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超实用 阳台花园的设计与布置:阳台花园入门书 适合小白 园艺爱好者阅读 手把手教你造园技巧和步骤](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71347284.jpg)
《
超实用 阳台花园的设计与布置:阳台花园入门书 适合小白 园艺爱好者阅读 手把手教你造园技巧和步骤
》
售價:NT$
305.0
![周期真实义1](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21769494.jpg)
《
周期真实义1
》
售價:NT$
704.0
![信用之灾:暴力、钱荒、泡沫与英国金融革命](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59873323.jpg)
《
信用之灾:暴力、钱荒、泡沫与英国金融革命
》
售價:NT$
551.0
![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分层](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3236028.jpg)
《
变迁中的中国社会分层
》
售價:NT$
500.0
![神话的终结:从开疆拓境到画地为牢的美国史(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从自由主义到特朗普主义,一部美国百年扩张主义的失控史)](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5583212.jpg)
《
神话的终结:从开疆拓境到画地为牢的美国史(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从自由主义到特朗普主义,一部美国百年扩张主义的失控史)
》
售價:NT$
449.0
![封神演义绘本1-5(套装全5册)](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1/2024121300175X.jpg)
《
封神演义绘本1-5(套装全5册)
》
售價:NT$
893.0
![独一无二的战争](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5/9787208187528.jpg)
《
独一无二的战争
》
售價:NT$
500.0
![天京之围(谭伯牛代表作,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4/9787545585308.jpg)
《
天京之围(谭伯牛代表作,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综合范式一书是突破传统法经济学发展困境的有益尝试,是国际私法回归历史研究、基础概念研究和法理研究的杰出代表。
|
內容簡介: |
法律经济分析的任务不应仅限于对某个具体规则的实证分析,更根本的任务应在于解释一种法律运作的整体秩序(overall order)是如何实现的,这个“秩序”并非集中体现在某一个法律部门或某一个国家,它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这种“解释”可以通过对某个时间、某个空间下的某个概念(制度)的考察来完成。因此,本书设定了“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历史平台,来考察“承认法律域外效力”这个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制度),从中构建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综合范式。所谓经济分析的综合范式,就是避免拘泥于某一类经济学理论或方法,而是综合运用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经济学领域的成本收益理论、博弈论、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供给需求理论,此外还涉及了法律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理论和方法,对“承认法律域外效力”这个概念(制度)进行较为完整和生动的解释,达致了本书所认为的一幅关于国际私法乃至整个法律制度经由“竞争与合作”的途径实现“自身进化”秩序的全新图景,进而希冀对于部门法理学、国际私法史、国际私法基本理论以及法律经济分析基本理论的研究发展能有所启发和助益。
|
關於作者: |
王国语,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空间法、航天法、国际空间政治。研究领域包括外空军控、空间碎片、外空自然资源开采、巨型星座管理、外空使用核动力源、遥感、外空活动中网络安全等问题的法律政策分析,外空规则国际谈判、外空国际争端预防与解决,国家航天立法等。
发表外空领域中英文文章50余篇,完成外空领域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完成研究报告150余万字。
连续十年参加联合国框架内外外空国际规则一线谈判,深度参与国家航天立法工作,熟悉国内外航天法律政策现状,掌握关键谈判对手动向,对外空安全规则博弈态势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是我方唯一长期坚持在科研和谈判一线的外空法律政治研究人员。参加各类一轨、二轨线上国际会议近百次,具有丰富的航天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经验。多项研究成果被外交部、战支某部、国家航天局等相关部门采纳。
|
目錄:
|
导言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对“承认”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目的和价值4
一、研究目的4
二、研究价值5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6
一、研究思路6
二、基本方法7
第四节 主要内容、创新和不足7
一、主要内容7
二、创新之处9
三、不足之处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第一节 法律经济分析范式文献综述12
第二节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文献综述14
第三节 “承认”问题文献综述19
第四节 “承认”问题经济分析的研究现状之述评20
第五节 小结20
第二章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21
