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散文诗的新时代:2000-2021中国散文诗精选 以小见大 中国精神 以美取胜 时代画卷

書城自編碼: 38916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桂兴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118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复原力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47
《 了不起 》
+

NT$ 235
《 留在纸上的心 》
+

NT$ 347
《 寂静与逍遥(随书附赠精美藏书票) 》
+

NT$ 314
《 文化苦旅 2019修订本(30周年纪念版) 》
+

NT$ 204
《 沙之书 》
+

NT$ 1820
《 往事与随想 》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88位代表性散文诗作家的121首经典作品成书,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诗”的内质与鲜活话语及在场特质,对新问题、新现象及时关注,记录新时代文学的生动实践;二是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散文诗领域里的新生力量,首次以老、中、青三代阵容呈现散文诗发展面貌;三是重视评鉴,以不同视角探讨成熟作家的写作经历与作品特色,对于理解、认识散文诗具有重要作用;四是发挥筛选和保存经典的功能,为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的经典化与传世提供可靠基础,全面展示散文诗在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成就,为深入研讨21世纪文学发展提供文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桂兴华,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浦东新区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理事长。

自1993年起,创作了一系列反映重大时代主题的长诗:《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城市的心跳》《智慧的种子》《青春宣言》《又一次起航》《前进!2010》《中国在赶考》《领跑者》以及散文诗集《金号角》《靓剑》《南京路在走》《长长的街》《新年酒吧》等,被众多媒体誉为“红色诗人”。多次入选全国重点书籍、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优秀项目、上海市重大创作项目。北京、上海等地多次举办桂兴华政治抒情诗、散文诗研讨会。曾获“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全国电视诗歌展播特别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青春中国”主题诗歌一等奖、“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诗集征集金奖、“党在我心中·圆我中国梦”全国诗歌大赛金奖、“美丽中国”世界华人诗歌大赛金奖。

2021年,他被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颁奖词称:“其澎湃的气势及生动的细节,为当代诗歌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做出了卓有成就的贡献。他无愧于这个领域的领跑者。”2022年,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将他列入“老有所为”杰出典型人物,颁奖词为:“笔耕不辍,写人民诗歌;宣传革命,谱红色韵律。”
目錄
序: 打开散文诗的万里春光
桂兴华

第一篇章 豪迈征途

桂兴华 寒夜,枪的发言(三章)
李大钊: 迎向抓捕的脚步声
营救彭湃
谁打响了南昌第一枪?
黄亚洲 长征(六章)
穿草鞋的马克思
美髯,周恩来
星光,邓小平
泸定桥
草地
长征的轮廓

龚学敏 征途(二章)
跷碛,和一位藏族老人说起夹金山
在安顺场,我看见了在大渡河飘摇的船
刘虔红的记忆(二章)
一粒盐的轰鸣——为红军将领张子清和他的时代而作
南方。红丘陵土地上的奇葩

柯 蓝 短笛(二章)
真诚
萤火虫
牛合群 井岗桃花
朱华棣 叶坪读书石
蔡宗周 瑞金
王富祥 纪念馆里的小铜号
罗长江 陌上梅花(选自《大地五部曲》
梅花引
之一: 梅之欣
之二: 梅之凛
之三: 梅之寂
之四: 梅之殇
之五: 梅之魂
之六: 梅之香
李俊功 1939,闫台村
栾承舟 春天那头,芳林嫂家
雷黑子 会讲故事的石磙
成 路 延安新歌谣(节选)——献给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造者以及他们的后代
叶延滨 老百姓是天
刘 川 写在手机上的杂感(四章)
空屋里的钟
作家生出他的出生地
教训的长度
地图迷宫
刘慧娟 只记得奔腾(二章)
红军足迹
撷取春风的马
杨启刚 赤水河
唐成茂 从“苕国”走来的开国英雄
王幅明 黄河边,有一尊毛泽东塑像(外一章)
暗处
徐 泽 春天的消息
潘志远 红船再出发
堆雪军 营关键词(四章)
起床号
腰 带
陆战靴
俯卧撑
苏扬 中国魂
桂兴华 赶考路上(二章)
浦东开发办公室的一把旧椅子
庆丰包子铺
傅亮一片红韵
章闻哲 真理与措词(节选)
赵振元 前沿(三章)
超越,总在转折处——贺中国队在北京冬奥获首金
燃烧吧!新的太阳
新能源: 奔跑着的未来
蔡 旭 那个送快餐的人

