音不够大,没人会听你在说什么。“大声D !”—把声音提高点儿—我妈妈这么告诉我, 推着我走向世界。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离唐人街不远,每天中午我都能步行去那儿吃饭。走向唐人街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复杂的情绪。我是自己主动来的,不是被家人使唤来办事应酬的,我感觉自己毫不起眼, 几乎隐形,还有点紧张。我必须要说粤语,我显得笨嘴拙舌,词不达意。街道还是脏兮兮的,人们仍然又吵又挤,但我喜欢这种感觉。唐人街的历史比我本身更广阔,我的同胞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让我在这座城市找到立身之处。我和唐人街的羁绊远比工作和地缘之外深刻。
几年后,我搬去了曼哈顿东村,离唐人街只有几步之遥。我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唐人街,甚至一周去几次格兰街,跟着一位姓温的老教师学习职场中文(我家里没有这种语境),持续了一两年。我跟杂志社的总编说,学中文是为了我的旅行和写作,他同意了,包了中文课的学费。
小时候,我爸妈的朋友会把孩子送到中文学校,也就是开在唐人街的周末补习班,教小孩讲中文、做传统手工、唱中文歌。尽管这是个排斥异己的社会,但中国家长们还是坚持做这种“留住中国根”的努力。不知为何我爸妈没送我去中文学校,小时候我一度很乐得偷懒。但如今我主动想学中文,发现已经很难学会了。下班之后我步履沉重地爬上格兰街的地铁阶梯去找温老师,上我的成人版中文学校。
温老师风趣幽默,但脾气不好,他在一家名叫“沃思” (Wossing)的小型中文学校当粤语主讲,也兼任普通话老师。现在的孩子都学普通话,但我属于中间世代,出生在最后一波广东移民潮之后,还能说点儿粤语。上课的小教室在中文学校旧办公楼三层,温老师和我坐在里面对话,更确切地说,我坐着,温老师站着,哪怕学生只有我一个。温老师天分很高—当初他毕业之后是要做教授的—但是不修边幅。炎热的夏天晚上,他的汗从系扣衬衫里渗出,灰色的头发一缕一缕粘在前额上。他跟我外公年纪差不多,和我外公一样来自广东台山。19世纪到20世纪间,唐人街的大多数中国移民都是从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来的, 今天,珠三角已经是一个包含香港、澳门在内的制造业中心了。在世界的另一端,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社区,之后又有更多的同胞加入进来,抱团寻求安全感。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温老师和我的公公(也就是我外祖父)毫无相似之处,但我总是把他俩联系在一起。公公安静朴素,温老师比他话多得多。我爸总叫公公“透明人”,因为他皮肤苍白,纤细的蓝色血管密布其下。但爸爸指的也可能是公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没有存在感,模糊不清,难以琢磨。我总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也许这就是我喜欢温老师的原因,温老师和我公公恰恰相反, 雄辩是他的天赋。上课的时候,他试图再进一步,教我写汉字。“你为什么不想学汉字?”他一边问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学了汉字,你就更容易学新词了。”“我年纪太大学不会了。”我答道。我只想多做口语练习,让我的嘴听话点儿,学一些和旅行相关的中文词,这样我在准备唐人街主题的新书时就可以用中文做采访了。温老师的教学法跟我认识的其他语言老师都不一样,比较迂回随性,话题五花八门,从酒店机场到城市职业无所不包。他经常聊一些和我想学的东西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从他突然想到的知识点到他觉得我应该了解的事,不一而足。
尽管不舍得,但我终于要离开纽约到美国各地旅居,体验不同的工作生活节奏。当我来到美国最早的旧金山唐人街,却惊讶地发现这里很陌生。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在中午,唐人街的主干道空空荡荡,商店冷冷清清,想吃一笼包子来救救我的老命,却发现一个包子店都没有。几位中国阿婆从我身边走过,我却听到她们在说英语,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腔,一点儿中国口音都没有。
我不禁疑惑:是什么造就了唐人街?
