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1.以李氏“求要堂本”为底本,参以其他优秀的整理本。
2.保留底本的十三种文体分类,选取各类有代表性的、可读性强的文章共89篇加以导读、注释、翻译。
3.侧重选取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永州八记”全部收录。
4.采用原文、译文双栏对照排版,方便阅读。注释详略得当。
5.锁线精装,开本适宜,便于翻阅。
6.封面选用进口特种纸,设计典雅。
|
內容簡介: |
《古文辞类纂》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姚鼐编纂的文章选集。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700余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今精选能体现桐城派旨趣并有一定现实借鉴意义且对创作有所裨益的89篇文章加以解读,既能对古文文体特征有所了解,也能通过阅读名篇,加强古文功底,体会古文之美。
|
關於作者: |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因书斋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清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曾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后借病辞官。归里后,以授徒为生,培养了一大批学人弟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郭青林,男,1974年生,安徽庐江人,文学博士。现就职于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承担文学理论、美学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
高会,男,文学博士。
|
目錄:
|
一、论辨类
过秦论上 贾谊..002
原毁 韩愈...009
师说 韩愈....014
杂说之四 韩愈...018
复性书下 李翱....019
朋党论 欧阳修....022
权书·六国 苏洵...026
贾谊论 苏轼....030
原过 王安石....035
息争 刘大櫆....037
二、序跋类
荆潭唱和诗序 韩愈...044
愚溪诗序 柳宗元...046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049
释祕演诗集序 欧阳修...052
江邻幾文集序 欧阳修...055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058
三、奏议类
楚莫敖子华对威王 《战国策》...062
谏逐客书 李斯...068
论积贮疏 贾谊....072
化民有道对 东方朔....075
出师表 诸葛亮....078
论佛骨表 韩愈...082
四、书说类
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090
报任安书 司马迁...099
报孙会宗书 杨恽...116
答李翊书 韩愈...121
答尉迟生书 韩愈...125
与孟东野书 韩愈....127
与李翰林建书 柳宗元....130
与尹师鲁书 欧阳修...134
五、赠序类
送王秀才序 韩愈...142
送孟东野序 韩愈...144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148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152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155
仲兄字文甫说 苏洵....157
送孙正之序 王安石...161
送左未生南归序 方苞...163
六、诏令类
谕巴蜀檄 司马相如...168
鳄鱼文 韩愈...172
七、传状类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178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182
方山子传 苏轼..186
先妣事略 归有光...189
樵髯传 刘大櫆....193
毛颖传 韩愈...195
八、碑志类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202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209
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修...214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219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223
沈贞甫墓志铭 归有光....226
女二二圹志 归有光....230
寒花葬志 归有光....232
九、杂记类
蓝田县丞厅壁记 韩愈...236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239
钴鉧潭记 柳宗元...242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244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247
袁家渴记 柳宗元....249
石渠记 柳宗元....251
石涧记 柳宗元....253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255
岘山亭记 欧阳修...257
墨池记 曾巩....261
木假山记 苏洵...263
石钟山记 苏轼....265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269
项脊轩记 归有光....273
十、箴铭类
剑阁铭 张载...280
酒箴 扬雄....283
十一、颂赞类
子产不毁乡校颂 韩愈...288
韩幹画马赞 苏轼...290
十二、辞赋类
离骚(节选) 屈原...294
涉江 屈原...298
渔父 屈原....303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305
鵩鸟赋 贾谊....309
登楼赋 王粲....313
归去来辞 陶渊明...316
进学解 韩愈....319
前赤壁赋 苏轼....324
十三、哀祭类
国殇 屈原...330
吊屈原赋 贾谊....332
祭柳子厚文 韩愈....335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337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339
