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98.0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NT$
857.0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NT$
602.0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編輯推薦: |
《极简学习法》
◆上百位清北学霸学习方法大公开,揭开考试高分的秘密!
◆三步极简学习法,学会任何你想学的知识。
◆掌握这本书里面的学习方法后,花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
◆针对考试人群的痛点,制定精准的提分方法:倒推思维、精准自查、直击本质、有效刷题、科学抢分、刻意练习、出题人思维、学关键方法论……
◆中高考、小升初、职业考试等考试类学习都需要的学习方法!
◆一本书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中国妈妈缓解焦虑!
◆帮孩子找到方法,短时间内拿到高分,腾出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郝景芳、刘嘉森、北大粽博士力荐!
《如何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东大教授的思考习惯,日本深受欢迎的思考力课程。
◆思考半小时,解题一分钟。在充满挑战的时代,会思考者比勤奋者更容易脱颖而出。
◆思考能力强的人逻辑思维缜密,遇到问题时更擅长分析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能更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七种思考习惯,打开心智,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通过本书,你将轻松掌握的7种思考能力:
1. 自我驱动能力:主动思考。
2. 多级思考能力:始终再往前多思考一个等级。
3. 怀疑能力:怀疑
|
內容簡介: |
《极简学习法》
在深度采访了上百位清华北大学霸后,作者发现,除了极少数的天才以外,大多数考入清北的学生的智商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他们之所以能够考上清华北大,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对的学习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抽丝剥茧,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大多数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在作者看来,任何学习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精准输入、深度消化、多元输出。首先是知识的输入,就是先把新的知识摄入进来;然后是知识的消化,将输入进来的知识搞懂;后是把学到的这些知识用起来。希望这本书能让每个在学习中感到困惑或者不知道如何学习新技能的人从中受益。
《如何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由于大数据的普及和个人偏好的设置,我们追求知识不再为了获知和开拓,知识积累变得越来越重复,并逐渐形成了信息茧房,让自己越来越成为惰性思考的奴隶。应试教育让很多功利的家长试图通过辅导班能把已经总结好的知识以现成的方式直接灌输给孩子,让孩子慢慢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没有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在变化发展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本书作者详细阐述并分享了自我驱动能力、多级思考能力、怀疑能力、全局能力、区分能力、飞跃能力、精细分解能力等七种思考能力,并针对在日常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中该如何灵活运用这七种能力,给出了具体的做法。正因为现今社会复杂多变,不妨透过思考能力来武装自己,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吧!
《底层逻辑》
2个5寸的披萨,肯定会大于1个9寸的披萨?
只要埋头苦干,做出业绩,迟早会被提拔?
城市基础设施按照人口数量直接配比?
公司销售业绩越好,存活期就会越长?
“底层逻辑”告诉你,这些观点需要质疑。
所谓底层逻辑,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
本书从结果逻辑、学习逻辑、团队逻辑等10个维度出发,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帮助我们跳出思维的陷阱和盲目勤奋的误区,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
《底层逻辑》将帮助你重新思考生命、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并告诉你看似复杂的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只要跳脱思维陷阱,打破学科限制,就可以重新看清周遭的一切。
|
關於作者: |
廖恒
前《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资深媒体人、学霸传媒CEO,深度采访过上百位清华、北大学霸,总结出一套系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适合所有不会学习或陷入学习瓶颈的人。由作者运营的清北学霸为核心的教育短视频账号矩阵吸引了2000万人的关注,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著作《变现思维》等。
【日】西成活裕
东京大学博士,专业领域为数理物理学。东京奥组委顾问。先后任职于山形大学、龙谷大学、德国科隆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现任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同时担任“防止浪费学会”会长,“无印良品生态研究所”所长等职。2007年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国家研究开发战略推进事业部首席研究员,2010年任内阁府创新国际联合研究主席,并获得文部科学省“2013年科技突出贡献奖”。曾参与日本经济新闻《面向明天的话题》的连载报道,多次参加日本电视台《世界上最想上的课》等节目,活跃于多家电视、广播、报纸媒体。出版著作有《东大的老师!请通俗易懂地教文科的我学数学!》(由神吉出版社出版)等。
张羽
影视艺术院校毕业。曾在加拿大深造三年,回国后任多家企业高管。现创办并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
从去年接触自媒体以来,抖音平台累计粉丝数量达33万。至今已播出122集职场、商业方面的视频内容,共获赞817000个。因其精辟、深刻、引人深思的职场逻辑和思维方式,被抖音网友亲切地称为“职场达人大羽总”。
|
內容試閱:
|
这本书能帮助孩子在考试中得高分,也能帮助成年人快速学会、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和大家聊一下我写这本书的初心。这本书的内容,曾经像电流一样,那么强烈地触动过我。
2020年发生疫情的那个春节后,我创办的短视频公司签约了很多清华北大(以下简称“清北”)的学生。因为要做他们的短视频账号,自然需要和他们有非常深度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和学生做过深度沟通,尤其是关于“你是怎么通过学习考上清北的?”这类问题后,我总是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学习是这么学的啊!难怪人家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我读书的时候知道这些方法,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考上一所国内大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公司的很多员工也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小伙伴都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才是学霸,而我只是‘学渣’了!”
