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存在心理学(告别弗洛伊德的阴暗病态,告别华生的机械冰冷。)

書城自編碼: 372596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作者: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60512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未来特工局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2
《 知觉之门(全彩精装版) 》
+

NT$ 314
《 没药花园: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 》
+

NT$ 778
《 亲密关系(第7版,英文版) 》
+

NT$ 374
《 理解愤怒 》
+

NT$ 359
《 了解人类行为的50个心理学实验 从巴甫洛夫的狗到罗夏墨迹测验 》
編輯推薦:
不仅是“需求层次理论”的升华,更是心理学新时代的开端!
自《存在心理学》以后,心理学才彻底告别弗洛伊德的阴暗病态!
以1968年马斯洛亲自整理的第二版为底稿,全新无删节全译本,忠实性与可读性兼备!
对德鲁克、“领导力之父”本尼斯、《基业长青》作者柯林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柯维等大师产生深刻影响!改变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內容簡介:
人类真的如弗洛伊德所说,本性自私、贪婪、好斗吗?
人类真的如华生所说,永远无法摆脱自己的原生环境吗?
马斯洛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人性一直被低估。
人类不仅有吃饱穿暖的需求,更有成长、进步与追求希望的需求。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是带给人们绝望的心理学,
马斯洛的心理学就是带给人们希望的心理学。
如何战胜恐惧、焦虑,走向真正的自我?
这本《存在心理学》将会带给你答案。
關於作者: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
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求层次理论,主张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而达成自我实现。
他的理论标志着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之外的心理学第三思潮——人本主义的诞生。
著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目錄
第二版序言  / 001
鸣谢  / 004
版序言  / 005
致谢  / 011
编 更广阔的心理学范畴  / 001
章 绪论:探索健康心理学  / 002
第二章 存在主义者对于心理学的可借鉴之处  / 008
第二编 成长与动机  / 019
第三章 匮乏性动机与成长  / 020
第四章 防御与成长  / 045
第五章 认知需要和认知恐惧  / 062
第三编 成长与认知  / 071
第六章 高峰体验中的存在性认知  / 072
第七章 高峰体验是强烈的统一性体验  / 106
第八章 存在性认知的一些危险  / 119
第九章 抵抗标签化  / 130
第四编 创造性  / 137
第十章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  / 137
第五编 价值  / 151
第十一章 心理学数据与人的价值  / 152
第十二章 价值、成长和健康  / 170
第十三章 健康是对环境的超越  / 183
第六编 今后的任务  / 191
第十四章 成长与自我实现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命题  / 192
內容試閱
第二版序言
自本书版发行以来,心理学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人本主义心理学——这是它常见的称呼——现在已经相当稳固地确立为客观主义、行为主义(机械形态)心理学和传统的弗洛伊德主义的第三种可行的选择。它的文献量很大,而且正在迅速增长。此外,它开始被应用,特别是在教育、工业、宗教、组织和管理、医疗和自我完善等方面,以及被其他各种”优良心态”组织、期刊和个人引用。(见《优良心态系统》,第237-240页)
我必须承认,我不得不把心理学中的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看作是一场革命,真实、古老的意义上的革命,也就是伽利略、达尔文、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所进行的革命,即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式,新的人和社会形象,新的伦理和价值观念,新的前进方向。
这个第三种心理学现在是一种普遍的世界观、一种新的生活哲学、一种新的人的概念、一个新的工作世纪的开始(当然,如果我们能同时设法阻止一场大屠杀的话)。对于任何一个有健康意志的人,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这里都有有效的、公正的、令人满意的工作要去做,这些工作可以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丰富的意义。
这种心理学不是纯粹的描述性或学术性的;它建议采取行动,并意味着能达到某些后果。它有助于产生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为人本身内心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为作为社会存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它帮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到底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归根结底,好的 ”帮手 ”就是 ”健康的人”,病态或机能不足的人虽然试图帮助,反而会造成伤害。
我还应该说,我认为人本主义、第三种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为 ”更高的 ”第四心理学做准备的,它将超个人、超人类,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超越人类性、同一性、自我实现等问题。
