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編輯推薦: |
李可染书画插图珍藏版《笠翁对韵》采用清代“读书堂”刻本为底本,精心校注,对重点字、词、人物、典故进行拼音选注。让人们读其音、知其意,学习到更多有趣又有知识的东西。
|
內容簡介: |
《笠翁对韵》是清代以来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借以熟悉对仗、用韵、词汇、典故等的启蒙读物,流行广泛,尤为当下家长、老师所重视,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熟读此书,可以得到音韵、词汇、修辞、史实等多方面的收获。 本书严择底本,用心编校,详加注释,并精选国画大师李可染作品约120幅作为插图,读来赏心悦目。 拟请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朗诵。
|
關於作者: |
李渔(1611—1680),清代戏曲家。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著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等。今人合编为《李渔全集》。(据新华词典) 李可染(1907—1989),国画大师。“渔人之子,李白后人。中华庶民,齐黄之徒。”代表作有《万山红遍》《漓江胜境图》《井冈山》等。
|
目錄:
|
上·卷
一 东···3
二 冬···11
三 江···19
四 支···25
五 微···35
六 鱼···43
七 虞···51
八 齐···61
九 佳···69
十 灰···79
十一 真···87
十二 文···95
十三 元···103
十四 寒···109
十五 删···117
下·卷
一 先···125
二 萧···135
三 肴···143
四 豪···151
五 歌···159
六 麻···169
七 阳···179
八 庚···189
九 青···197
十 蒸···203
十一 尤···209
十二 侵···217
十三 覃···223
十四 盐···229
十五 咸···237
1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李可染画院院长 李 庚
今年正值父亲李可染先生诞辰114周年,为了纪念父亲,我萌生了编辑《笠翁对韵》与父亲画作配图出版的想法,想以此书作为我们怀念李可染先生的纪念本。在出版社的积极配合下,这本集文字、图画、声音于一体的《笠翁对韵》插图有声书得以顺利出版。
父亲李可染于1907年出生,那时是清王朝光绪三十三年,他的童年时代曾广为流行一本书——《笠翁对韵》。当时这本书是学童们的基础读物,主要是为了便于学童们读书、识字所用。我想这本书一定很多人都读过的。
《笠翁对韵》是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也称格律诗)词,并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是浙江兰溪人李渔(1611—约1679),字笠翁,清朝初期时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和作家。他在《笠翁对韵》书中以“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为目,把常见的韵字组织成韵语,这些韵语又是富有文采的、符合格律的对子。词藻丰富优美、典故众多是这本书的特点。如要想通晓中国文字韵律、词汇的精妙和优美,学习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源流,那《笠翁对韵》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好书。
据我父亲的回忆,年少时的他对《笠翁对韵》一书的印象非常深刻。文字韵律的使用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是文人之间、官员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几百年来《笠翁对韵》一书能流传至今,也是因其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父亲李可染在他的国画作品中一直提倡的是“墨韵”与“神韵”的交融,就是想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现代东方的品格。20世纪60年代,父亲在北戴河对他的绘画进行语境深入研究时,与很多的诗人交往密切,他们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有关语境与诗境的问题。那时,父亲送给了我一本《笠翁对韵》,于是我就把这本书中的每一页剪下来,然后粘贴在那些发表父亲画作的杂志和报刊上。那时的我对装帧书籍、书籍插图等十分有兴趣,父亲看了之后非常高兴,他说:“将来咱们俩人合作一本《笠翁对韵》吧,这本书对青少年学习汉语帮助很大的。”现在此书的出版,也是还父亲一个小小的愿望吧!
在此,特别要感谢老朋友刘宝华女士、栾文驹先生的配合与帮助,感谢刘畅编辑的辛勤工作,使得我们共同完成了此书的出版,实属为一大幸事。
2021年4月28日于北京师牛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