开始,我的感受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有自己的学习绝招;但是后来,随着沟通次数的增多,我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看似不一样,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致的。
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既然都是学习,都是为了参加考试,为了“在高考中拿下高分”,方法一致是极有可能的。
带着这个发现,我就去做验证。后来,我又专门找了一些没有在我公司签约的清华北大的学霸,以采访的方式与他们直接沟通,询问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结果不出我所料,虽然这些学霸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于是,我就和几位同样对“清北”学霸有研究的教育人士进行了沟通,他们也持同样的观点。其中有一位追踪性研究“清北”学霸甚至“清北”学霸家庭的教育从业者告诉我: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天才级别,也就是极度聪明的,这种学生只占大约5%,他们不需要特别的学习方法,就能直接考上。但剩余的大约95%的学生都是通过科学的努力考上的。这种科学的努力背后是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他们参透了学习的本质,也参透了高考的本质,所以只要按这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做,就有可能考上。其实,多数能考上国内大学的学生,都极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或者都具备这个实力。只是他们对学习的本质和高考的本质,没有理解得那么透彻,所以就会出现疏漏,导致他们在高考时少考二三十分,终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
经过更多样本的研究以及与更多教育行业人士的交流,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开始总结“清北”学霸学习方法的共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非常简单,任何学生都可以直接套用。
我之所以要总结“清北”学霸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初心:我希望中国的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学习”,知道如何学习。
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呢?因为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孩子一方面需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入更好的大学;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成才,不能只看分数,还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发展。
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情况都是为了考高分在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只有很少时间,甚至几乎挤不出时间去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读自己想读的书,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我想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学习,这样他们就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追求全面发展。
当有了这个新的初心后,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从自己下手,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毕竟我对自己是了解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能力还不错的人,因为这么多年,我从大学开始,新闻专业的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基本上是靠自学。
我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我一心想干新闻。于是,大学四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闻,自己实践,在学校做报刊的主编,也拿到过省级的新闻奖,而且还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上。要知道,我们学校连新闻专业都没有,我没有机会接受任何专业的新闻培训和系统指导,基本上都是靠自学和思考来做这些。大学毕业后,我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情况下直接做了《环球时报》的特约记者。工作一年后,就进了搜狐新闻中心做国际新闻编辑,当时我们组几乎一半以上的同事是清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
后来,我做营销、做短视频等,多多少少取得过一些成绩,也大都是靠自学。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如果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或者要学什么,我就一定能学会、能做好。
虽然我自己也总结过一些学习方法,但没有系统地、深度地思考过。我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学知识,还是学技能,都要先把东西搞懂,然后学以致用。
