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NT$
259.0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NT$
302.0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NT$
467.0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NT$
250.0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NT$
374.0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NT$
374.0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NT$
286.0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NT$
484.0
|
內容簡介: |
《文化认同视角下绿色发展的宣传策略研究》通过“ 绿色发展解读”“宣传策略的确立依据”“基于民族精神标识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知行合一的绿色发展行为方式引导策略”五个部分,通过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阐述了从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下,绿色发展宣传策略的理论和实践。作者指出了绿色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与文明发展道路,是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从文化认同视角,通过党中央、国家,地方政府,普通群众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地阐述其宣传的策略以及经典案列,展现了绿色宣传策略取得的积极成果。
|
關於作者: |
邓亚秋,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研究年度课题等7项,在《学术界》《思想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获重庆市思想教育教育研究会“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论文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著作类) 二等奖1项。
|
目錄: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总序 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续总序 1
引 言 1
一、 “宣传”辩白 1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宣传的历程与逻辑 5
三、 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认同 13
四、 前沿动态与研究思路 15
第1章 新中国的绿色发展探索 30
一、 新中国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30
二、 我国绿色发展探索的实践依托 50
三、 我国绿色发展探索的思想资源与科技参照 58
第二章 绿色发展宣传策略的依据 75
一、 绿色发展宣传的理论基础 76
二、 我国绿色发展宣传主题的演进历程 99
三、 我国绿色发展宣传的鲜明特征 109
第三章 基于民族精神标识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15
一、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16
二、 基于革命文化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27
三、 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45
第四章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61
一、 中国共产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161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生态价值观 171
三、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发展宣传策略 187
第五章 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引导策略 197
一、 受众行为特质与引导主题 198
二、 新时代政绩考核促进领导干部工作方式转换 207
三、 寓知于行的企业引导策略 217
四、 引导城乡居民走向绿色生活 225
参考文献 233
后 记 239
|
內容試閱: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序
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热”。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今天我们完全有把握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马克思主义本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几乎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后,国际上出现的任何重大的社会思潮,都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借贷思想资源,甚至直接地或间接地用马克思主义来命名相关的思潮或学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其次,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尚未经历过的事情,许多国家已经经历过了。它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这些经验教训蕴涵着哪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导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理解上的重大突破?事实上,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早已引起国内理论研究者的深切的关注和巨大的兴趣。再次,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当然应该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多地致力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以便确保我国的精神生活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制高点上。
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长期的耕耘者,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研究领域近20多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复旦大学哲学系于1985年建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1999年升格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0年成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该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基地,简称“小基地”);2004年,在小基地之外,建立了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创新研究基地(该研究领域中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简称“大基地”);2005年又建立了国内个国外马克思主义自设博士点。2006年,全国又建立了21个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其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以,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国外马克思主义已经从马哲史或外哲史的一个研究方向上升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而小基地和大基地的相继建立也表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
我们之所以要策划并出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其直接的起因是:通过投标和竞标,我们获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基本理论研究》。这个课题促使我们凝聚大、小基地的全部学术力量,及博士后和博士生中的佼佼者,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做出全方位的、有穿透力的研究。这套丛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系统性。本丛书试图通过三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即“区域研究”、“流派研究”和“问题研究”来构建这种系统性。“区域研究”重点探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现状;“流派研究”主要探索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如“后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解放神学”等;“问题研究”侧重于反思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如“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市场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通过这三条不同的研究进路,这套丛书将全面而又有重点地勾勒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面貌。
其二,前沿性。本丛书对“前沿性”的理解是,把研究的焦点放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上。也就是说,重点考察在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态势是什么?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发表了哪些有影响力的著作和论述?他们正在思考哪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当然,为了把前沿问题叙述清楚,也需要做一些历史的铺垫,但探讨的重心始终落在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所面对的前沿的问题上。
