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伦理是学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校的许多工作会涉及伦理方面的内容,如编制预算、评聘教师、分配资源、处理关系等,不能只从效能、效率或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伦理知识和道德推理技能。
《学校管理伦理(第三版)》 即为此而写,旨在把一些重要的伦理概念传递给学校管理者,使他们学会道德推理,进行更为合理的伦理决策,成为更为尽责的伦理型管理者。
|
內容簡介: |
《学校管理伦理》一书自出版以来,受到教育伦理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喜爱和好评。作者精选了丰富的案例,探究与分析了学校管理工作可能涉及的重要伦理议题,如自由、平等、问责制、权威与民主、评价与正当程序、多样性等。这些基于案例的探究与分析,可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伦理知识和推理技能,促进他们审视和反思学校管理实践中经常遇见的伦理问题、困境和争议。其最终目的在于,将一些重要的伦理概念教给一线的学校管理者,帮助他们更为透彻地思考自己在履职过程中碰到的伦理问题、困境或争议。
|
關於作者: |
肯尼斯·A.斯特赖克 雪城大学教育文化基础教授、康奈尔大学教育学名誉教授,曾任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主席,入选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
埃米尔·J.哈勒 康奈尔大学教育管理学荣休教授。
乔纳斯·E.索尔蒂斯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威廉·赫德·克伯屈哲学与教育学荣休教授,曾任约翰·杜威学会和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主席。
译者 程亮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学校新生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等。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伦理学、学校变革与儿童哲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錄:
|
译者序
前 言
给教师的建议
第一章 学校管理与伦理思维
案例
本书的目的
伦理探究的性质
学会道德推理
第二章 思想自由
案例
争论
概念:言论自由
分析:伦理决策
结论
补充案例
第三章 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
案例
争论
概念:个人自由
分析:道德评判的本质
结论
补充案例
第四章 教育机会均等
案例
争论
概念:平等
分析:道德经验
结论
补充案例
第五章 教育评估
案例
争论
概念:正当程序
分析:尊重人
结论
补充案例
第六章 教育权威和问责制:共同体、民主和专业精神
案例
争论
概念:问责、民主、共同体和专业性
分析:客观的道德推理
结论
补充案例
第七章 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与宗教
案例
争论
概念和议题
补充案例
第八章 补充案例
案例1:友善支持还是性骚扰?
案例2:虐待?疏忽?还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案例3:关于泰勒·罗伯茨的流言
案例4:荣誉课程和董事会政策
案例5:诚实的问题
案例6:正直的问题
案例7:奖励或同情?
案例8:利益冲突
案例9:剥削
案例10:借来的财产?
案例11:办公室恋情
案例12: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
案例13:学生的就业推荐信
案例14:保密、义务和友谊
案例15:忠诚
案例16:学校比下水道更重要吗?
案例17:砰!零容忍
案例18:在辛德米斯高中隐藏坏消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
內容試閱:
|
译者序
无论是何形式、在什么场所、由谁来实施,教育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都与道德有关联。道德不只是教育的目的或内容,也嵌在教育的过程或方式之中;正如彼得斯(Peters,R.S.)所言,“教育”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在学校这样一个连接家庭与国家、沟通儿童与社会的机构中,包括教育本身在内的各种善物的分配和各种制度的安排,更需要经得起道德上的考量。相比较而言,如果教师对直接的教育活动负直接的责任,影响其学生的教育机会和发展前景的话,那么学校管理者则通过影响甚至决定教师的直接的教育活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和发展前景。这也意味着,学校管理可能比直接的教育过程具有更为显著的道德意义,产生更为广泛的道德结果。
事实上,这本《学校管理伦理》的论述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的。斯特赖克(Strike,K.A.)、哈勒(Haller,E.J.)和索尔蒂斯(Soltis,J.F.)认为,学校管理者作为决策者、领导者、组织者,当然要编制预算、评聘教师、分配资源、处理关系等,而这些工作即便不是全部,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关涉伦理方面的内容。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单单从效能、效率或效益的角度来为这些工作进行辩护,还有必要追问,学校或有关学校的决策是否公平民主?各种教育资源或机会的分配是否公正?对师生的评价是否公平合理?给师生的奖励或惩罚是否正当?等等。就此而言,伦理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事实上也是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管理的这种理解,必然意味着学校管理者不仅应该,而且能够从伦理的视角筹划或审视自己的工作,能够胜任与伦理有关的重要决策;也必然要求学校管理者需要在伦理决策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接受必要的教导或训练。但从现实来看,斯特赖克等人认为,我们并没有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伦理方面的教导或训练。这也是他们共同写作这本《学校管理伦理》的初衷——希望把一些重要伦理概念传递给学校管理者,使他们学会道德推理,帮助他们“透彻地思考他们在履职过程中碰到的某些伦理问题,以便他们可以成为更为尽责的伦理型管理者”。
