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編輯推薦: |
一本适合独处时细细品味的书。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面对孤独不必惊慌,它其实是一种滋养心灵的生命养分,于潜移默化中让人华丽转身;独处时更不必迷茫,调动身体内的潜在能量,将自己的世界打扮的有声有色、生趣盎然,于独处中享受自在。这正是作者想要分享和说明的。愿我们能从缓缓流淌的文字里积蓄自在独行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一个人时,没有约束,没有顾忌,自由自在,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受独处时光。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多人无法独自面对孤独,他们害怕孤独,排斥孤独。要知道,孤独是每个人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感受,学会与它相处是一门必修课。
本书针对“孤独、独处”而展开,结合通俗而又生动的例证,指导人们学会在独处中享受孤独,自在独行,完成自我蜕变,从而让生命更精彩丰盈。
|
關於作者: |
王飞鸿,省作协会员、专栏作家。出版有个人作品《墨菲定律》《博弈心理学大全》《超级记忆法》《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会聊天你就赢了》《说话心理学》《李鸿章传》《浮生六记》《古代文人逸士的雅致生活录:幽梦影》等。
|
目錄:
|
1
CHAPTER
审视:对孤独的理性认知
生命是一场旅行,不孤独的有几人 / 002
优秀灵魂的基本特质 / 008
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与生命体验 / 014
请尊重补偿心理 / 021
孤独者的魅力 / 027
在孤独中寻找自己与安慰 / 032
孤独知道答案 / 039
2
CHAPTER
绽放:与孤独握手言和的门槛
进入思考状态 / 046
“一个人对话”激发创造力 / 053
所谓合群等于毁掉自己 / 061
高傲地孤独胜于卑微地讨好 / 068
胸中有格局,注定与外界格格不入 / 075
3
CHAPTER
滋养:在独处中喜欢自己
在独处中品味静雅之美 / 082
积极使人创造奇迹,消极使人一败涂地 / 088
一个人好的增值期 / 094
不懂孤芳自赏,怎能满园芬芳 / 100
给自己一次救赎,未来不再孤独 / 107
不静下心来,甭想活得明白 / 113
迁就他人,不如孤身前行 / 120
4
CHAPTER
暖心:我们的处世情怀
人贵藏辉,无知者将被孤立 / 126
上苍的意外安排 / 133
所有争论都要在岸上解决 / 140
勉强相处等于相互伤害 / 146
持开放心态融入周围环境 / 152
5
CHAPTER
找寻:也许你不够自信
从不太适应到自在独行 / 160
停止害怕被人瞧不起 / 167
哪怕是缺点,也要真实接纳 / 175
自恋者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 182
因为和解,生活才有诗意 / 189
在孤独中重生 / 196
不敷衍自己的心声 / 202
6
CHAPTER
格调:一个人的丰富多彩
在阅读中找寻心灵安慰 / 210
一个人的宠爱 / 217
音乐在细胞内轻轻流淌 / 223
留一段文字温暖自己 / 229
一个人的电影时光 / 236
爱上单人运动 / 242
|
內容試閱:
|
写下这个题目,感觉更像写自己,它亲近、自然、贴心,与我零距离分享把喧嚣关在门外时的种种体验。必须承认,孤独与我相互为伴。如同许多人喜欢呼朋唤友谈天说地、开怀畅饮一样,我喜欢独处,对喧嚷、嘈杂甚至过于热情的人会产生逆反情绪。就心理学而言,我是一位准孤独症患者,且醉心其中,当然我会正视孤独,正确驾驭孤独;就哲学而言,孤独是一种心灵渴求,给我带来难得的人生体验。
作为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一分子,我没能力也不愿将自己升华到看破红尘的地步,不避世则意味着参与社会,与社会密切接触。偶尔与朋友聚会,我想融入交流中,却缺乏精力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副病恹恹的模样。一旦进入独处模式,思绪就变得格外缜密专注,一杯清茶、一缕亮光、一段音乐,我会在畅快、清醒中阅读、写作,与另外的一个我对话。这种独处,让我内心柔软、平和、安然,像丝绸随微风拂过脸面;让我持开放心态,在平淡冷静中对外界越来越宽容。
