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NT$
440.0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 从传统绘画、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等细分领域进行美学解读,全面提高审美素养。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多年研究成果,详细梳理、倾力制作。
★ 面向大众的美学普及系列读本,可作为美学入门读物,人人都能读懂的美育课。
|
內容簡介: |
《名家美育课》系列是由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倾力撰写的美学普及读物,目前共有四本,分别是《绘画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涵盖对传统绘画、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美学解读。《名家美育课》作为美学入门读物,让读者在美学中感受历史与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与认知。
《绘画之美》:
作者选取了元明清时期16位文人画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沈周、文徵明、唐寅、陈道复、徐渭、陈洪绶、董其昌、龚贤、八大山人、吴历、恽寿平、石涛、金农)的50幅作品,每位画家的作品组成一个单元,每一幅作品自成一章,结合时代背景、画家生平、画作题跋等方面赏析文人画的艺术特色与人文价值。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画作本身的鉴赏,而是从画作的特点和具体意象拓展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高妙意境与哲学精神。例如,《快雪时晴图卷》是黄公望追求”逸迈”的人生旨趣,《容膝斋图轴》是倪瓒对宇宙高邈和生命优游的探讨,《葡萄图轴》则是徐渭在书写鄙弃功名、追求独立自在境界的精神追求……文人画往往蕴含着画家的生活志趣与毕生追求,有关于人的存在的深邃思考,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
《艺术之美》:
作者将36个艺术意象归纳为三个单元:情怀、趣味、法则。
《情怀》包含十二篇文字,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中国艺术的一个基本道理:为艺者,要在为人;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一根金色的芦苇》,说艺术的理想;《花间一壶酒》,说沉醉高蹈的精神;《木樨花开了》,说人内在创造力的引发;《钟起寒山寺》,说历史的纵深感对艺术创造的重要性;《万壑松风》,说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生命态度;《山静自有日月长》,说归根曰静的道理;《那个雪溪中的夜晚》,说真实的生命感动;《到台上玩月》,说与世界做游戏的阔达胸襟;《一期一会》,说珍视当下此在的生命体验;《气韵不可学》,说境界提升的重要性;《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说”品”的培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说瞬间永恒的道理。
《趣味》的十篇文章,论述中国艺术中的一些独特趣味。《月影上芭蕉》,清莹的意象,包含沉重的生命内涵;《美丽的无秩序》,说萧散之谓美的趣味;《假山是假的山吗》, 通过假山来说真幻的道理;《苍古中的韶秀》,将当下的鲜活糅入往古的幽深中去;《枯槁之美》,将”娉婷”的追求寓于古拙的境界中;《落叶不扫待知音》,说”不 扫”与真性之间的关系;《让世界活泼》,说于死寂中追 求活泼的微妙;《不可一日无此君》,说竹的清姿和永在 ;《更持红烛赏残花》,说摩挲残花挚爱生命的感念;《真水无香》,说突破表象追求本真的逻辑。
《法则》则用十四篇文章解读潜藏在文化深层的中国艺术法则。《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说 ”小中现大”的智慧;《笔尖寒树瘦》,说”瘦”中蕴含的微妙情志 ;《老树枯藤古藓香》,说枯藤老树中绵延的生机;《假山与枯山水》,从一个角度说中日园林的差异和相通;《缺月挂疏桐》,说残缺如何成为一种美;《苔痕梦影》,由苔痕历历,走入生命的烟雾中;《到园中听香去》,说以形写神的通则;《月到风来》,说与世界舒卷的感会;《空则灵气往来》,谈空灵的美感;《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由水墨画说超越色彩的观念;《小园自有好风情》,由园林的壶天勺地,说心灵的拓展;《赏石 中的包浆》,由包浆体会”生生”的妙理;《雾敛寒江》,说艺术中”涩”的美感;《匪夷所思的美》,由瓷器开片等说巧夺天工的智慧。
《生活之美》:
”生活美学”中蕴含着华夏传统的生命意识、生活观念和人生追求脉络,不仅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而且更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
《生活之美》试图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传统,通过天时之美、地缘之美、人貌之美、饮茶之美、长物之美、 栖居之美、游览之美、文人之美、人格之美这九大方面,将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大智慧深描出来,探讨如何实现审美化的生活,并生成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传统,为中国人的生活立”美之心”。
《自然之美》:
全书讨论了19个自然美学的议题:何为”自然的美”,如何评判、鉴赏自然之美,文化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究竟如何,中西方文明语境下的自然美学有何异同,等等,从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两种视角来透视”美自然”与”自然美”。美学的出场,不仅在于保护自然与环境,更在于使人类在自然和环境当中生活得更加美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已经成为当今自然与环境美学家的共同诉求。环境伦理学只是告诉我们,自然环境是需要人类保护的,人类要更多地退出已介入太深的自然,但是自然美学告诉我们: 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是值得生活其中的!