第二篇章 壮丽山河
周庆荣 数字中国史
韩嘉川 生存之地(二章)
梨园
湿地
庄伟杰 中国翰园碑林写意
卜寸丹 我梦见过一条大河
王泽群 珠穆朗玛
李自国 万世梨花开
亚 楠 边地守望者(外一章)
霍尔果斯河
严 炎 酒泉公园
郭 风 夜雁


许淇 林语(外一章)
缄默的爱
王迎高 在黑渡口,想你——写给水景茶楼
王舒漫 雨水醉茶
陈志泽 时间没去哪儿
林登豪 城之底片
封期任 翻新陈旧的日子
蒋登科 黄果树瀑布
萧 敏 写意重庆
熊 亮 长江之水
张新平 周口店
张咏霖 一路无语在塔克拉玛干的漫漫长途上
夏 寒 在可汗山下断想
任俊国 走在古南丝绸路上
罗鹿鸣 钢钎的自白
马 飚 太阳铁
孙重贵 莫高窟
陆 萍 祖国的拥抱

第三篇章 深情儿女
叶庆瑞 永远的黑蝴蝶——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霜扣儿 静听春江花月夜
鲁 橹 观越剧《红楼梦》
耿林莽 唇
李 耕 蚂蚁与骆驼(外三章)
啄木鸟
少女的黑森林

海 梦 建筑工(外一章)
白马泉
龚学敏 殿试
晓 弦 考古一个村庄
费金林 讨饭——1970年安徽农村插队日记一则
向天笑 陪父亲回家(外一章)
守灵者
周鹏程 抬父亲
海 叶 检屋漏

岭 岭 墓碑上的阿娘
语 伞 当诗人遇见庄子
崔国发 瓦罐
黄 钺 犁
黄长江 假如人可以做一座山峰
黄昭龙 吞噬鳗
箫 风 学步
徐成淼 夏——爱情在炽热的火焰里燃烧
冷 雪 金属的声音潜伏在一生中
陈海容 住在时光家里
邹岳汉 雨夜
皇 泯 寻源——《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节选)
宓 月 薰衣草
华万里 幽谷
刘向民 盛开的棉花,是不是乡愁
蔡 旭 爱的力量(外一章)
鬼仔戏
唐德亮 筛新娘
牧 风 玛曲: 呜咽的鹰笛
司 舜 偏爱那些微小的
张 烨 脸上的风景
三色堇 风是有骨头的
爱斐儿 金银花
王慧骐 写给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10点01分
桂兴华 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287


王伟 一抹耀眼的鲜红
何建华 “红色主题”的文化内涵
王慧骐 埋头苦干的领跑者

备忘录——有关理论文章的索引及要点
邹岳汉 20年坚守——见证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辉煌(要点)
韩嘉川 论新诗的叙事与抒情——以散文诗为例(节选)
陈志泽 强化散文诗的文体意识(要点)322
邹岳汉 一个以个性姿态出现而自觉占据时代坐标的诗人—— 桂兴华(要点)
崔国发 人间烟火气最抚诗人心——评蔡旭21世纪以来创作的散文诗(摘录)
谢 冕 盛大华美的大地交响曲——一个传统文体的拓展与延伸

有关散文诗的选本及活动资料
1978年新时期以来,全国散文诗选的各种版本(不完全)
《星星·散文诗》近年举办的大型活动
《散文诗》历届笔会代表名单
《散文诗世界》近年来举办的大型活动
《诗潮》2000—2021散文诗大事记
《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介绍
《中国诗界》开设微信公众号《散文诗专号》

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策划主办的有关散文诗活动
內容試閱
打开散文诗的万里春光
桂兴华

此刻,盛大的春光检阅着散文诗的繁华,并且为每朵花悄悄打分。

散文诗弱小吗?弱小。弱在文体上,小在结构内。但是,小中可以见大,精致可以显美。

看就看作者面对新时代的五彩长卷: 是否燃起新的熊熊激情?