很快(1968年)就会有一本《超个人心理学杂志》,由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的托尼·苏蒂奇组织出版。这些新的发展很可能为许多默默无闻的绝望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受挫的理想主义”提供一种切实的、可用的、有效的满足。这些心理学给人以希望,发展成这些人一直缺失的世界观、宗教代用品、价值体系、生活计划。没有超验和超个人的东西,我们就会变得病态、暴力和虚无主义,或是变得沮丧和冷漠。我们需要一些“比我们自身更大的东西”,以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的、非宗教意义上的东西来使我们感到惊奇,并使我们自己献身其中,也许就像梭罗和惠特曼、威廉·詹姆斯和约翰·杜威所说的那样。
我认为,在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之前,需要做的另一项任务是发展一种关于邪恶的人本主义和超越个人的心理学,它应该出于对人性的同情和爱,而不是出于对人性的厌恶或无望。在新版中,我所做的修订主要是在这方面。只要我能做到的,在不进行代价高昂的重写的情况下,我都澄清了我关于恶的心理学——“恶来自于上层”而不是来自下层。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种修订,尽管这种修订是极度浓缩的。
这种对恶的讨论在本书的读者听起来可能是一种悖论,或者说是与本书主要论题相矛盾,但事实并非如此——不是矛盾的。世界上必然有健全强大的成功人士——圣人、贤人、好领导、负责任的人、超凡的政治家、活动家、坚强的人、胜利者而非失败者、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成熟者而非幼稚者。每个人都可以和我一样去研究、学习他们的行为。但是,尽管这样的人的数量本应该更多,事实上他们的数量还是太少了,而且他们常常受到恶劣的对待。所以,我们也应该研究这种对人类善良和伟大的恐惧,这种对如何走向健康和强大的无知的恐惧,这种不能把自己的愤怒转化为生产活动的恐惧,这种对成熟和成熟后的神圣的恐惧,这种对德行、自爱、值得被爱、尊重的情感的恐惧。尤其是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超越我们的愚蠢倾向,不要让我们对弱者的同情被扭曲为对强者的仇恨。
我迫切地将这种研究工作推荐给年轻的、有雄心壮志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广大社会科学家。而对于其他想帮助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善意的人,我强烈建议他们把科学——人本主义科学——作为一种建设美好世界的方式,一种非常好的、必要的方式,甚至可能是好的方式。
我们今天根本没有足够可靠的知识来着手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教导个体如何彼此相爱——至少没有任何把握来实现这一点。我深信,好的答案在于知识的进步。我的《科学心理学》和波兰尼的《个人知识》都清楚地表明,科学的生活也可以是充满激情、充满美感、充满人类希望、充满价值启示的生活。
初版序言
对于本书的书名,我思忖良久。“心理健康”这个概念,虽然仍然是必要的,但对于科学的目的而言,它仍然存在各种内在的缺点,这些缺点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中都有所讨论。萨茨和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们近所强调的“心理疾病”也是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这些规范术语,事实上,出于启发的目的,我们现在必须使用它们;但我相信,它们将在十年内被淘汰。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我用到的一个更好的术语。它强调“完满的人性”,强调基于生物学意义上人的本性的发展,因此这(从经验上看)是对整个人类物种的规范,而不受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制约,也就是说,它没有那么多文化上的相关性。它遵循生物学意义上的命运,而不像“健康”和“疾病”这两个术语那样遵循历史专断和文化地域的价值模式。同时,它还具有经验内容和操作意义。
然而,除了从文学角度来看显得笨拙之外,“自我实现”这个词还被证明有着不可预见的缺点:a)它暗指利己主义而不是利他主义;b)它有意忽视对人生的责任和贡献;c)它忽视了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忽视了个人实现对“良好社会”的依赖;d)它忽视了非人类现实的需要特征,以及其内在的魅力和趣味;e)忽视无私和自我超越;f)它委婉地强调主动性,而非被动性或接受性。尽管我仔细地描述了自我实现的人是利他的、奉献的、自我超越的、社会性的人等经验事实,但人们还是会认为“自我实现”具有上述缺点。(《动机与人格》,第14章)
“自我”(self)这个词似乎是将他人排除在外的,而且在强大的语言习惯面前,我的再定义和经验性描述经常显得无能为力,“自我”与“自私”、“纯粹自主”还是经常被等同起来。我还沮丧地发现,一些聪明能干的心理学家坚持把我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的经验描述当作是我随意创造的,而不是研究发现的。
在我看来,“完满人性”(Full-humanness)能避免上述部分的误解。同时,“人的衰弱或是发育不良”(human diminution or stunting)这样的说法也比“疾病”更加合适,甚至可以用来描述神经官能症、心理疾病和心理变态。即便这些术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并不适用,至少它们对于一般心理学和社会理论还是比较有用的。
我在本书中一直用“存在”(Being)和“形成”(Becoming)两个术语,其实是更好的描述,但是它们尚未被广泛使用。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是,正如我们所见,存在心理学与形成心理学、匮乏心理学有着很大差距。我相信,心理学家必须在调和存在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的方向上做更多的工作,也就是说需要将完美与不完美、理想与现实、美好与现实、永恒与暂时、目的心理学与手段心理学相调和。
本书是我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的延续。本书中内容的组织结构与其大致相同,即每章只着眼大的理论结构中的小部分。本书也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工作的先驱,这项工作的目标是构建一套综合、系统、基于经验、涉及人性深度和高度的总括心理学和哲学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后一章是这项未来工作的一个计划,也起到了桥梁作用。这是首次尝试着将“健康和成长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分析动力学、动力与整体论相结合,将成为与存在、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相结合。换句话说,这是在一般精神分析基础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实证基础上建设优良心态的、存在心理学的和超越性动机的上层结构的一种努力,本书中的理论超越了原有体系的局限。
