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简介
本书是介绍中外科技奖励历史、理论及实践方面的读本。作者查阅和搜集了大量古今中外文献,梳理了中外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对当今中外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国科技奖励的3个历史分期,以及国外科技奖励中可资借鉴的理论和运行模式。
本书涉猎面广,蕴含的科技奖励信息丰富,对想了解科技奖励知识、申报科技奖励的科技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对从事科技奖励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目錄:
|
目录
章明代末期前的科技奖励
节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第二节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一、授官赐爵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六、其他奖励方式
第三节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一、天文气象方面
二、中医药领域
三、农田水利方面
四、军事科技方面
五、营造方面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
第四节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一、授奖基本是君王与权贵的个人行为
二、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三、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奖励的形式
第二章清代的科技奖励
节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科技奖励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第二节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二、洋务运动对建立科技奖励制度的推动
三、中国个科技奖励法规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第三节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一、授予的“奖品”注重官职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科技奖励制度
四、科技奖励对象以人为主
五、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
传播与发展
第三章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
节国民政府的科技奖励制度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第二节研究机构与社会团体的科技奖励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设立的奖励
二、学术团体设立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第四节民国时期科技奖励评述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
奖励体系
二、以杰出创造性人才为授奖对象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奠定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第四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节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1966年)
二、停滞阶段(1966—1976年)
三、恢复阶段(1978—1984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9年)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改革开放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状况分析
一、国家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节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与评审
一、关于提名书的撰写
二、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
三、异议的处理
四、哪些因素影响提名项目获奖
第四节我国科技奖励的作用分析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的创新与贡献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三、高度体现了国家及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五、对加强学风建设、树立科研诚信产生了积极作用
六、获奖项目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
作用
第五章我国省部级科技奖励和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节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省部级科技奖励现状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点
第二节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的登记审批及备案制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的几点思考
第六章国外科技奖励
节国外科技奖励的起源与发展
一、非制度化科技奖励时期
二、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出现
第二节20世纪国外的科技奖励制度
一、诺贝尔奖等重大奖项对世界科技奖励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国外科技奖励理论的研究
一、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研究
二、专利制度与科技奖励制度之间的关系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四、有关科技奖励(激励)心理学的研究
五、科技奖励中的其他问题
第四节世界科技奖励的几点评述
一、调整并发展了科技奖励的组织建制
二、改进和完善科技奖励的形式和手段
三、创立科技奖励理论研究并不断发展
四、在诺贝尔奖的影响下,近百年来大奖不断涌现
第七章中外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节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研究
一、候选人的来源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第二节影响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因素及其比较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四、奖项名称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五、奖金额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八、宣传力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第三节奖金额度的演变及其比较分析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额度的演变
二、我国科技奖金额度的演变
第四节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的分析比较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
第五节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和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的立法和评审
二、重视学术团体等社会科技奖,奖励体系多元化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四、注重传统奖项的同时与时俱进设置新奖项
五、注重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六、政府奖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并加强对获奖人员的
宣传
第八章其他激励方式及科技奖励的发展态势
节科技奖励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从中华文明曙光初现到明代末期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
第二节其他形式的激励方式
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激励本质
二、科学基金对科研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三、科技计划项目的激励作用
第三节科技奖励发展态势
一、“揭榜挂帅”将成为常态化的激励机制
二、政府科技奖励向“少而精”发展,权威性增强
三、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的影响进一步提升
四、科技奖项设置更注重科技战略的需求和学科发展
五、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六、科技奖励管理趋向专业化
附录一科技奖励中的趣闻与轶事
附录二获得国家重大奖项的科技专家和项目
附录三部分国家政府和社会力量设立的重要科技奖项
附录四国际性科技奖励
附录五中国科技奖励历史沿革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进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反映:一是科技政策的演变;二是产生的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重大奖励中的获奖项目是无数科技成果中的精品,因此可以说,那些获得世界著名科技奖励和国家科技奖励的项目是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科技奖励作为一种荣誉制度,不仅是褒赏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也是激励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动力。
对科技奖励发展和机制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史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科技奖励制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研究人员从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功能及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相对而言,我国学界对科技奖励的研究要晚些。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后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和影响的扩大,国外一些著名的科技奖励情况陆续介绍到国内,科技奖励的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30多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现行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包括以问卷调查形式开展实证研究,弥补了我国科技奖励研究方面的不足。
我国科技奖励的起源甚早,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正如宋代陈亮(1143—1194年)所说:“三代之用赏罚,大概犹法唐虞,……后世之用赏罚,执为已有以驱天下之人而已。……故赏罚以驱天下者,霸者之术也。”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有了对天文、水利等方面的奖励。春秋战国时期以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奖励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面向“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不断增多,在天文学、医学、数学、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都有获奖的记载。到清代中期,太平天国的洪仁玕首次提出了建立专利制度的奖励思想,晚清的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了我国个制度化科技奖励。民国时期,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政府、研究院所和学术团体的奖励互为补充,科技奖励体系已具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经过70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制度。今天,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科技奖项为代表的国家科技奖励与省部级科技奖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构成了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奖励体系,基本覆盖了所有的科技研究和活动领域,对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多出成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近日读到姚昆仑研究员撰写的《中外科技奖励概论》一书,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该书以史为线索,以分析和理论阐述为支撑,以中外比较为镜像,以中国现行的科技奖励制度与评审实践为基础,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发展的全貌,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佳作,也是一本科技奖励方面的知识小词典。姚昆仑研究员曾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工作21年,长期从事科技奖励政策研究和评审实践工作,该书是他多年来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研究心得的结晶。我认为,该书至少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首次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奖励理论和实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查阅了浩繁的文献资料,发掘出手古代科技奖励史料,包括奖励的起源、奖励的领域和理论,如“少而精”“赏罚分明”“赏赐不逾时”等奖励观点,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奖励等。同时对清代这一时期从“非制度化奖励”走向“制度化奖励”的重要转折进行了归纳分析。
二是对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民国时期是近代科学在中国较快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时期,同时又面临着抗日战争艰难复杂的社会环境。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发展的背景和特点,同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开展的科技奖励活动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反映出在科技奖励制度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科学的转型及对促进近现代科技进步的作用。
三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新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可以说是共和国科技发展的缩影。该书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科技奖励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重要作用,对目前我国国家科技奖励的五大奖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和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进行了综合分析。
四是对国外科技奖励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国外科技奖励可追溯到古希腊、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对工匠的奖励,这些国家与中国同是世界文明的源头,也是科技奖励起步的源头。该书阐述了国外科技奖励的演变和理论发展,尤其对20世纪诺贝尔奖、国际性组织设立的重大科技奖项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首次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资借鉴的内容。
该书史料丰富、涉猎广泛,有理论、有实践、有故事、有内涵,是一本集科技奖励历史、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读本,填补了我国科技奖励研究的一些空白。我想,该书对想了解科技奖励知识、申报科技奖励的科技人员有较好的参考作用,对从事科技奖励和科技政策研究的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荣誉制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等有影响的奖项凝聚了获奖者们无数的心血和智慧,也展示了共和国科技发展中令世人瞩目的精彩和辉煌。借此,祝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激励科技人员不断创新,特别是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