这是”美自然”的呈现,也是”自然美”的价值所在。
|
關於作者: |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种。出版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石涛研究》获教育部第五届科学研究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一等奖,《南画十六观》入选首届”中国好书”,并获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访问学者,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曾任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任《美学》杂志执行主编。
近年来,提出并倡导中国化的”生活美学”,深入研究英美”分析美学”,在国内外先后出版翻译专著28部,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近三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已出版著作《生活中的美学》《视觉美学史--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等,其中《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
目錄:
|
《绘画之美》
导语
黄公望的快雪时晴
春雪的吟唱:九峰雪霁图轴
雪中的”快”意:快雪时晴图卷
生命的意兴:剡溪访戴图轴
吴镇的渔父情结
大钓者不钓:洞庭渔隐图轴
无家者的歌:芦花寒雁图轴
与群鸥往来 烟云上下:秋江渔隐图轴
倪瓒的林亭远岫
乾坤一草亭:容膝斋图轴
永恒的寂寞:渔庄秋霁图轴
一枝留得后人看:竹枝图卷
五株烟树空陂上:云林春霁图轴
沈周的落花风雨
落花风雨又伤春:落花图卷
江畔的温情:京江送别图卷
静中窥出端倪:夜坐图轴
心与物游:耕息轩图
文徵明的一榻松风
自我的发现:中庭步月图轴
寓意于物:真赏斋图轴
老木苍藤古藓香:古木寒泉图轴
唐寅的红叶题诗
不逐炎凉:秋风纨扇图轴
槛外长江空自流:落霞孤鹜图轴
有情总被无情误:红叶题诗图轴
梦入清净地:桐阴清梦图轴
陈道复的云间偷活
一身清僻米家风:云山图卷
波面出仙妆:商尊白莲图轴
静听玄蝉起夕阳:枯荷知了图
徐渭的独啸晚风
雪中芭蕉绿:蕉石牡丹图轴
徐渭的自画像:葡萄图轴
陈洪绶的蕉林酌酒
高古幽淡说人生:蕉林酌酒图轴
作万古吟啸:吟梅图轴
人人有个灵山塔:婴戏图轴
人自怜花人谁怜:拈花图轴
董其昌的泉光云影
山色有无中:秋山高士图
一片清光:泉光云影图轴
龚贤的清凉世界
无上清凉世界:村居图页
荒乱中的娉婷:荒柳图
生命的不在场:老树荒亭图
八大山人的独鸟盘空
佛祖拈花 迦叶微笑:水仙图页
无言的对话:巨石小花图
一只慈柔的小鸡:鸡雏图
独坐大雄峰:孤鸟图轴
吴历的静深秋晓
浑厚华滋气独全:湖山秋晓图卷
静水深流:静深秋晓图轴
恽寿平的夜月梨花
乡关之恋:古木寒鸦图
朱栏白雪夜香浮:九兰图卷
石涛的狂壑晴岚
宝剑出匣: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
心静手闲中的躁动:泛舟图
纤细中作舒卷派:古木垂阴图轴
金农的江路野梅
吾生如寄欲何归:寄人篱下图
白了人头是此声:短墙芭蕉图
耻向春风开好花:古梅图
风来四面卧当中:荷风四面图
《艺术之美》
情怀
一根金色的芦苇
花间一壶酒
木樨花开了
钟起寒山寺
万壑松风
山静自有日月长
那个雪溪中的夜晚
到台上玩月
一期一会
气韵不可学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趣味
月影上芭蕉
美丽的无秩序
假山是假的山吗?
