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2023年03月出版新書

2023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远程工作革命 : 简单有效的远程工作原则与方法

書城自編碼: 367775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作者: 罗伯特·格雷泽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35062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

售價:NT$ 605.0
汗青堂丛书073·美食与文明(新):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 汗青堂丛书073·美食与文明(新):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

售價:NT$ 616.0
目标变革
《 目标变革 》

售價:NT$ 386.0
不确定性决策的量子理论与算法
《 不确定性决策的量子理论与算法 》

售價:NT$ 325.0
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全36册)
《 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全36册) 》

售價:NT$ 4032.0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第二版)
《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第二版) 》

售價:NT$ 778.0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NT$ 717.0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售價:NT$ 3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9
《 创业从0到1 》
+

NT$ 348
《 张一鸣让字节跳动的创业哲学 今日头条创始人抖音之父的创业理念与管理精粹 企业管理财经人物创业励志图书 》
+

NT$ 492
《 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社会科学的里程碑式著作,全球著名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重磅推荐,《驱动力》作者最经典作品) 》
+

NT$ 468
《 吸金商业计划书(全彩图解版) 》
+

NT$ 429
《 企业跨界创新的格局、风口与抉择 》
+

NT$ 354
《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 》
編輯推薦:
能够打造高绩效远程团队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商业领 袖;
在远程办公方面做得好的组织,将拥有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
一个加速扩张的全球远程组织,一种势不可挡的商业大趋势,一条顺势前行的管理路径。
这是一本立足于组织个案经验,与全球组织共享经验的倾心之作,多年来,远程工作的势头越来越猛,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后,远程组织及远程模式实现了一次新的跃升,它不仅仅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商业趋势,在让个体拥有多元化工作态势的同时,对提升适合此种工作模式员工的幸福感和参与度更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与拓宽的管理维度。
从员工层面到管理策略,实现远程组织整体化的重塑,不止是教你如何在远程职场游刃有余,不止是让你意识到远程环境中的企业文化同样重要,更是对独特工作方式在思维和行动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这是一部顺应历史变局和数字经济,探索适合组织及个人多元化发展的实用书籍,我们需要利用好组织变革拐点,尽快做好准备,重新思考组织的边界和组织形式,找到合适的运作模式和优秀人才,并规划好长期发展方案。
內容簡介:
远程团队管理的一线设计者和实践者罗伯特·格雷泽10年管理经验大公开
数字化时代,团队如何更好地协作?如何有效领导一个远程组织?如何借助远程办公优势在全球招聘人才?
据统计,新冠疫情暴发前有接近25%的专业人士采用远程的方式进行某种工作,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这个比例正在急速变大。到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超过29%的员工远程办公。远程办公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罗伯特·格雷泽在本书中总结了他10年来管理远程团队的原则和方法,他客观分析了远程工作能为企业带来的好处和挑战,并为企业的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循序渐进增加远程办公比例的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发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建立远程办公团队和文化;如何使用数字化技术与远程员工保持沟通和联系;如何为招聘远程工作的人才提供指导书,制订全面的入职计划,等等。
