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鱼庐记

書城自編碼: 386932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於可训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609879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汉匈战争全史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不止江湖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双城史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NT$ 254.0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NT$ 2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81
《 狠·黑道 》
+

NT$ 274
《 克瑞丝塔王国:七灯(光的力量终将战胜一切!) 》
+

NT$ 342
《 黄金时代(王小波成名代表作,当代文学经典!) 》
+

NT$ 1333
《 企鹅女性经典.第一辑(企鹅女性经典(口袋本) 》
+

NT$ 365
《 额尔古纳河右岸 》
+

NT$ 264
《 遥远的救世主 》
編輯推薦: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於可训中篇小说集,以饱经风霜而仍含赤子之心的文笔书写湖北大地的小人物故事,就算是注定被忽略的微尘,也要发出弱小的光芒,活出自身的气势
★“么样”“冇得味”等武汉方言的运用幽默风趣,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这方水土里一代代人群的生存经验与生命记忆
★三篇小说,时间跨度从辛亥年至当下,写尽鄂地烟火红尘故事,想象瑰丽而奇谲,情感克制而温暖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关于湖北的故事集,描摹水乡风俗、勾勒故土人物。鄂东乡野的风土人情画卷,在作者颇具中国古典小说气质的文笔描述下徐徐展开。
《鱼庐记》围绕着一座辛亥年修筑的鱼庐,讲述了四代人的命运奏鸣曲,现实与传奇交织,尽显荆楚文化的诡秘与浪漫。
《三十功名》讲述1977年的武汉,一个三十岁的人,重拾梦想,参加高考的年代记忆。
《护工老陈》聚焦于2020年的武汉,讲述城内与城外,人们相守相望、互帮互助的独特回忆。
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幻,小说里的芸芸众生始终怀有一份温情。即使是面对时代的阴云,这些小人物也以善良和努力应对。这些取材于鄂地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中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普通民众的关怀。
这是一本关于湖北的故事集,描摹水乡风俗、勾勒故土人物。鄂东乡野的风土人情画卷,在作者颇具中国古典小说气质的文笔描述下徐徐展开。
《鱼庐记》围绕着一座辛亥年修筑的鱼庐,讲述了四代人的命运奏鸣曲,现实与传奇交织,尽显荆楚文化的诡秘与浪漫。
《三十功名》讲述1977年的武汉,一个三十岁的人,重拾梦想,参加高考的年代记忆。
《护工老陈》聚焦于2020年的武汉,讲述城内与城外,人们相守相望、互帮互助的独特回忆。
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幻,小说里的芸芸众生始终怀有一份温情。即使是面对时代的阴云,这些小人物也以善良和努力应对。这些取材于鄂地风俗和日常生活的中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普通民众的关怀。
關於作者:
於可训,武汉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自1982年于武汉大学任教以来,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与评论。其代表性专著主要有《小说的新变》《批评的视界》《文学风雨四十年》(合作) 《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等。
