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制度为什么重要: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人文社科悦读坊)
》
售價:NT$
290.0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NT$
340.0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290.0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NT$
345.0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NT$
295.0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750.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收录教育史学家孙培青的研究文献,分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的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评论、自述五部分,共55篇。集中反映作者对中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历史发展的深入思考,展现中华传统教育精神。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孙培青先生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各种论文、写入教材和专著的章节、未刊讲话稿、人物回忆、前言和后记、所作序言和学术自述。多未曾发表,不乏真知灼见。主题大致偏于教育史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的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评论,而以学术自述收官。其中《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讨》《感悟教育史》《认识学习教育史的意义》等尤值得一读。
|
關於作者: |
孙培青(1933—2022),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华东师大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一生从事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研究与教学,尤擅隋唐五代教育和考试研究,著、编有《中国教育史》、《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中华大典·教育典》(十三卷)等。成果获国家出版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等。
|
目錄:
|
目录
中国教育的传统/1
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3
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探讨/17
中华传统教育精神/39
教育改革与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61
中国教育的历史/77
中国教育史概要/79
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118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38
学术自由的稷下学宫/176
论“焚书坑儒”/193
隋唐时期的教育/206
试论唐代《五经正义》编写的历史经验/277
试论贞观时期官学发展的原因/294
唐代考试初探/316
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341
宋代的教育管理/352
清代前期的教育管理/410
中国历代教育的主要特征/459
对中国教育管理发展的基本认识/476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48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503
教育史学/539
教育历史可以借鉴/541
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讨/548
学位论文锻炼独立科研能力/564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571
展望21世纪的教育史研究/584
教育史学科未来的几个问题/596
感悟教育史/605
教育史评论/617
《中国教育史》第一版前言/619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前言/622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前言/625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前言/627
《中国教育管理史》第一版前言/632
《中国教育管理史》第二版前言/635
《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第一卷引言/637
教育思想史所探究和回答的问题/642
从先秦到隋唐教育思想的基本阶段与线索/649
陈东原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贡献/657
《沈灌群教育论稿》编后记/675
《孟宪承讲录》整理后记/677
《孟宪承谈话录》整理后记/679
杜成宪著《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序/681
张建仁著《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序/685
李军著《玄儒佛道教育理论比较研究》序/688
刘桂林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序/693
李露著《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研究》序/698
张伟平著《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序/702
张学强著《拒斥与吸收———教育视域中的理学与佛学关系
研究》序/707
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序/710
张平海著《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1862—1922)》序/714
李剑萍著《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研究》序/720
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序/724
《中华大典·教育典》序/729
展示书院文化的佳作/733
自述/735
求学之路多艰辛/737
认识学习教育史的意义/750
编后记/756
|
內容試閱:
|
本卷是《孙培青文集》第七卷,也是最后一卷,收录的是孙老师各种论文、写入教材和专著的章节、未刊讲话稿、人物回忆、前言和后记、所作序言和学术自述。
第七卷收入的著述成果有着相对集中的主题,有更多未曾发表的文字,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章主题大致偏于教育史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的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评论,而以学术自述收官。因此,第七卷的主题拟定为“中国教育的传统、历史与现时代”。主题由我们先予拟出,呈交孙老师,得到他的允准。
孙老师平时为人处事认真严谨,说话做事“板板正正”,而本卷中不少文章篇什短小,文字亲切自然,颇有可读性。尤其是自述,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生长在闽南海边的农家孩子是如何成长为一位著名学者的。
