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化视阈下的北魏文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462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柏俊才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5731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53
《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32卷) 》
+

NT$ 359
《 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
+

NT$ 484
《 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
+

NT$ 540
《 书读完了(精装,2017增订新版) 》
+

NT$ 332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
+

NT$ 374
《 中国文化精神 》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从文化视域的角度研究南北朝时期北魏一朝文学历史、作品版本、文学体裁及影响文学特质背后的文化成因等的著作。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在南北朝文学研究中,相较于如火如荼的南朝文学,北魏文学一直相对冷寂。本书从北魏文化政策对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学成就、北魏文学与十六国文学的承继关系、北魏的诸多文学体裁及文化价值、《木兰诗》《敕勒歌》等文学价值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了北魏朝的文学政策、地域文化与文学面貌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了相关文学体裁及个案细节,初步完成了对北魏一朝文学风貌的呈现。书稿在北魏政治文化历史的综合视野下研究其文学,当中还兼有传世文献和后世出土文献的整理,完成了关于北魏文学的初步探讨,具有出版及一定的学术价值。
關於作者:
柏俊才,1970年生,文学博士(后),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主持人,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唐诗与长安文化》主讲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目錄
第一章  文化政策影响下的北魏文学 …………………………………… 1
第一节  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 ………………………… 1
一、慕汉与惧汉文化冲突下的文人命运 ………………………… 1
二、弘儒道而灭佛文化格局下的文人精神世界 ………………… 4
三、北魏初期文学个性表现与文学精神 ………………………… 7
第二节  平城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北魏文学的复苏 ………………… 13
一、魏都平城 …………………………………………………… 13
二、平城时期的多种文化融合 ………………………………… 17
三、北魏文学的复苏 …………………………………………… 21
第三节  洛阳时期的汉化与北魏文学的繁荣 ……………………… 31
一、魏都洛阳 …………………………………………………… 32
二、洛阳时期的汉化 …………………………………………… 36
三、北魏文学的繁荣 …………………………………………… 45
第四节  丝绸之路恢复与北魏文学新变 …………………………… 66
一、北魏丝绸之路恢复 ………………………………………… 66
二、北魏对丝绸之路的经营与维护 …………………………… 68
三、丝绸之路文化对北魏文学的影响 ………………………… 74
第二章  北魏地域文化与文学 …………………………………………… 84
第一节  3 至 5 世纪初北中国文学 ………………………………… 84
一、三个区域的文学创作 ……………………………………… 84
二、四股势力的文学创作 ……………………………………… 97
第二节  河北文学 ………………………………………………… 106
一、北魏对河北的经营 ………………………………………… 107
二、河北儒学的兴盛 …………………………………………… 111
三、河北六大家族的文学创作 ………………………………… 117
四、河北其他文学创作 ………………………………………… 131
第三节  河西文学 ………………………………………………… 132
一、河西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 ………………………………… 133
二、十六国时期的河西文学 …………………………………… 136
三、北魏平凉户的文学成就 …………………………………… 144
四、其他河西文学成就 ………………………………………… 157
第四节  青齐文学 ………………………………………………… 160
一、青齐建置沿革与青齐士人 ………………………………… 160
二、北魏平齐民的文学成就 …………………………………… 164
三、刘孝标的文学成就 ………………………………………… 168
四、其他青齐文学成就 ………………………………………… 175
第五节  河东文学 ………………………………………………… 178
一、北魏对河东的管辖与士人北迁 …………………………… 178
二、汉晋时期河东文学创作 …………………………………… 182
三、北魏河东文学成就 ………………………………………… 189
第六节  并州文学 ………………………………………………… 198
一、北魏对并州的管辖与并州士人之复兴 …………………… 198
二、汉晋并州文学 ……………………………………………… 203
三、北魏并州文学 ……………………………………………… 216
第三章  北魏文化与文学体裁研究 …………………………………… 221
第一节  北魏胡汉杂糅的乐府制度与乐府诗 …………………… 221
一、胡汉杂糅的乐府制度 ……………………………………… 221
二、北魏乐府胡汉杂糅的原因 ………………………………… 225
三、北魏乐府诗创作 …………………………………………… 227
第二节  谣谚:北魏社会生活风情画 ……………………………… 235
一、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极度关切 ……………………………… 236
二、品评人物 …………………………………………………… 240
三、风景农事 …………………………………………………… 244
第三节  儒学视域下的北魏赋发展演变 ………………………… 247
一、北魏赋学观钩沉 …………………………………………… 248
二、北魏赋追慕汉魏的创作倾向 ……………………………… 250
三、北魏赋的艺术成就 ………………………………………… 257
第四节  北魏书信体散文的文化价值 …………………………… 263
一、军国书信 …………………………………………………… 264
二、诫子书 ……………………………………………………… 268
三、其他书信 …………………………………………………… 274
四、北魏书信体散文的风格 …………………………………… 277
第五节  北魏表体文的家国情怀 ………………………………… 281
一、北魏“表”体文概貌 ……………………………………… 282
二、为国家制度完善谏言献策的请求表 ……………………… 284
三、关注国家时局的陈事表 …………………………………… 288
四、充满报国热情的征戍表 …………………………………… 293
五、北魏表体文的艺术成就 …………………………………… 295
第四章  北魏个案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 ……………………………… 300
第一节  《木兰诗》作时与文本经典化 …………………………… 300
一、《木兰诗》前贤研究之阙 ………………………………… 300
二、《木兰诗》作时及相关问题新考 ………………………… 309
三、《木兰诗》写定、流传与润色 ……………………………… 317
四、《木兰诗》经典文本的形成 ……………………………… 324
五、《木兰诗》的评价 ………………………………………… 328
第二节  《敕勒歌》作时、流传与文本经典化 …………………… 331
一、《敕勒歌》前贤研究之阙 ………………………………… 331
二、《敕勒歌》性质再探 ……………………………………… 335
三、《敕勒歌》作时新考 ……………………………………… 337
四、《敕勒歌》北朝传播蠡测 ………………………………… 340
五、《敕勒歌》文本经典化 …………………………………… 344
第三节  温子昇的思想品格与诗歌风格 ………………………… 346
一、温子昇的生活时代及其思想 ……………………………… 346
二、温子昇的人生悲剧及根源 ………………………………… 350
三、温子昇的诗风及其渊源 …………………………………… 355
第四节  北魏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 ……………………………… 362
一、北魏女性文化素养较高 …………………………………… 363
二、北魏女性文学创作概况 …………………………………… 375
三、胡太后《杨白花》文学成就 ……………………………… 383
参考书目 ………………………………………………………………… 391
后  记 …………………………………………………………………… 400
內容試閱
南北朝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际上是南朝文学研究如火如荼,北朝文学依然冷寂。 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南朝文学名家、大家如林,北朝文学除由南入北的王褒、庾信外很难说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家。因此,北朝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王褒和庾信等少数大家的身上,其他诗人很少有人问津。 而北魏文学,更是很少有人关注,原因大概是因为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很少有纯文学作品,也没有文学大家。