內容試閱
《鱼庐记》
想生家的鱼庐已传了四五代人了。
他太爷爷开这个鱼庐的时候,刚从武昌回来。那年是辛亥年,革命党刚在武昌起过事。想生的太爷爷在武昌读书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党。起事前,想生的太爷爷常被人追得躲躲藏藏,有时候也跑回家来,从他娘手里取点银子。怕他爹知道,总是夜半翻墙进来,天明前又翻墙出去,来无影去无踪,跟说书人说的夜行侠一样,全然不像一个读书人。
……
想生的太爷爷再回来的时候,就不用翻墙,而是大摇大摆地从正门走进。他现在是革命功臣,众人都敬着他,连他爹也得让他三分。……鱼庐开挖这天,是个大晴天。一大清早,想生的太爷爷就领着他从武昌带回来的两个勤务兵和村里的一帮青壮,扛着洋镐铁锹,来到内湖草滩的一块空地上,分内外两圈依次站定,而后便开始排兵布阵。他先把站成两圈的人分成小组,命他们在自己站立的位置开挖,挖出一个簸箕大的洞口后,又要这些人往深处掘进,等到有人跳进洞口,报告说已到齐肩深了,才命人把一个油纸包着的四方小包,放入挖好的洞内,在每个洞口插上一面小旗,敷上干土,就指挥这些人后退。
向午时分,闻讯赶来看热闹的村民,把现场团团围定。起先以为像往常一样,搭一个香案,烧几柱香,放一挂炮仗,朝四方拜一拜就开挖,看了半天,既不见摆香案,又不见有往开里挖的迹象,却只见挖了一些坑坑洼洼的小洞,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想生的太爷爷要搞什么名堂。想生的太爷爷的爹也端着个水烟壶站在人群中间,起先也是一头的雾水,渐渐地便看出了一点眉目,等到挖洞的人退出现场,现场只剩下一些在寒风中摆动的小旗,细细一数,共有一十八面,分内外两圈,九九对应,像十八颗小星在寒风中忽闪,想生的太爷爷的爹便全明白了。心想,你小子还真把这片湖滩当成你们起事的南湖了,炮声一响,杀向武昌,就大功告成,你以为挖鱼庐就比革命造反容易呀,我看你小子往下怎么弄。正这样想着,却见人群一阵骚动,原来是赶大家上堤,要大家站到安全的地方去,想生的太爷爷的爹于是也跟着人群往堤上移动。刚到堤顶站定,就听得堤下一声号令,接着便是一阵惊天巨响,堤下的湖滩上霎时冲起根根泥柱,像从地底下窜出的大树,箭一样射向天空,堤上顿时发出一阵欢呼。没等欢呼声落地,这些冲天的大树,又如瞬间遭遇飓风,未及伸展枝叶,便颓然倒地,零落成泥。守候在堤下的村民,顿时一拥而上,铲土的铲土,推车的推车,挑担的挑担,半天功夫,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比晒场还大的天坑,挖出的泥土堆在天坑的边沿上,围成一道堤围子,鱼庐的外廓便大功告成。接下来,便见有几个砌匠师傅下到坑底,就着已搬到坑底的一堆青砖,蹲下身子,在掏掏砌砌,看热闹的人不知就里,也觉得乏味,便渐次散去。
……
金慕华从小在城里长大,从未一个人到过乡下,出了县城,就不辨西东,好在她还记得父亲说过路在口边这句俗谚,就一路找人打听,好不容易找到想生的太爷爷开鱼庐的那个湖区,却又见白茫茫的一片冰湖横在面前。原来想生的太爷爷开的鱼庐,是在这片冰湖的那边,与这片冰湖隔着一道大堤,堤的那边称为内湖,堤的这边称为外湖,从这个方向要去内湖,要穿过外湖的这片湖水,平时都靠船渡,否则就要弯十里八里旱路。金慕华站在这片冰湖面前,举目四顾,阒无人迹,顿感束手无策。正是向晚时分,寒风呼呼,寒气逼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片大片的雪花已纷纷扬扬地从半空飘落下来,金慕华只穿了一套紧身的棉衣,没有带上冬日出门时常披的丝绒大氅,一会儿功夫,头上脸上,都布满了冰凉的雪花。跑了大半天路,没有进食,腹内空空,早已是饥肠辘辘。金慕华觉得,像这样又冷又饿,前进不能,后退不得,一会儿非冻死在这里不可。正在这时,她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湖面上,有一个黑影,看上去像一堆土,但又似乎时不时在动,就扯开嗓子大喊了一声,“喂,是人吗,是人应一声。”许是顺风,这一喊,那个黑影果然就变成了人。虽然应没应金慕华,完全听不见,但却分明看见他朝自己这边跑了过来。临危得救,绝处逢生,金慕华也禁不住跳上冰面,迎着那人飞跑过去。