本书收录的88位诗人的代表作,即在合奏新时代的主旋律。

“新时代”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指作品映出了新时代万千气象。《数字中国史》《穿草鞋的马克思》《长征的轮廓》《李大钊: 迎向抓捕的脚步声》《谁打响了南昌第一枪》《跷碛,和一位藏族老人说起夹金山》《一粒盐的轰鸣———为红军将领张子清和他的时代而作》《黄河边,有一尊毛泽东塑像》《城之底片》《建筑工》《军训关键词》《太阳铁》《石油的味道》《燃烧吧!新的太阳》《新能源:奔跑着的未来》《大地五部曲》等篇章拓出了一片新面貌。

我在1987年主编过《散文诗的新生代》。时隔30多年,当年那些才俊,还有不少在前沿阵地坚持,不断涌现有爆发力、有张力的佳作。气质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做大、做强!要尽显中国精神,用独特的思路,有血有肉的叙述和非凡的文采。阳光般汹涌的胸怀,体现了群峰林立、江河争先的格局。丰富的精神底色,从不排斥其他颜色。

千万不要将奔放与空洞的大词连在一起。概念术语生硬插入文本,读者不会舒服,只暴露了作者焦躁的短期行为。到头来,文学形象不充盈,必定败下阵来。干巴巴的喊,只会失去读者。也不要以为奔放与细腻无缘。笑吟“大江东去”的苏轼,情思也会“卷起千堆雪”。为什么文化精品不容易打造?就因为一遇到“时间紧”,常常会降低艺术上的精准要求。如果在核心内容、关键部位虚肿,怎么经得起岁月的敲打?主题宏大,可以先行。但是,准备必须慎而又慎。对于粗糙者,把关不得不严格。我常常工作到凌晨两点,不断颤抖的右手往往已按不动鼠标。赵振元先生为祝贺中国队在北京冬奥荣获首金后发来的观感,激情四溢,成了本书的关门之作。

艺术性特强的作品,也被选入本书。一缸金鱼,看看舒服。我喜欢观赏翩翩而动的金鱼。尤其在疲惫的时候。披着闪光鳞片的它们那么靓丽,悠然自得。我羡慕它们。水是清的,食是有的,照耀也是有的,而风浪,却没有。有人说: 散文诗像金鱼那样就可以了。我不同意,也不愿意。常作为思想碎片的散文诗,能不能更加深邃、更加奔放?百姓面临的现实,远比金鱼缸内繁杂: 有寒暑,有隐蔽,有冲撞,有纷争,明明暗暗中藏着多少生机、危机。就连金鱼缸,缸底不也藏着龌龊,需要及时清理?

漂亮的金鱼缸,我要。但我还要打开四面窗户,热望遍地的草根。怎么站在低处透视,将百态呈现?尤其那些“包公的黑脸、火焰的心情”和粗糙的手。幸好有突击队,包括一群群奔波在街头的快递员以及“送快餐的人”。他们总是在出发,在出发中又渴望新的出发。就他们那种速度、那种架势,看了就会让人一惊。明显就站到了萎靡的反面。

大手笔在哪里?新面孔决不纠缠于眼皮底下的小事。尖锐者最令人惊喜。多来几阵凌厉的小号、爽快的钢琴!争辩说自己写的是散文诗,无用。你是将散文拆开来,或者是将诗并拢来,读者一看即辨出。作品会说话。

这几天,书桌上,放着一本我敬仰的耿林莽先生的新书《落日也辉煌》。即使抹去作者的姓名,异常清秀的佳作也依然非他莫属。他在《前言》中的那句“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挑选出来”,对我很有启发。散文诗的不深刻由来已久,如果上升到美学、哲学的高度,差距就更大。为什么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语言,被列宁夸为“伟大而且有力的”?辨识度最公正: 谁拥有更多的有个性的作品,谁就站住了脚。这是硬道理。唯有个性者,才有其位。明显的“自我”特征,是一种“看家本领”。目的是为了将主题和内容表达得更有个性。操作散文诗,必须是刀刀有痕的好工匠。毛手毛脚,无缘。

