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津津有味的故事,够俚俗,够鲜猛,够讲究。 《天津闲人》:抗日战争前夕的天津卫,有那么一群闲人,他们平日游手好闲,靠招摇撞骗讨生活。苏鸿达就是一闲人,混迹天津卫街头,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侯四六爷那样能在天津卫呼风唤雨的大人物。放鹰的俞秋娘、开报馆的严而信,他们和苏鸿达结交到了一起,企图诈骗侯四六爷。岂料,这一切竟是侯四六爷的计中计,他们都成了棋子。一场小小的骗局后面竟藏着更大的阴谋,苏鸿达等该如何抉择?
《蛐蛐四爷》:余家四个少爷系同父异母的军阀的儿子,余四爷和母亲吴氏因没有“名份”被赶出余家大院。凭着四爷的聪明和斗蛐蛐的绝活,母子俩的日子日渐兴旺,余家另三个兄弟却因恶习染身而致家道败落。于是,三兄弟使计请吴氏和四爷回归余家大院,后又施阴谋,又把母子赶出余家大院。三年后,四爷练就了一手新的绝活欲报仇雪耻……
《相士无非子》:民国初年,相士无非子以算命起家,享誉天津卫。他充分利用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来显示自己的机敏,并在各方势力中周旋。当看到国宝绿天鸡壶将落入恶人之手时,他却不顾危险,挺身护宝,演绎出一段令人动容的传奇故事。
◎被蒋子龙等众多名家推崇。几乎每一部小说都被搬上舞台。
|
內容簡介: |
正如莫言写出了高密,贾平凹写出了商州,迟子建写出了额尔古纳河,池莉写出了汉正街,林希先生入木三分地写出了天津。这是一位吃过见过的大家族子弟,在一番人世浮沉之后冷眼看世态炎凉,为民国最底层的天津人代言,为最真实的天津卫立传。
《天津闲人》《蛐蛐四爷》《相士无非子》是三个各自约5万字的中篇,为林希先生最精彩的小说。三篇从内容上来看有相通之处,都是以民国天津社会底层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为原型,揭示生活的不易,其入木三分描摹人性之处,往往令读者读来笑中带泪。
|
關於作者: |
林希,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30年代生于天津,祖辈在天津办洋务开洋行,父亲在一家外国公司供职,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195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曾做过教师、杂志编辑,后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并于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1957年堕入生活底层,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长达25年之久。1980年获平反,重新开始写作,推出了《蛐蛐四爷》《丑末寅初》《高买》《相士无非子》等小说代表作,其中,《小的儿》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天津闲人》被改编成电影并入选北京国际电影节。
|
內容試閱:
|
若是有个人冷不丁地出来问你:天津卫出嘛?要答不上话茬儿,你还真被人家问“闷儿”了。天津卫这地方,大马路上不种五谷杂粮,小胡同里不长瓜果梨桃,满城几十万人口,几十万张嘴巴睁开眼睛就要吃要喝,就算天津卫有九条河流横穿而过,即使这九条大河里游满了鱼虾螃蟹,连河岸边的青蛙一起捉来下锅,恐怕也喂不饱这几十万张肚皮。所以,君不见日日夜夜火车轮船不停地往天津运大米白面,城乡公路车拉肩担又不停地往天津送蔬菜瓜果。就这么着,天津爷们儿还吵闹着嘛也买不到,大把的钞票攥在手心里愣花不出去。
你问这天津卫到底出嘛?我心里有数,只是不能往外乱说,张扬出去,我就没法儿在天津待了。天津爷们儿怪罪下来,大不了我一个人拉着一家老小逃之夭夭,可天津卫还有我的老宅院,还有我的姑姨叔舅,让人家受我连累,我对不起人。