其三,思想性。纳入本丛书出版规划的著作,除译著外,都充分体现出对思想性的倚重。也就是说,这些著作不仅是“描述性的”,更是“反思性的”、“研究性的”。它们不仅要弄清新的现象和资料,而且要深入地反省,这些新的现象和资料可能给传统的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造成怎样的挑战?如何在挑战与应战的互动中丰富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发展?总之,它们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思想的贯通。这也正是这套丛书不同于其他丛书的显著的特点之一。
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这套丛书在策划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重庆出版社总编辑陈兴芜编审和该社重点图书编辑室主任吴立平的热情支持。本丛书的出版也得到了2004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与基本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为04JZD002)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俞吾金 陈学明 吴晓明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续总序
这套题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丛书,早在10年前就由重庆出版社推出,前后共出版了近20部书,由俞吾金教授任主编,陈学明、吴晓明任副主编。当今天再次筹划继续出版这套丛书时,俞吾金教授已谢世一年多,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敬意与怀念。
俞吾金教授在“总序”中已对出版这套丛书的宗旨、特点,以及对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都已做出了明确的论述。这里,我们仅做若干补充。
与10年前相比,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意义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深刻认识到。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明确设立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但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成为一个二级学科,而主要是通过它在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体现出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传进我们中国的。中国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整个译介和研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从21世纪初至现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开辟新的历史时期,关键在于要破除原有的思想障碍,实现思想解放。而在各种思想障碍中,无疑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僵化的错误理解是的思想障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实践中,先前的思想障碍逐渐被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要求出现了。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助成并促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的理解中摆脱出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突变,这主要表现在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易帜和苏联的解体。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增强马克思主义信念带来推动力,为正确地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提供借鉴。20世纪末到现在,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某种对照性的理论资源,既为论证中国道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供有参考意义的理论说明,也为破解中国道路面临的难题提供借鉴性的理论启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因而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构成了当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甚至整个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因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中国学界的显学。我们这套丛书的价值与意义是同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清醒地知道,一套丛书的命运固然主要是取决于社会对其需求的程度,但同时也离不开这套丛书自身的品质。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化,使这套丛书的品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我们打算做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
其一,原先收入本丛书的著作,主要是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代表人物或者某种思潮、某种流派,现在我们力图强化“问题意识”,在继续推出研究人物、思潮、流派的著作的同时,着重出版以问题为导向的著作。
其二,原先我们的视野主要局限于西方的那些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思想家,现在我们试图进一步扩展视野,把更多的思想家包含进来。具体地说,本丛书所涉及的国外思想家将包括“三个圆圈”:“核心的圆圈”还是那些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思想家;再扩展到那些并不自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国外左翼学者;后再往外扩展到那些“左翼”以外的学者,只要他的研究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就将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其三,原先本丛书的作者主要是我们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教师以及在这里就读的博士生,现在我们将本丛书扩展成整个中国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的丛书,热忱地欢迎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相关学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列入本丛书出版。
其四,原先本丛书的著作基本上是以“述介”为主,即主要是进入研究对象的思想体系,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中国的语言把其讲清楚。现在我们提倡在走进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研究对象中走出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做出深刻的研究,本丛书还会继续出版“述介”型的著作,但将更加重视“研究”型的著作。
后,我们在此对重庆出版集团致以谢意。我们在这里特别要指出,重庆出版集团是对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早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他们就支持徐崇温教授推出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该丛书在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当时作为青年学者也积极参与了该丛书的写作和出版。我们所编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名著提要》(三卷本),作为该丛书的一个部分,在上海推出时,时任上海市政府顾问的汪道涵先生亲自参加出版座谈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重庆出版集团所做的工作。近30年时间过去了,重庆出版集团不改初衷,继续竭尽全力支持国内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他们在与我们商谈出版这套丛书时,根本不与我们涉及当前出版图书通常所见的那种所谓“出版贴补”之类,这着实使我们感动。这使我们在重新策划这套丛书时,从根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希望以交出更多的优秀著作来回报他们,并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陈学明 吴晓明
三、功能主义视野下的文化认同
本书中的文化认同指社会成员凭借自主性和能动性对特定文化进行学习、认知、理解和评价,从心理和精神层面建立自身与特定文化之间稳定的联系,对蕴含其中而又合乎自身欲求和愿望的价值和意义给予赞成、同意、践履的建构性行为,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成员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民族精神标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并且自觉以它们规范自身行为、评价事物的过程,主要回答的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我们是谁”的问题,是对所有社会成员在共筑中国梦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充分肯定,是对当代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构成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具有助推和加速社会变革的功能。纵观中国历史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历史,文化认同一般伴随着重大社会变革。与追求国富民强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向西方寻求脱困突破口相应的是近代工业的开办及农业社会开始分崩离析;与新文化运动、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相应的是国民革命阶段到来与封建帝制的彻底覆灭;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兴起、新中国成立相应的是相对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现代工业国家的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