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老舍经典散文集:俗常山海,莫不可爱 收录了央视《朗读者》李立群朗读的名篇《我的理想家庭》

書城自編碼: 38158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老舍
國際書號(ISBN): 9787554619933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如见你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04
《 老舍经典文集(套装3册) 》
+

NT$ 254
《 一个人的万物牧歌 》
+

NT$ 1122
《 周国平人文四书 》
+

NT$ 1163
《 日本古典女性日记 》
編輯推薦:
1.“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京味文学”的开山鼻祖老舍以温柔的笔触抒写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眷恋。
2.诚邀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史宁先生倾情作序。
3.巴金、冰心、季羡林、王朔、汪曾祺等多位文学作家大加赞赏!
4.选文质量高,代表性强。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史宁先生亲审选编。不仅收录了由央视《朗读者》李立群朗读的名篇《我的理想家庭》,也收录了进入中小学课本的优秀作品《北京的春节》《猫》《养花》《母鸡》《济南的冬天》《春风》等。选文未经删改,保留地道“京味”。
5.文画交映,书中收录齐白石、陈师曾、于非闇等画家名作,赏心悦目。
6.随书附赠老舍书法作品书签;购买一套书籍,即可获得师曾所绘《北京风俗》图册拉页!
7.裸脊锁线、流线型竖腰封,清新舒爽又典雅,开本轻巧方便携带。
內容簡介:
《俗常山海,莫不可爱》共分为五辑:“小屋七间,儿女承欢”“瞧这热热闹闹的人间”“所有烦恼,都有解药”“万物皆可爱”“遍赏人间山水”,精选《抬头见喜》《我的理想家庭》《可喜的寂寞》《又是一年芳草绿》《快活得要飞了》《我有一个志愿》《小麻雀》《小动物们》《非正式的公园》《大明湖之春》《春来忆广州 》等经典篇目。
聊家庭、叙生活、谈梦想,关注生命和世事中有趣的一面,如此广博的取材,丰富的内容加上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趣味便构成了老舍散文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老舍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对生命的讴歌与赞美。
關於作者:
老舍,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 年远赴英国。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1950 年创作话剧《龙须沟》,次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1957 年发表《茶馆》,为新中国成立后杰出话剧之一。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猫城记》《四世同堂》《离婚》等,剧本《方珍珠》《春华秋实》《女店员》等。出版小说集《蛤藻集》《樱海集》《火车集》《赶集》,有《老舍全集》行世。
目錄
小屋七间,儿女承欢
002 暑中杂谈二则(其一)?
004 抬头见喜
008 婆婆话
015 我的理想家庭
019 有了小孩以后
025 文艺副产品——孩子们的事情
032 勤俭持家
034 可喜的寂寞

瞧这热热闹闹的人间
038 夏之一周间
041 吃莲花的(节选)
043 搬家
047 这几个月的生活?
052 在乡下?
054 多鼠斋杂谈
070 割盲肠记
077 北京的春节
082 贺年(节选)

所有烦恼,都有解药
086 一九三四年计划
089 又是一年芳草绿(节选)
093 歇夏(也可以叫作“放青”)
098 小型的复活(自传之一章)
103 快活得要飞了
106 这一年的笔
110 生日
113 我有一个志愿
116 梦想的文艺
118 “住”的梦
121 闲谈

万物皆可爱
128 小麻雀
131 落花生
134 春风
137 小动物们
144 小动物们(鸽)续
152 西红柿
154 再谈西红柿
156 钢笔与粉笔
158 英国人与猫狗
164 母鸡
166 养花
168 猫

