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巴西作家之一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美丽而杰出的女作家
以慈母之心为孩子倾情书写“李斯佩克朵童心故事”系列
5部儿童文学作品,中文版首次出版
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开的谜题
若昂崽崽只是一只极其普通的兔子
何以聪明到随时逃出那毫无破绽的笼子
它在千百次鼻子的翕动间,冒出新鲜的主意
至于是什么主意,我们不得而知
也许这个谜题无需被解开,让它去吧
?顶级作家带给孩子的文学滋养,亲切灵动的口语叙事风格,充满互动乐趣。
?以第一人称视角、妈妈的口吻讲述,宛如围炉夜话般亲切,充满互动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作为母亲的李斯佩克朵始终在照顾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具体问题,同时尽量贴近孩子的思维及想象,也让作为听众的孩子体验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以兔子的出逃暗喻不愿受束缚的孩子,启发读者重新审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以充满幽默调侃的语气谈论兔子以“翕动鼻子”这种感官的、本能的方式来认识、思考世界,虽然这种方式很原始,但也十分有效,它引领兔子从单纯寻求食物满足跨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类似儿童的思考方式,颇令成
|
內容簡介: |
《爱思考的兔子奇事》讲述了一只从笼中神秘逃脱的兔子的故事。这只被唤作“若昂崽崽”的小兔子比人们想象中有更多感受,它快速地翕动着鼻子,一些主意就冒了出来,成了一只会思考小兔子。它总是有办法从笼子里逃出去。可它为什么总想逃跑、又是如何逃跑的,对主人来说始终是个谜!
被围养在笼中的兔子不正是孩子吗?故事在亦真亦幻之中探讨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如何寻找自我等问题,小读者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而父母也许能认识到无需也无法完全搞懂孩子的所思所想,要学会给孩子自由、包容孩子的自我。
|
關於作者: |
著者: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1920—1977)
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巴西作家之一,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也是拉美文坛真正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
1944年出版处女作《濒临狂野的心》,这本书使巴西文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因此获得了格拉萨·阿拉纳奖。20世纪60年代起,李斯佩克朵的写作才能获得公众认可,小说《黑暗中的苹果》获得卡门?多洛雷斯奖,儿童文学作品《爱思考的兔子奇事》获得卡伦加奖,并因其文学成就获得联邦大区文化基金会奖。1977年12月9日,李斯佩克朵去世;次年,最后的作品《生命的吹息》出版。她很难被归类为某种类型的作家,她本人将自己的风格描述为“非风格”。她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儿童文学、诗歌、摄影和绘画,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绘者:
卡玛尔·若昂
备受瞩目的巴西艺术家,在里约举办了多次个人艺术展览,作品被葡萄牙瓷器博物馆和里约艺术博物馆收藏。
译者:
张晓非
前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副教授,现任澳门大学葡语系高级讲师,资深葡语译者,已翻译出版多部葡语著作,其中包括一些写给儿童的作品,如诺贝尔奖得主萨拉马戈的儿童文学作品《世界上最大的花》、获“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 的葡萄牙科普作品《去野外》、葡萄牙儿童文学作品《萨姆尔变形记》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