说顺听的吧,天津卫出秀才,出圣人。有人说瞎掰,你天津卫几百年没出过一个状元,到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天津卫就没一个人上过金榜,所以直到如今天津的文庙不能开正门,你说寒碜不寒碜。其实如今天津不出状元是因为天津离京城太近,想考状元的早早搬迁进京城住去了,中了状元甩京腔他也不承认自家是天津人,白喝了天津卫的海河水,白吃了这许多年的煎饼馃子,这叫不厚道。再说天津爷们儿从来没把状元看得有什么了不起,好汉子讲的是独霸一方,状元郎不就是给皇帝老子做驸马吗?没劲儿,认皇后作丈母娘,这姑爷准不好当。
说不中听的话,天津卫出混混,出青皮。有这么回事没有?有。这用不着捂着瞒着,天津混混有帮有派,打起架来不要命,最能耐的叫“叠”了,一双胳膊抱住脑袋,屈膝弓背侧躺在地上,任你乱棍齐下,血肉横飞,打烂了这边,再翻过身来让你打那边,不许喊叫,不许出声,不许咬牙,不许皱眉头。为什么要这样打人?为什么要这样挨打?说不清缘由,这叫天津气派,后来时兴新潮词汇,叫作“天津情结”。
天津卫还总得有些独一无二的人物吧?有。这类人物只在天津能够找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东洋西洋,世界各地,只在天津卫才能见到,告诉你长长见识,这类人物叫天津闲人。
闲人者,清闲少事之人也。《清会典·八旗都统》载:“自十有六岁以上皆登于册,而书其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闲散某”,这是指的旗人,不在朝廷当差,不吃皇粮,称之为闲散。这和天津闲人不一样,天津闲人于户籍上没有记载,自古以来,天津人大多没有固定职业,俗称没有个准事由。与天津人交有三不问:第一不问家庭地址。天津人爱搬家,一个地方住上一年半载,发旺了,到租界地去租房;人缘混臭了,又得赶忙迁居,总住一个地方的,全是窝囊废。第二不许问操何职业。除了军警宪政穿官服,铁路局、邮政局穿制服之外,其余的天津人什么职业都干,上午还在金城银号当大写,下午就到谦祥益管账去了,还有的上午卖鱼,下午拉洋车,晚上倒泔水,夜里赶晚儿去给死人念经。第三不许问收入几何。上个月收入一万,这个月保不齐就挨饿,这叫抽疯掷骰子,赚的是没准儿的钱。
那么,天津闲人到底是些什么人物呢?古之孟尝君养食客,门下中下等人,不著业次,称为帮闲。荀子曰:闲居可以养志,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虹之声,闲居静思则通。这等闲人或寄人篱下,或静思修身,与天津闲人风马牛不相及,天津闲人者,就是闲人一个,一个闲人,地地道道、凿凿实实的大闲人。
天津有闲人,是因为天津有闲事,闲事多则闲人多,闲人越多闲事也越多。
前面交代过了,天津人爱打架,打架先要有人去挑,不挑打不起来,打起来了还要有人去劝,不劝打不出个结局。谁去挑?自然是天津闲人,“李爷,昨个儿南市口上新开张一家南味房,挂出招牌卖香糟牛肉。”岂有此理,李爷带上一干人等打上南味房门去。李爷姓李名顺,大号祥藻,犯了咱爷们儿的名讳,明摆着瞧咱爷们儿好欺,打!两句话不对付,真打起来了。打起来就得有人劝呀,这么着吧,香糟牛肉改名南味牛肉,李祥藻二爷每日来南味房取四斤牛肉,这才握手言和。
天津卫百业兴旺,商号一家毗邻着一家。不知哪家商号一时失于检点,夜半三更来了帮无赖将门脸粉刷一新。你当他是用油漆为你粉刷门面?那多破费呀!他用大粪,从公厕里掏来一桶大粪,连屎带尿,横一扫帚竖一扫帚刷得满墙污秽。第二天太阳出来晒得臭气熏天,倒霉去吧,闹得你三天不开张。怎么办?立即找闲人来了事。先问清是谁干的?不必费事寻访,一准是团头,花子头。这几日去他门前几个叫花子没打点痛快,小伙计无礼,将一张脏钞票隔着门槛抛了出来。佛门弟子将门后,慢待了咱乞丐帮,给他点颜色看!成全吧,东说和西说和,讲出条件,明日全天凡是乞丐来“访”,一律每人一角;外加两只馒头一碗粉条炖肉,这样才算消释前嫌,从此相安无事。你说,天津卫没有闲人行吗?