苍古中的韶秀
枯槁之美
红叶不扫待知音
让世界活泼
不可一日无此君
更持红烛赏残花
真水无香
法则
一朵开在篱墙边的小花
笔尖寒树瘦
老树枯藤古藓香
假山与枯山水
缺月挂疏桐
苔痕梦影
到园中听香去
月到风来
空则灵气往来
无色而具五色之绚烂
小园自有好风情
赏石中的包浆
雾敛寒江
匪夷所思的美
结语
《生活之美》
导语 为华夏生活立”美之心”
天时之美
地缘之美
人貌之美
饮茶之美
长物之美
栖居之美
游览之美
文人之美
人格之美
结语 走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
后记 以情为本的”生活美育”
《自然之美》
导语 从”美自然”到”自然美”
中国美的地方在哪里?
以何种标准评判自然美?
鉴赏自然具有三种范式
从自然皆动到动中审美
到底成为风景还是环境?
原天地之美的自然美学
人貌而天虚与自然人化
重塑人”与天地参”的关系
自然人文化的本土传统
行、望、游、居的美化
大自然中的一切皆美吗?
如何看待自然存在的丑?
西方荒野模式何以衰落?
环境伦理与美学的联姻
树文明孕育的人化内涵
回归人与自然亲缘关联
大地艺术拥有道家特质
自然之美持续无声进化
人类与生态中心皆不取
结语 ”自然美学”答问录
后记 融入生活的环境美学
|
內容試閱:
|
《绘画之美》
导语
文人画既不是一个艺术派别,也不是一个时代所独有的艺术形式。文人画也不是某种身份的标示,不是说他是一个文人士大夫,他所画的画就叫文人画。画家强调心性的自由,要画出真实的生命感觉。文人画的特点是要淡去形式,抛却目的性,阻截很多追逐,荡却很多取悦别人的东西。像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是去创作 装潢门面的东西,而是要为一己陶胸次。
十多年前我写《南画十六观》,那本书不是写文人画史,而是试图抓住文人画的真性问题,来谈绘画内在的发展变化。什么叫真性?一句话,就是表现人的真实生命感觉。也就是说,画家画画,不是你让我画 什么我就画什么,服务于外在需要,如表现功德宣喻、历史劝诫等(其实,顾恺之、吴道子等都是这个传统),不是去完成外在布置的作业, 而是出于自我真实的生命感觉。文人画的传统基本在唐代王维时就已开 启,但使文人画真正形成风气的是北宋时期的苏轼、米芾、李公麟等, 他们提倡”士夫气”(或”士气”),强调艺术的”非从属”特性,重视归复自心、不受外在目的性束缚的创造。文人画在元明清时获得突出 发展,大家辈出,所以我的考察就是从元代开始的。
文人画有很高的人文价值,有关于人的存在的深邃思考,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能与之相比,她们所散发的”纯美”给我 们短暂而脆弱的人生增加了意义。日本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内藤湖南在 20 世纪初就说,中国的文人画(他以”南画”称之)是一种非常高雅的艺术,是一种能够代表中国这个世界至为灿烂文明的文化精神的艺术, 必将在未来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使青少年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美感世界,应安徽文艺出版社之约,特编选了这本《绘画之美--元明清文人画50图鉴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定有很多不足,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艺术之美》
一根金色的芦苇
艺术是理想的天国。元代艺术家赵孟頫说:”木兰为舟兮桂为楫, 渺余怀兮风一叶。”理想是人的生命之光,艺术就是渡向这理想天国的 一叶扁舟。
传说中,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东土传法,从广州上岸,转赴建康 (今南京),见梁武帝。梁武帝好佛,达摩跟他谈”廓然无圣”的道理,梁武帝心想,自己是帝王,不就是神圣吗?为什么说”无圣”呢?梁武
帝心中闷闷不乐。达摩见这位帝王道行较浅,于是,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踏着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北去嵩山少林寺传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苇渡江”。
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一根芦苇怎能托起这位高僧呢?其实,这与中国古代早的诗集《诗经》有关。《诗经·卫风》中有一篇叫《河广》,《河广》中吟道: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宋国的一位诗人,因为国家动乱,漂泊到卫国避难。卫国和宋国隔着一条黄河,诗中写他想念家园的急迫心情:谁说黄河宽又宽,一根芦苇就可以带我渡到彼岸 ;谁说宋国远又远,踮起脚跟就能清楚地看见。谁说黄河宽又宽,其实不能容下一只小船。谁说宋国的路远又远,一个早晨就能走到国境边。语速急切,如奔流的黄河水。