遍赏人间山水
172 一些印象(四、五、六、七)
182 非正式的公园(济南通信)
185 大明湖之春
189 五月的青岛
192 滇行短记
213 青蓉略记
222 可爱的成都
226 春来忆广州
229 想北平
內容試閱
老舍在小说和戏剧两大领域内辛勤耕耘,是优秀的小说家、戏剧家,除此以外,他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建树的散文家。以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回国为标志,老舍的写作领域正式由小说拓展到散文。老舍的散文创作往往是在小说或戏剧这样大部头作品写作的同时或间歇穿插进行的。他的散文数量因而相当可观。不过,老舍不像同时代其他作家那样一本一本地出版散文集,1949年以前,他仅在1934年4月出版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集》,且这本书并不是纯散文集,是幽默诗和幽默文的合集。老舍之所以不单独出版散文集很可能与他自己对散文的创作态度有关。在《著者略历》一文中老舍提到:“散碎文字,随写随扔;偶搜汇成集,如《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老牛破车》,亦不重视之。”在他看来,散文、杂文这种短小的文章,似乎和小说、戏剧相比分量较轻,缺少后者写作时那种精雕细刻与殚精竭虑,因而对散文不像对小说那样重视。甚至,老舍还极不同意别人替他编印散文集。在1942年发表的《答客问》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在我快要与世长辞的时候,我必留下遗嘱,请求大家不要发表我的函信,也不要代我出散文集。……若有人偏好多事,非印它们不可,我也许到阎王驾前,告他一状,教他天天打摆子!”当然,这属于老舍特有的夸张和幽默。即便如此,老舍的散文依然在文坛留下了不小的影响,无论是1949年以前还是以后,都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老舍的散文包括随笔、游记、评论、杂感、报告等;按题材分,有写景、记事、怀人、记游等。其文字大雅若俗,婚丧情私、风俗物事,虽是针头线脑,但只要如实地闲扯下来,便成就了妙文佳构。如此广博的取材、丰富的内容加上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趣味便构成了老舍散文的独特魅力。
按照时间来划分,老舍的散文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全面抗战前夕;第二个阶段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第三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1966年老舍辞世。第一阶段,老舍在山东,作品多以闲适小品为主,谈天说地,无所不包,可视为幽默闲适期。第二个阶段,老舍全身心投入抗战洪流,作品呈现严肃冷峻的风格,可以称之为沉郁战斗期。第三个阶段,老舍积极歌颂新中国和新政权,饱含对新社会、新气象的由衷热爱,可以看作昂扬赞颂期。因时代和环境的迥异,在这三个阶段老舍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在其文字背后仍然有一脉相承的艺术追求。那就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眷恋,对生命的讴歌与赞美。
老舍在英国时,已有小说发表,回国后,继续进行创作。从1930年起,老舍先后担任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文学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后仍留在青岛做职业作家,直到全面抗战爆发离开。可以说,在山东的七年是老舍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年龄上、精力上还是创造力上都是其创作生涯中最佳阶段,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不仅写出了《离婚》《骆驼祥子》这类长篇小说代表作,而且贡献了大量的小品文佳作。这些幽默的小品文以宽容温厚的笑观照世态人情和文化风俗,不乏对市民生活的讽刺。这类作品往往睿智而又灵动,机敏而富于自我表现,充盈着一种平和恬淡的逸趣。老舍这时期的散文创作风格与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的艺术主张十分接近,推崇以“自我”“性灵”为中心,以“幽默”“闲适”为格调,正因此老舍也成为“论语派”的代表作家。本书所选的许多小文正是“幽默闲适期”的产物,体现出老舍小品文的雅闲、趣味和诗意。
当然,三个时期的散文共同构成了老舍的散文世界,不应当厚此薄彼,本书选文也兼顾了后两个时期的老舍散文。老舍的博爱、细致和善良使得他笔下的人、事、景,包括动物都折射出作者真切的情感、文化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老舍曾说过:“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老舍的文字饱含着对生命存在的体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令他的文字拥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设若故意躲着借款,着急,设计自杀等等,而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似乎”,因为我实在不敢说准了。幼年时,中秋必是个很可喜的节,要不然我怎么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些“兔儿爷”的样子呢?有“兔儿爷”玩,这个节必是过得十二分有劲。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所以说“似乎”最喜爱中秋。
事真凑巧,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那么,就说上一说呀。第一次是在北平,我正住在翊教寺一家公寓里。好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约合大洋七角多,因这是古时候的事了。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
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
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
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
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粽子,不爱吃。城隍爷现在也不出巡;即使再出巡,大概也没有跟随着走几里路的兴趣。樱桃真是好东西,可惜被黑白桑葚给带累坏了。
新年最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
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1904)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确感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了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的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假如我将来死后能入天堂,我必把这一笑带给上帝去看。
我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的就睡了。母亲也没接神。
中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也不喝。在爆竹稍静下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的躺着。躺着躺着,多咱烛光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那就快睡去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