对比“清北”学霸的学习方法,我发现他们也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所以,我想把这套学习方法,总结得再清晰具体一些,好能总结出一套清晰的步骤,能让大家马上可以使用。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我采访过的一个清华男生,他对“如何学习”有着极为精准的概括,而我所总结出来的这套“极简学习法”,就是直接来源于我对他的那次采访。
这个清华的男生在高中时学的是理科,在清华读本科时学的也是工科类的专业,后来读研时去了清华的法学院。当然,不管是高中读书,还是本科学工科,研究生学法律,他都非常优秀,也就是说,他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都表现得很好。
他非常喜欢研究“如何学习”。他给我看过他自己总结的“如何学习”的材料,光是PPT就有好几套,每一套都是几十页,既系统,又有细节;既有工科男的逻辑,又有法律工作者的严谨。
所以,他对如何学习有非常深刻的认知。而且,他在学习的同时,还会做一种“特殊的家教”——他不仅教孩子知识,而且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终达到会学习的效果。
他给我讲了一个他做家教时的典型案例。这个孩子是小学生,家长都是高知分子,但是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也一般。给这个孩子做家教的天,他并没有教孩子任何东西,而是和孩子沟通。结果孩子的爸爸就质疑,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上课。他就说:“如果您想找一个家教老师给孩子上课,那完全没有必要找我。如果您相信我,您就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一定能够让您看到变化。”
一个星期后,这个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曾经爱看的电视不看了,爱玩的游戏也不玩了,开始主动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这个清华的男生做了什么,由此给这个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呢?其实,他只是先帮孩子确定自己的理想,规划出一套实现理想的路径,并和现在的学习联系起来。这样孩子明白了现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开始主动学习了。当然,他也教了孩子学习的通用方法,孩子知道了怎么学,马上就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的正向反馈让孩子对此后的学习更有信心了。所以,他做的家教就是这种“特殊的家教”。
回到前面讲的,这个清华男生对“如何学习”有极为精准的概括。那他是怎么概括的呢?当时我在采访时问他:“你有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吗?”
他说:“也不算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其实任何学习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知识的输入,就是先把新的知识输入进来;第二是要消化这些输入的知识,把它们都搞懂;第三是把学到的这些知识用起来。”
没错,这三步,就是本书“极简学习法”的三步:精准输入、深度消化、多元输出。
当得出这三步后,我又把这三步代入我深度沟通过的“清北”学霸们用的学习方法,我发现,虽然大家说的方法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致的。
我在采访雨果奖得主、本硕博都在清华就读的郝景芳时,她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先理解再应用的过程。她特别强调,一定要先从根儿上理解,再去做题,否则,没有学明白直接去做题是完全没有用的。
她还说到,她自己在上中学时,做的题目并不多,关键是把知识学懂。对于理科的科目,就是先要把公式、定律等这些知识点理解透彻,真真正正地搞明白,再去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采访郝景芳时,她还分享了自己考上清华后的一段故事。有一段时间,她没有按照自己的这套学习方法去做,结果遇到了很多问题。
她在清华本科读的是物理专业,学的专业课知识比较难。在上大学之前,她并没有遇到太多学不懂知识的情况,因此,这段时间她有点着急,尝试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太好。
不过到后来,她想起自己一直使用的学习方法,就是要从根儿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她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反复读教科书,思考教科书上的概念,去认真理解这些物理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果然把这些知识都学明白了。当然,学校的考试,她也能轻松应对了。
摘自——《极简学习法》
这本书能帮助孩子在考试中得高分,也能帮助成年人快速学会、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和大家聊一下我写这本书的初心。这本书的内容,曾经像电流一样,那么强烈地触动过我。
2020年发生疫情的那个春节后,我创办的短视频公司签约了很多清华北大(以下简称“清北”)的学生。因为要做他们的短视频账号,自然需要和他们有非常深度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和学生做过深度沟通,尤其是关于“你是怎么通过学习考上清北的?”这类问题后,我总是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学习是这么学的啊!难怪人家能考上清华北大。如果我读书的时候知道这些方法,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考上一所国内大学,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公司的很多员工也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小伙伴都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才是学霸,而我只是‘学渣’了!”