后人便将”一苇”作为渡到彼岸的象征,禅宗的”一苇渡江”就暗用此意。 芦苇是一种平常的植物,却有特别的美感。它多傍水而生,溪岸边芦苇点缀,一丛丛,一簇簇,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花意、舞 韵、水影,令人难忘。秋风一起,苇花如雪,远远望去,苍莽一片, 能勾起人生存的叹息,兴起人理想的企慕。中国艺术家多喜欢芦苇,爱 它的苍莽,爱它的萧疏,爱秋日的芦苇灰色的茎、白色的花,爱它那冷 寂的美。刘禹锡诗云”: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芦为芦苇, 秋天开白花 ;荻为荻草,秋天开紫花。芦荻萧萧,在如烟如雾的白色世 界里,点点紫意飘动,诗人以如此美妙的境界,表现四海为家、天下太平的理想。
《诗经》中那绝美的篇章《蒹葭》,就是由芦荻(蒹是荻草,葭是 初生芦苇)而兴发感叹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理想的企慕,就像这深秋里闪烁的芦荻,迷离恍惚,令你起无可名状的爱、无可奈何的 情、无可释然的期待、无法放弃的追求。然而,你欲追求而无从获得,欲把玩而无从下手,才视处有,忽焉却无,如影闪烁,如梦飘忽,如烟 缭绕,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
中国画家特别喜欢画待渡的题材。元代画家钱选有《秋江待渡图》,画面中间部分是辽阔的江面,空阔渺远,远处是绵延不绝的群山。近处,红树一簇,树下有人引颈眺望,而江面上隐约有一叶小舟前来,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这情势和人急迫的等待之间构成强大的张力。正是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钱选于上题诗道:”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渡舟。”
近景处的红树一簇,尤其耀眼,似从整个画面中跳出,虽不在画面中心,却是这幅画的”点醒处”。画家以红树象征莽莽红尘,以等待象征着性灵的腾迁,以待渡的过程象征着人绵邈的精神期盼。画家画的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待渡场景,表达的却是精神的待渡。 渡,就是度。在外者为渡,渡河的渡,在内者为精神的度,度到 一个理想世界中。在佛教中,”度”之一字,非常重要。佛教中说摩诃 般若波罗蜜,摩诃是大,般若(读 bō rě)是智慧,波罗蜜是度到彼岸,意思是以大智慧度到彼岸。佛教修行要度自己,更要度众生。据说南宗六祖惠能接受五祖弘忍衣钵,弘忍让他快离开东山(今湖北黄梅), 于是一直送他到九江,在九江渡口,二人上船。惠能说:”我来渡(划
船)。”弘忍说:”还是我来渡你吧。”意含师父度他到彼岸。 不仅在佛教中,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度”的,都需要这根灵苇, 渡到理想的彼岸。因为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容易,从一定意义上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困境。中国艺术,尤其是北宋以来的文人艺术(强调个 性觉悟的艺术),特别强调表现这种困境以及如何从困境中超出的努力。我们在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中可以看出,那幅画画寒林下的一个小亭,描写人生如”容膝”(时间的短暂和空间的渺小)的困境,并从中转出一种超越困境的情怀。
我们在李白《行路难》中,同样可以听到这样的心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 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是李白遇谗遭贬离开京城长安后作,大致作于天宝三年(744年)。诗写人生的挫折感,以及有理想者遭受挫折的必然性,为自己郁闷的心开解。
诗中写道,人生多歧路,总是艰难。前途多阻碍,常遇困境。有志难骋,有家难回;想渡黄河,冰塞大川;要登太行,大雪已封山;理想的风帆张开,总是驰向渺不可知的港湾。无所不在的冲撞,时时处处 的不满,真使人常常要拔出长剑,四顾茫然;对酒当歌,心中有无尽的怆然。
人生是艰难的。畏惧,后退,就没有这种难的感觉,别人已经为他准备好屈辱的田园。这样的感觉也不会住在麻木的心灵中,因为他已失落了生活的理想,没有愿望张起风帆。只有具有充沛生命力和瑰丽理想、拥有生命张力的人才有这样艰难的感觉。愿望有多大,艰难的感觉就有多深。
诗的主人就是这种头撞南墙而不回的人,他要渡过黄河,要登上太行,想那性灵的风帆飘到日边,希望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不但选择有理想,他也愿意活在艰难中。
人生多歧路,漂泊中的人,是一个待渡者,一根金色的芦苇,就是心中不灭的希望。
《生活之美》
导语 为华夏生活立”美之心”
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历史背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 一个就是”好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生活”。好的生活是美的生活的现实基础,美的生活则是好的生活的升华。好的生活无疑就是有”质量” 的生活,而美的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
