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院史是学院自身成长的历史,也是宏观高等教育发展衍变历史的个案呈现。院史研究不仅包括对学院办学历程中所经历的史实的梳理和再现,更包括对其中蕴含的教育发展规律的揭示,能够为大学发展提供历史参照,提供确定现实工作重点和未来奋斗目标的重要坐标和可靠基石。清华法律教育目前面临如何继承传统、实现传承的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回顾院史,总结经验,直面未来。
|
內容簡介: |
《清华时间简史:法学院》全面回顾与详细梳理了清华大学法学院从1909年到2021年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第一卷是清华法学的萌芽与成长,叙述了1909年至1952年清华法政教育的酝酿以及起步发展的情况,内容包括留美预备期的校园生活、法律学系的筹建与裁撤、西南联合大学时期和院系调整时期的法学院等。第二卷是薪火传承的清华法律教育,回顾了1952至1994年间清华法学院建制撤销之时的法律教育情况,包括建国初期师生的思想改造、复建前的清华法制教育和法律教研机构等。第三卷是清华法学的重生与腾飞,梳理了1995年至2021年清华法学院复建历程以及复建之后的高速发展情况,包括法律学系的复建、从法律学系到法学院的转变以及法学院的教学科研、党委行政、国际教育与交流、学生特色活动、社会合作与培训、计算法学学科等内容。
|
目錄:
|
引言
上篇清华法学的萌芽与成长(1909—1952年)
第一章清华法政教育的酝酿
第一节概况
一、 “史前期”
二、 留美预备部时期
第二节留美预备期校园生活
一、 课程设置
二、 学会与结社: 法政思想的扩展
三、 清华学生会“学生法庭”
四、 《清华周刊》的创办
五、 爱国运动
第三节校友列传
一、 教者列传
二、 政经列传
三、 外交列传
四、 司法列传
五、 军事列传
第二章清华系统法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清华学校至国立清华大学时期
一、 政治学系发展概略
二、 师资情况
三、 课程设置
四、 法律学系之筹建与裁撤
五、 研究生教育
第二节长沙临时大学至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一、 长沙临时大学时期
二、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第三节复员至院系调整时期
一、 复员时期
二、 院系调整时期
第四节校友列传
目录
清华时间简史: 法学院
中篇清华法学的薪火传承(1952—1995年)
第三章院系调整至改革开放前的清华法学
第一节全校师生学习讨论“五四宪法”草案
一、 学习讨论“五四宪法”的经过
二、 师生学习宣传宪法草案情况
三、 宪法大讨论的影响
第二节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一、 课程设置
二、 学时安排
三、 教师队伍
四、 教研组行政机构
五、 师生收获体会
第三节清华精神的熏陶
第四章改革开放后至复建前的清华法学
第一节清华法制教育概况
一、 参与社会实践
二、 庭审进校园
三、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
四、 成立学生法律爱好者协会
五、 举办香港高级公务员培训班
第二节法律教研及相关机构
一、 经济法教研组
二、 法律顾问室
三、 专利事务所
第五章校友列传
下篇清华法学的重生与腾飞(1995—2021年)
第六章清华法律学系复建历程
第一节酝酿复建工作
第二节加速推进复建工作
一、 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法律学系的“孵化器”
二、 法律系筹建委员会的设立及其工作
三、 “211工程”的启动助力法律学系复建
第三节举行清华法律学系复建大会
第七章从法律学系到法学院
第一节队伍建设
一、 创业维艰,多方支援
二、 人才引进开新局
三、 复建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师资队伍建设史
第二节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 概况
二、 人才培养理念
三、 培养模式
四、 法律学系复建后的生源情况
第三节学科建设
一、 选择民商法学作为重点突破
二、 “985工程”与学科建设
第四节办学办公条件
一、 法律学系复建初期的办公地点
二、 明理楼的启动建设与落成
三、 法律图书馆的缘起与发展
第五节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与交流
第六节复建法学院
第七节历史的启示
第八章清华法学院的跨越发展
第一节发展概况
一、 学科建设
二、 办学条件
三、 社会支持
第二节教学科研
一、 师资队伍
二、 人才培养
第三节组织架构
一、 党委行政
二、 法学院顾问委员会
三、 研究中心
四、 学术期刊
第四节国际及港澳台合作与交流
一、 概况
二、 与境外大学院校的合作
三、 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第五节学生特色活动
一、 率先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
二、 年度学生党建工作研讨会
三、 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 参与模拟法庭比赛
五、 完善学术能力培养机制
六、 开展法律援助活动
第六节社会培训
一、 培训中心及其法律培训项目
二、 民法典系列公益直播与讲座
第七节计算法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一、 人才培养
二、 计算法学方向的科学研究
三、 代表性研究成果
四、 学术活动
五、 合作与交流
结语: 迈向百年的清华法学院
附录: 清华法学大事记(1909—2021年)
后记
|
內容試閱:
|