《三十功名》
一进院门,果然就闻到了热干面的香味。其实,这香味不是面条的,而是拌面条的芝麻酱的。热干面发展定型后的主要调料,不单单是麻油,还有加小麻油调好的芝麻酱。双重的芝麻香,加上香葱大蒜酸豆角辣萝卜干和酱油醋,有时还有一些榨菜丁和花生碎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是神仙也挡不住的诱惑。这个城市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也不论身在何处,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一口。他是个外来户,在这个城市生活的历史不过两三年的时间,虽然谈不上爱好,但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吃热干面,是他感到温暖幸福的时刻。他珍惜这难得的时刻,他不能像赶着上班那样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他要跟他的妻子女儿一起,一边说话,一边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尝,直到碗里的面一根不剩,连抖落在碗底的调料的碎末子,也用筷子一粒一粒细细地搛到口里。
也许真的是饿了,也许是好久没吃热干面,嘴馋,小女儿一坐上桌子,拉过面碗,抓起筷子,挑起一筷子面,就往口里塞。堆在面上的调料纷纷下落,焦黄的芝麻酱糊到嘴唇上,就像上了一层浓妆。一边吃,一边还要腾出手来,时不时揉一下鼻尖,发出嗞嗞的响声,这是小女儿吃饭的习惯。看着女儿的这个吃相,他觉得可爱,又有点心疼。
……
金师傅的话,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第二天上夜班,干完了上半夜的几单活以后,跟同事交代了一下,就找到一列编好了的货车。从对讲机里问了站调,站调说,十天后才发,他就放心地爬上了一节棚车。这节棚车是个空车,大约原先装的是些石材,还留下了一些木条子钉的包装箱。他把这些包装箱摞起几个做了书桌,又用一个竖起来做了坐凳,打开天窗,关上车门,点上一支蜡烛,摊开复习资料,就像坐在一个正经的书房里一样。因为有辅导小季的铺垫,轻车熟路,所以,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进入了情况。面对这些复习资料,当年在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又回到眼前。他熟悉每一道题的演算方式和解答方法,也记得这些习题的答案,甚至连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习题的音容笑貌,手势动作,都记得一清二楚,他觉得此刻他又回到了课堂,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由听课改成自习罢了。
……
天大亮了,考生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汇聚拢来,经过值班室,朝校园走去。穿便服的,穿工装的,间或也有戴着帽徽领章的,胡子拉渣的,满脸稚气的,间或也有拖儿带女的,都混在一起,熙熙攘攘,像赶庙会一般。看着这般景象,他禁不住想起九年前的那个早晨,也是在校园里面,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将要下乡的学生,有来送行的老师家长,也有忙出忙进的工宣队的干部和工人师傅,一列军用卡车,成一字长蛇,整齐地排列在校园中心的共青道上,车上,车下,抹泪的,挥手的,叮嘱的,喊叫的,勾头抱颈的,扯胳膊拉袖子的,搅成一团。经过市区的时候,街两边都站满了人,摇着旗子,哭的哭,喊的喊。他坐在驾驶室里面,怀里抱着一个灰色的人造革提包,里面装着的是他们要去的那个公社的知青档案。到了公社大院,交割了档案,在一字摆开的长桌上,吃了一顿红烧肉米饭,就由各生产队把他们认领回去了。接人的有牛车,有板车,有手扶拖拉机,也有担挑肩扛的,刹时间便融入了无边的旷野。他记得他走出公社大门的时候,揭下头上的帽子,抛到半空,喊了一声乌拉,众知青也学他的样子喊了一声乌拉,便挥手告别。从这一刻开始,他觉得,他便起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如今,这样的知青帽,还戴在不少入场的考生头上。蓝色带耳的棉帽,蓝色双排扣的长大衣,是当年下乡知青的标配。那是一个冬天,是上面给知青配的服装。如今又是一个冬天,想不到还有人穿着这套行头,重新走进校园的考场。