然而,要对学校管理者进行伦理方面的教导或训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伦理问题本身错综复杂,而是因为这种教导或训练往往暗含着对个体道德主体地位的轻视,对个体道德能力的否定。不要说是学校管理者或教师,即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会常常对他人的道德教导或训练产生抵触的情绪。当然,这并不是说任何伦理方面的教导或训练都是不可以接受的,而是说,即使是要传递或教授他人以优良的道德或美德,也不应采取不道德或反道德的方式。在斯特赖克看到,这样的教导或训练至少不应该是说教或灌输,其“重点在于使他们获得运用公共道德语言进行对话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其实就是习得运用概念调节我们公共生活的才能。它意味着掌握一种话语,整合道德直觉、道德原则和背景认知,形成一种经由对话而达成的反思均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
引导学校管理者进行这样的伦理对话,开展这样的伦理反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这本《学校管理伦理》所呈现的以“案例”(cases)为基础的伦理探究。其展开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上述“反思均衡”的特征,提供了发展道德推理技能的机会。这些案例通常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道德困境(dilemmas),涉及两个或多个道德价值观或原则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它们并非都是真实的,却包含着比真实情境更为直接或紧迫的道德冲突,因而也更助于学校管理者从策略性的思考转向伦理性的思考。由这些案例引导,在“争论”部分,本书通过假想的对话,一方面让案例中的伦理困境直接“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让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拥有的道德直觉“暴露”出来。接下来的“概念”部分,又从道德直觉进入道德概念或原则,比如思想自由、个人自由、平等、尊重人、民主、共同体、多样性等,特别是在后果论与非后果论的对话中呈现了这些概念或原则在引导学校管理者伦理决策中的作用。最后在“分析”部分,则进入了更为深入的元伦理学层面,开始对道德决策、道德判断、道德经验、道德推理等本身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样的伦理对话或反思,或许不能让那些不道德的管理者变得更有道德,而是在于帮助和促进一个有道德的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更具道德上的敏感性、想象力和判断力,更能用道德的语言阐明自身工作的价值,为自己的行动提供道德上的辩护,更有道德上的勇气去采取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斯特赖克等人所建构的伦理困境、所处理的伦理议题、所呈现的伦理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都依系于美国的教育文化与社会语境(特别是第七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分析只具有“美国意义”。恰恰相反,这种异域视角为我们思考我们自身的学校管理问题提供了别样的参考。在大大小小的教育改革或学校变革中,我们已经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伦理挑战,遭遇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而且也不得不进行相关的伦理决策。比如,我们的学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行“推门听课”?可以引进新的教育方法或技术?可以增加具有地方文化的课程或活动?可以公开师生的考评信息?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可以延长课后甚是假期的托管服务?诸如此类的问题,似乎都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这本书讨论的话题。尽管斯特赖克等人并不能为我们面临的伦理问题提供直接的答案,但他们在这本书中展开的有益探索,仍然可以为我们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提供重要的概念工具和思维框架。只要我们也不否认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是道德的主体、是决策的主体,只要我们也希望他们成为负责的伦理型管理者,那么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拒绝斯特赖克等人借助道德两难案例提升道德推理的方案。
正因为如此,我们决定译介这本《学校管理伦理》,希望对我国教育行政人员或学校管理者具有启发或参考的意义。然而,开始着手翻译,我们就感到专业定位、教育系统和价值观念的文化差异,加之带有叙事意味和隐喻特征的案例,挑战显然比预想的大得多。比如,这本书涉及的“学校管理”有相当部分涉及的是学区及其督学对学校的行政工作;案例中很多人名都是精心设计的,与发生的事件或涉及的主题有关联。一时很难译出原名的意味,我们只好循着惯例,采用音译,但都附上了英文原名。前前后后,反反复复,持续有年。幸赖译丛主编王正平教授的信赖和督促,一再宽限,才使这项工作在“慢车道”上抵达终点。在此谨致谢悃!
最后,这本书的翻译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各章分工具体如下:前言、第一章,程亮;第二章,孙嘉蔚;第三章,张晓月;第四章,黄苗苗;第五章,张奕婷;第六章,冯旷旷;第七章,杨阳;第八章,周念月。为了尽可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特别邀请了旅美的袁文辉老师校改前言及前四章,又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王丽佳老师审校第六章,其余章节由我和曹昶重新核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全部译稿进行了统合,冯旷旷、翟金铭、徐玉等协助校对多遍。
虽然我们协力以赴,但翻译肯定还有疏漏、错谬,敬恳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程 亮
2022年7月于华东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