我发现,要想将我对这两种心理学那种既尊重又不满意的复杂态度表达给他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要么亲弗洛伊德,要么反弗洛伊德,要么亲科学心理学,要么反科学心理学,等等。在我看来,所有这些只坚持某种立场的行为都是愚蠢的。我们的工作是把这些不同的真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真理,这应该是我们的坚持。
对我来说很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确定(广义上的)科学方法是让我们能确定拥有真理的方法。但在这里我们很容易产生误解,并陷入亲科学或反科学的非黑即白。这个问题我之前就写到过(《动机与人格》,第1、2、3章)。这些是对19世纪传统的科学主义的批评。我打算继续这个事业,采用更多科学的方法并扩大科学的权限,以便使它更有能力承担新的、个人的、基于经验的心理学任务。
科学,特别是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种科学,是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些任务的。但我确信,科学不必被这些传统的方式所局限。它不需要放弃爱、创造力、价值、美、想象、道德和欢乐等问题,而把这些都留给“非科学家”、诗人、先知、牧师、戏剧家、艺术家或外交家。所有这些人也许都有很好的洞察力,能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假设,甚至可能在很多时候能发现正确的真理。但是,无论他们有多么确信,他们还是永远无法使全人类确信。他们只能去说服那些本来就认同他们的人或者是少数其他人。科学是我们把真理塞进不情愿的喉咙的方法。只有科学才能克服那些因为性格所造成的眼界和信仰的不同。也只有科学才能进步。
然而,事实是,科学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并且(某些形式的)科学可被视为一种对人类的威胁和危险,至少对人类尚的品质和抱负是这样。许多敏感的人,尤其是艺术家,害怕被科学践踏和压抑,害怕科学撕裂而不是融合事物,害怕科学会扼杀而不是创造事物。
我觉得这些担忧都是不必要的。科学要想帮助人类实现积极的成就,它所需要的只是扩大和深化其性质、目标和方法的概念。
我希望读者不会觉得这一信条与这本书的文学和哲学基调不一致。至少我不这么认为。就目前而言,一般理论的概括需要这样的处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本书的大部分章节初都是为了演讲准备的稿件。
这本书和我的前一本一样,充满了基于初步研究、少量证据、个人观察、理论推论和纯粹直觉的论断。这些论断都采用了概括化的表述,以便作出真伪的证明。也就是说,它们是为测试而提出的假设,而不是为终信念而提出的假设。它们显然也是有意义且中肯的,也就是说,论断正确与否对心理学其他分支而言是重要的。因此,这些论断应该能引起科学研究,我也期望如此。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这本书属于科学或前科学的范畴,而不是说教、个人哲学或文学表达。
谈谈当代心理学思潮也许可以帮助本书找准定位。迄今为止(1960年),有两种有关人性的综合理论对心理学影响,即弗洛伊德理论和实验—实证—行为主义理论。所有其他的理论都不那么全面,而且他们的追随者组成了许多分裂的团体。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不同的团体迅速地结合成第三种有关人性的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第三势力”。
这一团体包括信奉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的人,也包括所有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或新阿德勒主义者)和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学家和作家,例如马尔库塞、惠利斯、马默、萨茨、布朗、林德、沙赫特尔,他们是犹太法典的精神分析学家)。另外,库尔特·戈德斯坦和他的机体论心理学也在逐步扩大其影响;格式塔疗法,格式塔和勒温派心理学家,普通语义学家,还有像奧尔波特、墨菲、莫雷诺和默里一样的人格心理学家等人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存在心理学和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已产生了一种新的、强大的影响。还有许多其他的主要贡献者可以被归类为自我心理学家、现象学心理学家、成长心理学家、罗杰斯派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等等,不胜枚举。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分组方法,那就是根据五种期刊进行划分,看发表在某种期刊上的此类文章是哪一组。这五种期刊都相对较新,它们是:《个体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Vermont, Burlington, VT.)、《美国心理分析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220 W.98th St., New York 25, N.Y.)、《存在主义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Existential Psychiatry, 679 N.Michigan Ave., Chicago 11, Ill.)、《存在主义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评论》(Review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Duqu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以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637 Marshall Drive, Palo Alto, Calif.);除此之外,《超自然》杂志(Manas, P.O.Box 32,112, El Sereno Station, Los Angeles 32, Calif.)还将这种观点应用到聪明的外行人的人生和社会哲学中。本书后面的参考书目虽然不完整,但却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很好的样本。这本书属于这一思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