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序】
本书有诸多亮点值得关注,具体包括:
第一,符合当下我国大力倡导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界提出“新文科”的教育理念,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所提倡的“跨学科”一脉相承,旨在突破传统学科分类太细的缺陷,避免使学生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过失。我们的文科教育必须拓宽学术视野,当培养“十字型”人才,既要宽,也要拔尖(这是相对于原来提出的“I字型”人才而言的,只讲拔尖)。学界一致认为在宽基础上拔出的尖才会更尖。这不仅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为世界文明也贡献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学人们认识到在这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结合部很容易出成果,李勇忠教授正是沿着这一科研思路写出了这本专著,尝试将亦已成为主流的认知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相结合,来建构和完善“认知类型学”,填补了国内语言学研究的空白。
第二,有利于增强汉英对比研究的说服力。国内的汉英对比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大多偏重于对比具体的语言现象,基于这类微观研究得出的诸多结论缺乏理论说服力,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学人们普遍认为,这类对比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忽视了不同语言类型的本质属性以及具体证据的系统性,缺乏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本书不仅在理论上做出了跨学科的突破,而且还基于认知类型学较为系统地进行了汉英表量结构用法的对比研究,既有论点,也有论据,完全符合学术规范。本书从“现象观察、理论描写、理论解释”三个层面分析了汉英表量结构中常见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现象,为日后更大范围内的认知类型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三,为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提供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受《马氏文通》的影响,依附于印欧语法体系,这在百年前西学东渐的年代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但学界早认识到这种“削汉语之足,适西方葛郎玛之履”的弊端,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补方案。本书通过对比研究汉语惯用的名量搭配与英语稀用表量结构的现象,发现这一对比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故而主张将其上升到认知类型学的层面上来解释,使得该研究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且通过具体的语言结构分析,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认知结构上的异同,可望为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提供新的视角。
第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语言学界的类型学研究。我们知道,从事语言类型学研究的大多为西方学者,因为他们用的是拼音文字,掌握多种语言相对容易;而对于讲汉语的东方人来说,要掌握多种语言相对较难,因此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寥若晨星。李勇忠教授敢于啃这个硬骨头,勇于攻克薄弱环节,这种科研精神确实值得称道。
另外,西方人多长于描写语言类型,缺乏对语言共性的理论阐释,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认知语言学注重语言使用主体的人,更关注人类的思维共性,因此它对于认知类型学的研究确实具有开拓性和实用性。本书第二部分所归纳出的一系列汉英语民族在思维模式、身体经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异同,有利于我们从认知角度深刻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共性和差异。
第五,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既有理论发展和创新,也有实际语料支撑和具体论证,这一科研思路本身就很值得学习,是那些仅注重数据调查和分析统计的文章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他还认准了对比汉英“表量结构”这一方向,切入点选得很好,确能体现出汉英两种语言类型之差异,这对于汉英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可为汉英语学习者学习表量结构提供直接指导。这项基于认知类型学的对比研究对于汉英互译实践、跨文化对比研究、人工智能中的分词处理等,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意义。”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汉英表量结构研究的主要阶段
