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編輯推薦: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考察在中国社会情境下日常生活中实际用户对社会机器人的使用,分析公众对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接受意愿,探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日常生活。
內容簡介:
本书将社会机器人这一议题带入传播学领域,分析家居情境下社会机器人使用者的经验和公众对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接受意愿,探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日常生活。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系统介绍社会机器人、人机传播等概念,为相关研究添砖加瓦;第二,定性和定量研究兼备,系统诠释人工智能进入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三,详细描绘中国社会情境下用户对以社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驯化,是中国实践、中国经验的具体映射。
關於作者:
黄莹,女,1985年8月出生。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曾为加拿大数字媒体中心、西门菲莎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移动传播、数字媒体的社会使用、智能出版等;曾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省部级社科项目、教*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4项。多篇研究发表于《新闻界》,《中国出版》, 《中国编辑》、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Learned Publishing,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等SSCI和CSSCI权威期刊,曾获国际传播学会(ICA)地区年会“优秀论文奖”。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社会机器人与日常生活
1.2社会机器人——类人的“传播者”
1.2.1社会机器人的发展
1.2.2社会机器人的定义和特性
1.3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用户对社会机器人的感知与评价
2.1.1用户对社会机器人的感知
2.1.2人机交互视角下社会机器人的使用
2.2公众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采纳与扩散
2.2.1信息传播技术的采纳与扩散
2.2.2西方情境下社会机器人接受度的影响因素
2.3传播的进化:人机传播
2.3.1人机传播的缘起、概念化
2.3.2人机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
2.4理论框架
2.4.1计算机是社会行动者的理论
2.4.2行动者网络理论
2.4.3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和技术的驯化理论
2.4.4现象学社会学
2.5具体研究问题的细化
2.6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研究框架
3.2基于深度访谈的研究
3.2.1为何采用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
3.2.2深度访谈的实施
3.2.3访谈对象样本的选取与概括
3.3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
3.3.1为何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
3.3.2问卷调查的实施
3.3.3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3.3.4问卷调查样本特征
3.4小结
第4章 社会机器人进入家庭:用户的驯化
4.1研究路径:信息传播技术与日常生活
4.1.1社会机器人为何会进入家庭
4.1.2媒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驯化
4.2驯化的步骤:机器人使用形式的稳定化过程
4.2.1购买的驱动力
4.2.2摆放的位置
4.2.3“镶嵌”在日常生活中
4.2.4意义的建构
4.3能动的用户创造的使用类型图谱
4.4用户眼中社会机器人的混合身份
4.4.1作为“她/他、它”的社会机器人
4.4.2作为中介、代理者的社会机器人
4.4.3作为陪伴者的社会机器人
4.4.4作为用户身份标签的社会机器人
4.5社会机器人的使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4.6小结
第5章 社会机器人早期使用者的用户类型
5.1社会机器人早期使用者群体特征
5.2社会机器人早期使用者的类别
5.2.1年轻父母:热情的早期采纳者
5.2.2儿童: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
5.2.3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享受科技红利并连接家庭
5.2.4单身青年:注重生活品质和展现身份特征
5.3小结
第6章 网民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6.1基于文献和深度访谈提出的研究假设
6.1.1因变量
6.1.2新增的自变量
6.1.3其他自变量
6.1.4人口统计学变量
6.1.5问卷的量表指标设计
6.2描述性统计
6.2.1网民对社会机器人承担不同社会职责的接受意愿
6.2.2网民对社会机器人四类社会角色的接受意愿
6.2.3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3社会机器人作为工具代理者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6.3.1数据分析路径
6.3.2社会机器人作为工具代理者的接受意愿的逻辑回归分析
6.3.3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机器人作为工具代理者的接受意愿
6.4社会机器人作为专业技能者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6.4.1社会机器人作为专业技能者的接受意愿的逻辑回归分析
6.4.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机器人作为专业技能者的接受意愿
6.5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看护者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6.5.1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看护者的接受意愿的逻辑回归分析
6.5.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看护者的接受意愿
6.6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成员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6.6.1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成员的接受意愿的逻辑回归分析