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以有品质的生活来升华有质量的生活,并对人民大众进行生活美育的普及。生活美育是生活美学的逻辑推演,生活美学通过生活美育得以落实。如今,越来越多的从事茶道、花道、香道、汉服复兴、工艺民艺、非遗保护、游戏动漫、社区规划等领域工作的人士,都积极融入生活美学的潮流中,并在各地传播着美学美育观念。
实际上,”生活美学”不仅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而且更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前者之”学”是理论的,后者之”道”则是践行的,二者合二为一,这就是美学上的知行合一。 整个东方美学,从根源上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美学”。东方美学不仅是可”知悟”到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这是由于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有趣的是,”东方美学”这个词却不是东方人提出的,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1948年在《从希腊到中国》中早用过,而后才有东方对自身美学传统的”自觉意识”,由此,也形成了初的”比较意识”,一说”中国美 学重‘形’,日本美学重‘色’,而韩国美学重‘线’”。实际上,真正连纵起整个东方美学的内核乃为”生活”,它们皆为一种倡导生活化的”生活美学”。 东方生活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中国的”生活美学”就是 一种可以代表东方传统的、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中国古典美学作为”原生态”的生活审美化传统,形成了一种忧乐圆融的中国人的生活 艺术。
审美与生活的不即不离,就是一种既不亲近亦不疏远的关联。中国生活美学,就是强调审美与生活之间如此的关联,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生活乃是”生”与”活”的合一,生与活有别,生只是生物性的, 动植物均有生,但只有人才能活。每个人都要”生”,皆在”活”。在汉语的语境里面,”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的,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所说”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当中的”生活”,正是此义。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
人们不仅要”过”生活,要”活着”,而且要”享受”生活,要”生存”。 按照法国哲人列维纳斯的主张,在西方世界,对古人来说,存在指的是”事 物”;对现代人来说,存在指的是”内在的主体性”;对当今的人们来说,存在指的则是”生活”,也就是一种与自身、与事物的直接私密关系。 在此意义上,中国人其实早就参透了生活的价值,自古至今都生活在同 一个现世的”生活世界”当中,而不执着于此岸与彼岸之分殊,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人们不仅过日子,而且还在”经验”着他们的生活,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始终不离于感性的。列维纳斯还说过,所有的享受都是”生存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感性”存在。”美学”这个词原本就是 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在中国,却将”感”学之维度拓展开来,从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感”与”觉” 两面恰恰构成”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因此,中国的”美学”,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更是一种感性之智。
”生活美学”之所以指向了”幸福”的生活,是因为过生活就是享有生活,并去寻求生活的幸福与幸福的生活。幸福本身就是一个美学问题,而非伦理问题。自古至今的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级当中来发现”生活之美”,去享受”生活之乐”。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就在于 将”过生活”过成了”享有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美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得以生长,它本然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
