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冲突:从“未开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2533513.jpg)
《
冲突:从“未开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
售價:NT$
245.0
![投资金字塔 独创“投资金字塔”交易体系 经典案例分析,图表结合,数据详实 让自己成为股市中赚钱的那拨人](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5493719.jpg)
《
投资金字塔 独创“投资金字塔”交易体系 经典案例分析,图表结合,数据详实 让自己成为股市中赚钱的那拨人
》
售價:NT$
347.0
![瞧,这个诗人(“轻与重”文丛)](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76051780.jpg)
《
瞧,这个诗人(“轻与重”文丛)
》
售價:NT$
347.0
![时刻人文·生长于斯:六朝史上的“地方”(“除了华丽的庙堂与隐秘的山林,六朝历史还存在于各地方当中。”青年历史学者林昌丈作品。回归“地方”,开拓六朝史研究的新视野。)](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7323809.jpg)
《
时刻人文·生长于斯:六朝史上的“地方”(“除了华丽的庙堂与隐秘的山林,六朝历史还存在于各地方当中。”青年历史学者林昌丈作品。回归“地方”,开拓六朝史研究的新视野。)
》
售價:NT$
398.0
![索恩丛书·死敌:太平洋战争,1944~1945](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2834580.jpg)
《
索恩丛书·死敌:太平洋战争,1944~1945
》
售價:NT$
704.0
![时刻人文·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1898—1918)(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的胜利就已在北美唐人街悄然埋下伏笔……)](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7325070.jpg)
《
时刻人文·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1898—1918)(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的胜利就已在北美唐人街悄然埋下伏笔……)
》
售價:NT$
469.0
![天历探原](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108079664.jpg)
《
天历探原
》
售價:NT$
301.0
![重构制度:明清珠江口盐场的灶课、市场与秩序](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2843353.jpg)
《
重构制度:明清珠江口盐场的灶课、市场与秩序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耳光响亮》创作于1996年,是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的经典长篇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七八十年代的城镇生活为背景,以牛翠柏的视角讲述了“父亲死亡”后,一家人的命运遭际。小说写出了60年生人在“精神父亲”消失后的迷茫、惘然与成长,真实再现了60年代生人的精神启蒙过程。该小说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为电视剧《响亮》及电影《姐姐词典》,其中蒋勤勤因扮演牛红梅一角而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
關於作者: |
东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生。有四部长篇:《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回响》。其中,长篇小说《回响》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获第十五届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他的小说已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尾巴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从现在开始,我倒退着行走,用后脑勺充当眼睛。那些象征时间的树木,和树木下纷乱的杂草,一一扑入我的后脑勺,擦过我的双肩,最后消失在我的眼皮底下。我看见时间的枝头,最先挂满冰雪,然后是秋天的红色叶片,然后是夏天的几堆绿色和春天的几簇鲜花。我马不停蹄地倒走着,累了就看看电视或倒在席梦思上睡觉,渴了就从冰箱里拿出易拉罐止渴。我沉醉在倒走的姿态里,走过20年漫长的路程。一顶发黄的蚊帐拦住我的退路,它像一帧褪色的照片,虽然陈旧但亲切无比。我钻进蚊帐,躺到一张温热的床上,想好好地放松一下自己。
我睡在20年前某个秋天的早晨,一阵哀乐声把我吵醒。我伸手摸了摸旁边的枕头,枕头上空空荡荡。我叫了一声妈妈,没有人回答,只有低沉沙哑的哀乐,像一只冒昧闯入的蝙蝠,在蚊帐顶盘旋。窗外不太明朗的光线,像是一个人的手掌,轻轻抚摸对面的床铺。我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两声哈欠,朝对面的床走去。父亲已不在床上,只有哥哥牛青松还睡在迷蒙的光线里,鼾声从他的鼻孔飞出来。
我对着门口喊牛正国,何碧雪,你们都哑巴了吗?牛正国是我父亲的名字,何碧雪是我的母亲,这是我第一次直呼他们的大名。屋外静悄悄的,他们好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抓起床头的衬衣,匆忙地穿到身上,把第五颗纽扣塞到第四颗扣眼,用第一颗扣眼套住了第三颗纽扣,胸前的衬衣乱得像一团麻,正如我乱七八糟的心情。呜呜地哭着,我走出卧室,看见母亲坐在一张矮凳上。她坐得很端正,双手扶着膝盖,两只耳朵夸张地晃动,认真地聆听收音机里的声音。收音机像一只鸟悬在她的头顶,声音如雨点浸湿她的头发和眼睫毛,仿佛有一层薄薄的烟灰慢慢地爬上她脸蛋,她的脸愈来愈难看,愈来愈严肃。她轻轻地对我说:毛主席逝世了。
说这话时,她并不看我,试图从凳子上站起来,但她的身子晃了几晃,几乎又跌到凳子上。等她终于站稳,我发觉她的双腿像风中的铁丝不停地颤抖。我突然感到全身发冷,对母亲说爸爸不见了。母亲的目光扑闪一下,说他可能去学校了吧,但他从来没走得这么早。我朝窗外望了一眼,夜色在我凝望的瞬间匆匆逃走,白天的光线铺满街道,窗口下那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依然黑沉沉的,像是夜晚脱下的一堆衣裳。
中午,朝阳广场上聚满了悼念毛主席的人群,我跟随母亲坐在兴宁国营棉纺织厂的队列里。太阳像一个快要爆炸的火球,烤干了木器厂的粉末,烧烂了路旁废弃的单车轮胎。许多人把书本和报纸盖在头上,他们的脸膛一半明亮一半阴暗,撕报纸的声音和放屁的声音混淆在一起。悼念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我坐在母亲的肩膀上,看见整个广场被黑压压的人头淹没,妇女们结着辫子,男人们留着小平头,偶尔有几个光脑袋夹杂在人群中,像是浮出水面的匏瓜。会场的右角,静静地裂开一道口子,杨美一丝不挂地朝会场中央走来,用一张破烂的报纸蒙住双眼,身上的污垢像鱼的鳞片闪亮。在朝阳路、长青巷,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得这个从不说话、从不穿衣服、脑子里有毛病的杨美。没有人阻挡他,他所到之处人群纷纷闪开。眼看着他要走进棉纺厂女工的队列了,几个未婚的女工发出尖叫。这时,一位肥胖的公安从人群中闪出,像一座山堵在杨美的面前。杨美撞到公安的身上,就像撞到一只吹胀的气球上被弹了回去。杨美撞了几次,没有把面前的气球撞倒,便扭过身子准备改变路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