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先生一直认为散文诗“可以走出小微的局限,而使之拥有与时代、历史结合的、更为紧密也更为广阔的天地”。2021年他为《大地五部曲》作序时,更加明确指出“罗长江追求的是一部建立在散文诗这一基点上的史诗的建构。因为他深知散文诗这一文体的特性和局限,于是他要以巨大的魄力和决心,建造一种深沉宏阔的,涵融今古、思接千载、既是中国的也是历史和世界的、凝聚而包容的交响诗——这就是他的关于大地的伟大颂歌”。我想起1988年他为《长长的街》作序时就鼓励我: 桂兴华以“死死地盯住严峻的现实生活的不懈努力,以期有助于对散文诗单一构成的改变。他专注的努力,让我们从散文诗中看到了沸腾而繁复的都市景观”。

众所周知: 创作是马拉松赛,不是短跑。你还得跑许多圈。主力需要的速度、底气和冲劲,肯定不属于绕开“核心地段”的悠闲者。有更多、更沉承载的,往往是持双枪者。持双枪,就多了一种武器。两杆枪各有所长。创作与评论、诗与散文、叙事与抒情,互相渗透,优势明显。写散文诗的,同时是小说家、理论家、编剧家的,比比皆是。以散文诗作为涉足文坛第一步的,更是众多大师相同的简历。“犹有花枝俏”的风情万种,岂能用一色绘之?其姿、其韵,得慢慢体会。慢下来,才会产生鉴赏力。阳光初泻的她冲出小圈子,将有千万种打扮。

本书内容有个显著特点,就是附有评鉴文章,我自己撰写的篇幅超过1/3。我为什么这么重视赏读呢?因为本书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青年中,喜爱散文诗的更是成千上万。讲一讲成熟作家的写作经历与作品特色,对普及散文诗知识很有好处。因为这些佳作,本身就可以当教材。同时,附带的散文诗重要论述与有影响力的相关社会活动,将为文学史的编撰提供新的线索。

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让这本《散文诗的新时代: 2000—2021中国散文诗精选》,顺利成为《新中国红色诗歌大典(1949—2019)》的姊妹篇。感谢在本书前期的稿件征集、选拔、审读中做了许多工作的挚友、著名散文诗人蔡旭先生。感谢在书中撰写“评鉴”的王幅明等师长和傅亮、何成钢、费金林、王怡等好友。尤其是上海市政协的金林,半个多月来天天在我的书房里协助。我们就像当年在安徽定远县插队的两个知青,在乱纸堆中寻找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

此刻,请让我向书中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及其作者,再一次深深地致敬!伟大的新时代啊,请接收我们这份情真意切的礼物。


初稿于2022年1月12日寒夜;改稿于3月19日春夜;定稿于7月30日,上海初秋。

谁打响了南昌第一枪?(桂兴华)

正在《湘江评论》里穿行的心,不习惯带枪。
但他提醒年轻的党: 必须时刻,以枪,对抗枪!
当反革命的脚步黑压压扑来,不能再推迟,再犹豫了!

午夜。起义者的背后,弥漫着暴风雨。
同一条道上的脚印,分岔出热诚和动摇。
历史的哨兵,不由自主打响了第一枪。

22年以后:
在城楼上检阅这支革命武装的,不正是那一夜英姿勃勃的这一群?
胸前燃烧的火,不正是红孩子们一代代奔腾向前的领巾?
多亏了——那双无形的、强大的、梦中的手啊,指挥了这一枪!