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美学(抑或东方生活美学)不囿于西方的感性之学,而更是感性之智。美学恰恰关乎”幸福”的追求,并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过得美好。”生活美学”既是一种研究幸福之学,也是一种实现幸福之道。 既然中国古典美学从本源上说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在这个根基之上,中国美学可以为当今的全球美学贡献出巨大的力量,因 为我们的”美学传统”就是生活的,我们的”生活传统”也是审美的。 我们当代的”生活美学”建构也需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形成一种古 与今的”视界融合”。
”生活美学”中蕴含着华夏传统的生命意识、生活观念和人生追求脉络:一方面本然地呈现出摇曳生姿的古典生活现场之美,另一方面又指向了其来路、走向和转化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当今中国的美学研究者,一方面积极地参与到与国际美学界的交流当中,另一方面又回到本土去挖掘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资源。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涵摄了”自然化”(性)、”情感化”(情)和”文化化” (文)三个基本的维度,这就非常全面地覆盖了从生理的、情感的到文化的诸种生活,其基本问题意识便是探讨如何实现审美化的生活,由此生成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传统。这里的美学就不再是聚焦艺术的”小美学”,而是融入生活的”大美学”。 ”大美学”主张让美学真正回归到其得以自然生长的生活大地之中。
当我们在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传统时,就是要为中国人的生活立”美之心”。通过天时之美、地缘之美、人貌之美、饮茶之美、长物之美、 栖居之美、游览之美、文人之美和人格之美这九大方面,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大智慧可以被深描出来。这些生活审美化的传统,其实都是”活着的” 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为生活的传统从未中断,审美的传统从未中断。”生活美学”就是这未断裂传统中的精髓所在,或者说,就是这传统之”感”与”觉”的精髓。 中国既是”礼仪之邦”,也是”美善之国”。”生活美学”也必然在承继”礼乐相济”的华夏悠久传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正在实现着其历史使命。
总而言之,我们要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是为中国生活立 ”心”,但所立之心不是一般的心,而是”美之心”,从而重建文明中国与中国文明的感性内核!
《自然之美》
导语 从”自然美”到”美自然”
朋友,你登过黄山吗?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朋友,你游过桂林吗?俗话说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每个人几乎都有被”自然之美”震撼的时候,尤其是爱旅游的人,大概也是爱自然的人吧。那些令人趋之若鹜的中国自然美景,有没有位于你的家乡或者家乡附近的呢?这些自然景观你去过几个呢?不知你想过没有:整个人类所直面的自然,究竟何以为美呢?中国的”自然美”,到底美在何处呢?
从”美自然”到”自然美”,这就出现一门学科,叫作自然美学。本书就从这个角度为大家深描”自然之美”,解释自然何以”成美”,这样的解说不囿于现象描述,而是提升到”美”之为”学”的高度了。
我们都知道,关于自然的科学,只有属于全人类的一种”自然科学”, 因为科学本身是有统一标准的,不可能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科学”。但是,关于自然的审美,却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喜好,人们喜爱自然的路数并不是相同的。这也就意味着,”自然美”并不仅仅出于直面自然的生理感受,同时也有”人化”的文化要素参与其中。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丰富的自然景观的国度,爱游山玩水的人,也常常是爱文化的人,中国人所爱的自然往往是”文化化”的自然。
中国人所喜爱的景观,往往不是那种无人涉足的”荒野”,而是那种浸渍了人文化的自然,自然往往成为”历史的舞台”,其中所感受到的时间也被”立体化”了。