十多年前,我曾有泉州之行,来到泉州城北的洛阳江边,这是洛阳江的入海口,向东眺望,远处就是泉州湾。虽然洛阳江淤积严重,但江面依旧宽阔。眼前是座宽大的石板桥,伸向对岸,桥长
约二三里。这就是著名的洛阳桥了!走过这漫长的石桥,对岸就是著名的惠安县。泉州湾海边竟然有条洛阳江,有座洛阳桥,江名、桥名竟是取自北方那著名的古都,不禁令人对此地生出几分
好奇和亲切感来。孙老师就是惠安人,他就是从这里走过洛阳桥,走到泉州,然后是厦门、福州、上海……一路行来,离家越来越远。
2020年初冬师母黄医生去世后,我每周都会与他一起去到华东师大丽娃学生宿舍区,在丽娃学生餐厅吃一餐晚饭,然后漫步穿过师大一村的楼栋,回到他住的团结楼。从冬到夏,一易寒
暑。他在师大一村住过几十年,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留着他的记忆。经过一幢楼栋,路遇一位故人,都会引发他的回忆,说起一段段往事。甚至到家了,老人家还未尽兴,会主动邀
请,说:再坐一会儿,聊聊。于是,兴之所至,不知不觉间暮色四合。一次,我说起洛阳桥,他似乎若有所思,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时在泉州读中学,差不多一两周会回家一次,走路,过了洛阳桥,到家就快了。然后,就不再说话。你能感觉得到,他的思绪已然飞离。
2022年初,先是师大一村因疫情封控一个月。春上,整个上海“静默”。他儿子孙璟医生遵要求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这几个月里,孙老师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一应食用起居,全靠自力更生。
真不知道这些日子他是怎么过来的。虽然他身体一向尚好,但在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条件保障都很困难的日子,对任何人都属不易,何况还是望九之龄的老人?大家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办法、各种渠道将食物送到团结楼,接下去就全靠他自行打点解决了。实在难为他!在这段困守“危楼”的日子里,教育学部的青年教师周旭、张礼永,当时已毕业和未毕业的研究生孟祥庚、孙留敏等同学,或给他送去蛋奶菜蔬,或从学校食堂打来饭菜,或设法网购包子等食品,缓解了老人家的生活之难。感谢所有伸出过援手的朋友!
杜成宪
2022年12月补记
认清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对于什么是历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曾存在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开明君主、圣贤豪杰等有威望人物的倡导与推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从中国历史上考察,有社会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的个人,其教育主张和行动有相当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有权势的人,将其教育思想主张付诸实施的可能性较大。但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满足社会群众需要,不能获得广泛响应和支持,其局限会逐渐显露,难以维持长久。《中庸》指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这种随个人存亡而发生或兴或废的事,历史上常有,仅是个人的意志与理想不可能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二种看法认为,阶级斗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阶级的分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各个阶级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权力悬殊,处于很不平等的状态,阶级间
有矛盾,导致发生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程度,效果也很不一样,这与统治集团施政有很大关系。如果统治集团能关心民生,施行德政,改善民生,民众可以自主发展教育事业;如果统治集团只顾自己享受安逸,奢侈挥霍,不关心民生,施行苛政,弄得民不聊生,温饱都无法保证,哪还能顾及教育?阶级矛盾如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最激进的表现就是农民革命,推翻腐败的皇朝,继之未必就能建立有权威的中央政权,可能陷入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使社会处于长时间的动荡之中,军阀混战,造成文教事业的大破坏。待到有强大势力集团形成,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还要进行战乱后的休整恢复,能否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还要看有没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还要具备一些条件才能发展。农民革命对教育是先破坏,后恢复,恢复后是否能正确发展则不能确定,虽有可能,但未必就会实现,所以不能被认定是教育事业一贯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三种看法认为,人的生活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必须学习;人为了生存,要有生存的能力本领,必须学习;人为了融入社会,要遵守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必须学习;人为了自我发展,要提高德智体的素养,必须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也必有师,需要师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教育是古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式和途径有多种。自从学校产生以后,
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由政府主办的称为“官学”,由民间主办的称为“私学”。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和平或战乱直接相关。唐李绛在《请崇国学疏》中说:“故太学兴废,从古及今,皆兴于理化之时,废于衰乱之代。”官学如此,私学也是如此。当社会处于政治清明的和平时期,社会安定,有正常的生活秩序,人群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在温饱无忧之后,人群新的需求是在精神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文化。和平时期的社会环境之下创造的物质条件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机。在古代,人民群众要发展教育,指望皇上圣明,官员清廉,重教兴学;也指望地方士绅乐善育才,就地兴学。在现代民主社会,人民群众需要教育,把发展教育委托给政府来办。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政府的职责。人民群众共同的教育需求与社会舆论是互动的,舆论反映人民群众需要教育的心声,呼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舆论的鼓动积聚形成一股力量,监督政府、推动政府发展教育。若一时条件尚未成熟,不能全办到,可以延长时间,再创造条件,一定会办到。
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真正主要的动力,因为人民群众是稳固的基础,需要是持久的动力。
——节选自:孙培青《感悟教育史》一文,载本书第608-61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