第一节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21
一、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及任务层面来看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22
二、从国际私法的要素层面来看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23
三、从国际私法法律关系层面来看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23
四、从国际私法冲突关系层面来看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25
第二节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视角32
一、视角划分两分法之批判33
二、分析视角的划分34
三、划分分析视角的意义34
四、分析视角的统一性、对立性和相对性34
第三节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价值取向36
一、“效率唯一论”的批判36
二、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37
三、不同视角下的价值取向38
第四节 国际私法的经济功能42
一、管辖权配置的概念、主体及对象43
二、管辖权配置的途径44
三、管辖权配置的作用46
第五节 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式49
一、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综合范式的方法论49
二、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综合范式的经济学理论工具53
三、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综合范式的理论主线54
第六节 小结54
第三章 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主流范式分析的实证性检验56
第一节 成本收益分析56
一、个人视角下适用内外国法成本收益分析之实证性检验57
二、国家视角下适用内外国法成本收益分析之实证性检验60
三、国家视角下“承认”的成本收益界定64
四、国家视角下“承认”的边际成本收益分析的实证性检验68
第二节 博弈分析71
一、两个国家的视角——囚徒困境博弈分析72
二、三个国家的视角——公共物品供给博弈分析73
三、“承认”问题的合作博弈分析——对“第一处错误”的纠正尝试74
四、“承认”问题的重复博弈分析——对“第二处错误”的纠正尝试75
五、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解释——对“第三处错误”的纠正尝试76
第三节 小结77
第四章 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综合范式分析的历史平台: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79第一节意大利法则区别说79
一、法则区别说之前的法律适用79
二、法则区别说的内容80
三、法则区别说与“承认”的关系81
第二节 非法律因素与“承认”问题81
一、政治分立和政治联盟81
二、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83
第三节 法律因素与“承认”问题87
一、法律中的共同因素与“承认”问题——法律进化视角87
二、法律中的差异因素与“承认”问题的产生——法律市场视角91
第四节 小结93
第五章 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综合范式分析之制度经济学分析94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与“承认”问题94
一、制度经济学对主流范式的修正94
二、制度的概念与“承认”问题95
三、产权的概念与“承认”问题97
四、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承认”问题100
第二节 “承认”问题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102
一、法律制度变迁的客观原因102
二、法律制度变迁的主观原因104
三、法律制度变迁的目的性原因:制度的均衡性108
四、制度均衡理论与主客观原因的关系112
第三节 “承认”问题的产权理论分析113
一、产权的界定和产权交易理论113
二、交易成本理论115
三、国际私法管辖权的界定、交易理论与“承认”问题119
四、国际私法管辖权交易成本理论与“承认”问题121
五、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管辖权界定、交易和“承认”问题125
第四节 小结129
第六章 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综合范式分析之行为经济学分析132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与“承认”问题132
一、行为经济学对主流范式的修正133
二、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承认”问题134
第二节 “三个有限”理论与“承认”问题136
一、有限理性与“承认”问题136
二、有限意志力与“承认”问题139
三、有限自利与“承认”问题140
四、偏好的随机性与“承认”问题143
第三节 “承认”问题的认知理论分析144
一、政治层面的认知变化与“承认”问题145
二、经济层面的认知变化与“承认”问题145
三、法律层面的认知变化与“承认”问题146
第四节 “承认”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148
一、进化博弈理论148
二、“承认”问题进化博弈的四个阶段150
三、“承认”问题进化博弈分析中的方法论153
四、第一个重要结论:国际私法的理论内核是“进化”154
第五节 小结155
第七章 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综合范式分析之供求理论分析157
第一节 供求理论与“承认”问题157
一、供求理论的内容及其与“承认”的联系157
二、供求理论在主流范式中的地位及其在综合范式中的体现158
第二节 “承认”所形成的法律供求关系分析159
一、“承认”所形成的法律供求关系和国际私法市场159
二、国际私法市场中的法律供给163
三、国际私法市场中的法律需求168
四、国际私法市场的供求均衡174