清华大学走过了110年的沧桑历程。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到独立培养人才的国立高等学府; 从抗战烽火中的西南联大,到新中国成立回到人民的怀抱; 从院系调整后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到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清华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所大学的历史中,学科与院系的建立、变迁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方面。1911年清华学堂建立,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6年设立了首批17个学系;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此后相继设立文、理、法、工4个学院,下设16个学系; 1937年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共设有5个学院26个学系; 1946年复员后,清华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26个学系,1948年年底清华园解放; 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设有8个系,至“文革”前发展成12个系;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恢复和新设了许多院系,目前共有按学科设置的21个二级学院,近60个系,以及承担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任务的若干研究院、中心等,覆盖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
清华大学始终非常重视校史研究和编纂,早在1959年就成立了校史编辑委员会,下设校史编写组,现已发展成校史研究室、党史研究室、校史馆“三位一体”从事校史研究和教育的专门机构。几十年来,先后编纂出版了《清华大学校史稿》《清华大学史料选编》《清华人物志》《清华大学志》《清华大学图史》《清华大学一百年》等一系列学校层面的校史系列图书。同时,许多院系和部门也结合院系庆等契机,组织编写了纪念文集、校友访谈录、大事记、人物名录及宣传画册等图书资料,多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自身历史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全面系统的院系史研究、编写和出版,还是校史研究编纂工作中的空白。
2015年前后,校史编委会委员、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王孙禺教授和校史研究室研究人员李珍博士,与相关院系合作,对电机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研究院等院系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编写出版了《清华时间简史: 电机工程系》《清华时间简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时间简史: 教育研究院》等图书。这是推进院系史研究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校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经过认真调研和周密筹划,我们提出在全校启动实施“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
这一工程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由校史研究室组织协调,实施“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编写出版“清华时间简史”系列丛书,与档案馆牵头、校史馆参与的“清华史料和名人档案征集工程”,一同被写入清华大学党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清华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8年还被列为清华大学工作要点的重点工作之一。从2017年起,学校每年拨付专门经费进行资助。校长邱勇、校党委书记陈旭和先后担任校党委副书记分管校史工作的邓卫、向波涛等领导,对这一工作给予了亲切关心和具体指导。
这一工程更是得到各院系、各部门的热烈响应和踊跃参与。2017年工程正式启动,就有40多个院系等单位首批申报。经研究决定,采取“同步启动、滚动支持、校系结合、协力推进”的方式逐步实施。校史编委会多次召开专家会议,对各院系的编纂工作进展情况和经费预算进行评审,校史研究室通过年度检查和专家讲座等加强组织协调和学术指导。许多院系党委书记、院长主任等亲自负责,很多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参与,各院系单位都明确了主笔和联络人、成立了编写工作组等,落实编纂任务。档案馆在档案史料查阅等方面提供了积极帮助,出版社对本丛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全力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取得初步成效。按计划,首批“清华时间简史”系列丛书于110周年校庆之际出版发行。丛书在翔实、系统地搜集和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生动地回顾和总结各院系、学科、部门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多样化地展示了清华的育人成果和办学经验,不仅有助于了解各院系的历史传承,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优良传统教育,促进各学科院系的长远发展,而且对更好地编纂“清华大学史”有重要帮助,也可为教育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研究高等教育史、学科发展史等,提供鲜活、细化的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的研究与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需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抓紧落实推进,确保“清华时间简史”丛书分批次、高质量地出版,力争“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清华新百年的发展积累宝贵的历史资源、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独特的贡献。
2021年4月
(作者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