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NT$
280.0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NT$
490.0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NT$
19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NT$
340.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內容簡介: |
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国家建设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背景,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本书采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并且站在现象学的哲学基础上理解与实施扎根理论,收集了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的一线高职院校教师的资料数据,通过三级编码的方式分析资料、抽取类属、整合与提炼理论,回答了高职院校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养成何种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以及养成这些素养的高职院校教师是如何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等相关问题
|
關於作者: |
唐丽,女,1991年10月生人,江苏盐城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院科研岗教师。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师管理、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STEM教学。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管理》等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教.部“科创融教”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参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中国共产党特殊教育史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著作的修改与撰写。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研究问题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教学创新素养研究
第三节教学创新素养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书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第一节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
第二节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
第四节研究资料的收集
第五节研究资料的分析策略
第六节研究资料的三级编码
第七节研究质量的检测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第一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环境
第二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阶段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教学素养
第二节职业素养
第三节信息素养
第四节融通素养
第五节学习素养
第六节个人特质
第七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要素模型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形成大国工匠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形成“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
第四节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与提升路径
第一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
第二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提升路径
第三节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课堂观察提纲
附录四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五接触摘要单(示例)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 3-1本书的基本思路
图 3-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研究的概念框架
图 3-3实地观察情况
图 3-4NVivo 11在编码过程中的使用
图 3-5教案开放编码(局部示例)
图 3-6T2-V1和T3-V1课堂教学开放编码(局部示例)
图 3-7开放编码
图 3-8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模型M1
图 3-9主轴编码
图 3-10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模型M2
图 3-11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过程
图 4-1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等培训的比例
图 4-2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等培训的次数
图 4-3高职院校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创新阻碍时的情绪表达
图 4-4T1教师团队的第一期MOOC建设
图 4-5T1教师团队的第二期MOOC建设
图 5-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中的教学设计
图 5-2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创意来源与教学创新理念
图 5-3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模型
图 6-1高职院校教师教案示例
图 6-2A1教案教学流程部分示例
图 6-3课后阶段学生拓展活动示例
图 6-4教学模式的嵌套使用
图 6-5乡村康养庭院设计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图 6-6T2教师团队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图 6-7多个维度的教学评价(T7教师)
图 6-8总体绿地设计教学目标的重新转换
图 6-9体现“匠魂”的质性评价资料
图 6-10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图 7-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
图 7-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菱形模型
|
內容試閱:
|
前言
创新常被认为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的活动,实际上创新非常“民主”,人人皆可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常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教育术语取代,创新的成果常湮没在繁杂的教学中。约瑟夫·熊彼特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创新。”因此,我们不妨将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称为“教学创新”,将这些教师称为“创新型教师”。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教师需要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并且形成稳定的信息技术认知与思维。这意味着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占据了关键地位。
近些年,高职教育在国家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推进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先进行列提供了制度保障。国家部署与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着力建设智慧校园、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与实训室等,举办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希望通过以赛促改的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因此,研究者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例,探讨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研究其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
素养内涵于心,显然不能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因此研究者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式去探索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在一次次与研究现场各种事实的碰撞中发现事实与真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背后隐藏着其固有的逻辑,质性研究文章的写作难处在于如何遵循方法背后的逻辑去展现资料。虽然有珠玉在前可以参考,但是访谈、观察等片段的呈现总是与理想的“深描”有所距离。本书紧扣“本质寓于现象之中,甚而就是现象”的方法论思想,从生动、丰富的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逐渐抽象出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这一主题。
本书共七章,包括“绪论”“文献综述”“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