采用这些具体的战略和方法,领导者们可以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远程办公生态,并使之成为他们的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
關於作者:
罗伯特·格雷泽(Robert Glazer),美国加速伙伴营销公司(Acceleration Partners)的创始人兼CEO,名列玻璃门评选的“美国中小企业最佳CEO”榜单第二位。
罗伯特·格雷泽是远程团队管理的一线设计者和实践者,他带领的远程工作团队取得的成果是最好的证明。自2007年公司成立就施行全员远程办公,起初是为了给客户*敏捷的服务,后来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实现了指数级扩展,公司从7名员工扩展到分布于8个国家/地区的170名全球雇员,业绩增长了数十倍;更重要的是,公司获得了30多个企业文化类奖项,包括《财富》《企业家》《福布斯》《波士顿环球报》和美国职场点评网站玻璃门(Glassdoor)评选的各种专业奖项,成为以远程团队文化著名的*具活力和*具员工幸福感企业。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家,罗伯特热衷于帮助领导者和他们的企业组织建立提升绩效。出版有《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评选的畅销书《提升》(Elevate)、《绩效伙伴关系》(Performance Partnerships)。
目錄
推荐序 一本鼓舞人心的书/姚琼
前言 V
部分 成功指南:员工篇
章?远程办公究竟是什么 003
远程办公的基础 008
搭建远程办公的环境 013
第二章?如何将远程办公效益化 021
设定期望值 021
关于远程办公的思考:如何做到如鱼得水 025
关于远程办公的思考:如何挣脱束缚 048
灵活选择居住地 062
第二部分 成功指南:管理篇
第三章?文化先行 073
改造企业文化 078
重新定义文化 083
第四章?如何招聘合适的员工 101
建立有效招聘机制 102
远程面试注意事项 111
为远程环境进行招聘 113
第五章?如何做好远程团队管理:引领团队,迈向成功 121
引导员工做好全面入职 123
设置会议与接待时间 128
执行团队拓展活动 138
遵循时区礼仪 141
调整差旅策略 144
加强团队建设与远程联系 145
提升远程办公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技术 147
做好管理,更要做好领导 156
通过视频进行绩效谈话 160
为团队成员营造心理安全感 161
掌握团队进展 163
第六章?远程团队如何凝聚人心 175
全球招聘应考虑地理因素 177
全球招聘应遵守的一些规则 179
枢纽模式:建立世界一流远程文化的秘密武器 183
重塑办公室 186
年度峰会 189
找到传递善意的方式 194
展望?未来会是什么样 199
不适宜远程办公的行业 208
领导者的摇旗呐喊 210
远程工作的前景 212
迎接远程工作革命 220
注释 223
致谢 229
內容試閱
2017年,我们加速伙伴营销公司(Acceleration Partners)做出了向英国扩张的决定。我们的领导团队和新任董事总经理面临的一个关键决定是,我们如何以及是否能够将我们的远程工作政策推广到该地区。这项政策在我们的美国员工中已经实行了十多年,并已成为我们屡获殊荣的企业文化的基础。
当时,英国居家办公的情况比美国还少见,因此我们的新任董事总经理担心远程办公不太容易被潜在的客户和员工所接受,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在加入我们团队后首次尝试远程工作的员工,我们的感受是,他们适应的速度非常快。然而,我们也明白,打入新市场时,如果工作风格违背了传统的文化规范,就会面临风险。终我们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为不断壮大的团队保留一个灵活的办公空间,让他们能够面对面工作及与潜在的客户见面。
然后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几个月后,英国团队几乎没有人使用灵活办公空间。尽管远程工作对该地区的所有员工来说都是新鲜体验,但他们都迅速地适应了,很快居家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几位英国团队成员兴高采烈地分享他们对于能够避免日常通勤的感激之情,并表示他们无法想象自己再回到全职的办公环境。
我们在全球扩张经验中的收获,许多组织在向远程工作过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从未体验过远程工作的人错误地认为,远程工作在他们的组织中站不住脚,尽管远程工作并非适合所有人,但事实是,正如许多人逐渐认识到的那样,远程办公可行性很强。
公开的秘密
多年来,远程工作的势头越来越猛,从边缘业务策略升级为员工和组织都乐于采用的模式,这其中不乏大型知名组织。
即使在过去的十年里,远程工作也备受误解。没有远程工作经验的人会想象远程员工很懒散,他们会穿着睡衣懒洋洋地闲逛,工作日里会长时间地休息。
这不仅让潜在员工对居家工作产生担忧,客户和顾客也会十分警惕。公司创立早期,我们承受着特别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很努力地证明,即使没有现场办公室,我们也能提供一流的服务。有些远程组织甚至认为有必要向客户隐瞒没有现场办公室的情况,这样会显得更加可信。
但时过境迁,这种职场模式不再是不可告人的了。拥有远程工作环境的组织更乐于与客户公开分享这种做法,并将其视为吸引秀人才的新兴竞争优势。