如今要说到的这位天津闲人,姓侯,名伯泰,是笔者祖上的一位老先贤,因为他在同族弟兄中排行第四十六,众人尊称他为四十六爷。天津人说话习惯省略音节,譬如将“百货公司”的“百货”二字合而为一,叫作“百——公司”,那么杨家大院,便称为杨——大院,四十六爷,说着绕嘴,日久天长,大家便只称他为四六爷。好在四六爷脾气和善,随你称呼我是什么爷全不在意,只要说话时别拍肩膀,别称老哥老弟,四六爷概不怪罪。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民国二十四年,仲夏五月,侯四六爷刚刚庆了六十大寿,身子骨硬朗,精气神足壮,日月过得好不惬意,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心腻犯愁。论门第,侯姓人家是诗书传家,书香门第,祖辈上有人刻过稿、著过书,上过前朝史传。侯四十六爷,少敏,可惜只敏到十四岁,便再也不敏了,好在家里也不难为他,愿意读书就读书,爱好丹青就画画,致使四六爷背得半部《论语》,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竹,而且抚琴对弈,吟诗作赋。这么说吧,凡是文人墨客高雅的游戏,四六爷没有玩不来的。再说到财势,侯姓人家有多大财势?侯姓人家自己都不知道。若是买房产,侯姓人家虽然未必能买半个天津卫,但买条租界地没问题。四六爷二十岁过生日,正巧府上买了一条胡同,二十套大宅院,给胡同起名字,用的就是侯四六爷的大名,叫伯泰里。至今四六爷侯伯泰还住在伯泰里一号,再造一座金銮殿也不搬家,喜好的是个吉利。只是四六爷没有给侯家财势添加一根柴火棍,天津卫称这类人为“吃儿”,坐吃祖上的财产,从呱呱坠地到呜呼哀哉,一辈一辈吃白食,吃得一辈一辈弟兄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只以为馅饼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侯伯泰大半生坐享清福,相士先生说这和他排行四十六有关系:四平八稳、六六大顺,终生终世不吃苦,不劳累,遇不上坎坷事。其实这倒不能全靠侯伯泰命中注定的造化好,最要紧的是侯伯泰心胸豁达,把世事看得透彻。什么是你对?又什么是我错?天热了一起流汗,天冷时一齐打哆嗦,对的也是一日三餐,错的一个个也没挨饿,只要不干昧良心的缺德事,马马虎虎相安无事最是聪明。至于金钱、名声、官爵、地位,哪一样也带不到棺材里去,全都是身外之物。有得便有失,有升便有沉,乱哄哄你登场来我下场,谁玩命折腾谁是大傻蛋。人生在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吃得好,只求吃得饱,不求绫罗绸缎,只求夏有短衫冬有棉袄,不存害人之心,只求做个和事佬,天下太平,八方和好。
所以,侯伯泰大人一辈子光做好事,除了北洋军阀一场混战,侯伯泰没有劝说调停之外,其余天津卫无论什么大纠纷,没有不求到侯伯泰大人门下来的。侯伯泰不负众望,果然一出面便能使对峙双方心平气和,有的不打不成交,还做了好朋友。
如此说来,天津卫有了侯伯泰,岂不就成了亲善和睦的君子国了吗?倒也未必。侯伯泰大人对于市井纠葛从来不过问,一根葱半头蒜的芝麻谷子官司,随芸芸众生去闹,就算请到侯伯泰大人的头上,四六爷也压根儿不管,轿子马车停在门外,侯伯泰大人就是稳坐在太师椅上不动身。明摆着嘛,这类事,只该请那班晚辈末流闲人去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