评 鉴(宋怀强,表演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桂兴华的作品是情境诗。他能使朗读者一拿到稿子,就想跃跃欲试。这种感觉很重要,这不是一般风景能提供的,他已经营造出一种气氛,让我兴奋。

反映1927年8月1日这个重大事件,桂兴华紧紧扣住其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枪。这第一枪,既是宏观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第一枪,又是微观的——异常紧张,黑夜中的一位哨兵,很偶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警示。因有人已经出卖情报,周恩来随即下令提前起义。8月1日清晨2时,叶挺亲自指挥战斗,朱德所部也参加战斗,贺龙指挥将红旗插上敌司令部内鼓楼上。桂兴华正是根据这段历史创作了这首《南昌起义第一枪》。我在朗诵这篇作品时,特别注重情境的揭示。情境和情景是有区别的。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情景朗诵这个概念,其实是有误的。

笔墨怎么集中、单纯?诗人特别需要这样的路线。寥寥几句,智慧的火花四射,就必须将具体的过程砸碎、重组,而且要在原地起飞,飞向梦的境界。他认为:“描绘,从来就不是诗人的主要艺术手段。”

这样,桂兴华的“情境诗”才会撼人心魄,句句有画面,不空洞,充满张力。无论是创作伟人题材,还是反映草根生活,除了画面感十分强烈以外,情绪也非常鲜明,有爆发力。

“情景”的“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情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情境”的范围要广于“情景”。前者是对某一场景、局面的描述;而后者则要大得多,不仅包括场景、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还包含某些隐含的氛围和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及反应情绪。如果按照情景朗诵的话,你要把有关场景的服装、道具、舞美等全部配上去,那就变成演戏了。显然不妥。但凡好的诗都是有情景的,都需要通过演员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不是用其他的手段,诸如大屏显示、舞蹈、手语、情景来图解。人类语言本来就具有描绘画面的功能。高品质的朗诵都是能通过声音和语言来揭示情境的。如果由于一部分人的语言功能退化,而不得不使用其他方式图解语言的话,那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媒体报道: 桂兴华是一位红色诗人。但是,人们是否发现,他在红色的情境的渲染中,却用了七彩的方式进行了情景的提炼。情境是时空的具象符号,它是动态的,情景只是情境当中的一个相对静止的局部片段。这首《南昌起义第一枪》正是建立在历史大背景基础上的情境渲染。而对于情景,诗人只是几笔勾勒而已,然而正是这种勾勒,却把一部宏大叙事的篇章构架得更精致、更先声夺人。


中国魂(苏扬)
一条船,荡漾。
一群汉字,划桨。
朝气蓬勃的团队,带有盐味的姓名,串串珍珠,粒粒闪光。

灵魂很轻,仅仅一滴墨水的重量。
船儿很重,载着整个大地的梦想。

该克服多少艰难,才能使船儿乘风破浪?
该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让梦想插上翅膀?
没有犹豫,也没有畏惧。只有一桨接着一桨,一浪翻过一浪。

本来就没有一条航线畅通无阻。
身临险境了,才知道海里潜藏着许多墓碑与敌手,潜藏着数不清的礁石和风暴。
它们有的是牺牲者,有的是嫉妒者,有的是灾难制造者。
这避免不了的现象,已成大海的暗疾。

