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NT$
245.0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还原东周曾国历史,追寻荆楚文化渊源!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队长、曾侯乙墓发掘负责人谭维四亲自作序!
◇知名作家、《南渡北归》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
◇华语世界开创性全景呈现中国百年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史诗巨著。
◇海量珍贵史料、人物访谈和数百幅文物、历史图片,引领你进入真实的考古现场。
◇11部巨著,带你探寻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感受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
◇数不尽的地下宝藏,震动海内外的神奇文物,带你感受中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考古学家吴九龙、韩金科、许宏、沈辰,文化名家范咏戈、李炳银、贺绍俊、张志忠,知名作家、诗人王久辛、何三坡联袂推荐!
◇贾兰坡、石兴邦、邹衡、赵其昌、侯良、白荣金、于善浦、麦英豪、林向、王学理、谭维四、单霁翔、吴如嵩、吴九龙、韩金科、沈辰等十几位遗址发掘亲历者,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专家撰文追忆!
◇《考古中国》系列作品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世界读者广泛瞩目!
|
內容簡介: |
编钟,是商周时代上层社会的专用乐器,更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因此成为先秦时期风靡一时的随葬重器。1978年9月,在湖北随州郊区的一片工地之下,一套完好无损、音色纯正的编钟重见天日,这就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然而,翻遍史籍,却难以找到“曾国”的痕迹。“曾国”是什么国?“曾侯乙”又是谁?这套堪称稀世珍宝的编钟,为何出现在江汉平原这个无名之国的土地上?
本书通过对曾侯乙墓考古亲历者的采访,完整再现了曾侯乙墓发现、发掘的全过程;通过对出土文物的分析,推测了曾国的历史进程、与楚国的关系和大致灭亡时间;作者还对古代的丧葬制度、古墓后世被盗的时间、盗墓贼进入洞后的奇特遭遇,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本书是利用考古材料还原一段不见史载的历史的成功尝试。
|
關於作者: |
岳南,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等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为“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另有《岳南大中华史》等考古文学作品多部,并以英、日、韩、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发行数百万册。
|
目錄:
|
序 往事如昨忆犹今(谭维四)
序章
第一章 发现与困惑
第二章 探铲下的古墓
第三章 从随县到北京
第四章 墓穴?水窟
第五章 水中潜伏的隐秘
第六章 珍宝初现
第七章 去来两无踪
第八章 墓室大清理/215
第九章 历史的印痕
第十章 楚国沉浮
第十一章 穿越历史的迷雾
第十二章 豪华的地下乐宫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往事如昨忆犹今
春夏之交,岳南先生把刚刚完成的书稿《旷世绝响》寄来,嘱我阅后提些意见,顺便写一篇简单的序言。我作为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有幸主持了曾侯乙墓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目睹了一批珍贵文物面世,对当年的人与事及发掘过程较为了解,此前又看过岳南先生与友人合著的以考古发现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风雪定陵》等书,并认为以这样的文学形式反映古代文化遗产的发现与发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于是便愉快地答应下来。
屈指算来,曾侯乙墓从发现到发掘工作全部完成,至今有31年。若按湖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共同为发掘者庆功授奖的1979年3月26日为这一事件完全结束的标志,则正好是30周年。30个春秋一晃而过,发掘时还算年轻的我渐入老境。有人说往事如烟,但有些往事并非如烟,也并未全部付之红尘,它仍存活于事件本身和一代代人心中,并随记录者、研究者不断发现、发掘、研究、传播,而长久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里。翻看岳南先生的书稿,我的感觉正是如此,面对一页页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那难忘的日日夜夜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稀世珍宝,再度浮现在我的眼前。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10年“文革”浩劫中渐趋苏醒,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1978年,武汉空军驻随县部队于营区山冈平地建造厂房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有明显盗洞的大型古墓。经报请省、中央批准,湖北省博物馆与襄阳地区、随县的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进入现场进行抢救性大规模考古发掘。这便是后来轰动中外的擂鼓墩一号墓,即曾侯乙墓。此项发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20世纪中国境内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曾侯乙墓位于随县西郊一个山冈上,坑口呈不规则多边形,规模宏大壮观,棺椁与随葬品匿藏于13米深的山冈底部。木椁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如此规模的木椁墓,为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发掘后,发现棺椁如初,彩绘清新亮丽,如同刚下葬一般。虽有盗洞深入墓穴深处,但因下面积水深达3米,盗墓贼下手极其困难,因而从发掘情况看,对整个墓室干扰不大,墓内共出土珍贵文物15 000多件。这些文物种类繁多,世所罕见,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用器具、丧葬用品、工艺装饰品等等,应有尽有。虽墓内椁室积水颇深,并有部分淤泥塞于椁底,但随葬器物大多排列有序,没有移位,这为考古人员研究古代葬制、礼仪等创造了条件。器物出土后,经过清洗,光亮如新,灿烂生辉。器形设计之巧,制作之精,规格之高,令人叫绝,许多种类在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首次发现的。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确认,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器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达143件(套),其中国宝级9件(套)。一个墓内出土的国家一级和国宝级文物如此之多,在湖北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没有几处可与之匹敌。最令人瞩目的是一架青铜编钟,由大小65件组成,重达2.5吨,出土时仍保持下葬时的姿态,整套编钟有序地悬挂在一副铜木结构的彩绘梁架上,不但完好无损,且能发出纯正、优美的乐音。经专家测试,全套编钟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至今仍能演奏古今乐曲。埋藏两千多年的编钟重新出土奏响,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奇迹”。