第三节 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法律供求关系分析177
一、法律产品与法律市场177
二、法律供给与需求的特征178
三、“承认”是实现供求均衡的必然要求180
四、法律市场视角下的意大利法则区别说183
第四节 小结185
第八章 基于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和建议187
第一节 立法理论层面的启示187
一、建构论与进化论的结合188
二、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结合190
三、实质正义与冲突正义的结合192
四、柔性化与刚性化的结合193
第二节 立法实践层面的建议196
一、关于解决“立法缺位”的相关建议196
二、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立法建议198
三、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立法建议199
四、关于“有利”原则的立法建议200
五、关于“直接适用的法”的立法建议201
第三节 小结202
结论204
参考文献206
后记221
|
內容試閱:
|
“承认外国法律的效力” (以下简称“承认”)是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承认”是法律选择的开始,是国际私法的发端,因此“承认”的理由可能蕴含着国际私法的理论内核和发展路径。笔者认为,现有关于“承认”问题的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普遍主义”的理论注解,以及简单的程序式的背景分析无法对“承认”作出细致的、动态的、全面的描述,从而无法经由对“承认”理由的解释得出关于国际私法理论内核及发展路径的一般性结论。对“承认”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是从更广阔的经济学视野来解释“承认”现象和重新解读意大利法则区别说,并得出对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有益的启示。
整体上看,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学说(内容)主线,即意大利法则区别说,学说主线实际上也是历史主线;二是方法主线,即法律经济分析的主流范式与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综合范式,本书以后者为重点。具体而言,本书包括六部分内容。
第一,分别对与“承认”问题经济分析密切相关的法律经济分析的范式、国际私法的经济分析和“承认”问题在国际私法中的研究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首先,笔者发现法律经济分析的主流范式存在价值取向单一、忽略历史方法等缺陷;其次,国际私法经济分析在分析领域层面存在“重具体,轻基础”的问题,分析视角局限于“国家”与“个人”,分析方法基本上沿袭了主流范式而少有创新。从中,笔者进一步明晰了本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通过对国际私法经济分析基本问题的研究,界定了对“承认”问题进行经济分析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同时也丰富了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首先,笔者从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及任务、国际私法的要素、国际私法法律关系和冲突关系等不同层面,界定了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其次,笔者认为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视角应该与国际私法法律关系的主体相对应,即以四分法划分为:个人视角、法律适用者视角、国家视角和国际视角。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全面解读“成本收益”“价值取向”“方法论”等理论难点。再次,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价值取向并不局限于“效率/效益”,还应该包括“正义”“自由”和“秩序”,应当从价值的主体性、时间性和空间性三个层面对价值取向进行细致的动态分析。复次,国际私法的经济功能是指:一部分国际私法主体(国际组织、国家)通过市场和非市场途径将国际私法资源(管辖权)在另一部分相对的国际私法主体(国家、法律适用者、个人)之间进行有效配置,从而明确主体的权利、提供激励、节约成本、增加收益,进而推动国际民商事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主要指后者)的优化配置,体现国际私法对经济系统的反作用。管辖权的配置是核心功能,而对经济系统的反作用是其经济功能的最终表现。最后,笔者提出了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综合范式。即,立足于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其他基本理论,建立问题讨论的历史平台,循沿着第一条理论主线——不同的分析视角,本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原则来运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对国际私法问题进行分析。在对经济学理论工具进行实证性检验的同时,完成对国际私法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整个分析过程如影随形的就是围绕第二条理论主线——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国际私法理论内核、发展路径进行的规范分析。
第三,通过对“承认”主流范式分析的介绍,提供了一个与综合范式比较的知识基点,并且通过对主流范式理论的批判与检验,进一步明确了综合范式的理论基点。一方面,笔者对“承认”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博弈分析进行了实证性检验,结论是:由于局限于“效率”的唯一性和“理性人”的前提以及成本收益界定和比较的不确定性,成本收益理论和传统的博弈理论都无法解释“承认”现象。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对国家视角下“承认”成本收益具体内容的界定和运用边际成本收益理论对“承认”进行的分析,对“承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动态、细致的描述,同时为综合范式分析提供了相关素材。