北魏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考古方面。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有多篇有关北魏历史研究的论文,这对北魏历史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此后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等都是北魏历史研究中的力作。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主要论著有: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⑨对北魏历史政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证,田余庆《拓跋史探》对北魏“子贵母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台湾学者逯耀东的《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对“崔浩世族政治的理想”等七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宋其蕤《北魏女主论》对北魏冯太后、胡太后等四个皇后的生平及情感生活进行了论述,楼劲《北魏开国史探》认为北魏开国是拓跋氏自身发展与中原王朝密切结合的需要。 考古方面的成果也很多,如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魏洛阳永宁寺:1979—1994 年考古发掘报告》、朱亮《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罗新《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刘俊喜《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王银田《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纪中国都城的演变》、刘连香《民族视野下的北魏墓志研究》⑨等著作或收录北魏考古资料,或对北魏考古资料进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对北魏历史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关北魏历史、考古研究的单篇论文则更多,就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所录超过500 余篇。 这些历史、考古研究成果,廓清了北魏历史中的一些疑点,对促进文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最主要的北魏历史研究成果集中在日本。 日本的汉学家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北魏也不例外。 对于北魏的研究,日本学术成果最多的是均田制。 最初涉及这一课题的是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和加藤繁《唐代庄园的性质及其由来》,二者都只是简单的概述,谈不上研究。 玉井是博《唐代土地问题管见》和冈崎文夫《关于唐代的均田法》开始了真正意义上对均田制的学术研究,其后至今 90 余年间,出版的相关论著超过了200 余种,成为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大成果。 比较重要的成果有堀敏一的《均田制研究》,对均田制的产生过程及其发展做了系统性的阐述。 附于书后的参考文献目录及扼要的说明,是我们了解迄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日本均田制研究的重要资料。 进入 90 年代,气贺泽保规撰写了《均田制研究的展开》,对战前战后日本的均田制研究做了全面的整理。 佐川英治《三长、均田两制的形成过程》认为在税役体制中兵役成为中心以后形成的三长制,促使了北魏以强化对人民的人身控制为目的的编户制的确立,这样就必然导致了均田制的产生,到孝文帝亲政以后,均田制正式得到了推行。 这些课题虽然研究的是北朝均田制,但重点均在北魏,无论是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国内的学术研究。 此外,日本学者对北魏历史的其他研究也较多,只是较为零散,就不再赘述。