美国引领了远程工作革命,过去五年里远程工作增长了44%,过去十年里增长了91%。然而,即使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迫使几乎所有组织都过渡到远程工作之前,这一趋势就已经开始在其他国家流行。尽管对该转变的经验和准备都有限,但相当多的组织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够照常开展业务。许多持怀疑态度的员工也发现远程工作远比预期的要好得多。
通勤危机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办公室工作的弊端就愈加明显。2019年,美国工人的平均通勤时间为225小时,即9天,通勤时间在过去40年里稳步上升。英国的平均通勤时间为单程59分钟。在印度,每天通勤时间为两个多小时,这相当于每天上下班时间的7%!
无论人们工作地在世界何处,通勤的时间都在变长。房价持续上涨的地区更是如此。为了拥有一个负担得起的家,大多数工人不得不接受更远的上班路程。
在大多数办公室组织中,办公室环境并不能缓解压力和减轻挫折感。从生产率的角度来看,过去十年中,著名的开放式办公室的实验不断被拆穿。《卫报》的一项研究发现,开放式办公室的员工平均每天会因为分心而损失86分钟,相比传统办公室的员工请病假的概率高出70%,并且早退率更高。这就造成了一种现状,即员工上下班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在上班期间完成的工作量却更少了。
这种趋势既不正面也没有成效,这就是为什么当世界各地数百万工人突然被迫居家远程工作时,大多数员工远比雇主预想的要更乐于接受远程模式。尽管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历大规模的远程工作实验,然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种居家办公的新现实将继续下去。像推特(Twitter)这样的大型公司已经告知员工,如果他们不想返回办公室,他们就不必返回。此外,我相信那些能够在远程工作场所建立繁荣文化的组织将成为未来的引领者,并将吸引秀的人才。
竞争优势
我在2007年创办加速伙伴营销公司时,让员工100%远程办公的决定初是为了先发制人、解决人才招聘的痛点。
我们公司致力于做数字营销,一般被称为联盟营销或合作伙伴营销。在这种模式下,品牌与个人或公司合作,并根据业绩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支付报酬。该业务领域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了大幅增长,但在当时还比较小众,人才少且比较分散。
我们当时想要获得该行业大量的客户及配套的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这些人才分散在全国各地。任何单一城市都无法提供充足的经验丰富的联盟项目管理人才。所以,我们认为远程工作可作为权宜之计,但结果是我们享受了远程工作为公司带来的竞争优势和灵活性,我们的员工也是如此。
构建团队时,为摆脱区域因素对人才招聘的限制,我们招聘远程员工,这使得我们能够接触到规模更大的人才库。远程战略帮助我们招聘到真正需要的人,同时也能够为人才提供灵活的工作方式,进而帮助公司提升了人才留用率和满意度。
这种战略世界各地的组织都可以效仿,尤其适用于为多区域客户或顾客服务的组织。如今,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行业的组织都能够依靠分散于各地的远程员工进行运营。世界各国组织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去寻求秀的人才,也是合乎逻辑的。例如,尽管我们全球扩张的步始于英国,但是我们仍能利用公司的模式从欧洲各地招聘员工,以便更好地为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因为我们不需要预先在每个服务市场设立办事处,所以这些招聘工作更迅速便捷。
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招聘远程员工也为建立更公平的工作场所迈出了重要一步。现实是,纽约、旧金山和伦敦等城市的生活成本令许多专业人士望而却步,尤其是那些已经背负着学生债务的年轻人。目前在昂贵的中心城市设立现场办公室的做法往往有利于那些拥有更多资源的人。这给劳动大军中的有色人种造成了严重的问题,相比白人,他们往往经济上处于劣势。例如,在美国,黑人或拉丁裔家庭的平均财富不到7000美元,而白人家庭的平均财富为147000美元。这种财富差距表现为学生债务更多、购买高价住房更难、创业风险带来的后果更严重。当组织招聘人才不再局限于成本较高的中心城市时,便为更大范围的劳动大军提供了就业机会,无论他们的经济背景如何。
远程工作模式的一大好处是能够招聘不同区域的人才,而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能为员工提供灵活性。人们对工作—生活灵活性的看法和期望值在不断变化,这也逐渐地削弱了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的吸引力。
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融合方式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员工越来越希望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他们希望能够旅行,能够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和家庭团聚时间,甚至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自己的副业。零工经济的兴起也增加了工作流动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合同工作,且不受地域限制。