开始,我的感受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有自己的学习绝招;但是后来,随着沟通次数的增多,我发现他们的学习方法看似不一样,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致的。
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既然都是学习,都是为了参加考试,为了“在高考中拿下高分”,方法一致是极有可能的。
带着这个发现,我就去做验证。后来,我又专门找了一些没有在我公司签约的清华北大的学霸,以采访的方式与他们直接沟通,询问他们是怎么学习的。
结果不出我所料,虽然这些学霸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于是,我就和几位同样对“清北”学霸有研究的教育人士进行了沟通,他们也持同样的观点。其中有一位追踪性研究“清北”学霸甚至“清北”学霸家庭的教育从业者告诉我: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只有极少数是天才级别,也就是极度聪明的,这种学生只占大约5%,他们不需要特别的学习方法,就能直接考上。但剩余的大约95%的学生都是通过科学的努力考上的。这种科学的努力背后是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因为他们参透了学习的本质,也参透了高考的本质,所以只要按这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做,就有可能考上。其实,多数能考上国内大学的学生,都极有可能考上清华北大,或者都具备这个实力。只是他们对学习的本质和高考的本质,没有理解得那么透彻,所以就会出现疏漏,导致他们在高考时少考二三十分,终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
经过更多样本的研究以及与更多教育行业人士的交流,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开始总结“清北”学霸学习方法的共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它非常简单,任何学生都可以直接套用。
我之所以要总结“清北”学霸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初心:我希望中国的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学习”,知道如何学习。
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呢?因为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孩子一方面需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入更好的大学;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成才,不能只看分数,还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发展。
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情况都是为了考高分在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只有很少时间,甚至几乎挤不出时间去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读自己想读的书,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我想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学习,这样他们就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追求全面发展。
当有了这个新的初心后,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从自己下手,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学习的。毕竟我对自己是了解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能力还不错的人,因为这么多年,我从大学开始,新闻专业的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基本上是靠自学。
我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我一心想干新闻。于是,大学四年,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闻,自己实践,在学校做报刊的主编,也拿到过省级的新闻奖,而且还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上。要知道,我们学校连新闻专业都没有,我没有机会接受任何专业的新闻培训和系统指导,基本上都是靠自学和思考来做这些。大学毕业后,我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情况下直接做了《环球时报》的特约记者。工作一年后,就进了搜狐新闻中心做国际新闻编辑,当时我们组几乎一半以上的同事是清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
后来,我做营销、做短视频等,多多少少取得过一些成绩,也大都是靠自学。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如果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或者要学什么,我就一定能学会、能做好。
虽然我自己也总结过一些学习方法,但没有系统地、深度地思考过。我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学知识,还是学技能,都要先把东西搞懂,然后学以致用。
对比“清北”学霸的学习方法,我发现他们也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所以,我想把这套学习方法,总结得再清晰具体一些,好能总结出一套清晰的步骤,能让大家马上可以使用。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想起了我采访过的一个清华男生,他对“如何学习”有着极为精准的概括,而我所总结出来的这套“极简学习法”,就是直接来源于我对他的那次采访。
这个清华的男生在高中时学的是理科,在清华读本科时学的也是工科类的专业,后来读研时去了清华的法学院。当然,不管是高中读书,还是本科学工科,研究生学法律,他都非常优秀,也就是说,他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都表现得很好。
他非常喜欢研究“如何学习”。他给我看过他自己总结的“如何学习”的材料,光是PPT就有好几套,每一套都是几十页,既系统,又有细节;既有工科男的逻辑,又有法律工作者的严谨。
所以,他对如何学习有非常深刻的认知。而且,他在学习的同时,还会做一种“特殊的家教”——他不仅教孩子知识,而且引导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终达到会学习的效果。
他给我讲了一个他做家教时的典型案例。这个孩子是小学生,家长都是高知分子,但是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也一般。给这个孩子做家教的天,他并没有教孩子任何东西,而是和孩子沟通。结果孩子的爸爸就质疑,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上课。他就说:“如果您想找一个家教老师给孩子上课,那完全没有必要找我。如果您相信我,您就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一定能够让您看到变化。”
一个星期后,这个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曾经爱看的电视不看了,爱玩的游戏也不玩了,开始主动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这个清华的男生做了什么,由此给这个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呢?其实,他只是先帮孩子确定自己的理想,规划出一套实现理想的路径,并和现在的学习联系起来。这样孩子明白了现在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就开始主动学习了。当然,他也教了孩子学习的通用方法,孩子知道了怎么学,马上就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的正向反馈让孩子对此后的学习更有信心了。所以,他做的家教就是这种“特殊的家教”。
回到前面讲的,这个清华男生对“如何学习”有极为精准的概括。那他是怎么概括的呢?当时我在采访时问他:“你有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吗?”
