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編輯推薦: |
丛书特色:
政策性强
聚焦金融监管政策新趋势新要求,具备行业视野和国际咨询战略视角。
实操性高
分别结合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业务重点、难点和关注点,系统梳理汇编了一线前沿经验,站在机构从业者角度,剖析问题,提供方案。
点面结合
大、中、小、新金融机构的资源、战略、历史传承差异大,本书的全面调研和个案分析力争兼顾各类特色机构的实践探索。
突出工具性
为从业机构提供整体转型工作框架、实施路径和工具方法,读者可以做到按图索骥,有的放矢。
强调用户导向
聚焦银行的对公、零售、交易银行部门,关注保险业态车险、农险、健康、养老等领域,关注券商投行、投顾、固收,数据治理、内控合规等核心业务,立足从业人员需求,提供工作思路和合规辅导。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调研财产险、人身险、互联网保险、保险中介、保险科技等各类从业机构,提炼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内涵和框架,分析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研判行业优秀实践案例,并结合咨询公司的良好实践和转型成熟度方法论,提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和实施路径,旨在帮助各类保险行业从业机构,构建适合自身禀赋的成功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全书兼顾政策性、理论性、前瞻性和操作性,可作为广大保险业从业人员开展数字转型工作的参考书、案例库和工具箱。
|
關於作者: |
杨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访问学者,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和特华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导师;曾任安徽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 出版《银行的秘密》《通缩之问》等著译作26部。
王建平,工学硕士,拥有超过20年金融行业咨询服务经验,曾在多家知名咨询机构从事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咨询工作,经历和实践了金融行业从电子化、信息化向数字化的转型历程,领导过多家头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从方案设计到系统落地的一系列项目工程。
刘绪光,管理学博士,保险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曾先后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金融行业基础设施、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从事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工作;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参与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
|
目錄:
|
转型背景:数字化转型是保险业服务数字经济的内生需求 001
一、拥抱数字化变革是行业的必然选择 003
二、在“数字经济”体系中数字保险的重要性 004
三、“数字科技”赋能成为保险业创新的新动力 005
四、数字化转型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06
五、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险数字化转型呈现加速变革的趋势 007
第二章
纲举目张: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框架 009
一、数据、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010
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016
三、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 017
四、数字化转型解决业务痛点和难点 018
五、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能力 019
六、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 034
第三章
他山之石:国际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与经验 041
一、行业动态 042
二、大型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052
三、保险科技公司的智能科技应用实践 058
四、国际互联网保险公司研究 065
第四章
本土实践: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挑战 069
一、传统保险公司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070
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086
三、保险中介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091
四、保险科技公司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096
第五章
保险为民:数字保险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05
一、保险科技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106
二、保险科技注入汽车产业链 110
三、保险科技赋能智慧城市 113
四、保险科技创新健康保险服务 116
五、保险科技赋能商业养老 119
第六章
价值释放: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实施方案与评估指引 123
一、数字化转型策略 124
二、数字化转型的预期效果 125
三、数字化转型的评估体系 127
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策略 136
第七章
数字化转型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141
一、数字经济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 142
二、保险科技发展的应用谱系、风险挑战与经验启示 148
三、数字化时代的保险客户经营策略 154
参考文献 191
|
內容試閱:
|
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背景下,数字保险既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需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障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保险行业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自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数字中国”作出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在“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各行各业开始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业务拓展、运营管理效能,提高核心能力创新水平。保险行业也在积极培育数字化能力,在渠道、产品、服务、风控、生态等方面加速迭代,重塑竞争优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延期复工、隔离管控等疫情防控措施对保险机构的线下经营和销售带来冲击与挑战;另一方面,配合疫情防控提升了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与思考。为响应保险业渠道全时化、经营线上化的现实需求,本书作者深入调研财产险、人身险、互联网保险、保险中介、保险科技等各类从业机构,提炼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框架,分析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研判行业优秀实践案例,并结合咨询公司的良好实践和转型成熟度方法论,提出框架性转型策略和实施方案。