除了精美珍贵的文物,这座古墓深受世人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出土的文字资料相当丰富,堪称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著名的《汲冢书》发现之后,1700多年来一座墓葬中出土文字资料最多的。正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古代文字出土,才使许多湮没日久的历史谜团得以破解。通过对出土器物和文字对比考释,擂鼓墩一号墓墓主是古代江汉地区曾国一位名叫乙的男性国君,生活于战国时期,下葬具体年代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距今已2400多年。墓主身份之高、入葬年代确切、随葬器物又如此丰富的古墓葬,在湖北省属首次发现,整个中国同类墓葬也为数不多。另外,曾侯乙墓恰好位于荆楚大地通向中原大地的随枣走廊,这是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南方荆楚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交流荟萃之区,其文化内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可以说,曾侯乙墓的发现与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项重大的考古收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人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历史、科技、艺术等学科的认识。或许,正是有了这诸多的“奇迹”和非同凡响的伟大创举,才促使作家岳南先生产生了采写的欲望与冲动,并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奉献于读者面前。
历史的契机于漫不经心中突然降临。如同世界上许多重大考古发现都肇始于野外修路造房、挖坑筑坝一样,曾侯乙墓的面世,正是源于当地驻军的一次偶然性施工。
1977年春,随县城郊武汉空军雷达修理所官兵,正在一个名叫东团坡的小山冈上扩建厂房。之所以选中东团坡施工,与擂鼓墩周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相关。擂鼓墩位于随县城西郊?水河畔,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杜越椒叛乱奔随,楚庄王率师追击,至此筑百尺高台擂鼓进军,因此得名。
在部队进驻擂鼓墩之前,此处是一片荒山野岭,草树丛生之地,方圆十几里没有人烟。一代霸主楚庄王在此筑台追敌,后来的历史情形已不可考,据近代以来的当地老人回忆,自大清朝垮台断气,民国建立之后,各路军阀兴起,此处便成为游兵散勇、土匪、盗贼经常出没的场所,许多绑票、撕票、砸孤丁等杀人越货的血案多发生于此。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陷华中重镇武汉,兵锋直指宜昌和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大队人马沿长江和汉水流域向西推进。1939年初,日军占领随县,兵营驻扎在地形高耸、易守难攻的擂鼓墩,并在这一地区挖战壕,筑碉堡,建造军事设施,擂鼓墩一度成为戒备森严的军事禁区。抗战胜利后,日军溃退,此处复为一片荒山野地,山冈上遍布刺槐、松树、野草和乱坟堆。远远望去,一片鬼气迷蒙,惊悚萧杀的景象,每到夜里,经常有鬼火飘荡,冤魂出没。若无丧葬迁坟等特殊事宜,当地百姓极少到擂鼓墩一带来往走动。有放牛娃因打盹儿走神,一不小心让牛溜上了山冈,便立即邀约几个伙伴,手拿棍棒石头等防身之物,面带惊恐之色,一溜小跑蹿上岗地,迅速把牛带下,以免遭到传说中的鬼魂怪兽的暗害。到了1965年,由于一批军人的到来,此处的面貌才有所改变。
这年秋,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雷达兵部欲筹建一个军械雷达修理所,此前曾在湖北境内的武昌、咸宁、孝感、应山等地选了几处所址,均不甚满意。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刘丰得知此情,便找到自己的老友、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张体学问计求援。张省长当时在随县大洪山蹲点搞 “四清运动”,对随县的山山水水颇多了解,很干脆地推荐了擂鼓墩这块地盘儿。未久,负责营建工程选址、勘察设计的雷修所副所长王家贵奉命率领几名助手先行来到随县勘察。当一行人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北出随县城,约行一公里抵达汉水河畔时,一股清新湿润的气息迎面扑来,众人顿感精神大振,烦劳祛失。过水继续前行,但见前方山冈起伏,雾气茫茫,以高大的擂鼓墩土台为坐标,向东约一公里,有水自北向南流过;往南约2.5公里,有涢水自西往东而来,与水相汇。两条大河交汇处,堤高床宽,地势开阔,水卷浪急,颇具浩浩荡荡的威势。与擂鼓墩相距约一公里处有东团坡、西团坡两个突起的山冈,高出河床一百余米。山坡依山傍水,群松林立,草木茂盛。登之弥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满眼丛绿。蓝天碧野,云卷云舒,秋风徐来,郁香满袖。此处确是一块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
面对如此静谧、空灵、优美的自然环境,曾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过三年建筑学的王家贵大喜过望,当即表达了不再他去,且留此地安营扎寨的愿望。陪同的地方官员出于对解放军的信任和尊敬,实话实说,概言此处乃一处平时没人敢踏进的荒山野岭和乱坟岗,当地百姓视为不吉之地,不祥之所,奉劝不明就里的王副所长三思。深通建筑之道兼懂几分风水与丧葬之学的王家贵听罢,微笑着摇头道:“古书上曾有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我想就是指类似的山川景物,勘察地形地物不能只看表面,像这样的山势水流,正合古代风水宝地的标准,是建陵修墓的好地方,说不定这乱坟岗下就埋葬着帝王将相的陵墓和大批珍宝呢!”
此时的王家贵还没有读过晋代著名学者郭璞所著的不朽名著《葬书》,亦不知这部大著中所说的 “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之不易,同样不知 “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等等古老神秘的点穴作法之道。他只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奇妙感觉顺便一说而已,这时的王家贵没有意识到,12年后,他的这几句话竟验证了一段历史真相——一个神秘国家的王侯将相们延续了二十几个世纪的埋葬之所与无数奇珍异宝就埋藏在这片山冈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