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R.鲍恩( Stephen R. Bown):加拿大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专注于科学史、探险史领域的非虚构题材,已出版十余部作品,屡获好评。其作品《白色爱斯基摩人》2016年获得表彰极地主题非虚构图书的威廉·米尔斯奖( William Mills Prize for Polar Books ),《后的维京人》2012年获评“《科克斯书评》年度图书”。
唐奇:就职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热爱文字工作,翻译人文、经管、写作类图书20余部。
“在上帝所乐见和我们所珍视的盛举中,此举肯定位居,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天主教和基督教尤其受到颂扬,到处繁荣和传播,人类的健康得到照顾,野蛮的国家被推翻,并被信仰开化。
“在神恩眷顾之下,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不畏艰险,远渡重洋,发现了迄今为止从未有人到达过的遥远岛屿和陆地,许多人在那里安居乐业,据说他们赤身裸体,不吃肉……
“我们……在北极与南极之间划定一条子午线,将该子午线以西和以南、已发现和未发现的所有岛屿与大陆……永久性地赠予、划拨、分配给卡斯蒂利亚及莱昂(Castile and Leon)的国王和你们的继承人……我们任命你们和你们的继承人为它们的主人,拥有充分任意的权力和所有形式的司法权。”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
《划界通谕》(Inter Caetera),1493年5月4日
世界宗教议会理事会(Council for a 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是一个“旨在促进世界宗教和精神团体和谐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称:“这份教皇诏书对我们的宗教、文化和人民的生存造成了持续的、毁灭性的影响。”1994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土著法律研究所(Indigenous Law Institute)发起了一场运动,要求梵蒂冈正式废除《划界通谕》,研究所在网上发布了一份措辞激烈、义愤填膺的请愿书,获得了大约900人签名。世界宗教议会理事会也发表声明,支持这项运动。请愿书的开场白写道:“我们认为,这一倡议将在精神上迈出重要的一步,为人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消灭历史上压迫、剥削和毁灭全世界无数土著人民的贪婪和征服。”2010年,在联合国土著问题常设论坛(United Nations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第九届会议上,梵蒂冈对其中一些请求和主张进行了回应,但是其回应含糊其词、避重就轻。
为什么人们对这份五个世纪前的世界主要宗教领袖颁布的文件仍然怀有浓厚的兴趣?有谁听说过《划界通谕》,为什么它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
教皇诏书(papal bull)是教皇颁布法令、命令或公告的一种形式,以一种被称为bulla的特殊铅封命名,这种铅封可以用于确认其真实性。初,诏书可以用于任何形式的公开通告,到15世纪,开始限于更加正式或严肃的沟通使用,如逐出教会、豁免和封圣。历史上,教皇诏书的例子包括1252年的《灭杀令》(Ad Exstirpanda),允许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动用酷刑;1521年的《同罗马教宗》(Decet Romanum Pontificem),将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逐出教会;1582年的《首要议题》(Inter Gravissimas),承认并批准了亟待进行的历法改革。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德西利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划界通谕》和同期的其他几份诏书构成了该条约的基础。《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促进了海洋自由这一现代概念的发展,即所有国家都有权不受阻碍地使用世界航道旅行和贸易。现代国际海洋法中的其他一些法律概念也间接地来源于《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如无害通过权,领海、内水、国家专属经济区的定义和大陆架的定义。作为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就起源于《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签订后几个世纪中的冲突和辩论。虽然并不是每一个缔约国都批准了该公约,但是全世界只有20个国家拒绝承认或签字,这也是在管理地球上所有人共有的庞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时,国际社会接近达成共识的一次。15世纪末,葡萄牙水手发现了绕过非洲到达印度和香料群岛(Spice Islands)的航线,哥伦布也首次横渡大西洋,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法律和哲学进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是这一进程的。
1493年,哥伦布经过7个月的航行回到西班牙,带回遥远的西方岛屿上土著居民的故事,震惊了西班牙社会。哥伦布还从古巴(Cuba)和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诱拐回来几个“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对他们佩戴的黄金饰品和珠宝特别感兴趣。黄金意味着财富和权力。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哥伦布的成功返航激怒了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King Jo?o II),他声称,教皇的一系列法令明确表示,任何新的通往异教国家的贸易线路都属于他自己。若奥二世很快整备了一支舰队,准备穿越大洋,宣示葡萄牙对“印度群岛”(Indies)的主权。战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