浪花在扑击中碎裂,浪花总会在碎裂中涅槃。
太阳每天被黑暗吞没,太阳每天依然跃出海面。
所以,胸有远方的舵手从不悲哀,他们把这些暗疾当成磨练意志、煅烧灵魂的武器。

他们不强大,但他们努力不落后。
他们不富裕,但他们努力做到最优秀。
他们甘苦自知,无论流汗还是流血,都坚持用汉字濯洗伤口。

我曾与他们一起洄游,寻找生命的初始,那不被污染、不沾世俗的风景。
许多天过去了,我还在海上漂流。船,还在为我护航。

梦兮,魂兮。
魂兮,梦兮。
多少年后,我们也许还是朝圣者。
岸上的人可以不见暮色溶血,但一定能见到汉字里的中国魂。


评鉴(崔国发,评论家、作家)
苏扬是当下散文诗作家群中一位活跃的女诗人,但她的散文诗却无纤弱之风与矫柔之气,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触及灵魂、悟理问道、融入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带来深切的审美领悟与人生思考。她的散文诗内质具有硬朗而宏阔的气象、生活的质感,在历史、现实与文学的时空中充盈着隽永的诗意与心灵的神色。
《中国魂》是一篇精彩的华章。诗人从心灵、情感、文化、审美的角度赋予“中国魂”以诗意与灵光,化理性的抽象为生动可感的形象,于一条船的荡漾中乘风破浪,去感应心性,编织着串串智慧的珍珠;于一群汉字的划桨中插上梦想的翅膀,书写人生中那粒粒闪光的思想。“灵魂很轻,仅仅一滴墨水的重量/船儿很重,载着整个大地的梦想”,诗人在“轻”与“重”的度量衡中,去感悟文字、大地、梦想与灵魂的重量。也许人生的大海中还潜藏着数不清的“礁石和风暴”,还有在扑击中碎裂的浪花、在黑暗中被吞没的阳光,但人们的内心足够强大,文字足够有力,“胸有远方的舵手从不悲哀,他们把这些暗疾当成磨练意志、煅烧灵魂的武器”,历经磨难而不屈的精神品格跃然纸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散文诗便有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与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多少年后,我们也许还是朝圣者/岸上的人可以不见暮色溶血,但一定能见到汉字里的中国魂。”读了《中国魂》杂志上的作品,联想到自己灵魂的“朝圣”,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方向感,以汉字聚魂,以诗歌立心,在理想的岸畔上参悟中国的魂魄与生命的价值。



唇(耿林莽)
唇是人体中柔软的部位,她是门。
当她关闭,谁也拨不开。

唇:
唇是大海波涛中飘摇的小船。哦,不,
温馨的话语,从那里流出,她是一条潺潺的小溪。
每当社会遭遇动乱,话语四周危机四伏,便会引来一场灾祸。
小心翼翼的人们,唇之门常常紧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两个人却坚守沉默,相对无言。

唇!那两片鲜嫩的叶子,在轻微抖动,
哦,抖动!
抖动的叶子,渐渐靠拢,靠拢……

评 鉴(桂兴华)
他飘飘然的思潮还如此喷涌、多姿,令人佩服。他出生于1926年,江苏如皋人,著有《耿林莽散文诗选》《五月丁香》《耿林莽散文诗精品选》《醒来的鱼》《耿林莽随笔》《飞鸟的高度》等。曾担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评论家们均赞其“诗风冷峻,理性内敛,语言灵动”。好一棵散文诗坛的常青树!这一界别的飘逸者,非他莫属。
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领域。诗人,应该同时是一个思想家。高手才拥有一等一的思路。我们与耿老的差距,主要在格局上。无论什么题材,为什么在他的笔下都这么触目惊心,令人深思?心到底有多大?他张扬的诗意,成了创造力不分年龄的证据。他始终在前沿阵地。老一辈作家中,他是具体推动当代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虽然他已于2023年春天逝世,但我总觉得他没有离去。
“火焰向上的姿态,如山。当她飞动,恰似一只鹰。剪开或者抽搐,阔翼驰奔,那尖尖的嗽,啄破了什么?一千只一万只萤撒在了虞渊之壁。草叶枯黄,夜的眼却绿得很深。普罗米修斯的眼睛,一亿年前和一亿年后,都在动着。有一种灯,不点自明。……”完全是少女之思啊,哪像个老者!设计当代散文诗的语言大厦,施工方案、建筑材料都得更新。耿老在这方面是个典范。惜墨如金。散文诗可以像宋词一般美。他首先淘汰了豪言壮语。不能老依恋那些旧砖块。得装玻璃幕墙、装无限网络。散文诗必须是今天实实在在的这一幢。否则,吸引不了青少年。
青岛,因为有了耿老,才有了一群卓越的散文诗作者群。在哈尔滨,我见过他第一面。感谢他为《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分别作了十分到位的点评,使我至今受益。摘要如下: 《南京路在走》堪称他的代表作,其精髓,是“在走”。从选材、构思的新颖到处理的机智,都值得称赞。如要提一点要求,便是:“同志,你慢些走!”从容些,含蓄些,诗情可能得到更充分的舒展。
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就像学开车的,知道今后该怎么把握方向盘了: 往哪开?怎么开?哪里得慢?哪里要避?哪里须绕?