仅在美国,今天的非全职工作人员就比十年前多了600万。其中的300万反映出劳动力远离传统就业模式,向零工模式转移。
这些人都很有才能,如果没有这种模式,他们可能会选择全职工作,由于受制于区域因素,他们的选择更少。他们也可能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大军,掌握主动权,在选项没有吸引力的情况下,决定何时及如何去工作。
提供远程工作的组织可以通过吸引这一群体而变得更为卓越。如果说灵活性作为工作场所的特质,正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想要满足这一需求,灵活的远程工作模式就是方式。
远程工作确实有效
今天,组织拥有的一个明显优势是远程模式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接受度都更高了。十年前,远程员工还需要消除一些误解,即大家会认为他们工作效率不高,时间总是花在照顾年幼的孩 子、看电视、处理个人事务上,或者对自己的时间和日程没有清晰规划。
远程组织花了数年的时间来克服这些外部偏见,并证明他们可以在没有现场办公室的情况下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许多人脑海中员工居家懒散的形象,已经被颇具说服力的业绩和结果所取代。早期采用远程模式的组织行得通,今天的远程组织就更不是问题了。
如果你正在考虑效力一家远程组织,或者创办一家远程组织,或者让你的团队永久地处于远程模式,那么你的基础相比之前的组织要好很多。
创建高性能的远程工作文化并非易事,但致力于此的组织,如果拥有适当的基础、策略和流程,则会收获指数级的收益。这是我在加速伙伴营销公司的经验之谈。自2011年我们决定全力发展远程文化以来,我们在十年里增长超过了1000%,而且我们的团队扩大到了近200名员工,遍布8个国家。尽管我们没有豪华的办公室,休息室里没有乒乓球桌,办公室里也没有咖啡师和按摩师,但我们还是赢得了诸多“工作场所”奖。显然,这些“额外福利”并不是造就卓越文化的要素,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公司试图利用这些附加福利来掩盖糟糕的工作环境,同时鼓励人们永远不离开办公室。
我们的重点不是放在对实际工作环境的投资上,而是放在对团队成员的投资上,既包括个人投资,也包括专业投资。因为我们并不是每天都会面对面互动,所以我们的优势在于招聘那些重视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员工,并且注重从一开始就投资于他们的发展。这是远程工作环境的关键技能。我们甚至培养了公司自己的大多数领导,在加速伙伴营销公司,80%职务的领导者都是从内部提拔的。
远程工作已成为商业领域的新风尚。我从手经验中了解到,远程工作如果能有效地进行,会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参与度,这也是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
本书路线图
本书中,你会看到:
首先,本书将先从员工层面开始。我们将探讨远程工作带来的独特挑战、解决方案和回报,以及远程工作时如何确保幸福感、投入度和高效率。了解到相当多员工由于疫情原因无意中被迫从事远程工作,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如果疫情过后仍选择远程工作模式,应如何应对。
接着,我们将讨论组织策略,帮助领导者创建世界一流的远程文化。我们还将探究远程文化所需的结构理念,包括理解远程文化是什么,以及正确的文化基础如何促进和支撑远程工作。
紧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应用于远程环境的具体策略。如果有正确的机制和流程辅助,大多数员工和组织在居家工作中也会表现卓越。然而,如果希望达成结果,远程环境中就不应采用与办公室中相同的惯例程序和策略。
根据角色不同,你可能会直接阅读本书的部分“员工篇”,该部分会教你如何在远程职场游刃有余。或者你可能会直接跳到下一部分“管理篇”,该部分主要讲述远程工作中领导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当然你也可以在两部分内容间自由切换,但现实是,大多数人很快会发现自己两方面都需要。

能够打造高绩效远程团队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商业领袖;
在远程办公方面做得好的组织,将拥有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
一个加速扩张的全球远程组织,一种势不可挡的商业大趋势,一条顺势前行的管理路径。
这是一本立足于组织个案经验,与全球组织共享经验的倾心之作,多年来,远程工作的势头越来越猛,尤其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远程组织及远程模式实现了一次新的跃升,它不仅仅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商业趋势,在让个体拥有多元化工作态势的同时,对提升适合此种工作模式员工的幸福感和参与度更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与拓宽的管理维度。
从员工层面到管理策略,实现远程组织整体化的重塑,不止是教你如何在远程职场游刃有余,不止是让你意识到远程环境中的企业文化同样重要,更是对独特工作方式在思维和行动上的一次重要转变。
这是一部顺应历史变局和数字经济,探索适合组织及个人多元化发展的实用书籍,我们需要利用好组织变革拐点,尽快做好准备,重新思考组织的边界和组织形式,找到合适的运作模式和优秀人才,并规划好长期发展方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