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收五百种清诗总集,分为“全国”“地方”“宗族”“唱和”“题咏”“课艺”“歌谣”“闺秀”“方外”“域外”凡十个大类,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辑录各总集的 序跋原文;二是其中约二百种总集,在序跋之外还录有其他相关的资料;三是部分序跋和“附录”的正文之后,以及部分总集的引言介绍之处,加有整理者的按语。所加按语,除了一 般的说明性文字以外,大量带有考证的性质,融入了整理者多年的相关研究。全书内容丰富翔实,体例多有特色,融资料性、学术性、实用性为一体,对研究清诗总集以及清代的诗 歌、诗论、文学乃至序跋文体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關於作者: |
朱则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从事清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著有《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2000)《清诗考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清诗考 证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朱彝尊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凤凰出版社2020)《〈全清诗〉探索与清诗综合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等。
|
目錄:
|
册
前言1
凡例1
01全国类(103种)
01001诗源姚佺
01002吾炙集钱谦益
01003离忧集陈瑚
01004从游集陈瑚
01005启祯遗诗陈济生
01006诗慰陈允衡
01007国雅陈允衡
01008溯洄集魏裔介
01009天延阁赠言集梅清
01010诗持一集魏宪
01011诗持二集魏宪
01012诗持三集魏宪
01013诗持四集魏宪
01014高言集田茂遇等
01015骊珠集顾有孝
01016闲情集顾有孝等
01017纪事诗钞顾有孝
01018本事诗徐釚
01019莼阁诗藏赵炎
01020诗观初集邓汉仪
01021诗观二集邓汉仪
01022诗观三集邓汉仪
01023诗风徐崧等
01024过日集曾灿
01025同人集冒襄
01026感旧集王士祯等
01027留青二集陈枚
01028留青广集陈枚
01029留青新集陈枚等
01030昭代诗存席居中
01031清诗初集蒋鑨等
01032箧衍集陈维崧等
01033国朝诗选汪联福等
01034盛朝诗选顾施祯
01035皇清诗选孙等
01036兰言集王晫
01037遗民诗卓尔堪
01038凤池集沈玉亮等
01039华及堂视昔编汪森
01040国朝诗乘刘然等
01041小南村集徐昂发等
01042名家诗选吴蔼
01043国朝诗正朱观
01044清晖赠言侯铨等
01045长留集孔尚任
01046友声集赖鲲升等
01047诗伦汪薇
01048国朝诗的陶煊等
01049悦心集雍正皇帝
01050国朝诗品陈以刚等
01051国朝诗选彭廷梅
01052皇清文颖乾隆皇帝
01053本朝馆阁诗阮学浩等
01054禁林集杭世骏
01055国朝诗别裁集沈德潜等
01056国朝诗观王锡侯
01057国朝诗观二集王锡侯
01058霄峥集宫国苞
01059国朝诗正声集项章
01060续同人集袁枚
01061同音集石钧等
01062湖海诗传王昶
01063小停云馆芝言师范
01064朋旧遗诗合钞曾燠
01065群雅集王豫
01066群雅二集王豫
01067皇清文颖续编嘉庆皇帝
01068同人集朱照廉
01069国朝诗吴翌凤
01070怀旧集吴翌凤
01071卬须集吴翌凤
01072慰托集黄安涛
01073秋笳余韵张廷济
01074蔗根集黄锡麒
01075邻交征书[日]伊藤松
01076幽华诗略范锴
01077端绮集黄奭
01078国朝正雅集符葆森
01079友声集王相
01080笃旧集刘存仁
01081感逝集叶廷琯
01082国朝诗铎张应昌
01083故友诗录初编蔡寿祺
01084故友诗录二编蔡寿祺
01085普天忠愤集孔广德
01086香痕奁影集吴仲
|
內容試閱:
|
前言
关于清诗总集,可以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者,凡是在正文中正式(非附带)收有清人诗歌作品的总集,都可以视为清诗总集。这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可以同时兼收其他时代,例如明代、民国之类;从作品的角度来说,可以同时兼收其他体裁,例如词曲、散文之类。
至于狭义者,自然是指专收清人诗歌作品的总集。但这样的清诗总集,相对于广义者而言,所占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例如从作品的角度来看,以诗为主而兼收词曲者就十分普遍,并且往往被认为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大量总集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时代限定。例如谢正光、佘汝丰两位先生共同编著的《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谢正光、佘汝丰《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所列种冯舒辑《怀旧集》,其作者实际上绝大多数卒于明代参见夏勇《清诗总集通论》第二章《清诗总集的基本类型》节《全国类》第二部分《通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第121页。。又如王士祯辑《感旧集》以及张应昌辑《国朝诗铎》,则收有卒于明代的程嘉燧参见拙著《清诗考证》初编第二辑之十一《清诗总集作者丛考》条“《感旧集》《国朝诗铎》误收程嘉燧”,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上册第546—548页。。所以,如果真要这样严格计较起来,那在学术研究上将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反而不太现实。