谈及孤独,很多人把它与寂寞、郁闷、焦虑、空虚、无助联系在一起,有时还充满诗意地加上一个“冷”字。这是大多数人对孤独的主观感受,他们只在乎“本我”的需求,没触及心灵范畴。换句话说,他们宁肯眼巴巴地望着良田里长满杂草,也从没想过把它改造成五谷丰登的模样。孤独可以激发灵感,调动身体内的潜在能量,凡·高、尼采、叔本华、康德等一大批文艺家、哲学家在孤独中创造出了人类经典。
说到底,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拥有孤独,便具备超越自我的潜在能力,想要调动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卡夫卡似乎领悟得很透彻,他曾说:“与其说生活在孤独之中,不如说我在孤独中享受快乐。与鲁滨孙的孤岛相比,这块区域显得美妙无比,充满生机。”
人在旅途,来去皆匆匆,有些人正在孤独中反复挣扎,有些人则从容淡定。一个人的世界是贫瘠、肤浅、粗鄙,还是生机盎然、满园春色,取决于你对孤独的态度。你选择了什么,结果便会对号入座。换句话说,你种下芝麻,不会收获西瓜。
在很多人看来,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若处理不当,将出现严重后果。至于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环境因素、情感缺失、自恋、缺乏自信等。本书中,我将结合切身体会及生动的案例,主要从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剖析孤独,唤醒每一位有孤独感的人正确认识孤独,继而充分利用孤独,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存在感。
生命是一场旅行,不孤独的有几人
接近午夜,简单洗漱后正欲睡觉,手机铃声打破了室内的静谧。滑动屏幕,朋友在另一端打招呼说客套话,声音略显疲惫,言语间似乎还能嗅出酒精的气味。
简单的开场白后,我问:“大周末的,这么晚了,猫头鹰都已停止巡逻站岗,你怎么还没休息?”
朋友略显迟疑,好像在怀疑不该打这个电话。我补充道:“吞吞吐吐或欲言又止,不是你的一贯作风。另外,我与你一样,也没有进入睡眠模式。两肋插刀不敢保证随叫必到;你说我听,我保证不会视为骚扰。”
可能语末的一点小幽默,唤醒了朋友想要继续表达的欲望,他清了一下嗓子,说:“其实没什么事儿,就是回到家后一个人独处时感到很孤独,这种感觉说不出来也道不明白,却让我有种挫败感,情绪也随之低落到谷底。你在这方面有所认知,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这种表现是否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如果是,如何预防?”
显然,朋友出现这种感受,完全来自内心,与置身山林、旷野里的体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处于荒漠、孤岛、峡谷等人迹罕至的地方所带来的感受,不是孤独而是恐惧,是因为与外界隔绝而产生的绝望,这种感受不能称为“孤独”。
所谓“孤独”,心理学上是指未脱离社会群体,与他人接触或发生社会关系以后,因达不到心理预期而出现的一种感觉。通俗地说,我们通过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感受到它,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
凭我对朋友的了解,他存在孤独感可以理解,但远没严重到患孤独症的地步。同数以万计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一样,朋友不愿朝九晚五、一成不变一辈子,与另外两人一拍即合开了家公司。朋友性格外向,口才颇佳,会办事能办事,主抓公司业务,每天面对不同客户说不同的话,把客户们捧得心花怒放,在他及同人的努力下,业务量稳步递增,小公司的生意办得也算红红火火。
在外人眼里,朋友是位口吐莲花、激情澎湃、机灵聪明的干将。这是人的外在表象,是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基本技能,而每个人都存在另外一个“我”,当我们从社会大舞台上谢幕后,尤其是在独处时,另外一个我,于悄无声息中开始主宰我们的精神世界,孤独也就悄然出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