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高士其是一位有担当的科学家,是一位有钢铁般意志的科普作家,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家。他的科普作品平易近人,能够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帮助小学生们客观积极地认识微观世界。
|
內容簡介: |
《灰尘的旅行》是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士其先生的科普作品合集。既有科学童话,又有科学小品文。高士其先生是博学多才的大家,其作品轻松幽默而不失科学的严谨与传统文化的厚重。作为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推荐阅读的内容,人文版《灰尘的旅行》选文类型丰富,多角度展示高士其先生的创作在科学性与文学性方面的和谐统一,同时兼顾了指定学段学生的阅读水平。
|
關於作者: |
高士其(1905—1988),原名高仕錤,祖籍福建福州,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教育家,是抗日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科普作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准确预见了细菌战的可能和反细菌战的必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顾问,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及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普研究所名誉所长、,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
目錄:
|
导读
开场白
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
我的籍贯
我的家庭生活
无情的火
水国纪游
生计问题
呼吸道的探险
肺港之役
吃血的经验
乳峰的回顾
食道的占领
肠腔里的会议
清除腐物
土壤革命
经济关系
细菌的衣食住行
色——谈色盲
声——爆竹声中话耳鼓
香——谈气味
味——说吃苦
触——清洁的标准
细菌的衣食住行
细菌的大菜馆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
清水和浊水
细菌学的第一课
细胞的不死精神
细胞的不死精神
土壤世界——土壤里的一群小战士
水的改造
灰尘的旅行
生物界的小流氓
细菌的毒素
毒的分析
散花的仙子
听打花鼓的姑娘谈蚊子
生物界的小流氓
细菌世界探险记
知识链接
|
內容試閱:
|
导读(节选)
…………
时间再回溯到1999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这样写道:高士其的传人在哪里?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时代产生不了高士其这样的科普大家?这个问题迄今未有答案,因而在高士其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有必要追溯一下高士其的成长道路。
一、文化、科学与哲学三位一体
那么高士其是怎样成长的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的高士其、科学的高士其和哲学的高士其。
因为任何一个领域大家的成长必须是文、理、哲三者并重,如果以一棵大树来比喻的话,那么文化就是大树的树根,哲学则是大树的升华。而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教育、医学、艺术都是这棵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由此可见,文化基础的重要性。
恰恰是这样,高士其在三岁时,就读了《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学琼林》“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此外,还有《增广贤文》等书,而做人的基本道理也尽在这些简单的经典之中了。四岁时,又读了孔子的《大学》《中庸》,一篇八百字的《大学》他整整背诵了八百遍,倒背如流。每逢家里来客人时,祖父就把小高士其叫出来,当众背诵。高士其则摇头晃脑吐字清晰地背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幼小的高士其虽然不懂这些古文的明确意蕴,但却充满了莫名的喜悦和兴奋。他隐约地感到在这些语言文字后面,是一个精神世界的大门。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幼时所背诵的经典文字,都一一地消化、理解和吸收了。文化的原理、传承的精神、历史的使命感也随之而建立了,当然,这与那个时代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和凌辱密切相关。
高士其在小学时期,几乎阅读了所有的中国古典小说,如《封神演义》《包公案》《济公案》《儒林外史》《今古传奇》《子不语》《薛仁贵》《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施公案》《说岳全传》《七侠五义》,也包括一些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如《福尔摩斯探案集》《黑奴吁天录》等。同时,高士其白天在福州明伦小学上学,晚上在家祖父继续教他四书五经。这些都奠定了高士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文学造诣。六七岁时,高士其开始接触自然科学,他的一位叔叔给他讲了细菌、病毒和微生物的知识。使他在脑海中浮起了对微观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在此后的明伦小学和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中,高士其正式接受了自然科学的教育。在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他全面发展而又重点突出,他热爱化学,每次做化学实验时都十分准确。因此,他怀抱化学救国的远大理想,同时,他也喜欢数学,他为数学的奇妙变化而感到入迷。他还对微小的生物世界充满了兴趣。由于兴趣广泛,爱好众多,他获得了“博物学奖章”。赴美留学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又得到进一步的深造,这些都自不待言。值得指出的是,高士其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还广泛涉猎西方文学。他精通英文、德文和法文。阅读了《天方夜谭》《鲁宾逊漂流记》《双城记》《莎士比亚戏剧集》《战争与和平》《安徒生童话选》《拿破仑传记》《华盛顿传记》《茶花女》《安娜·卡列尼娜》等书籍。他还特别喜欢诗歌,读了拜伦、雪莱、凯芝、华兹华斯、艾伯特·彭斯、斯诺·邦德、歌德、泰戈尔、普希金等人的诗集。高士其在美国留学期间,经常到美国国家图书馆去看书。他在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在美国国家图书馆,我几乎阅遍了世界上的所有名著。”旅欧期间,他在莱茵河畔歌德故居的小书摊上流连忘返,最终买到了一本德文版的歌德名著《浮士德》,然后满意而归。与此同时,他还喜欢艺术,热爱音乐和摄影。他参加音乐会,学习小提琴,购买了唱机和唱片,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乐;他携着照相机踏遍了美国的东西两岸,拍摄了许多风光旖旎的动人照片,至今还保存在他的影集中。
......
开 场 白
听呵,我所喜爱的人们,
在这动荡的大时代里,
光明和黑暗的势力做着不断的搏斗。
人类互相火并。
我虽然没有上过战场,
但我的生命正在另外一种的战场上,
进行着剧烈的战斗,
是人类和细菌的战斗。
我的战场是实验室,
我的武器是显微镜,
我担任着侦察细菌行动的工作,
收集了各方面关于细菌的情报。
我遭了细菌的暗算,
负伤了退下来,
从那天起我就渐渐失去了我的健康。
脑病的恶魔把我封锁在这小小的房间里面,
森严的墙壁包围着我,
我被夹在天花板与地板之间了。
明媚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我也不能出去迎接她。
白天我被病魔捆缚在椅子上,
不能自由地行动;
夜晚我被病魔压伏在床上,
不能自由地转身。
甚至于连吃饭穿衣,
甚至于连洗脸刷牙,
甚至于连大小便,
都需要人家扶持,
都需要人家帮助。
这样的日子,
几十年如一天,
就这样慢慢地度过去了,
留下些写给我健康同胞们的诗句和文字……
1982年5月26日
菌儿自传——我的名称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记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记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种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做“菌儿”。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幼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
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棵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只大狗,一头大牛,乃至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他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做“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者,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之类,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至于我,我是菌族里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一种。小得使你们肉眼看得见灰尘的纷飞,看不见我们也夹在里面飘游。轻得我们好几十万挂在苍蝇脚下,它也不觉着重。真的,我比苍蝇的眼睛还小一千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一百倍哩。
因此,自我的始祖,一直传到现在,在生物界中,混了这几千万年,没有人知道有我。大的生物,都没有看见过我,都不知道我的存在。
不知道也罢,我也乐得过着逍逍遥遥的生活,没有人来搅扰。
天晓得,后来,偏有一位异想天开的人,把我发现了,我的秘密,就渐渐地泄露出来,从此多事了。
这消息一传到众人的耳朵里,大家都惊惶起来,觉得我比黑暗里的影子还可怕。然而始终没有和我对面会见过,仍然是莫名其妙,恐怖中,总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什么‘微生虫’?没有这回事,自己受了风,所以肚子痛了。”
“哪里有什么病虫?这都是心火上冲,所以头上脸上生出疖子疔疮来了。”
“寄生虫就说有,也没有那么凑巧,就爬到人身上来,我看,你的病总是湿气太重的缘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