这里还要对“清人”作一个说明。这主要涉及清初为明朝捐躯的殉节诗人和坚守民族气节的遗民诗人,传统的观念时常将其归入明代。例如朱彝尊辑《明诗综》,自序就说:“明命既讫,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焉。”朱彝尊《明诗综》,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1版,第1册第1页。这批作者,大约占到全书的五分之一;所以像松村昂先生《清诗总集叙录》正式立目者凡一百四十四种,第二十六种在说明理由之后就反而收录了《明诗综》松村昂《清诗总集叙录》,日本汲古书院平成二十二年(2010)十一月发行,第153—155页。。又如沈德潜等辑《明诗别裁集》、《国朝诗别裁集》两书,还同时收录此类作者,造成自相重复,归属不定,被人质疑参见本拙编全国类第55种《国朝诗别裁集》附录之十,第1册第331页。。因此,笔者过去在思考《全清诗》上限的时候,主张“原则上应当是凡入清以后有诗歌传世的作者均予收入”朱则杰等《朱则杰教授荣休纪念集——〈全清诗〉探索与清诗综合研究》前编《〈全清诗〉探索》第三篇《论〈全清诗〉的体例与规模》第二部分《〈全清诗〉的体例构想》第二条“上限与下限”,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第13页。。有关清诗总集如陶煊、张璨两人合辑《国朝诗的》,凡例第五款说:“虽山林遗老,没于顺治甲申[元年,1644]以后者,皆盛世之人文,概收入集。”本拙编全国类第48种《国朝诗的》第九条,第1册第289页。也正是这个意思。至于下限,正常同样应当照此类推,不过有时候可以适当放宽些。
如此看来,广义的清诗总集,其范畴确实很广。但这纯粹是从理论上来说,而具体怎样对待则是另外一回事。例如本拙编,在有关总集所收作品的体裁方面不做限定,但对作者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予以考虑。像一般书名或凡例号称只收到明代为止者(可以称作“跨代”型),尽量不予列入,或者放在“附录”中,或者酌加按语简要说明;一般兼收历代而明确包含清代者(可以称作“通代”型),所列也不多,其中有些主要为了配套或者仅仅作为示例而已;而全书的主体,则仍然是专收清代本朝者(可以称作“当代”型)。
那么,传世的各类型清诗总集,总数究竟有多少呢?这在目前显然只能大致估测。通常所说,大约至少可达数千种。而如果再取一个比较便捷的数字,则很可能多达上万种。例如近年徐雁平先生编著《清代家集叙录》,专门著录清代家集,仅“已目验者”就已经有“1006种(见叙录正文)”徐雁平《清代家集叙录·凡例》第二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上册第63页。。这些清代家集,基本上属于我们所说的宗族类清诗总集;而宗族类在我们所分清诗总集的十种基本类型中关于此种分类法,可参见拙作《关于清诗总集的分类》,载《甘肃社会科学》杂志2008年第1期,第100—102页;夏勇《清诗总集通论》第二章《清诗总集的基本类型》,第107—227页。,论数量大致处于中等的位置,这样推算整个清诗总集就可以达到上万种。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所谓总集,与原书的规模大小无关。极而言之,小的总集,不但作者可以只有两个人,而且作品可以只有一两个残句。因此,有些很小的总集,很容易为人所忽略。二是某些总集(母总集)乃至别集,其内部往往还包含若干子总集或实际上的小总集。总集如屠倬辑《是程堂倡和投赠集》、黄丕烈辑《同人唱和诗集》,内部就分别包含十九个、三个子总集本拙编第四唱和类第35种、第37种,第4册第1533页、第1538页。;别集则如樊增祥《樊樊山诗集》,内部包含《二家咏古诗》、《二家试帖诗》等数种小总集所举两种可见本拙编第五题咏类第2种、第六课艺类第7种,第4册第1707页、第5册第1971页;其他各种因未见序跋而不列。。这种情况,同样很容易为人所忽略。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新的总集还会不断产生。例如目前仍旧以图画实物形式而存在的题咏诗歌,一旦编纂成书,那就是一种总集。地方志中收录诗歌作品的“艺文”之类,一旦单独抽出,那也是一种总集。就像本拙编所收总集之类著作的群体题辞,如果逐种予以辑出,那同样可以生成许多新的总集。因此,传世清诗总集的总数确实无法准确统计,其中很多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徐雁平先生在《清代家集叙录》的《后记》中一再感慨自己起先“明显对家集文献的实际状况估计不足”徐雁平《清代家集叙录》,下册第2467页。,这正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可以这样说,现存清代的各种文献,按照我们原有的一般认识,再怎样估测都不会嫌多,而只会嫌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