他说:“也不算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其实任何学习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知识的输入,就是先把新的知识输入进来;第二是要消化这些输入的知识,把它们都搞懂;第三是把学到的这些知识用起来。”
没错,这三步,就是本书“极简学习法”的三步:精准输入、深度消化、多元输出。
当得出这三步后,我又把这三步代入我深度沟通过的“清北”学霸们用的学习方法,我发现,虽然大家说的方法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致的。
我在采访雨果奖得主、本硕博都在清华就读的郝景芳时,她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先理解再应用的过程。她特别强调,一定要先从根儿上理解,再去做题,否则,没有学明白直接去做题是完全没有用的。
她还说到,她自己在上中学时,做的题目并不多,关键是把知识学懂。对于理科的科目,就是先要把公式、定律等这些知识点理解透彻,真真正正地搞明白,再去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采访郝景芳时,她还分享了自己考上清华后的一段故事。有一段时间,她没有按照自己的这套学习方法去做,结果遇到了很多问题。
她在清华本科读的是物理专业,学的专业课知识比较难。在上大学之前,她并没有遇到太多学不懂知识的情况,因此,这段时间她有点着急,尝试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太好。
不过到后来,她想起自己一直使用的学习方法,就是要从根儿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她开始静下心来,仔细反复读教科书,思考教科书上的概念,去认真理解这些物理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果然把这些知识都学明白了。当然,学校的考试,她也能轻松应对了。
显示部分信息
在线试读
一、考试中一个有趣的三角关系
在一次考试中,你和出题人、评卷人之间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三角关系。你根据出题人出的题目来写下自己的答案;评卷人根据你写的答案给你评分;评卷人也会通过对你的答题情况的评判,对出题人给予反馈。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因为出题人和评卷人都是一个考试体系里面的工作人员,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见面,但他们有共同的组织者,也有共同的考试标准。作为考生的你,夹在中间,要想拿下高分,你就得照顾好两方面。一方面你要根据出题人出的题目,把题目做出来;另一方面你要把握评卷人的评分标准,做出好的解答,尽可能地拿到高分。
所以,想要拿到高分你需要做到两点:,拥有出题人思维;第二,有很强的得分技巧。
二、拥有出题人思维是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前提
要想拿到高分,你要做的件事就是:把握出题人思维,这是得分的前提。
要了解出题人思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题人的工作。
顾名思义,出题人,就是出考试题目的人。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权力很大,出的题目能决定你的命运?真相并非如此,出题人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越是大型的考试,要求越规范,且有严格的出题标准。出题人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出题,并没有太多可以自己发挥的空间。
我们用高考举例,看看高考的出题人是如何出高考题的。高考出题人,一般是由大学教授和高中老师组成,大家一起封闭工作,终把题目出出来。当然,出出来的题目,一定是“以教材及考试大纲为准绳”。也就是说,考卷上的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都要能在教材中找到援引。举例来说,数学题目的每一个解题步骤,都必须能在课本中找到对应的出处,不能超出教材和考试大纲。当然,有时候高考题会规定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超纲题目。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考卷上的每一道题,一定是在考你的某个知识点,否则它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考卷上的。
所以,如果你要想把这道题做出来,就必须要明确,这道题到底是想考你什么。你在做题时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你做一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你很容易判断出某两个是不对的,但剩余的两个就不知道怎么选了,感觉好像都对;你在做大题时,不管是数学大题,还是文科的材料分析题,你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无所适从。这时,你需要分析题目,把自己想象成出题人,分析这道题是在考什么。一旦你把这个点找到,你就有了清晰的解题思路,就能轻而易举地把题做出来。
所以,要有出题人思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出题人,想象出题人出这道题目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到底想考什么。
看到一个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认知。如果你的思维认知刚好和出题人一致,那很好,这个题目你能很顺利地做出来;如果不一致,你就很可能把题目做错。毕竟,你见不到出题人,也不可能去问出题人,这道题到底想考什么。你只能靠自己去分析,不放过题目的任何一个条件,任何一个字,尽量让自己的思维和出题人保持一致,这样你就能找到题目的突破口,把题目做出来。
既然出题人思维那么重要,那如何让自己拥有出题人思维呢?
