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特性及机理》是对作者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十余年工作的总结,同时介绍部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是一部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设计方法为一体的实用性著作。《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特性及机理》共7章,第1章为绪论;第2~5章介绍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的击穿特性,涉及单脉冲击穿特性、累积击穿特性、寿命评估、绝缘结构的失效等内容;第6章为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机理;第7章为混合绝缘结构设计方法。《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特性及机理》围绕“特性—机理—设计”的总体思路,以实际应用为牵引,着眼于解决高压绝缘结构在设计、应用、评估中所面临的问题,介绍固体绝缘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内容翔实、逻辑清晰、概念明了、数学推导详略得当。
|
目錄:
|
目录前言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 1.1 固体电介质击穿现象 1 1.2 固体电介质经典击穿研究现状 2 1.3 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研究进展 4参考文献 7第2章 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的单脉冲击穿特性 10 2.1 电介质厚度对击穿阈值的影响 10 2.1.1 厚度效应实验 10 2.1.2 从Weibull分布得出的理论公式 14 2.1.3 本节公式与Martin公式的异同 16 2.2 电介质厚度效应的物理机制 17 2.2.1 引言 18 2.2.2 不同厚度关系的比较 20 2.2.3 负幂指数关系的物理机制 23 2.2.4 负幂指数的影响因素及物理含义 28 2.3 电介质尺寸效应的统一表达式 31 2.3.1 引言 31 2.3.2 统一表达式的理论依据 33 2.3.3 统一表达式的实验支撑 37 2.3.4 形状参数β的取值 39 2.4 击穿阈值与聚合物种类之间的关系 41 2.4.1 固体电介质的极化机理 42 2.4.2 聚合物种类与击穿阈值的关系 43 2.4.3 实验验证 48 2.5 脉冲宽度对击穿阈值的影响 49 2.5.1 引言 49 2.5.2 脉宽效应实验 50 2.5.3 脉宽效应拟合的理论基础 51 2.5.4 脉宽效应的物理机制 54 2.5.5 幂指数s的取值 57 2.6 电极和脉冲极性等因素对击穿阈值的影响 60 2.6.1 电极材料因素 60 2.6.2 电极形状因素 63 2.6.3 脉冲极性因素 64 2.7 小结 65参考文献 66第3章 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的累积击穿特性 71 3.1 纳秒脉冲下聚合物的累积击穿 71 3.1.1 累积击穿的基本图像 71 3.1.2 累积击穿的基本特征 76 3.2 放电通道的引发 79 3.2.1 引言 79 3.2.2 低浓度域的直观图像 79 3.2.3 低浓度域的形成机制 81 3.3 放电通道的增长 84 3.3.1 引言 84 3.3.2 电树枝生长的数学模型 85 3.3.3 模型的三种解 89 3.3.4 实验验证 93 3.3.5 电树枝生长的物理本质 95 3.3.6 电树枝生长模型的讨论 98 3.4 累积击穿中的热效应 100 3.4.1 气隙充放电模型 101 3.4.2 气隙放电导致的放电通道增长 104 3.4.3 重频脉冲下的放电通道增长 106 3.4.4 气隙充放电模型的讨论 109 3.5 长、短脉冲累积击穿对比 109 3.5.1 长脉冲下的累积击穿图像 109 3.5.2 长、短脉冲下累积击穿图像的异同点 111 3.5.3 长脉冲下绝缘材料的累积击穿机理 113 3.6 小结 115参考文献 116 第4章 纳秒脉冲下绝缘结构的寿命 120 4.1 概述 120 4.1.1 寿命的定义和指标 120 4.1.2 可靠度公式 121 4.2 寿命公式 124 4.2.1 引言 124 4.2.2 理论寿命公式 125 4.2.3 寿命公式验证 132 4.3 高可靠度寿命公式 135 4.4 多物理场寿命公式 136 4.4.1 平均电场对寿命的影响 136 4.4.2 机械应力对寿命的影响 138 4.4.3 外施电场和机械应力场下的多物理场寿命公式 140 4.4.4 应用举例 141 4.5 寿命评估 143 4.6 寿命与尺寸效应之间的相互联系 146 4.6.1 理论关联 146 4.6.2 m参数的取值 147 4.6.3 m参数的影响因素 149 4.6.4 两点讨论 151 4.7 小结 152参考文献 152 第5章 纳秒脉冲下固体绝缘结构的失效 155 5.1 概述 156 5.1.1 早期工作 156 5.1.2 实验验证 159 5.2 油-固界面的虫孔效应 162 5.2.1 体击穿阈值和沿面闪络阈值变化趋势 162 5.2.2 油-固界面的临界脉宽 163 5.2.3 累积脉冲下的临界脉宽 165 5.2.4 短脉冲下固体绝缘结构的失效 166 5.3 固体-真空界面的虫孔效应 169 5.3.1 真空沿面闪络阈值变化趋势 169 5.3.2 真空界面虫孔效应的发生条件 170 5.3.3 实例分析 172 5.4 固-气界面的穿刺现象 173 5.4.1 穿刺现象发生的条件 173 5.4.2 实例分析 174 5.5 临界脉宽对固体绝缘设计的意义 175 5.5.1 引言 175 5.5.2 临界脉宽的物理机制 176 5.5.3 临界脉宽的影响因素 178 5.5.4 固体绝缘设计的一般原则 183 5.6 小结 183参考文献 184第6章 纳秒脉冲固体电介质击穿机理 188 6.1 局部放电和体击穿 188 6.1.1 电子碰撞电离判据 188 6.1.2 局部放电和体击穿的区别与联系 190 6.2 改进的电子雪崩击穿模型 191 6.2.1 引言 191 6.2.2 基本物理模型 193 6.2.3 击穿阈值公式 194 6.2.4 分析比较 200 6.3 电子雪崩击穿中的形成时延 203 6.3.1 引言 203 6.3.2 电击穿与热击穿的时间分界点 205 6.3.3 形成时延公式 208 6.4 小结 212参考文献 212第7章 混合绝缘结构设计方法 215 7.1 统一阈值公式 215 7.1.1 引言 215 7.1.2 统一阈值公式的推导 218 7.1.3 统一阈值公式的支撑 220 7.1.4 统一阈值公式与其他绝缘公式的比较 224 7.1.5 实际应用 227 7.2 基于可靠度的混合绝缘结构设计方法 228 7.2.1 常见混合绝缘结构 228 7.2.2 不同绝缘形式的归一化外施电场 229 7.2.3 混合绝缘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232 7.3 举例应用 233 7.3.1 给定条件 233 7.3.2 设计步骤 234 7.4 小结 236参考文献 236 附录 241 附录Ⅰ 常见聚合物中英文对照表 241附录Ⅱ 正态分布与Weibull分布简介 242附录Ⅲ 常见聚合物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 246附录Ⅳ 脉冲宽度效应理论关系推导 250附录Ⅴ 电树枝生长数学模型的三种求解 253附录Ⅵ 短脉冲下常见绝缘形式击穿公式归纳 255 附录Ⅶ 短脉冲下不同放电形式的相似性 259 参考文献 263 彩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