第四,通过对“承认”问题产生时(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历史细节的考察,得出关于“承认”原因的直观性结论,并且为后面的综合范式分析设立了一个具体的历史平台。在对意大利法则区别说的内容以及该时期的非法律因素和法律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供了综合范式分析所需的历史素材。
第五,建构了一个“制度—行为—市场”三位一体的综合范式分析框架。
“制度”指的是“承认”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包括制度变迁理论分析和产权理论分析。首先,通过分析“承认”与制度、产权概念的联系,笔者找到了“承认”与制度经济学的契合点。其次,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承认”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承认”是法律制度变迁的结果,进而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目的性原因。这里笔者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制度均衡。“承认”就是制度均衡的结果。最后,运用产权理论对“承认”进行了分析。在对产权界定和交易理论以及两者与国际私法管辖权配置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笔者探讨了“承认”在管辖权界定和交易中的具体表现、“承认”与管辖权交易成本的产生和缓解之间的关系。之后,笔者论述了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管辖权界定、交易和“承认”问题的关系。进一步从产权理论角度阐释了“承认”的原因和动态过程,并且从产权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了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总之,从制度视角来看,“承认”是制度均衡要求引起的法律制度变迁的结果,“承认”的过程就是管辖权界定和交易的过程,“承认”是缓解交易成本的一种效率的“治理结构(长期合同)”的体现。
“行为”指的是“承认”的行为经济学分析。笔者运用行为经济学的三个“有限”理论、偏好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承认”问题。首先,初步介绍了各个理论的内容及其与“承认”问题的联系;其次,具体分析了三个“有限”在“承认”问题中的不同体现;再次,运用认知理论,结合具体的历史细节对“承认”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复次,在进化博弈分析中,将“承认”的进化博弈分为四个阶段:“承认”行为的形成、“承认”规则的形成、“承认”规则导引下的行为和“承认”均衡的形成,并予以分别考察;最后,笔者得出了本书的第一个重要的结论:国际私法的理论内核是“进化”。总之,从行为视角来看,“承认”是主体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有限自利和偏好随机性的体现,是主体认知变化的结果,“承认”体现了一种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结合,“承认”是主体之间进行进化博弈所形成的进化策略均衡。
“市场”指的是“承认”的供给需求理论分析。首先,笔者论证了运用供求理论分析国际私法市场的可行性;其次,笔者对“承认”所形成的国际私法市场中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供求方、法律产品和市场的内容及类型、论证了法律供给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国际私法市场的供求平衡的含义,进而得出了本书的第二个重要结论:国际私法进化(发展)的路径是竞争与合作;最后,笔者运用得出的关于供求理论的一般性结论分析了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的法律市场,在“市场”框架中进一步探讨“承认”的理由。包括对这一时期的供求双方、法律产品和法律市场的分析、供求关系特征的分析、与“承认”问题紧密相关的商法市场三个阶段的均衡状态的分析以及从法律市场视角对法则区别说进行的重新解读。总之,从市场视角看,“承认”是实现法律市场供求均衡的必然要求,“承认”提出了竞争与合作的一般性原则,“承认”形成了国际私法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竞争与合作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论述了“承认”问题的经济分析对我国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及建议,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为:本书结论—立法理论—立法实践。首先,在立法理论层面,笔者认为,关于国际私法理论内核与发展路径的理论是指导我国立法的根本性理论,建构论与进化论相结合的理论是指导立法的基本理论,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相结合、实质正义与冲突正义相结合以及柔性化与刚性化相结合的理论是立法的具体理论。在立法实践方面,笔者提出了关于解决“立法缺位”问题、最密切联系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有利”原则和“直接适用的法”的相对具体的建议,同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解释。
总而言之,本书通过对国际私法经济分析基本问题的界定和对“承认”主流范式分析的检验,得出了包括综合范式在内的与“承认”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继而通过运用这些概念和建立在具体历史平台(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期)上的“制度—行为—市场”的分析框架,笔者得到了关于“承认”现象全面的、细致的和动态的描述。经由这种描述,笔者得出了关于国际私法理论内核与发展路径的一般性结论,并且依据这个结论提出了关于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几点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