6.6.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机器人作为家庭成员的接受意愿
6.7小结
第7章 社会机器人走进家庭的展望
7.1人口统计学因素和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与使用
7.2社会影响因素和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与使用
7.2.1社会因素和人际传播:减少不确定性
7.2.2感知流行:机器人作为潮流和未来趋势的表征
7.3机器人功能感知和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与使用
7.4个人特质和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与使用
7.4.1隐私悖论:在隐私和便利之间权衡边界
7.4.2机器人影视文化消费:认知更多元
7.5对人机传播的讨论
7.5.1人机传播中的说服效果
7.5.2人机传播中“礼貌的老年人”
7.5.3人机传播中“理解”的重要性
7.5.4将人际传播规则运用于人机传播
7.6社会机器人创新被接受与扩散的可能路径
7.6.1接受社会机器人在家庭中使用的潜在可扩散人群
7.6.2基于中国社会情境的讨论
7.7人工智能改变日常生活的展望
7.7.1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机器人化
7.7.2社会机器人成为一种环境
7.7.3用户对社会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思考
7.7.4社会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带来的隐忧
7.7.5人机关系:应摒弃二元对立视角
7.8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研究结论和局限
8.1.1研究结论
8.1.2研究局限
8.2研究启示
8.2.1理论启示
8.2.2对机器人设计者的启示
8.2.3对媒介报道框架的启示
8.2.4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受访者信息素描
附录C网民对社会机器人的态度和接受意愿调查问卷
內容試閱 :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使用从工业情境向家庭情境日益发展,出现了家居化使用的倾向。同时,数字自动传播技术的发展已对传播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以社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将具有更高的智能和自主性,从而成为类人的传播者;机器人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人机传播呈现出新格局。社会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进程迫切需要多方研究。为加深对这一新传播技术本质的认知,非常有必要考察在中国社会情境下日常生活中实际用户对社会机器人的使用,以及作为未来潜在用户的公众对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的接受意愿。
本书将社会机器人这一议题带入传播学领域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日常生活。本书首先基于技术的社会建构和技术的驯化理论视角,将对社会机器人这一新媒介技术的考察回归日常生活情境。通过对27名作为早期采纳者的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考察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新媒介技术的驯化,思考用户是如何诠释社会机器人并建构这一使用的意义的。其次,在整合机器人接受度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了以网民为样本(N=769)的社会机器人接受意愿问卷调查。再次,通过分析实际生活情境中社会机器人的使用考察人机传播效果,分析人机社交的现实图景。最后,基于以上质化与量化的研究结果,对社会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带来的社会隐喻进行讨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用户是技术稳定化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驯化力量。笔者将社会机器人的使用稳定化分为工具性使用、享乐性使用、情感性使用、代理性使用四种类型,总结出社会机器人在家庭情境中的三种角色定位,即作为中介、作为陪伴者、作为使用者身份标签,并分析了社会机器人的使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即随着普适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未来日常生活的流程将变得更具动态性和适应性。
第二,社会机器人早期使用者群体有热情的年轻父母、作为人工智能“原住民”的儿童、享受科技红利的老年人、注重生活品质的单身青年。本书对早期使用者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第三,在中国社会情境下,得出网民对社会机器人的四类角色的接受意愿,即网民对社会机器人作为工具代理者、专业技能者、家庭看护者、家庭成员的接受意愿。笔者通过对早期使用者的深度访谈研究提炼出影响网民对社会机器人接受意愿的三个新变量,即家庭构成类型、隐私顾虑、机器人影视文化消费。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情境下:①机器人功能特性中的感知易用性对接受意愿影响最为显著;②社群影响、感知流行等社会系统因素正向影响中国网民对社会机器人的接受意愿;③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家庭构成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显著影响网民对机器人的接受意愿。年龄为3044岁、已婚已育的群体对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接受意愿较高。此外,人际传播渠道、个人对机器人影视文化的消费、隐私悖论也影响着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与使用。这些影响因素与笔者在深度访谈中的研究发现基本一致。
第四,本书中的研究将创新接受意愿与采纳后的使用行为两部分相结合,这一基于中国社会情境的研究与西方情境下的研究相比有一些新发现,包括中国公众对机器人易用性的重视、社群压力及年轻父母作为早期使用者对创新扩散的带动作用。
第五,考察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人机传播效果,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在人机传播中运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社会机器人已逐渐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会对现有的传播秩序、社会规范、道德伦理、认知常识等带来冲击。因此,本书基于中国情境的考察不仅能给相关研究增添中国经验,对社会机器人这一新传播技术的本质认知和相关前沿理论的探索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书是笔者学术研究之旅的起点,仍然有不少遗憾之处,我将在探究其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