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NT$
490.0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NT$
1390.0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NT$
349.0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NT$
295.0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NT$
440.0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NT$
490.0
《
反操纵心理学:夺回人生主导权 拒绝被操纵
》
售價:NT$
249.0
|
編輯推薦: |
1.内容新,介绍中外建筑史的最新研究成果;2.形态新,配备丰富的“互联网 ”立体化数字资源;3.适用范围广,体现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交叉融合特点。
|
內容簡介: |
本书分为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部分,第*部分讲述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涉及中国传统建筑概述、中国传统行政建筑、中国传统防御建筑、中国传统祭祀建筑、中国传统陵墓建筑、中国传统宗教建筑、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其他传统建筑等九章内容。将典籍考据与建筑实例相结合,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第二部分讲述外国建筑历史,包括原始时期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古代希腊建筑、古代罗马建筑、中世纪欧洲建筑、15-18世纪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东方建筑、近代欧洲建筑、现代与后现代建筑等,共十五章内容。此外,本书还进行了“互联网 ”升级,补充了二维码教学素材,并调整内容结构使之更适合教学。
|
關於作者: |
杜异卉,女,籍贯重庆,高工、讲师,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主要教授课程为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等
|
目錄:
|
第1章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1.1 木构架的特点
1.2 单体建筑特征
1.3 群体组合建筑特征
1.4 建筑装饰特征
1.5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艺术与家具风格
第2章 城市建设
2.1 城市发展概况
2.2 都城建设实例
第3章 宫殿与坛庙
3.1 宫殿
3.2 坛庙
第4章 住宅与园林
4.1 住宅
4.2 园林
第5章 宗教建筑与陵墓
5.1 宗教建筑
5.2 陵墓
第6章 近现代中国建筑
6.1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述
6.2 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设计思潮
6.3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及理论研究
6.4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7章 古埃及建筑和两河流域建筑
7.1 古埃及建筑
7.2 古代两河流域建筑
7.3 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时期的建筑装饰及家具风格
第8章 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
8.1 古希腊建筑
8.2 古罗马建筑
8.3 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装饰艺术及家具风格
第9章 欧洲中世纪建筑
9.1 拜占庭建筑
9.2 西欧中世纪建筑
第10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
10.1 文艺复兴建筑
10.2 巴洛克建筑
10.3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和巴洛克建筑装饰艺术及家具风格
第11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风格
11.1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11.2 洛可可与新古典主义风格
第12章 东方封建社会传统建筑
12.1 伊斯兰古建筑
12.2 日本古建筑
12.3 东方传统封建社会的传统室内装饰艺术及家具
第13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13.1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3.2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13.3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
13.4 工业革命与室内设计
第14章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14.1 新建筑运动概述
14.2 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建筑流派与建筑活动
14.3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下的建筑装饰艺术及家具风格
第15章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15.1 现代建筑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15.2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
15.3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15.4 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装饰艺术及家具风格
第16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
16.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
16.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思潮
16.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6.4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装饰艺术及家具风格
|
內容試閱:
|
这本书的名字为《中外建筑史》,然而为了有别于市面上其他的同类书籍,我们特别在原有建筑史的基础上加入了室内装饰的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建筑与室内装饰历史的书呢?假如我们对建筑外观与室内装饰完全无所谓的话,这本书倒是可以省略。但事实是,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与室内装饰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我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模式。从有了第*个可以为人类提供安身之所的建筑起,迄今已有漫漫数千年。在此期间,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可以说,每个时代和地域的建筑都有它自成体系的风格特征和美学倾向。而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室内设计师,理解并认识这些风格特征和美学倾向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观察建筑风格是如何产生,又如何影响和主导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这些美学趣味背后的共同的人类情感和不同的文化追求。正如著名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幸福的建筑》一书中所言:“我们期望我们的建筑就像一种精神气质一样促使我们成为一个更有希望的自我。”掌握不同趣味背后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原因或许并不能改变我们对什么是美的感觉,但却有利于我们怀着包容的心去接纳历史,并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创造出更多符合人性需求的未来场所。我想这正是我们研究历代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并探索它们背后美的逻辑的主要原因。本书共分16个章节,涵盖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两部分内容,每一章节特别增加了相关的建筑装饰及家具风格的板块,兼顾专业与普及两个层面的读者群。由于此次编撰时间仓促,有许多表述不当之处未及修正,还望读者给予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