数字化转型内涵丰富,综合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数字化是电子化和信息化的高阶模式。电子化主要是指传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所有业务的无纸化、标准化、线上化、自动化。数字化是将机构的资产和业务进行数字标签的过程,本质是将业务、资产数据化,旨在通过一系列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实现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内部流程升级改造,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服务质效的过程。本书综合国际咨询公司的方法论和国内领先金融机构的实践,提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和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战略重点突破、业务能力塑造和支撑体系培育三方面。
从战略规划角度看,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应重点聚焦解决业务的痛点和难点。结合业务前端的实际需求,主要可分为品牌宣传推广、客户体验、生态拓展、产品创新、成本优化五种模式。不同模式所需能力不同,保险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业务侧重,采取不同的转型策略。
从业务能力要求看,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能力主要包括10个方面。一是数字化客户洞察,典型实践有客户画像和基于客户洞察的智能决策;二是数字化营销,其关键能力与实践体现为数据营销分析、智能险顾引擎、营销活动管理、数字化内容管理和营销策略引擎;三是数字化生态,其构建可以从自有渠道构建、生态圈构建和能力开放三个方面展开;四是数字化产品创新,典型实践有产品原子化及组装创新、产品多层次精细化定价及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五是数字化资管,当前保险资产管理领域已实现从应用分析模型和信息系统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的转变;六是数字化运营,典型实践有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协同作业平台、智能客服;七是数字化风控,即通过大数据分析建模及机器学习技术,识别承保、理赔业务中的风险模型,实现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风险控制,支持智能辅助功能;八是数字化合规,包括数据整合及向量化、智能合规、智能稽核、处罚分级模型;九是数字化财务,当前保险行业正在探索利用与智慧财务相关的技术和工具来代替基础工作,从而释放更多资源,赋能业务经营;十是数字化职场员工,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保险公司已全面利用各种远程办公系统协同工作,部分公司还组织员工针对远程协作模式开展相应的培训,提高协同效率。
从中后台支撑体系看,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数据资产管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保险公司应了解其数据资产全貌、价值并配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具作为保障;二是数字化技术与架构,纵观业内发展,当前保险业技术及架构已呈现服务化、中台化、云化、智能化等特点;三是数字化组织与机制,主要包含数字工厂、科技加速器、科技公司三种典型模式;四是数字化团队与文化,引入数字化转型人才,搭建数字化转型团队,是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国际同业,部分头部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已经积累了领先经验和实践,值得国内同行学习借鉴。为此,本书选取了大都会人寿、安联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为例,对这些公司的数字化战略及实施方法、组织架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另外,还重点对Lemonade等保险科技公司的数字化创新案例进行了梳理研判,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同时,本书还对一些国际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及领先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外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模式。
聚焦国内实践,当前保险行业生态内各类供给主体基于自身资源、技术、场景等优势,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在产品设计、营销宣传、核保理赔、精算定价等业务领域不断探索,推动行业更好地适应创新驱动下的数字经济保障需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本书总结提炼出行业各类供给主体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特点,并指出其面临的挑战。一是传统保险公司基于既有业务优势,通过“保险 科技”的探索和创新优化原有作业模式;二是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以“科技 场景”为特色,寻求互联网保险的独特发展之道;三是中介公司寻求两端突破,一方面建设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细分市场和需求场景,深耕细分领域,努力形成在特定产业链环节的比较优势;四是保险科技公司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升级赋能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本书基于保险上下游产业链的数字化延展视角,举例展示了农业保险、汽车产业链、智慧城市、大健康、养老护理等领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惠民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
针对保险行业各类供给主体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挑战,本书提出了相应的转型策略、实施方案与治理建议。一是在数字化转型策略方面,可基于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业务需求的复杂度,针对不同的适用对象,分为局部优化、模块提升和全面改造三种。在对预期效果进行评估时,则可以从增加保费收入、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降低成本风险和生态协作效果方面选取可量化的测评指标,开发相应的模型或标准体系。二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策略方面,应从网络治理的规律中探寻监管逻辑和风险治理路径,聚焦数字保险的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工具三项核心要素。在治理主体方面,建立完善、多层次的数字保险治理体系;在治理客体方面,数字保险的监管首先是管业务,其次是管技术;在治理工具方面,数字保险的监管和治理更应注重新兴技术工具的支撑和辅助。最后,为响应行业实践的需求,本书提出了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框架与指引。在数字化转型评估体系方面,建议从数字文化、组织协同、治理能力、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资金投入、技术能力、生态搭建八个维度进行评估。在能力评估的具体指标设计方面,各类机构可以参考本框架,尝试从业务能力、客户体验、数字化技术、治理体系四个维度进行指标细化和量体定制,希望能为广大的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工具参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实践与策略》完稿付梓,特别感谢方骥、李静科、徐娟、严莉婷、沈子豪、张峰、李秋馨、王茜、马子悦、周佳琪、陈月萌、杨帅、方晓月、张淑芳、王晓锋在编写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尤其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专业付出。
由衷希望本书可以与广大保险业从业人员形成共鸣,若能启发一二,更是幸甚。当然,如有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22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