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锦鲤养殖与鉴赏大全](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72517631.jpg)
《
锦鲤养殖与鉴赏大全
》
售價:NT$
352.0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115652034.jpg)
《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
》
售價:NT$
356.0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513947466.jpg)
《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
》
售價:NT$
254.0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20138355.jpg)
《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售價:NT$
301.0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2840376.jpg)
《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售價:NT$
403.0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08191815.jpg)
《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售價:NT$
755.0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3215272.jpg)
《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售價:NT$
1520.0
![喜欢每个今天,喜欢每个句子](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40273439.jpg)
《
喜欢每个今天,喜欢每个句子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1、米兰·昆德拉是当今国际文坛上最具号召力的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探究人的存在之谜,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带来没有“平替”的精神滋养
2、《米兰·昆德拉全集》收录作者全部小说、随笔和戏剧,轻与重、快与慢、刻奇……他的作品里不提供答案,但能给我们一种审慎的安全距离
3、一键收齐米兰·昆德拉全部作品,获精美定制手帐本
|
內容簡介: |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国际文坛在文学地位和作品销量上最有号召力的大师之一,也是历年诺奖得奖呼声最高的西方作家。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奠定他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步入国际文坛。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小说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更是“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他的作品充满哲思,从多维度探究人的存在之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和创作者,为文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的方向。《米兰·昆德拉全集》是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收入作家的所有小说、随笔和戏剧作品,共计16卷,另附赠精美定制手账本。
|
關於作者: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2023),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目錄:
|
米兰?昆德拉全集(全16卷)
1,玩笑
2,好笑的爱
3,告别圆舞曲
4,生活在别处
5,笑忘录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不朽
8,雅克和他的主人
9,小说的艺术
10,被背叛的遗嘱
11,慢
12,身份
13,无知
14,帷幕
15,相遇
16,庆祝无意义
|
內容試閱:
|
【在线试读】:
大约是三个星期前,他在波希米亚的一个小镇上认识了特蕾莎,两人在一起差不多只待了个把钟头。她陪他去了火车站,陪他一起等车,直到他上了火车。十来天后,她来布拉格看他。他们当天就做了爱。夜里,她发起烧,因为得了流感,在他家整整待了一星期。
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他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对他而言,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漂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
她在他家待了一个星期,流感一好,便回到她居住的城镇,那儿离布拉格两百公里。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我方才提及的那个片刻,即我看到了托马斯生活关键的那个时刻:他站在窗前,目光越过庭院,盯着对面房子的墙,在思忖:是否该建议她来布拉格住下?这份责任令他害怕。如果
现在请她来家里住,她一定会来到他身边,为他献出整个生命。
要么该放弃?这样一来,特蕾莎还得待在乡下的小酒店做女招待,那他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他是想她来到他身边,还是不想?
他目光盯着院子对面的墙,在寻找一个答案。
他一次又一次,总是想起那个躺在他长沙发上的女人的模样;她和他过去生活中的任何女人都不一样。既不是情人,也不是妻子。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的床榻之岸的孩子。她睡着了。他跪在她的身边。她烧得直喘气,越喘越急促,他听到了她微微的呻吟。他把脸贴在她的脸上,在她睡梦中轻声安慰她。过了一会儿,他感觉她的呼吸平静了一些,她的脸不由自主地往他的脸上凑。他感到她的双唇有一股微微有点呛人的高烧的热气味。他吸着这股气息,仿佛想啜饮她身体的隐秘。于是他想象她已经在他家住了许多许多年,此刻正在死去。突然,他清楚地意识到她要是死了,他也活不下去。他要躺在她身边,和她一起死。受了这一幻象的鼓动,他挨着她的脸,把头埋在枕头里,许久。
此时,他站在窗前,回想着当时的一刻。如果那不是爱,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