武季子哀辞 方苞...342
祭舅氏文 刘大櫆....345
|
內容試閱:
|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刑部郎中,四库馆纂修官。曾主讲扬州梅花、安庆敬敷、歙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桐城三祖”之一,是桐城派文学理论的主要建设者。自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天资卓异。主要著述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老子章义》等,另纂有《五七言今体诗钞》《唐人绝句诗钞》。《古文辞类纂》是姚鼐倾力之作,在桐城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选集。
重视文学典范价值,是中国传统文论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学选本的大量存在。中国古代文论家宣示自己的文学主张、争取批评话语权、表现自己存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选本。孔子删《诗》,以“无邪”为标准,开选本之先河。萧统纂《文选》以体现其“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之编选旨趣。至唐,编纂选本蔚然成风,著名的如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等。宋以后选本更受人们重视,至清代更是卷帙浩繁。一般而言,选本是由选者遵从自己的文学观念和审美理想对既已存在的作家作品进行挑选并按一定的体例编纂的。这些挑选出来的作家作品是选者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的载体,并通过历代读者的阅读、追摹发挥影响力。桐城派非常重视选本的这种作用,编选了大量的文章选本。如方苞《古文约选》、刘大櫆《精选八家文钞》、姚鼐《古文辞类纂》等。选本的价值是典范意义和批评意义的统一,指导诗文创作是其主要目的。姚鼐编纂《古文辞类纂》其用意也不外于此。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一、 确立桐城派文学典范,传承桐城家法,指导文章写作。姚鼐编纂《古文辞类纂》初是为了便于教授生徒,用以指导弟子读书作文,同其编选的《今体诗钞》一样,为桐城派家塾教本。既然是选本,所选文章当然要体现桐城派的文章理念。桐城派自方苞高举“义法”,中经刘大櫆以“神气、音节、字句”说加以扩展,终归姚鼐“义理、考证、文章”统一之论,形成一套体系较为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章理论,为桐城派文人所遵循,形成所谓的“桐城家法”。《古文辞类纂》所选诸篇,是印证、诠释桐城家法的文章典范,研读、模拟这些作品并推陈出新是桐城后学学习古文辞、成一家之言的主要途径。桐城派是非常重视学习古人的,以为“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必识古人之所以难,然后可以成吾之是”(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师古”就得有师法的对象,而能够成为桐城派文人学习的对象,必须符合桐城派的审美理想。身为宗派创始者,姚鼐当然要为桐城派“立法”,《古文辞类纂》成书后几经删汰,就是姚鼐这一意图的深刻体现。姚鼐不仅在书中对各类文体加以解说,总结作文方法,还对其中诸篇加以评点,以导示后学,使其不致偏离方向。
二、 构建桐城派古文传统,确证桐城派合法性、正当性。清代学术上一突出现象就是汉学和宋学的对立。在如何对待儒学经典的问题上,宋学派奉程朱为圭臬,坚持理学立场,以发明义理为要务;汉学派以汉儒为榜样,崇尚许慎、郑玄之学,以考据疏注为己任。两派针锋相对,有水火不容之势。发明义理需重视辞章之学,讲究行文技巧,以求“辞达”,汉学家因抨击宋学空疏进而攻击辞章之学。姚鼐幼承家学,稍长又蒙受师训,既尊奉宋学,又热爱辞章,自然为汉学派所不容。在担任四库馆臣期间,与戴震一类汉学家反复论辩,终因势单力薄,愤然告退。辞官后的姚鼐在反思中开始致力于辞章之学,有意创立桐城文派来对抗以戴震为代表的汉学。汉学注重师承,有其谱系。姚鼐也力图构建桐城古文谱系,形成桐城文统,即上溯先秦、两汉,中取唐宋八家,下至明代归有光,并以桐城籍方苞、刘大櫆相接续,形成一个绵延两千多年的古文传统,企图以此证实程晋芳、周永年所说的“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古文辞类纂》就是以具体的文学史实来支撑其所建构的桐城文统的,为这一文统的正当性、合法性提供证据。是书共75卷,700余篇,所选作品以唐宋八大家为主,向上择取先秦两汉部分作品,间取两晋张华、刘伶、陶渊明、鲍照、潘岳诸家赋作以及元结、李翱、张载、晁补之少许作品,向下则选取明代归有光及“二祖”方苞、刘大櫆的作品。正如其弟子方东树所说的“夫有孟韩庄骚而复有迁固向雄,有迁固向雄而复有韩柳,有韩柳而复有欧苏曾王”(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书中所体现的文章传承脉络是极其分明的,体现了姚鼐构建桐城文统的良苦用心。
在体例上,《古文辞类纂》采用以体为经、以时为纬的编纂模式,即先确定文体类别,再依时代为序来选择作家作品。先阐明各类文体的特征,再选择典范作品以印证,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编者的卓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该书涵盖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13类文体,并在卷首《序目》中,对各类文体的特点和源流均作了阐释,因此,此书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古文体制的流变过程,对增进人们对中国古代文章发展历史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古文辞类纂》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初以抄本形式流传,至嘉庆末年,姚鼐弟子康绍庸刊刻初稿本,附有姚氏评语及圈点,世称“康本”。道光五年(1825),门人吴启昌取录于姚氏晚年主讲钟山书院时的订本刊刻,世称“吴本”。此本原无方苞、刘大櫆之作,后按姚氏意见刻入,并删去原有圈点。光绪年间,李承渊取姚氏晚年定本,并参勘康、吴二本,刊刻时仍保留原有的批注。此本取李承渊寓所命名,世称“求要堂本”。本书以“求要堂本”为底本,参以胡士明、李祚唐标校的《古文辞类纂》以及吴孟复、蒋立甫主编的《古文辞类纂评注》诸本。编纂者才学有限,不足之处,务求方家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