2003年,我在旧金山目睹了一桩稀罕事。那天在去吃晚饭的路上,我听见了熟悉的消防警笛声,我转过身,以为自己会看见那种白人男性消防员挂在消防车外面的经典场面,但是我错了。这是一支华人组成的消防队,领头的指挥官是个敦实的年轻华人女性,她开着消防车冲过卡尼街,然后消失在街角。
在美国所有的唐人街里,旧金山唐人街最老,也因此受人尊敬。我发现,为了惠及唐人街社区,旧金山消防局甚至开了粤语版的防火安全课。此外,这里的华人家庭已经传了好几代,很多家庭的身份认同更趋近于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旧金山唐人街和金门大桥、恶魔岛一起,并列为旧金山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这里也确实更像个游客区。旧金山唐人街就像一个行星,周围环绕着很多卫星—里士满区、日落区,还有一湾之隔的新兴的奥克兰唐人街。尽管现在很多华人新移民选择住在唐人街外,但这里仍然是低收入移民的第一站。这里仿佛有一种引力,拉扯着各个年龄段的美籍华人回来,在周末和节假日来上学、露营,或者参加特别活动。他们也面对着和我一样的问题。是什么让他们回到唐人街?他们想在这里寻找什么?我开始把这些问题抛给其他人。
非华裔的人总是告诉我他们爱唐人街。“唐人街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他们一边说,一边指着那些家族经营的风筝店,19世纪建成的道观,中药店,还有路边摆出来的促销陶瓷小饭碗。我的朋友简说,她小时候总是在市德顿街一家摆满小玩意儿的店里打气枪,不把每把枪都打空决不罢休。还有朋友说他们难以抗拒唐人街的美食,价格便宜,吃着开心。从橱窗里摇摇晃晃的大块烧腊到街角点心店里颤悠悠的蛋挞,在这里,不用离开西方文化的舒适圈就能体验异国情调,来一场脱离日常的冒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有意义、激动人心、引人入胜的事物。“感觉唐人街原汁原味,”我的一位同事说,“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越是听别人说唐人街,我就越想听唐人街的人怎么说自己—不管是刚搬来的人,还是这里的老居民—是他们保存了唐人街的原貌。早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就预测,随着移民不断被美国主流同化,唐人街最终会在美国消失。然而,旧金山唐人街并没有消失。但如果移民不断迁出,它为什么没有消失? 是什么让唐人街有着跨越时间的凝聚力?今天的旧金山唐人街究竟是怎样的?如果说旧金山唐人街和我在纽约熟悉的唐人街是如此不同,那么美国其他地方的唐人街又是什么样?我发现,在我找到这些小问题的答案、弄懂唐人街对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之前,提出更大的问题没有意义。

建筑物是胡垣坤研究唐人街的重要角度。少年时期,他在图书馆借到一本《旧金山唐人街》,这本书出版于1936年,作者是查尔斯·考德威尔·多比,这也是最早出版的唐人街通史书之一。他很喜欢书里的铅笔速写插图,带着书在唐人街走来走去,把每幅画和现实中的建筑做比较。后来他开始尝试自己画速写,就从自己身边的房子、学校、商店入手。
他从自己的建筑藏书中拿出一本《旧金山唐人街》的复印本,让我看里面保存完好的书页。“了解了这些建筑,也就了解了历史,”他一边说,一边翻过一页速写,上面画着他年轻时曾就读的中文学校,“一代又一代,我们一直被当成外来者。但是证据就在这儿,人们需要了解,打有旧金山那天起,唐人街就已经存在了。”
以唐人街的建筑为窗口,胡垣坤观察到一个现代社区正逐渐成形。固着在美式想象中的唐人街有两大特点—悠久的历史和中美风格杂糅的独特建筑。借着自己的建筑师背景,胡垣坤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研究。1848年,加州淘金热6的消息传到了广东,其时当地正深受内战、干旱、饥荒之苦,人们纷纷涌入旧金山。他们叫加州金山,意思就是“金子堆成的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成千上万的中国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广东乡下男性)迁至美国,修铁路或者种地为生。到1870年,美国约有6.3万华人7,其中四分之三以上都在加州。他们成立了势力强大的家族和商会,一边保护自己利益,一边帮助新移民落脚。“罔顾这些史实,”胡垣坤写道,“今天的游客仍把唐人街看作一个传统文化和建筑主导的‘未同化的外来社区’8,看作一个对中国的简单移植。”他说,人们草率地把唐人街当成异国情调的绿洲, 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真实历史。