有两个简单好用的方法。
(1)研究真题:从真题中找规律
在前面我已经讲了,越是大型的考试,出的题目就越规范。而且,为了保证考题的科学性,每次考试,都会和上几次考试的题目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般不会出现特别大的调整。
所以,真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材料。我遇到过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没有谁不强调真题的重要性。他们会去研究真题,在题目中找到规律,这让他们对高考的考点、题型等都非常熟悉。
也就是说,通过对真题的总结,他们具备了很强的出题人思维,他们清楚地知道,高考出题人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每种题目到底想考什么,进而成为超强的“考试型选手”。
我熟悉的几个高中老师会明确要求自己的学生尽可能地研究真题,如果有学生拿着不是真题的题目来问他,他就会告诉学生不用在这些题目上深究,因为那些题目出得并不科学,也不严谨,研究这些题目,很大概率是费力不讨好的。
(2)养成习惯:多问自己这道题到底想考什么知识点
除了研究真题之外,在平时的做题、刷题中,我们还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不管做哪一道题,都要让自己去想这道题到底在考什么知识点。当然,你也可以做专门的练习,拿出一套一套真题,对着每道题问自己,这道题是在考什么知识点。
只要你经常这样做,你就能养成思考的习惯。日积月累,你就会慢慢具备“出题人思维”,今后见到任何题目,都会产生条件反射,知道这道题中出题人在考什么知识点。这样,在大型考试中,常规的题目完全难不倒你,而对于那些新题、难题,你也能通过分析判断出出题人的意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可以说,养成“出题人思维”是科学拿高分的捷径,也是想拿高分的必由之路。
三、参考答案学习法:在考试中得高分的保障
在上一部分,我们讲的“出题人思维”,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在考试时,与出题人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了解出题人的意图,进而知道如何做出这道题。
当你知道如何解这道题后,你需要把这道题的具体答案写出来,像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没有太多技巧,你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但如果是主观题,就没有的标准答案,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答卷上写下你的答案,评卷人会根据你写的答案,裁定给你多少分。这个过程,是你与评卷人的沟通过程。
那如何与评卷人做好沟通,让你写的答案更符合评卷人的口味,让其为你打出高分呢?我大家使用“参考答案学习法”,这是一种简单而且效率极高的学习方法。
一场考试,你的真实水平并不直接对应你终的考试分数。真正决定你考试分数的,是你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因为你终的分数是由评卷人根据你写在考卷上的答案给出的分数决定的。所以,就算你平时学得再好,准备得再充分,如果你写在考卷上的答案不符合评卷老师的口味,那就得不到高分;反之,即使你平时学得没有那么好,但是你非常清楚评卷老师的喜好,你写的答案尽可能做到符合评卷老师的评分标准,你也能拿下高分。
既然终的分数是由写下的答案说了算,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答案更符合评卷老师的口味呢?