那个送快餐的人(蔡旭)
那个送快餐的人,走得很快。说话也快,收钱的动作也快。
时间不等人啊,不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等人。
用一辆旧自行车沙哑的铃声,在城市的繁华中钻进钻出。繁华也不属于自己。
像一条鱼,在雨水中游,在汗水中游,在涨落不定的市场之潮中沉浮。
升上30层高厦,在一间间挂着很大名气的公司门外,轻轻地敲3下,再3下,或更多的3下。
爬上不按电梯的楼宅,在那些没有钥匙的门外,忍着不喘出声气。
一个个饭盒里飘出的有名或无名的香,美化着一张张按时踱来的脸。
这也与他无关。他的那盒清白,在店中排在所有队伍之后。
忽然有一天,有客人想起要问他的尊姓,他以工装上餐馆的大号作答。
在这个别人的城市,他几乎无须使用自己的姓名。
日复一日就在密如蛛网的大街小巷跑呀跑呀,把姓名、性别、籍贯、年龄都快跑丢了。
还整日挂出规定的笑脸。
似乎忙碌的蜜蜂,真的没有悲哀的时间。


评 鉴(何成钢)
诗人蔡旭出版的散文诗集,已经有好几十本。他的这篇散文诗果然主旨鲜明,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城市里的快递小哥的敬意之情。然而主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凭借其动作刻画得以呈现。他用“快”“钻”“游”这几个动词,雕刻般向我们呈现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快递小哥。较之“快”和“钻”字,“游”字更显传神。3个动词将快递小哥的形象展露无遗。然而动作刻画的真正目的在于揭示主题。快递小哥的服务对象是摩天大楼里“挂着很大名气的公司”,而他自己忙得“把姓名、性别、籍贯、年龄都快跑丢了”,似乎成为一个“工装上餐馆的大号”。但他们“似乎忙碌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有的只是“笑脸”。散文诗中的主题并不撇开“动作”而存在;只有通过动作,它们才能精彩地服务于主题的表达。此诗,就是成功一例。

殿试(龚学敏)
(一)
在前面领路的,是那只梦中出现的狐吗?星光们在头上拥挤着像是一扇扇的寒窗,成了天上的玉。很暖的玉,像是木几上的烛,和闲书中的女人。注定的光芒,掩盖了所有的烛,烛的泪和她的影子。如水的声音湮灭了在书上面种植香草的细手。那叶盛满了月光的舟。在家乡的草庐边,那滴水和她凌凌的光,已经老了。
(二)
蝇头小楷们把整个身子齐齐地匍匐在白净的纸上,10年了吧。从南边被楫,击打过的春水上滑过,从石桥上人面桃花里那一笔浓浓的余晖中走过,恍然之间,已是满地如霜的青砖。一块砖,一块砖一样地铺着。灰色的手,还有仅存的思想把所有的光,点在那柄金黄的烛上。灯芯,是所有文字的心,是所有会写字的书生们历练了无数个寒暑的心。并且,如此空旷,如蛰伏在檐上的那一抹回音。哪一滴雨击落了那只在传说的梦魇中说话的虹。
(三)
每一棵想要成为大树的书生,把佩在腰间的目光和想象的剑朝四处抖落一番,在树荫中回首时,才发现眼力所及,被泼过四本书和五部经的水洗涤过的眼力,所能及处唯有,脚下移不动的树荫。
(四)
只有一棵大树,一棵用它的手,可以点燃100支书生的烛的树根深叶茂。把100支书生点燃成星星的烛之前,上万支的蜡,被它掐去了芯。

评 鉴(桂兴华)
有画面感,就在视觉上有了冲击力。这就是你: 集中笔力的成功!惯有的气势。在构思和语言上也富有爆发力。“蝇头小楷们把整个身子齐齐地匍匐在白净的纸上”“想要成为大树的书生”等,拟人手法运用得如此精彩,实在令人叫好!没有空泛的议论,在叙述过程中,已经表明了你对历史事件的具体看法。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想象力。没有想象力,是无法进入这场殿试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