在古人钟情于山水,纵情于自然的时候,人都是其中的”观照”主体,其实更是”介入”自然的主体。以南朝吴均之美文《与朱元思书》中对自然美景的刻绘为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段景物的描绘视角,以”人”为中心,远观俯察,目光所及之处,皆极其秀逸之态,所以才成为写景小品的典范之作。作为出世人的”鸢 飞戾天者”,望峰而”息心”;作为入世人的”经纶世务者”,窥谷而”忘 反”,但这”息心”与”忘返”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实际上,其来自对一花一草、禽鱼鸟兽的亲近感。所以,后代通过背依山水泉林而造庭做园,”因山省挑筑,因水省浚治;花木择其易活者培植”,如此”简便而措之,平淡而享之。但觉山水花木,自来亲人,而我无应接之烦,是乃可为真享受矣”,只有当山水花木成为”亲人” 而非对立者之时,才有所谓”真享受”也! 富有意味的是,中西方对自然审美的态度竟是全然不同的,尽管当今也出现了交融之态。例如,美国人似乎认为自然越荒蛮就越是美的,甚至只有荒野才是美的,这与美国当年西部大开发的”西进运动”有一 定的关联,所见之处尽为荒野(但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印第安人的属地)。由此,西方环境美学当中就有一种非常的说法,叫作”自然全美”。
所谓”自然全美”,就意味着,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世界上的自 然万物本身都是美的,它们之所以出现丑的现象,的可能性就是人类的参与。据此推论,只有那些未被触碰过的自然才是完全美的,由于人的存在,自然才变得如此丑陋。所以,西方人才更喜欢到人迹罕至的荒野当中去融入自然,但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更倾向于把自然文化化。
比照来看,西方人之所以更喜欢荒野之美,乃是因为一种西方文化式的男性中心主义文明,故具有一种所谓男性气质(masculinity)。但是,中国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亲缘关联,则更倾向于华夏文化式的女性中心主义文明,因而更具有一种女性气质(femininity)。所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周易·系辞上》),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万物生发都是与”坤之道”相关联的。
如今,每逢周末、假期,兴致好的人会到野外踏青、郊游,寻访”自 然的气息”。发起于欧美的”生态运动”(Ecology movement),也在不断揭示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试图恢复自然的宁静,似乎自然已经可怜兮兮,等待着人类的悲悯。然而,如果跳出”人定胜天”的观念格局,人至今不也身处自然之中,仰仗着自然的滋养吗?高楼林立、 机车轰鸣的都市再繁华、热闹,一旦狂风骤雨、地震、洪水袭来,不也一样黯淡无光、阒寂一片吗?如今的自然,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所谓”天人合一”的格局,转变成了”人类社会-大自然”的复合体。
正因没有这种认识,今天叫嚷”回归自然”的人,往往凌驾于自然之上 ;回归自然的行为,也无非是逛公园、看风景、种花养草、游山玩水,兴致来了,高蹈而去,尽兴之后,又把自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实际上,关键就在于人类对自然要有”情”,不仅对人类同胞,而且对作 为母体的自然也要”一往而情深”,人类热爱自然的动力之源,就在于”情不知所起”。
在传统时代,在人为的力量尚未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尚不构成二元对立的紧张格局之时,自然并不是科学实验的对象,也不是人类取舍由我的卑微的原料产地,更不是所谓”有识之士” 振臂高呼要”拯救”和”保护”的弱者,而是万物的”本源”。万物,自然也包括人在内,人也是自然中的万物之一,人毕竟来自自然,也终要归于自然。
如今,的确是”生态失衡”的大时代。2015 年我赴美国加州克莱蒙参加第九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时候,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环保人 士,在一场对自然充满情感的开幕式当中,参与者们的悲观情绪普遍溢于言表--面对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地球,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类究竟该怎么办?
好在有了从自然到环境的美学的出场。按照自然美学的观点,早的环境就是指”自然环境”,但是后来这种环境逐步扩大到了”人造环境”,于是另一种被称为环境美学的学科就随之出现了,本书就从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两种视角来透视”美自然”与”自然美”。
美学的出场,不仅在于保护自然与环境,更在于使人类在自然和环境当中生活得更加美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已经成为当今自然与环境美学家的共同诉求。环境伦理学只是告诉我们,自然环境是需要人类保护的,人类要更多地退出已介入太深的自然,但是自然美学告诉我们: 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是值得生活其中的!
这是”美自然”的呈现,也是”自然美”的价值!这是自然美学的意义,也是环境美学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