我回忆了一下最近一次去唐人街的场景,深以为然:每条街上都有人在拍照,游客们行走缓慢,陶醉在唐人街五彩斑斓的节日气氛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唐人街寻找那种“原汁原味”的中国风,享受文化氛围,正像胡垣坤写的那样,一旦这些游客知道,这些中国风建筑大部分是1906年地震后,中国商人掏钱雇白人建筑师设计来迎合美国大众的种族主义的,这一切就都变味儿了。
胡垣坤指出,地震前的唐人街建筑外观很有西方特色,1906年之前的图纸、照片、文献里,砖房和意大利式维多利亚风格的外墙阳台占主流。研究旧金山唐人街的旧照片时,我看到了马车、鹅卵石街道、带遮阳篷的木瓦房子a,中国风格只存在于招牌装饰上和细节处。之后,白人从唐人街搬到了更富裕的新街区,空置的房子里这才住上了华人。从建筑上看,19世纪后期的唐人街是典型的美国拓荒风格,只是招牌上多了点汉字。
我问胡垣坤,唐人街的建筑设计是刻意为之而不是偶然所得,为什么这一点对你来说很重要?他沉默了很久,最后承认道,非华裔创作的关于唐人街的作品层出不穷,“但作品跟唐人街本身没什么关联”。这些作品大多聚焦在唐人街风格的象征意义上,胡垣坤说,罔顾这里的建筑物和历史。现代唐人街是由最初移民至此并在此地生活多年的中国人重建的,他说,去了解唐人街重建的真相、了解唐人街是对种族主义的回应,是很有价值的。在成长过程中,胡垣坤感到留美华人在这里并不受欢迎,这种敌对的文化环境催生了一种“旅居”的心态,因此,很多中国人都希望最终能返回祖国,落叶归根。他很高兴看到在有生之年,他的子孙后代不必再面临他曾经面对的问题。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尤其是在了不起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年轻的一代更可能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骄傲,而非羞耻。但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能让大家理解他们这代人为什么这么激进,胡垣坤说。
“即使在今天,人们也并不真正了解历史,他们尽可引用日期和事件。”胡垣坤说,但如果没有认识到一开始美国社会反华势力对人们的荼毒,就很难理解在美华人的历史。在淘金热时期, 华工因为接受“贫穷工资”a而被其他人处以私刑,他们的定居点会被烧毁。在这种强烈的种族主义下,加州率先推出了反华法律法规,最终导致美国于1882年禁止了来自中国的移民。当时, 唐人街对华人来说既是走投无路的贫民窟,也是安全的避风港。
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知道唐人街为什么是今天的样子。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胡垣坤把唐人街的历史和旧金山的历史联系了起来—它的迁移、社会地理、城市发展和长期的反华氛围。他说,指出唐人街历史与美国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性,是他倾其一生努力去做的事。
胡垣坤说,在多比的《旧金山唐人街》之前,几乎没有关于美国华人的文章或由华人撰写的文章。当时的华人作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儿。然而,自20世纪60 年代华人觉醒以来,由在美华人书写的有关自身经历的历史、戏剧和小说数不胜数。胡垣坤的童年玩伴兼大学同事麦礼谦建立了一个无可比拟的个人档案,存放着有关在美华人历史的文件,他还有另一份即将被数字化的收藏,囊括了在美国出版过的中文报道。他们共同建立了如今的在美华人研究学科,现代的华人觉醒浪潮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功于胡垣坤和麦礼谦在学术上的努力。
胡垣坤已经从建筑行业退休近10年,但他仍在继续为美国华人历史学会撰写文书、策划展览,美国华人历史学会博物馆里的一个永久展厅以他的名字命名。在胡垣坤书房里的大工作台上,他的一本关于萨克拉门托华人历史的新书正在收尾,书稿中的一张照片是他祖父经营的肉店,胡垣坤本人也在那间肉店打过工。“你知道吗,我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屠夫,”他笑着说,“我可以把一头牛按部位卸成好几块。”
在胡垣坤采光通透的家里,墙上和桌面展示着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品:胡安·米罗的几幅画,一位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插图(展示自己的收藏时,胡垣坤向我保证他不是只收藏中国的艺术品),还有小型的玉雕。他的收藏中,还有19世纪在美华人主题的政治漫画版画。他在1994年与谭雅伦和曾露凌合著的书《美国早期漫画中的华人》(The Coming Man)中详尽地介绍了这些漫画,从视觉角度呈现了那个时代的主流社会对中国移民的看法。胡垣坤家楼上的家庭照片廊展示着他父母的旧画像,还有他的三个孩子、五个孙子孙女的近照。胡垣坤已经远离了唐人街,但他没有忘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