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
售價:NT$
1010.0

《
低空无人机集群反制技术
》
售價:NT$
602.0

《
写给多动症患儿的干预方案
》
售價:NT$
214.0

《
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与管理模式
》
售價:NT$
551.0

《
九色鹿·松漠跋涉:辽金史学步
》
售價:NT$
504.0

《
出土文献与古书成书新研
》
售價:NT$
449.0

《
内敛心态与唐末诗风
》
售價:NT$
398.0

《
中外建筑史(周承君)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追溯了法国自16世纪以来的商业发展历程,展示了法国企业家精神如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塑造了法国乃至全球的商业格局。本书详细记录了法国从重商主义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包括工业化时期的关键发展、世界经济大危机之下的重建、黄金30年的快速增长、全球化浪潮下的企业扩张,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继承与改革。书中不仅描绘了诸如施耐德、雷诺、香奈儿、迪奥等著名企业的兴衰历程,还探讨了法国企业家独特的“外圣内王”精神——外表优雅而内心坚定。通过对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研究,本书揭示了法国商业文化的精髓,并为理解现代商业世界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此外,本书还分析了法国企业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所采取的战略,以及它们如何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
關於作者: |
陈润
新生代企业传记作家、财经作家,北京润商文化创始人兼总裁。曾任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特约评论员,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常年从事公司研究,著有《分析产生影响 协同创造价值:招商金融20年》《卓尔的故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和转型样本》《民族之光:陈光威传》《梦想必须有:阿里巴巴脱贫攻坚全记录》等作品,为招商局、华润、戴尔、美的、阿里巴巴、卓尔、用友、光威等标杆企业创作官方授权传记等作品。
邓玉蕊
前媒体人,曾在知名财经媒体工作多年,采访过多名上市企业高管,长期关注汽车、互联网领域。
李倩
自由撰稿人,长期关注企业家传记、企业史。
|
目錄:
|
目录
第1章 公司出圈的重商主义时代(1589-1814年)
东印度:“逐梦”海外市场
西印度:开拓美洲、西非市场
人头马:重视品质加出色营销
DMC:坚持产品高标准
第2章 第一次工业化时期:国家基建(1815-1870年)
施耐德:铁路建设先行者
苏伊士运河:专注水路建设
拉法基:全世界第一袋商业水泥生产者
里昂信贷:昔日的法国银行巨头
第3章 第二次工业化时期:汽车时代(1871-1914年)
米其林:重视创新,辅以宣传
标致:潜心研究,专职制造
雷诺:锐意改革,出色营销
雪铁龙:审时度势,完成转型
第4章 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1915-1929年)
罗纳普朗克:法国最大化工公司
万喜: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
达索:法国飞机制造公司巨头
道达尔:法国最大石油企业
第5章:危机与转机(1930-1944年)
施耐德:穿越火线,开启电气时代
雷诺:迎来第二个大发展时期
路易·威登:顺应环境,适时创新
夏帕瑞丽:引领巴黎时装界新风尚
第6章 战争结束,时尚风潮来袭(1945-1958年)
迪奥:10年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
香奈儿:重启光辉岁月
卡丹:普通民众的时尚衣橱
爱马仕:创意向左,执行向右
欧莱雅:研发主宰,广告破局
第7章:崛起,戴高乐式工业主义(1959-1972年)
阿尔斯通:制造最快的电力机车
达索:法兰西的骄傲
空客:诞生于图卢兹
法国电力:不能输的一战
第8章 后工业时代:创新有道(1973-1979年)
家乐福:持续创新的经营策略
雅高:“规模制胜”法则
阿奈特:卖最适合顾客的产品
布依格:用逆向扩张打开市场
达能:“天才”般的转型
第9章 全球化席卷,并购狂奔(1980-1992年)
LVMH:阿诺特“造就”的时尚霸主
维旺迪:法国传媒巨鳄
赛诺菲:资本“猎手”
布依格:跨界收购造就的巨头
第10章 继承与传承(1993-2003年)
PPR:专注“剔除式”经营
欧莱雅:依靠职业经理人“守家”
爱马仕:团结“成就”品牌传承
香奈儿:品牌拥有者“隐”在设计师身后
第11章 巨轮“告急”后:深入国有化改革(2004-2014年)
法国电信:“轻装“征战世界
法国燃气:“以小吞大”打造“冠军选手”
法国电力:进行私有化改制
阿尔斯通:依靠法国政府“力挽狂澜”
第12章 荣耀与挑战(2015-2023年)
家乐福:剑指在线销售
迪奥:重回奢侈品头部
雷诺:做新能源汽车的主角
空客:长空之王的“自我进化”
致谢
|
內容試閱:
|
总序真正的以史为鉴,是为了超越历史一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相互交织形成的百年变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展开。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局部冲突动荡此起彼伏。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和平还是战争?是发展还是衰退?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全球化不断推进。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在过去 30 多年的时间内,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对抗越来越严重,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国际脱钩、断供断链、倒退下滑的逆全球化进程成为常态,并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制定生存和发展策略?个人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这是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在押韵。其实,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商业文明始终在障碍丛生、贸易困难、危机频发、混乱动荡的坎坷曲折中缓慢推进。到了16世纪,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不同国家的商业文化开始碰撞、交融,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经济强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走马灯似的变幻。当然,有些规律永恒不变,不会随人类的意志转移而更迭,比如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的人类精神财富——企业家精神、契约精神、信用体系、创新观念、商业逻辑、管理思想等,从长远来看,绝不会被人类所背弃。
由商业、财富、生活融汇交织的大历史看似随意偶然,发展逻辑却严密细致。“世界是部商业史”系列图书所研究的对象几乎全是世界500强企业,本丛书相当多的篇幅被用于记录企业的发展轨迹与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他们是商业史的主角,也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现在及将来的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趋势,在过去的市场博弈与利益分割中早已形成。
不过,真正的以史为鉴,不是为了写历史而写历史,而是要超越历史。本丛书旨在以叙述人物、故事为途径,回到历史现场,探寻商业规律,立足当下、回望历史、启迪未来。我们将围绕以下四个问题,给读者一些启发与思考。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全球第一”能持续多久?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崛起的历史中可以得出结论:国家的较量关键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关键在于企业家。“大商崛起”与“大国崛起”互为前提,彼此促进。商业兴旺才能造就“大国”,开放自由才能孕育“大商”。
第二,面对逆全球化、科技竞争、局部冲突等国际危机,企业家应该如何制定短期与长期战略?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现在、拥抱不确定的未来?过去500年的商业发展史可供借鉴:世界500强企业都是在危机与灾难中成长起来的,不管是一战、二战等战局动荡时期,还是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时期,成功企业需要找到不断战胜危机、超越自我的逆势增长之路,善于把握危机中的机会。
第三,如何看待企业家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价值?如何看待政商关系?全球商业史也是一部政商博弈史,繁荣昌盛是政府与商人博弈形成的难得的双赢局面。企业家是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要尊重、关爱企业家。如今,中国的经济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理应给企业家、创业者尊严与荣耀,给予更多包容与鼓励。
第四,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如何发挥企业家作用?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和拓展国际视野这五条企业家精神,曾被世界级企业家验证过,亦是对中国企业家的要求和倡议。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对于持续增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丛书就是要以全球优秀企业家、卓越企业为标杆,助力中国企业家、创业者、管理者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