北魏文学的研究最早见于各种版本的文学史,所论甚略,比较详细的当推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和李开元、管芙蓉《北魏文学简史》。此外,葛晓音《八代诗史》、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所论亦较详。 北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书”上,即《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的研究论文 131 篇,论著有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王美秀《历史·空间·身分——洛阳伽蓝记的文化论述》、萧红《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孟光全《洛阳伽蓝记研究》四部;《水经注》 的研究论文 388 篇,论著有郑德坤《水经注 引书考》、洪业、聂崇岐、李书春等《水经注引得》、陈桥驿《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之三》、陈桥驿《水经注论丛》、徐中原《水经注研究》五部。

除“二书”外,北魏文学研究还散见于三部专著和三部博士学位论文: 吴先宁《北朝文学研究》在北朝门第士族文人的生存处境和心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朝文学的发展轨迹、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北朝文学的总体特征做一系统的描述,部分章节涉及北魏文学;高人雄《北朝民族文学叙论》对北魏拓跋鲜卑族的诗赋、散文、碑志的文学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卢有泉《北朝诗歌研究》③对北魏平城、洛阳诗坛阐述较为详尽。 林晋士博士学位论文《北朝散文研究》对北朝散文发展以及重要代表作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尤以对《洛阳伽蓝记》的文学性探究最为学术界所称道;宋冰博士学位论文《北朝散文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将北朝散文分为平城时期、洛阳时期、邺城时期和盛乐时期四个时期展开论述,下编对“北朝三书”和《魏书》进行专题研究,对北魏散文的探讨是这篇博士论文的亮点和创新点;张鹏博士学位论文《北魏儒学与文学》考察了北魏儒学与文学的关系。 北魏文学单篇论文有 15 篇,雷同之处颇多,比较有特色的有:马立军《北魏诗歌研究三题》对北魏诗歌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研究了北魏诗歌分期、鲜卑文化对北魏诗歌的影响等问题;徐中原、陈娟《北魏初期散文述略》⑧对许谦、张渊、张衮、崔宏四人的散文进行了研究,并归纳了北魏初期散文的特色;张建坤《北朝后期诗文用韵研究》对北魏后期诗歌中的阳声韵、入声韵进行研究,认为与南朝诗歌用韵相一致。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可以说北魏文学研究依然是个空白点。 根据中国知网所录,在现有北魏文学研究中,纯粹的文学研究论文很少。 这样的研究状况很难令人满意。 在北朝历史中,北魏存在的时间最长。 如果北魏文学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则北朝文学的研究就是空谈。 在南北朝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北魏文学为什么这样沉寂? 有其自身原因,就是北魏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甚少。 但就文学研究者来说,这些原因都不能成为漠视北魏文学的障碍。 对于崛起于塞北的、强悍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其文学不应受到忽视,反而应该强化,因为只有这样,我国古代文学以汉民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为羽翼的格局才能得到较为完满的理解。 鉴于北魏文学的自身状况以及目前的研究态势,在文化氛围中研究其文学创作,将是北魏文学研究的大体趋势。 学术界已经有部分学者意识到这一点,如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在探究北朝文化特质的背景下,论述了北朝诗赋的分期,以及《颜氏家训》《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的实用精神,其中部分章节涉及北魏文学;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研究了北魏儒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对文学创作的促进作用。