2认知类型学视野
2.1语言类型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的可能性
2.2认知类型学的基本学科体系
2.3认知类型学视野与汉英表量结构对比研究
3本书内容提要
3.1基本框架
3.2语料来源
第一部分汉语表量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第二章汉语表量结构的原型与非原型嬗变
1引言
2表量结构原型
3量名常规关系与表量结构
3.1量名常规搭配与原型表量结构
3.2量名常规搭配与非原型表量结构
4量名非常规关系与表量结构
4.1量名非常规搭配与原型表量结构
4.2量名非常规搭配与非原型表量结构
5结语
第三章汉语表量结构与意象图式的共变研究
1引言
2表量结构的“部分整体”特征
3表量结构与意象图式
4表量结构成分间的映射关系
5非原型表量结构与意象图式建构
5.1量 名
5.2数(一) 量 名
5.3(一) 量 量 名
5.4数(复数) 量 名
6结语
第四章汉语表量结构中非常规名词的非范畴化研究
1引言
2汉语表量结构中的非常规名词
3非范畴化
4表量结构中非常规名词的非范畴化机制
4.1非常规名词与隐喻机制
4.2非常规名词与转喻机制
5结语
第五章以转喻为本的汉语表量结构变体研究49
1引言
2表量结构变体与转喻机制
2.1数 量 名
2.2数 量
2.3数 名
2.4名 数 量
2.5数 量 形
3表量结构变体与隐转喻机制
3.1数 量 名
3.2数 名 名
4结语
第六章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下“数 量 形”结构的
动态意义建构
1引言
2“数 量 形”结构分类
2.1分类标准
2.2分类的理论依据
2.3具体类别
3“数 量 形”结构的动态意义建构
3.1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补充
3.2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3.3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型理论与“数 量 形”结构的动态意义
建构
4结语
第七章“V 一下”构式的认知新解
1引言
2“V 一下”的构式意义
3“V 一下”的语用功能
4“V 一下”的词汇化倾向
5“V 一下”的有界论与认知范畴机理
6结语
第二部分汉英表量结构的认知类型学研究
第八章汉英量名非常规搭配的认知修辞分析
1引言
2量名非常规搭配与隐喻性量词的分类
2.1量名非常规搭配
2.2隐喻性量词的分类
3量名非常规搭配的认知修辞分析
3.1认知修辞分析
3.2范畴化与再范畴化
3.3量名非常规搭配的再范畴化
4结语
第九章汉英形状表量结构界限灵活性的认知建构研究
1引言
2名词的有界与无界
3形状表量结构中赋界的灵活性
3.1形状表量结构
3.2形状表量结构中赋界的灵活性
3.3赋界灵活性的认知建构成因
4结语
第十章认知类型学视角下汉英表量系统的互补关系研究
1引言
2语言类型学
3汉英表量系统的对比
3.1个体量词: 汉语独特的认知观
3.2“数”的范畴标记: 英语的可数性系统
3.3汉英表量系统繁简辩证关系
4汉英表量系统的认知建构理据
4.1转喻隐喻连续统的互动机制
4.2具身认知机制
5结语
第十一章汉英跨类表量结构的认知类型学对比研究
1引言
2认知类型学视角
3汉英跨类表量结构对比
3.1跨类表量结构表征
3.2汉英跨类表量结构辩证关系
4汉英跨类表量结构现实化机制和认知机制探析
4.1现实化机制
4.2认知机制
5结语
第十二章汉英表量结构句构差异的认知类型学研究
1引言
2类型学中的汉英表量结构
3汉英句构中的表量结构
3.1指称性与述谓性
3.2意合与形合
3.3对举式与延伸式
4认知方式的不同: 空间思维导向与时间思维倾向
5语言类型学意义
6结语
第十三章汉英极性义表量构式的认知类型学阐释
1引言
2汉英极性义表量构式的构件
2.1量词
2.2数词
2.3名词
3汉英极性义表量构式的特点
3.1共性
3.2差异
4认知类型学阐释
4.1汉英认知类型共性
4.2汉英认知类型差异
5结语
第十四章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英表量结构的认知翻译研究
1引言
2汉英表量结构的类型学特征
2.1汉英表量结构的外在形式
2.2汉英表量结构的内在语序
3认知推理与翻译的诗性效果
4汉英表量结构翻译的语言类型学原则与认知策略分析
4.1非原型表量结构的翻译
4.2原型表量结构的翻译
5结语
第十五章认知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重叠研究
1引言
2量词重叠的界定
3量词重叠式的两类语义
3.1语法意义
3.2附属意义
4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5汉语量词重叠式形义特征的认知理据
5.1量词重叠式语法意义的“中心边缘”图式
5.2量词重叠式语法意义与附属意义的认知关联
5.3量词重叠式表小称的认知语用归因
5.4量词重叠式的形义匹配理据
6结语
第十六章总结与展望
1本书研究性质
2本书研究概述
2.1基本内容
2.2成果价值
2.3不足之处
3本书研究今后的开掘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