好的学习工具就是“标准答案”了。为什么呢?因为标准答案是符合评卷老师喜好的答案。
所以,如果想要在考试中得高分,你就需要通过练习,让自己的答案写得接近标准答案。
你可能会好奇,到底该去哪里找标准答案呢?有这样两个接近标准答案的参考答案。
如果你参加的是某些大型考试,比如每年一次的那种考试,这类考试已经举办过很多次了,以往每次考试真题的标准答案,就是你绝佳的学习资料。
比如高考,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公布标准答案。而且,市面上还有很多专门解析高考试题的书,里面不仅有标准答案,还有具体的试题分析、解题过程、对答案的具体分析,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
除了以往真题的标准答案外,针对考试的辅导资料和模拟题的参考答案,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虽然这些题目不是真题,但是很多高质量的辅导资料,其参考答案写得也非常好,和终的标准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了。所以,这也是非常好的参考答案学习资料。
知道了参考答案如此重要,那具体该如何进行参考答案的学习法呢?需要把握三个关键和四个步骤。
首先,核心学习这“三个关键”:答案结构、得分点、学科术语。
答案结构:就是答案的骨架,是把整个答案串联起来的结构,这是首先需要学习的。学会了“答案结构”,当你自己作答时,你就知道该如何组织自己的答案,这样你写出来的就是逻辑清晰、体系严密的,这样的答案一定可以拿高分。而且,当你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的答案结构来写的时候,你也就避免了在考试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无头绪状况。
得分点:考试基本都是踩点给分,而其中的点对应的就是“得分关键词”、关键步骤。也就是说,你的答案中,出现这些得分关键词、这些关键步骤,你就能得分;如果没有,即使你的答案写得再好,也不能得分。所以,哪些是得分点,自然也是学习的关键之处了。你可能会说,我怎么知道哪些是关键得分点。不用着急,很多参考答案中,会对得分点进行清晰的标注。
学科术语:你有没有感觉到,有些人写的答案看上去显得很专业,“意思还是那个意思,怎么他说出来就更像那么回事?”反之,你写的答案给人感觉很不专业,显得很业余。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高质量的答案往往会带有很多“学科术语”。比如经济类的答题,当你的答案中出现“边际效应”“机会成本”等学科术语时,就显得很专业;再比如数学类的答题,当你的答案中出现关键公式、关键定理等学科术语时,就显得很科学、有逻辑。
所以,学科术语也是参考答案的学习关键,简单来说,你的答案要符合这个科目的特质,能让人产生你“很懂”的感觉。
那怎么学习这类学科术语呢?一方面,你可以专门找时间集中看某一科的参考答案,把“学科术语”集中挑出来,认真研究、理解并记忆,这样你的脑海中就一下子汇集了很多学科术语。另一方面,“学科术语”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可以拿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积累学科术语,在平时考试或者做题时,也刻意去使用它们。这样日积月累,你的答案就会看上去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接近标准答案。
知道了学习参考答案的三个关键后,接下来你就可以按照下面这“四个步骤”,更细致地模仿。
先自己答:先自己把答案写出来。
步,拿到题目,不要直接看参考答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直接作答。这一步是把自己目前的水平直接展示出来。
再对比看:再对比与标准答案的差别。
接着,你拿参考答案对比着看自己的答案写得如何,哪些地方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尤其要注意对比上一部分明确的“三个关键”。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问题。
对比修正:根据标准答案,修改自己的答案。
自己的问题找出来后,接着你就对着标准答案,逐项认真修正,直到改到一致为止。改完后,你要认真看标准答案和自己写的答案,确保自己下次做同类型的题目时能写下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答案。
再自己答:再自己作答,直到与标准答案一致。
经历完以上三步,你终写出了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但这并不代表你就能得高分了,因为你是照着标准答案来写的,相当于是在“抄袭”。在考试时,如果不参考标准答案,你只靠自己不一定能写出来。
所以,接下来,你就应该收起标准答案,再对这道题进行作答,相当于自己再做一遍。写完答案,看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和标准答案一致。如果还不能,那就把这四个步骤重做一遍;如果能,那就代表你掌握了。
当然,我比较建议在你做完前三步后,间隔一两天后再进行这一步。因为人都容易遗忘,隔一两天后,如果你还能答出来,说明你真的已经理解了。如果马上就重复答一遍,可能有些地方没有真的理解,只是凭借当时的即时记忆,你写出来了,并不能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在这四个步骤中,请一定要注意学习参考答案的三个关键点,因为这是得分的关键。
我们学习参考答案,终的目的是希望在正式的考试中拿到高分。
对于理科的科目,基本上你做对了就能拿到高分;对于文科的科目,很多人会觉得得分很“玄学”,也就是说,终的分数并不可控。具体能得多少分,大家会觉得要看当时的发挥,甚至要看自己当时的考试状态。
那如何把大家眼中不确定的答案变成确定的高分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答题模板总结”。
我在这本书中很多次说过类似的观点,越是大型的考试,要求越规范。因此,我们在学习参考答案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答题模板的总结。
在学习参考答案时,我们要对经常出现的题型,进行答题模板的总结。这样你在真正的考试中,就可以按照这个模板直接进行答题,替换掉得分关键词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