《护工老陈》
那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是个阴天。
护工老陈一早起来,就端起一个钢精锅到街对面的摊子上去买豆腐脑。
程爹爹近几天突然想吃豆腐脑。以前程爹爹过早只喝糊米酒。一碗热干面,一碗糊米酒,多年来,是程爹爹早餐的标配。程爹爹说,热干面干僵,热辣,有嚼劲,糊米酒滑腻,清甜,落口绵,他说他这辈子就好这一口,哪天过早离开了这两样东西,他这一天吃么事都冇得味。
前几天,程爹爹突然对老陈说,他以后过早不喝糊米酒了,改喝豆腐脑。原因是卖糊米酒的那个孝感人变狡猾了。分量少了不说,配料也掺假。以前用的是自酿的米酒,现在多半是在清水中倒进一点白酒充数。以前起糊是用自磨的米浆,现在多半是用买来的淀粉搅和。更不要说鸡蛋红枣桂花橘饼这些调色出味的东西了,喝了一辈子的糊米酒,现在却感觉像潲水,所以干脆就不喝了。
老陈知道程爹爹的脾气,爱一样东西,说一个人好,就好上了天,讨厌一样东西,说一个人坏,就坏到了地。凭心而论,现在的糊米酒是没有以前地道,但也不至于像潲水,米酒还是米酒,只是成色差了些。老陈知道,人年纪大了,都有点搅。他不想跟他争辩,也懒得跟他说清楚,要喝豆腐脑就喝豆腐脑,横竖都要到街对面的摊子上去买。价钱都差不多,贵不到哪里去,也便宜不了多少。
卖豆腐脑的是个黄陂人,见老陈端着钢精锅撇开每天必去的米酒摊,径直朝自己的摊位走来,就觉得奇怪。待老陈走近了,便问:“么样,老爷子换口味了,不喝糊米酒了。”
老陈嗯了一声,就递过钢精锅,说:“来一份。”
卖豆腐脑的说:“别一份两份的了,就这么多了,剩下的都是你的,我帮你把锅装满了,就收你一份的钱,么样。”
老陈觉得奇怪,便说:“你这是奖励呀,还是优惠,放心,只要老爷子不再改主意,我天天来买你的豆腐脑。”
卖豆腐脑的笑笑说:“只怕你买了这一回,就没有第二回了。还天天来买,就这一天啦,往后吃不吃得到我的豆腐脑,还两说呢。”
老陈说:“么样,改行啦,不卖豆腐脑啦,找到赚大钱的生意啦。”
卖豆腐脑的说:“你是昨晚睡蒙了还是早上喝了猪油糊了心,亏得你还在医院做护工,你就不晓得封城的事。”
见老陈木头木脑的没反应过来,卖豆腐脑的就提高了声音说:“政府今早发了通告,上午要封城,封城是么意思,知道吗,就是城里的不让出,城外的不让进,我这不赶着卖完了这一锅就歇摊子回家吗,过了十点钟就出不了城,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出不了城,回不了家,连团年饭也吃不成,你以为我稀罕你买我的豆腐脑哇,放在平时,排起长队还未必买得到。”说完,又得意地笑了起来。
卖豆腐脑这边说话的动静大,弄得旁边买早点的人,都侧过头来朝这边观望,老陈这才发现情况似乎有些异样。往日出门,街上戴口罩的人不多,今天好像除了自己,都戴着口罩。连卖豆腐脑的嘴上也蒙着一块蓝布,刚才没在意,还以为是平时戴的防口水的兜嘴呢。想想真是该死,昨天还在跟老婆商量这个年怎么过,这会儿怎么就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呢。
想到这里,老陈一把从卖豆腐脑的手里接过钢精锅,又顺手把准备好的零钱塞到他手里,转身就往家里跑。
……
根据刘洁这几天接送透析患者的了解,疫情发生后,全市需要透析的患者,高达数千人,原来为这些患者透析的医院,也有数十家。这些医院现在大都被征用收治发热病人,要把这数千透析患者从这数十家医院疏散出来,转移到一些指定医院,除了那些有发热症状,或确诊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透析患者,可以确保有专门的双定点医院收治外,更多透析患者能不能被指定的医院接收,就得靠运气。往往是,上面安排得好好的,谁谁谁从哪家医院转到哪家医院,清楚明白,下面的医院却因为条件不足,一时接收不了。如果是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换一家医院,这时候又没有可换的。这就需要有人从中协调,做好指定医院和转移病人之间的衔接工作。负责这件事的市血透质控中心,没有足够的专职人员做这项工作,只有干着急。
刘洁在大公司做过管理,知道宏观调控的计划要落到实处,不是那么容易。既要摸清指定医院的情况,做好与病人之间的衔接工作,保证精准转移,又要解决转移过程中部分病人的交通问题,工作量很大,情况也很复杂,光靠医疗部门,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得有社会力量参与。自己既然已经在这一行当了志愿者,与这些患者有缘,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顺手把这件瓷器活都揽下了,像社会上的那些志愿者团体一样,成立一个志愿者联盟,在网上网下征集志愿者,协助医疗部门做好这项工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