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編輯推薦: |
▲初中语文配套阅读·全新修订版
★导读 引读:知名专家和一线名师教你这样读
★李镇西 余映潮 叶开 张文质联袂推荐
★名师导读 引读,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鲁迅的丰富与深刻
鲁迅独特的其他作家不能代替的价值,在于鲁迅的作品是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典范,他把现代汉语表意、抒情的功能达到了极致,并极具创造性,理应成为孩子学习现代汉语的范本,从小开始学,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鲁迅学会理事 钱理群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 郁达夫
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郭沫若
|
內容簡介: |
此书是“初中语文配套阅读丛书”之一。《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品记述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性格志趣,抒发了对昔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还收录了《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等杂文名篇,以让青少年读者领会鲁迅的丰富与深刻。
|
關於作者: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
目錄:
|
散文
小引 / 3
狗·猫·鼠 / 5
阿长与《山海经》 / 14
《二十四孝图》 / 20
五猖会 / 27
无常 / 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40
父亲的病 / 45
琐记 / 51
藤野先生 / 59
范爱农 / 66
后记 / 74
我的个师父 / 85
阿金 / 92
记念刘和珍君 / 97
为了忘却的记念 / 103
散文诗 / 115
秋夜 / 117
影的告别 / 120
求乞者 / 122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 / 124
复仇 / 126
复仇(其二) / 128
希望 / 130
雪 / 133
风筝 / 135
狗的驳诘 / 138
失掉的好地狱 / 139
墓碣文 / 141
颓败线的颤动 / 143
立论 / 146
死后 / 148
这样的战士 / 153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155
腊叶 / 158
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 160
一觉 / 162
杂感 / 165
灯下漫笔 / 167
略论中国人的脸 / 175
“友邦惊诧”论 / 179
谈金圣叹 / 182
拿来主义 / 184
看书琐记 / 18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189
论人言可畏 / 191
文学和出汗 / 195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 197
名师引读《朝花夕拾》 / 203
|
內容試閱:
|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