受吴先宁、张鹏两位先生研究成果的启发,拙著在北魏文化宏大的视野下研究其文学。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文化政策影响下的北魏文学》探究了北魏不同时期文化政策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丝绸之路恢复之后域外文化输入对北魏文学潜移默化的熏染。 第二章《北魏地域文化与文学》阐述了北魏不同地域的文学成就,《3 至 5 世纪初北中国文学》着力于北魏文学与十六国文学的继承关系,总体概括了这一时期北方文学的特点。 继而分析了河北、河西、青齐、河东、并州五个区域的文学成就。 这些区域的文学创作,均受到区域文化较大的影响。 第三章《北魏文化与文学体裁研究》对北魏留存作品较多的乐府诗、谣谚、辞赋、书信体散文、表体文等题材逐一进行了探究,揭示其文化价值和艺术成就。 第四章《北魏个案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对北魏文学成就最高的温子昇、影响最大的《木兰诗》《敕勒歌》集中进行了研究,揭示其文学魅力。 同时结合出土文献,探究了女性作家的文学成就。 既有传世文献研究,又有出土文献考索,从而完成了对北魏文学的初步探讨。

对于北魏文学的发展,历来学人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孝文帝迁洛带来文学的繁荣。 “逮高祖驭天,锐情文学,盖以颉颃汉彻,掩踔曹丕,气韵高艳,才藻独构。 衣冠仰止,咸慕新风”①。 “新风”就是指“气韵高艳,才藻独构”,这是拓跋鲜卑学习南朝文学的结果,是孝文帝改革促使了北魏文风的改变。 高祖“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②,有很高的文采与素养。 清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说:“古今帝王以才学著者,曹魏父子、萧梁父子为最。 然皆生自中土,绩学少年。 惟魏孝文帝,生本北俗,五岁即登帝位,此岂有师儒之训,执经请业,如经生家所为,乃其聪睿夙成,有不可以常理论者。”③北魏后期文学的繁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他一手促成的,“北朝戎马纵横,未暇篇什。孝文始一倡之,屯而未畅”④。 为了便于讨论,笔者将洛阳时期的文学按作家身份分为皇室文学、归附士人文学和本土士人文学三类以论之。
洛阳时期北魏皇室文学创作既有诗歌又有散文,无论哪一种文学样式,都代表着北魏皇室文学的最高成就。
洛阳时期皇室诗歌有十二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歌颂自由、哀叹生命的诗歌,如元子攸《临终诗》: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 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
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
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⑤

元子攸,即魏孝庄帝,诛尔朱荣,永安三年(530)十二月为尔朱兆所弑,时年二十四岁。 《洛阳伽蓝记》 云:“时兆营军尚书省,建天子金鼓,庭设漏刻,嫔御妃主,皆拥之于幕。 锁帝于寺门楼上。 时十二月,帝患寒,随兆乞头巾,兆不与。 遂囚帝还晋阳,缢于三级寺。 帝临崩礼佛,愿不为国王。 又作五言曰……”①则《临终诗》是元子攸永安三年十二月所写的绝命诗。 诗中既有对贰臣贼子的痛恨,又有对自己诛贼反而为贼所弑的惋惜,更多的则是对人生命运的忧伤之情。 诗中对仗、对比、音韵、节拍的运用圆熟,明显地感受到对南朝文学的接受。 此外如元恭《诗》、元晖业《感遇诗》、元熙《绝命诗二首》等都当如是观。 这五首诗一扫庙堂文学无病呻吟之病,感情浓郁,直抒胸臆,是北魏皇室文学中的佼佼者。 最能体现皇室文学汉化的则是陈留长公主的《代答诗》:

针是贯绅物,目中常纴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②

《洛阳伽蓝记》 云:“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入道为尼,亦来奔肃,见肃尚主,谢作五言诗以赠之。 其诗曰:‘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 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公主代肃答谢云:‘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 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肃甚有愧谢之色,遂造正觉寺以憩之。”③王肃太和十七年(493)奔魏,尚公主以及谢氏来奔应是太和十九年九月迁洛以后之事也。 这虽属传说,但由此能够看出拓跋鲜卑汉化程度之高。 谢氏能够写出托物寓意的诗不足为奇,而鲜卑族陈留长公主能依谢韵为诗,物我无间,就不得不称奇了。 胡充华的《杨白花》是皇室文学中成就最高的诗歌: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④

这首诗的作者《乐府诗集》题为无名氏,后代学者据《梁书》考证,确信作者为北魏文明皇后胡充华。 《梁书·杨华传》云:“杨华,武都仇池人也。 父大眼,为魏名将。 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来降。 胡太后追思之不能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辞甚凄惋焉。”①这首《杨白花》乃宫廷淫秽之作,但颇受后人赞誉,就在于它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发自肺腑,很好地刻画了胡充华对杨华的相思之情,“音韵缠绵,……令读者忘其秽亵”②。 这首情调缠绵、音韵和谐的诗歌与鲜卑民族文学风格不相类,显然是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