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NT$
367.0
《
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
售價:NT$
383.0
《
中国古代鬼神录
》
售價:NT$
866.0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
內容簡介: |
本书内容为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信论》等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结论是:上述如来藏经典全部不存在“伪经”或“伪论”的问题。如来藏经典并非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问题所作的新诠释,尤其是,后期如来藏经典已经被瑜伽行派所吸收摄取。后,如来藏说并不存在近代以来学术界所指责的与“大梵”说没有区别等问题;宣称如来藏是“基体”因而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等说法是没有经典根据的。
|
關於作者: |
杨维中,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包括:《道生大师传》《心性与佛性》《新译〈佛国记〉》《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唯识无境:佛教唯识观》《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中国佛学》《中国唯识宗通史》等。近年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史研究,是赖永海先生主编十五卷《中国佛教通史》的主要作者。
|
目錄:
|
作者序1
导言1
章如来藏经典的形成9
节如来藏经典的形成过程10
第二节如来藏经典与大乘“三系判教”28
第二章早期如来藏经的思想及其在中土的影响49
节《如来藏经》的思想及其在中土的影响49
第二节《央掘魔罗经》的思想及其在中土的影响92
第三节《不增不减经》的如来藏思想165
第四节《大法鼓经》的如来藏思想178
第五节《胜鬘经》的如来藏思想216
第六节《无上依经》的如来藏思想320
第七节《大方等无想经》的如来藏思想355
第三章《大般涅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如来藏思想415
节《涅经》的汉译415
第二节《大般涅经》的汉译本及其结构421
第三节 招请涅众及开演涅施431
第四节示现涅行507
第五节问答涅义587
第六节折摄涅用599
第七节《大般涅经》的涅佛性思想要义604
第四章后期如来藏经的思想及其在中土的影响667
节《圆觉经》的如来藏思想667
第二节《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717
第三节《楞严经》的佛学思想及其意义815
第五章如来藏论典的思想及其影响844
节《宝性论》844
第二节《佛性论》875
第三节《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923
结语:如来藏思想与“本体”论980
主要参考文献999
|
內容試閱:
|
纵观中国的“反传统”阵营以及日本“批判佛教”的诸位干将,其一致的观念是都认为中国古代佛教后期的衰败以及佛教在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都与如来藏或“本觉”思想占据主流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其回归印度佛学的归结点略有不同,但只有以“批判”传统思想的方式才能开出现代佛教发展的新路的意旨是昭然若揭的。可惜的是,这样的药方,很大可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中国近代以来佛教的发展不是顺着“反传统”一派的预期前行,而是遵从以“革新”的面目接续“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传统”的太虚大师的设定而“复兴”,现当代中国佛教的发展其实已经替学者作出了选择。而日本的“批判佛教”一开始就是一种纯粹的学术思辨,与佛教的现实发展还未曾产生直接关联,其日后可能也不大会产生大的关联。从这样的角度观察问题,又一次印证了一位名人的话语——“态度决定一切”。对于如来藏思想的“批评”尽管并非毫无道理,但将其上升到“批判”的高度,恐怕是将对传统佛教的正当“反思”的“态度”强化为“厌恶”的“态度”的结果。同样,出于对中国传统佛教的珍惜以及推崇中国传统佛学思想的“态度”,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于处在“反传统”与“批判佛教”漩涡中的如来藏思想作一番分析研究,特别需要对于那几部备受争议但对中国佛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如来藏经典作些正本清源式的剖析。
从上述设想出发,本著的内容主要是如来藏系经典的汉译(特别是对于影响中国佛教深的《大乘起信论》、《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等经典真伪问题的考辨)以及重要的如来藏经典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之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著特别着力于全面的文本解读与文本诠释方法的应用。尽管目标是研究经论中的如来藏思想,但并不直奔重点,因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容易导致寻章摘句式的分析与结论。本著有意识采用四层面的考辨分析:其一,通过对于汉译的历史事实的考辨研究,以见其传入中土的过程。其二,通过对于经论的结构以及基本内容的文本分析,力图揭示出经论的基本主题,特别是与如来藏思想有关的论述的出现语境。其三,通过对于经论中与如来藏思想有关的章句的集中分析,凸现研究对象所显现出的内在理路以及在整个如来藏经典和思想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与理论贡献。其四,通过对于中土文献对于本经论的引用情况的考辨,凸现研究对象对于中国佛学的影响状况。这样的编排,似乎有些刻板,而第二部分的内容,往往会与研究主题呈现游离的倾向。但之所以坚持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因为本人以为只有将研究对象(如来藏思想)置入其原本的存在环境(文本)之中,才能较为完整地把握其真正的内涵。
|
|